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

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

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古希腊语:Πρώτη σύνοδος της Κωνσταντινουπόλεως 拉丁语:Concilium Constantinopolitanum Primum 英语:First Ecumenical Council of Constantinaple)又称第二次大公会议、第二次公会议。公元381年,由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在君士坦丁堡召开。会议重申并修订了《尼西亚信经》,加上了“圣灵与圣父、圣子同样具有神性”的提法,把圣灵与圣父、圣子视为同等的地位,并获得一致通过。进一步奠定了三位一体的神学教义。谴责阿里乌派为异端,把他们逐出帝国。

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简介资料
公元381年
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相关文献
汪氏越国建公支系第一次代表汇谱会议讲话
汪氏越国建公支系第一次代表汇谱会议讲话,汪氏越国建公支系第一次代表汇谱会议讲话尊敬的各位汪氏宗亲:大家好!首先感谢各位在
查看全文
第二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
第二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SecondCouncilofConstantinople)又称第五次大公会议。公元553年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在君士坦丁堡召集举行的基督教第五次大公会议。与会者有东方主教150多名,西派教会仅有16名西部北非主教出席。会议旨在终结关于三章案的争端,贯彻“三章”辩论会的成果。该次大公会议将"基督一性论"视为异端,并制定了十四项绝罚条文。"基督一性论"的讨论被禁止;"否定复活论"被定为异端。皇帝威逼罗马主教维吉利乌斯(Vigilias,537-555在任),并决定君士坦丁堡教会的地位在罗马教会之上,造成了表面统一、内部不和的局面。在这次会议中,俄利根主义也受到指责。历史由于第四次大公会议(即迦克墩公会议)的决议激起了“基督一性论”派的强烈反应,后来更引发暴动,公开反对正统教会。到公元543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在君士坦丁堡地区会议上更发表了十点反对教父俄利根...
查看全文
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
历史第一次尼西亚会议由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召集召开,按罗马元老院的形式组织大会的进行。君士坦丁一世身穿耀眼的金边紫袍进场,恭敬地坐在主教们后,作为会议的观测者。教会历史家优西比乌在会议开始时,宣读会议祝辞。亚历山大宗主教亚历山大一世与西班牙的奥塞思先后主持了会议的讨论。罗马教宗亦委派两位教士出席会议。会议主要是解决亚历山大教会中,耶稣与天父关系理解上的分歧:耶稣当然与天父同质不只是是类似。亚历山大教会内一方的主教认为耶稣与天父同质,另一方则认为耶稣与天父类似。君士坦丁一世在议期间,曾多次出席会议。最后,何西乌建议以该撒利亚主教、教会历史家优西比乌所提出的《尼西亚信经》为基础,并采用了关键性字词——“圣子与圣父同质”。尼西亚会议的决议否定了耶稣次于天父的从属论观点(在估计的250-318所有参加者中,最后只有两人支持阿里乌教派即是亚流派)。信经在皇帝君士坦丁一世施加压力下通过,定为正统的教义
查看全文
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
历史由于在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死后,继位的君士坦提乌斯二世支持亚流派(Arius)。故此,圣父(即天父)及圣子(即耶稣)本质的教义并未平息。在君士坦提乌斯二世死后,继位的狄奥多西一世于公元380年入教。狄奥多西一世反对亚流(Arius)教派,更颁布一系列法令支持基督教,确立其国教的地位。在此政治背景下,狄奥多西一世于公元381年召开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欲借此解决基督教的长期纷争。是次大公会议由额我略·纳齐安主持,共186位主教出席。由于《尼西亚信经》没有提及圣神的神性,故此会议除重新肯定《尼西亚信经》外,更宣告了“圣灵具有神性”的信仰。再定亚流(Arius)教派为异端。此后,三位一体的神学教义才正式成为基督教传统教义。会议还限制了主教在其教区内的司法审判权和宣布:“君士坦丁堡主教在罗马主教之后,亦享有首席的尊荣,因为君士坦丁堡是新罗马。”具深远影响的结果修订了《尼西亚信经》,宣告了“圣...
查看全文
第三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
历史由于教宗和诺理提出基督的人性意志和神性意志是“一个意志与行动的伦理一致性”,故被视为趋向“基督一志论”派。在君士坦丁四世和教宗阿加托会谈后,决定安排召开此次大公会议。继上一次之大公会议(即第二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后,此会议谴责“基督一性论”及讨论其延伸的“基督一志论”,将“基督一志论”视为异端。和诺理一世并没有被判为异端。另外,会议通过了有关教士等级及教规。此大公会议得到当时教宗良二世的核准。其后,教宗本笃二世及第三次多雷铎会议(684年)亦曾嘉许这届大公会议的决定。具深远影响的结果耶稣基督,是真上帝,是同一性体赋予生命源泉的三一神中的一位。神性方面是完全的,在人性方面也是完全的,真是上帝,也真是人,具有理性的灵魂和肉身。按神性,是与父同体的;按人性,与我们人是同一性体的。在各方面与人相似,只是没有罪过。基督的人性的意志,甘愿服从他天主性的全能意志。参考
查看全文
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相关标签
大公会议
土耳其基督教史
381年
君士坦丁堡
基督教事件
家族谱大览
龙舒周氏(学问公)宗谱
龙舒周氏源自江右湖口武山源福二公。然,福二公又源自乌兔周始祖念七公也。念七公,讳礼、号达庵。后周进士,不仕避乱挂冠,于显德丙辰年,由舒城麻地渡淝沿江南下,至江右湖邑花尖山下,憩遇乌兔之祥,遂筑室卜居之。公为湖口乌兔周之始祖,犹鲁以周公旦为一世祖之义。厥后,同居九世,至十世分迁于花尖山大屋场,各派皆本于念七公。我周氏十世祖德懋公分迁横山,其十五世后裔福二公,原居龙市,因元兵燓族分,谷纲将军立寨龙市,公乃携二弟福四、福五,遂卜居武山之源。至十八世孙国珍公,尊福二公遗训,于洪武廿四年,由湖口武山源携历代老谱,藏匿诸箧,复迁至龙舒南港,卜居之。自兹家道兴隆,生齿日众。故,江右湖口武山源,乃龙舒周氏之本源也。 谨尊国珍公为龙舒周氏一世祖。国珍公子二德金、得玉,得玉官迁广东省南海县,德金(江公)支下长房龙公一脉,历居舒城。至四世祖政夔公,始立24字派,沿用至今。五世祖治璋迁庐江,治发迁桐城,唯有长子治文公,仍居舒城。六世祖道隆公,七世祖德厚公,单传一脉。至八世祖兴胜公,子三:盛祥、盛贞、盛元;兴业公子一:盛得;兴正公子一:盛有。五大房世居舒城,转迁沙河观,遂散居舒邑各居所。自此开枝散叶,子孙繁盛瓜瓞绵绵,当今龙舒国珍公后裔,均为五大房所出也。 学问公乃五房之祖盛祥公所出也。十世祖忠元公,十一始祖良士公,十二世祖礼传公,十三世祖义魁公,十四世祖全孝公,公于康熙三十一年秉笔纂修龙舒周氏宗谱。十五世祖修朝公,十六世祖诗庭公,十七世祖书昌公,十八世祖先正公,十九世祖代佩公,二十世祖化平公,立化贞长子学问公为嗣,学问公为周老庄村始迁祖。学问公生五子:文保、文聚、文玉、文祥、文华。文保出祧学庆为嗣,文聚出祧学慎为嗣。文祥公迁周新庄村,文玉公迁上响水。文华无嗣,唯文玉、文祥两支沿袭学问公血脉,后世子孙繁盛,绵延至今也。
浏览:0
龙舒周氏(国珍公)宗谱
周本高辛之裔,其始受命为后稷,世代绵延详不及述。传数十世至文武,原姓姬,奄有天下,其国号周。再传数世君王,以至东周君惠公,遂以国为姓因姓周,吾周发祥实始于此。惠公为周氏受姓祖,乃周姓上古一世祖也。自惠公十七世祖瑜,居舒城麻地。传至四十七世至念七公,后周进士,不仕避乱挂冠,于显德丙辰年,由舒城麻地渡淝沿江南下,至江右湖邑花尖山下,憩遇乌兔之祥,遂筑室卜居之。公为湖口乌兔周之始祖,犹鲁以周公旦为一世祖之义。乌兔周氏乃我龙舒周氏之本源也。厥后,同居九世,至十世分迁于花尖山大屋场,各派皆本于念七公。我周氏十世祖德懋公分迁横山,其十五世后裔福二公,分迁武山源转迁沙港。至十八世孙国珍公,尊福二公遗训,于洪武廿四年,由湖口武山源携历代老谱,藏匿诸箧,复迁至龙舒南港,卜居之。自兹家道兴隆,生齿日众。 故我龙舒周氏以国珍公为一世祖。国珍公子二德金得玉,得玉官迁广东省南海县,德金(江公)支下长房龙公一脉,历居舒城。至四世祖政夔公,始立24字派,沿用至今。五世祖治璋迁庐江,治发迁桐城,唯有长子治文公,仍居舒城。六世祖道隆公,七世祖德厚公,单传一脉。至八世祖兴胜公,子三盛祥、盛贞、盛元,兴业公子一盛得,兴正公子一盛有,五大房世居舒城,转迁沙河观,分散于周瑜城、净梵寺一带,又称“净梵寺周”是也。遂散居舒邑各居所。自此开枝散叶子孙繁盛瓜瓞绵绵,当今龙舒国珍公后裔,均为五大房所出。
浏览:0
张公七世万前公甘田㘭始祖应瑜系向阳公
张公七世万前公甘田㘭始祖应瑜系向阳公
浏览:38053
丁氏家谱(显公魁龄公士极)
丁氏家谱(显公魁龄公士极)
浏览:0
丁氏族谱(显公魁龄公士昌运雅)
丁氏族谱(显公魁龄公士昌运雅)
浏览:126
张氏荣肆公族谱断金山士贵公支系房谱
张氏荣肆公族谱断金山士贵公支系房谱
始祖荣肆公,祖藉江西吉安府太和县,明永乐年间迁入湖南辰州府沅陵县第四都廿图三甲络绎溪花山墓冈头(今辰溪县孝坪镇坪里村墓冈头)桐禾田土地祠。原旧字派:荣华富贵春 文士共升廷 启朝须秉德 天意随之永 宏开运新 。始祖荣肆公改用新字派:荣华文士廷 启朝国正名(明) 天之永开泰 。清咸丰十年,丛溪十四世孙开先公字梅琴,组织新增派语: 人生念三原本 家世统相承 孝友光前德 淳良诏后昆 铭成群汇适 鉴定万年钦 绍述期来哲 绵长福履亨 。后裔众多,更有许多子孙迁居外地。如:士贵公迁断金山,启虎、启柏公迁烟竹坪,启松迁溪头溶,启英公迁丛溪,正科公迁永定,明耀、明朗公兄弟迁溆浦(今未找到后裔),之琪公迁贵州都匀(今未找到),之家公迁麻阳(生二字,长子名永登今未找到),永藻公(生开盛)迁广西都永府马场(今未找到),永彬公迁洪江(今未找到)等。又有自迁居地再迁他地的,如:士贵公六世孙正纲公迁溆浦金盆形;正聪公迁溆浦雨头坳(鱼塘坳),聪公后世孙又迁赵坡,八世孙天华公自雨头坳迁邵阳城步县;据说启英公后又随子朝鸾迁居亲家地杨家湾,后人丁兴旺,后因一场大火整个村庄烧尽,因此,众多子孙迁居外地谋生。启英公六世孙天资公字秀坤迁永顺思溶溪内小溪,生子:奎文、典文、贵文、玉文(今未找到);秀元公迁永顺坡岩,其第五子之孙名永忠、永孝(今未找到);灵文公迁思茅溪,生永民、永魁;七世孙汉文公迁思茅溪;八世孙永富公迁广西生开訚;永文公配唐氏生开文、开榜,永配公配鲁氏生开元、开亨,兄弟二人迁龙山(今未找到);永相公于嘉庆年间迁龙山生开湘;九世孙开文公迁干州;开华公迁广西;开富公迁常德。更有其他迁出未载的。断金山地理条件差,结婚晚,班辈多居高,子孙多有迁。
浏览: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