华氏宗谱 [15卷,及卷首]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青紫堂, 民国29[1940]重刊. 15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1, 4-5, 9-11, 及卷14. 且多处破损严重, 难以阅读.
受姓祖 : 考父说. 戴公之后,食采于华,遂以为氏.
一世远祖 : (唐) 华温琦,字仲和,号瑞云. 封银青金紫光禄大夫. 原籍洛阳桥东,仕寿昌司马,至永兴而家.
大冶始祖(13世) : 华日昭,字景春,行季二十四 ; 华庭远,行登十二.
日昭公下二子 : 华时任,字元明,行仁十七(绒湖,瑞昌祖) ; 华时用,字元泰,号重封,行仁二十(下章山祖).
日昭公下房祖(18世) : 华仲霖,字若时(口湾庄祖) ; 华仲云,字若霄(马婆林庄祖) ; 华仲海,字若水(腊烛山庄祖) ; 华仲淮,字若江(安田庄祖) ; 华尹缘,字继松(石堰庄祖) ; 华尹浩,字双孟(山头庄祖).
庭远公下房祖 : (明) 华世奇 ; 华世达 ; 华世隆 ; 华世端(吴家庄祖) ; 华世坤(长蟹垅庄祖) ; 华世新(南山河庄祖) ; 华世春 ; 华世周 ; 华世滔 ; 华世仁(下门庄祖) ; 华世兴(上门庄祖) ; 华世旺(藻庄上门庄东分祖) ; 华世轩 ; 华世冕(松山庄祖).
增派 : 祖功允成 先绍克振 名传厚德 善修余庆.
散居地 : 湖北省大冶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8.华氏宗谱 十五卷首一卷, 2, 827-194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青紫堂, 民国29[1940]重刊. 15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1, 4-5, 9-11, 及卷14. 且多处破损严重, 难以阅读.
受姓祖 : 考父说. 戴公之后,食采于华,遂以为氏.
一世远祖 : (唐) 华温琦,字仲和,号瑞云. 封银青金紫光禄大夫. 原籍洛阳桥东,仕寿昌司马,至永兴而家.
大冶始祖(13世) : 华日昭,字景春,行季二十四 ; 华庭远,行登十二.
日昭公下二子 : 华时任,字符明,行仁十七(绒湖,瑞昌祖) ; 华时用,字符泰,号重封,行仁二十(下章山祖).
日昭公下房祖(18世) : 华仲霖,字若时(口湾庄祖) ; 华仲云,字若霄(马婆林庄祖) ; 华仲海,字若水(腊烛山庄祖) ; 华仲淮,字若江(安田庄祖) ; 华尹缘,字继松(石堰庄祖) ; 华尹浩,字双孟(山头庄祖).
庭远公下房祖 : (明) 华世奇 ; 华世达 ; 华世隆 ; 华世端(吴家庄祖) ; 华世坤(长蟹垅庄祖) ; 华世新(南山河庄祖) ; 华世春 ; 华世周 ; 华世滔 ; 华世仁(下门庄祖) ; 华世兴(上门庄祖) ; 华世旺(藻庄上门庄东分祖) ; 华世轩 ; 华世冕(松山庄祖).
增派 : 祖功允成 先绍克振 名传厚德 善修余庆.
散居地 : 湖北省大冶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华氏宗谱 [15卷,及卷首]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青紫堂, 民国29[1940]重刊. 15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1, 4-5, 9-11, 及卷14. 且多处破损严重, 难以阅读.
受姓祖 : 考父说. 戴公之后,食采于华,遂以为氏.
一世远祖 : (唐) 华温琦,字仲和,号瑞云. 封银青金紫光禄大夫. 原籍洛阳桥东,仕寿昌司马,至永兴而家.
大冶始祖(13世) : 华日昭,字景春,行季二十四 ; 华庭远,行登十二.
日昭公下二子 : 华时任,字元明,行仁十七(绒湖,瑞昌祖) ; 华时用,字元泰,号重封,行仁二十(下章山祖).
日昭公下房祖(18世) : 华仲霖,字若时(口湾庄祖) ; 华仲云,字若霄(马婆林庄祖) ; 华仲海,字若水(腊烛山庄祖) ; 华仲淮,字若江(安田庄祖) ; 华尹缘,字继松(石堰庄祖) ; 华尹浩,字双孟(山头庄祖).
庭远公下房祖 : (明) 华世奇 ; 华世达 ; 华世隆 ; 华世端(吴家庄祖) ; 华世坤(长蟹垅庄祖) ; 华世新(南山河庄祖) ; 华世春 ; 华世周 ; 华世滔 ; 华世仁(下门庄祖) ; 华世兴(上门庄祖) ; 华世旺(藻庄上门庄东分祖) ; 华世轩 ; 华世冕(松山庄祖).
增派 : 祖功允成 先绍克振 名传厚德 善修余庆.
散居地 : 湖北省大冶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华氏宗谱 [15卷,及卷首]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青紫堂, 民国29[1940]重刊. 15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1, 4-5, 9-11, 及卷14. 且多处破损严重, 难以阅读.
受姓祖 : 考父说. 戴公之后,食采于华,遂以为氏.
一世远祖 : (唐) 华温琦,字仲和,号瑞云. 封银青金紫光禄大夫. 原籍洛阳桥东,仕寿昌司马,至永兴而家.
大冶始祖(13世) : 华日昭,字景春,行季二十四 ; 华庭远,行登十二.
日昭公下二子 : 华时任,字元明,行仁十七(绒湖,瑞昌祖) ; 华时用,字元泰,号重封,行仁二十(下章山祖).
日昭公下房祖(18世) : 华仲霖,字若时(口湾庄祖) ; 华仲云,字若霄(马婆林庄祖) ; 华仲海,字若水(腊烛山庄祖) ; 华仲淮,字若江(安田庄祖) ; 华尹缘,字继松(石堰庄祖) ; 华尹浩,字双孟(山头庄祖).
庭远公下房祖 : (明) 华世奇 ; 华世达 ; 华世隆 ; 华世端(吴家庄祖) ; 华世坤(长蟹垅庄祖) ; 华世新(南山河庄祖) ; 华世春 ; 华世周 ; 华世滔 ; 华世仁(下门庄祖) ; 华世兴(上门庄祖) ; 华世旺(藻庄上门庄东分祖) ; 华世轩 ; 华世冕(松山庄祖).
增派 : 祖功允成 先绍克振 名传厚德 善修余庆.
散居地 : 湖北省大冶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中华柯氏大成宗谱 [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瑞鹊堂, 2004年合修. 7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周) 柯相. 仲雍六世孙. 会诸侯于柯山,指山为氏.
江西祖(一世) : (唐) 柯成,字德修,号乐源,行二. 由安徽旌德梅里村迁瑞昌乐源.
入闽祖 : (唐) 柯满,号十八公. 成公长子. 生一子 : 柯怀裕,字士曹. 随子入闽,为莆田始祖.
派祖 : (唐) 柯平,字益逊. 成公次子.
名祖(4世) : (唐) 柯昶,字汝明,谥忠烈,行四.
平公下房祖(12世) : (宋) 柯文宏,字熙春,行一 ; 柯文安,字世邕,号寿春,行七 ; 柯文运,字新春,行三 ; 柯文和,字兴春,行四.
另房祖(13世) : (宋) 柯仁鉴,字一明,行十一. 延范公长子.
仁鉴公下支祖 : 柯德陵,字上高,行十三(后迁麻城) ; 柯德勉,字上黾,行十九 ; 柯德和,字上顺,行廿一(后迁黄冈).
安徽庐江祖 : (宋) 柯伦,讳述,字仲常.
福建支祖 : 柯旸(南安) ; 柯知刚,字子飞,称塘边叟(永春) ; 柯玄之(长乐) ; 柯宝,字世重,号松山(莆田).
浙江仙居祖 : (唐) 柯谨,字宏慎. 由福建晋江徙浙.
散居地 : 江西省; 福建省; 安徽省庐江县; 浙江省仙居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中华柯氏大成宗谱 [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瑞鹊堂, 2004年合修. 7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周) 柯相. 仲雍六世孙. 会诸侯于柯山,指山为氏.
江西祖(一世) : (唐) 柯成,字德修,号乐源,行二. 由安徽旌德梅里村迁瑞昌乐源.
入闽祖 : (唐) 柯满,号十八公. 成公长子. 生一子 : 柯怀裕,字士曹. 随子入闽,为莆田始祖.
派祖 : (唐) 柯平,字益逊. 成公次子.
名祖(4世) : (唐) 柯昶,字汝明,谥忠烈,行四.
平公下房祖(12世) : (宋) 柯文宏,字熙春,行一 ; 柯文安,字世邕,号寿春,行七 ; 柯文运,字新春,行三 ; 柯文和,字兴春,行四.
另房祖(13世) : (宋) 柯仁鉴,字一明,行十一. 延范公长子.
仁鉴公下支祖 : 柯德陵,字上高,行十三(后迁麻城) ; 柯德勉,字上黾,行十九 ; 柯德和,字上顺,行廿一(后迁黄冈).
安徽庐江祖 : (宋) 柯伦,讳述,字仲常.
福建支祖 : 柯旸(南安) ; 柯知刚,字子飞,称塘边叟(永春) ; 柯玄之(长乐) ; 柯宝,字世重,号松山(莆田).
浙江仙居祖 : (唐) 柯谨,字宏慎. 由福建晋江徙浙.
散居地 : 江西省; 福建省; 安徽省庐江县; 浙江省仙居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