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春秋三传

春秋三传

春秋三传就是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穀梁三家,称为“春秋三传”。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汉朝即已失传。《汉书·艺文志》,《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将春秋三传的渊源说得很详细。晋范宁评《春秋》三传的特色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指多叙鬼神之事)。 《穀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

春秋三传相关文献
《春秋穀梁传》主要内容
《春秋穀梁传》基本概述中国汉代今文经学派的经典之一。又称《谷梁春秋》,简称《谷梁传》。据范宁《谷梁传序》、杨士勋《疏》说,该书系由孔子弟子子夏传给谷梁俶,由谷梁俶写定。据后人考证,初仅口耳相传,到汉代才写定成书,时间稍晚于《春秋公羊传》。该书着重阐释《春秋》的“微言大义”,体裁及解释方法与《公羊传》相近,但具体说法有不少歧异,对后世的影响比《公羊传》小。该书是研究战国至秦汉间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注释本有:《春秋谷梁传注疏》,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谷梁补注》,清钟文丞撰。《春秋穀梁传》内容简介《谷梁传》是《谷梁春秋》、《春秋谷梁传》的简称,是为《春秋》作注解所著,为儒家经典之一。传说孔子的弟子子夏将这部书的内容口传给谷梁俶(亦名谷梁赤,字元始),谷梁赤将它写成书记录下来,但实际上这部书的口头传说虽然早已有了,但其成书时间是在西汉。《谷梁传》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用这种方式来注解《春秋》,...
查看全文
春秋经传集解
参考资料谢明宪:〈《经传集解》的形成。杜预。春秋左氏学析论〉。
查看全文
《孔子作〈春秋〉即“春秋传”说初证》
孔子作《春秋》,孟子和司马迁言之甚详。但孔子作的《春秋》,并非“春秋经”,而是“春秋传”——即今以左氏命名的“左传”蓝本。
查看全文
《春秋》三传包括那三本书
《春秋》三传包括那三本书 348人参与2021年06月22日17:58分类:文史百科 《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据说为孔子所作。“春秋”一词,本是东周列国史官所撰编年史的通称。汉代为《春秋》立官学,列为“五经”之一。阐述《春秋》经最著名的有《左传》、
查看全文
《春秋公羊传》谁写的?《公羊传》简介
《春秋公羊传》也叫做《公羊传》,是是儒家经典之一,这本书的作者是战国时代的作家公羊高,公羊高相传是子夏(卜商)的弟子,治《春秋》,传于公羊平。他的主要作品《春秋公羊传》是后世广为人知的一本作品,这本作品在最初仅有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及齐人胡母生,才“著于竹帛”,流传于世。《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是今文经学的重要典籍,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着重阐释《春秋》之“微言”、“大义”,史事记载较简略。《公羊传》是春秋三传之一即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称为“春秋三传”。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汉朝即已失传。可以说《春秋公羊传》的史学价值非常大,同时也是春秋三传之一即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称为“春秋三传”。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汉朝即已失传。《汉书·艺文志》,《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18.向氏三修宗谱, 18, 卷10: 世传 斗环 34世代早 代礼公起, 194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大耐堂, 民国34[1945]修(味根堂刊).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注 : 本谱目录中列17卷, 版心处列卷首8卷, 世系10卷. 依据版心所列卷数编目. 浠川始祖 : (宋) 向敏中,字常之. 瑀公之子. 发源于河南开封. 湖广始祖(6世) : (宋) 向鸿,字子仪. 子韶公(字和卿,号景峰)之子. 敏中公5世孙. 自淮宁徙武昌兴国. 蕲州始祖(10世) : (宋元之际) 向国道,字仲仙. 千三公之子. 鸿公4世孙. 派祖(19世) : (明) 向福荣,讳仪一,字典训. 国道公9世孙. 福荣公生六子(20世) : (明) 向斗环,字燕山 ; 向斗亢,字华山 ; 向斗角,字恒山 ; 向斗玑,字洪山 ; 向斗章,字崇山 ; 向斗止,字浩山(失考). 派语(2世起)似为 : 传糸宗子 水善庚千 国世重贤 宗公伯再 兴福斗召 一行三四 五六七八 九十守先 散居地 : 湖北省蕲春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向氏宗谱
浏览:100
2.向氏三修宗谱, 2, 卷首1: 传, 194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大耐堂, 民国34[1945]修(味根堂刊).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注 : 本谱目录中列17卷, 版心处列卷首8卷, 世系10卷. 依据版心所列卷数编目. 浠川始祖 : (宋) 向敏中,字常之. 瑀公之子. 发源于河南开封. 湖广始祖(6世) : (宋) 向鸿,字子仪. 子韶公(字和卿,号景峰)之子. 敏中公5世孙. 自淮宁徙武昌兴国. 蕲州始祖(10世) : (宋元之际) 向国道,字仲仙. 千三公之子. 鸿公4世孙. 派祖(19世) : (明) 向福荣,讳仪一,字典训. 国道公9世孙. 福荣公生六子(20世) : (明) 向斗环,字燕山 ; 向斗亢,字华山 ; 向斗角,字恒山 ; 向斗玑,字洪山 ; 向斗章,字崇山 ; 向斗止,字浩山(失考). 派语(2世起)似为 : 传糸宗子 水善庚千 国世重贤 宗公伯再 兴福斗召 一行三四 五六七八 九十守先 散居地 : 湖北省蕲春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向氏宗谱
浏览:100
6.阮氏三修族谱新编, 6, 卷5: 五房大壪9世穆公起 老三房庙边㭰5世仲明公起世传, 189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继述堂梓, 清光绪20[1894]. 8册: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远祖 : (南宋) 阮公愈. 官汴梁布政,徙居金陵塞. 吉安一世祖 : (宋) 阮昭,字子明,号螺峰. 官居吉安庐陵小市头. 麻城始祖 : 阮彬,字文质,号楚望,行万六. 昭公4世孙. 生二子 : 阮仁卿,讳胜(居梅家店阮家堑) ; 阮贵卿(迁黄安恒师桥,另谱). 仁卿公下派祖(3世) : 阮文仲(居宅后) ; 阮铎(居东山阮家沟). 文仲公下房祖(5世) : 阮仲奎(老大房,世居梅家店) ; 阮仲刚,字尚礼,行二(老二房,徙居沙塘洼) ; 阮仲明(老三房,徙居庙边㭰). 铎公下房祖(6世) : 阮福(东山大房) ; 阮禄(东山二房) ; 阮祯(东山三房). 仲刚公下房祖(7世) : 阮珪,字敬之,行一(大房,居大屋) ; 阮璋,号青松,行二(二房,居青坵村阮家石硚湾) ; 阮环,字珍之,行三(三房,居枫树凹) ; 阮(王习),字复之,行四(四房,居阮家石硚湾) ; 阮(王署),字守之,行五(五房,居河西大塆). 珪公生二子 : (明) 阮朝东,字子西,号南村(大屋分,院子分祖) ; 阮朝策,号兆峰,行二(河东分祖). 林家山派八世祖 : 阮玉拱 ; 阮玉器 ; 阮玉营. 居阮家墩. 阮家冲派八世祖 : 阮玉相. 公议世系派衍(16世起) : 谱成宏永宝 树德庆芳春 先绪从明定 相传世泽新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编目. 书名页题 : 阮氏宗谱 版心题 : 阮氏三修宗谱
浏览:100
15.向氏三修宗谱, 15, 卷7: 世传 斗环 31世十元公起, 194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大耐堂, 民国34[1945]修(味根堂刊).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注 : 本谱目录中列17卷, 版心处列卷首8卷, 世系10卷. 依据版心所列卷数编目. 浠川始祖 : (宋) 向敏中,字常之. 瑀公之子. 发源于河南开封. 湖广始祖(6世) : (宋) 向鸿,字子仪. 子韶公(字和卿,号景峰)之子. 敏中公5世孙. 自淮宁徙武昌兴国. 蕲州始祖(10世) : (宋元之际) 向国道,字仲仙. 千三公之子. 鸿公4世孙. 派祖(19世) : (明) 向福荣,讳仪一,字典训. 国道公9世孙. 福荣公生六子(20世) : (明) 向斗环,字燕山 ; 向斗亢,字华山 ; 向斗角,字恒山 ; 向斗玑,字洪山 ; 向斗章,字崇山 ; 向斗止,字浩山(失考). 派语(2世起)似为 : 传糸宗子 水善庚千 国世重贤 宗公伯再 兴福斗召 一行三四 五六七八 九十守先 散居地 : 湖北省蕲春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向氏宗谱
浏览:100
18.李氏族谱, 18, 行略卷之9: 戊公 山心 东排村 子茂三支 11世时偕公起行传, 197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仁堂, 1979年续修.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修谱人员 : 李日云,字慕松. 渡琼始祖 : (南宋) 李仁,字秉元. 世居福建莆田岸头. 仕广东琼州澄迈县,后迁澄迈旧县曾口. 仁公下支祖(2世) : 李世荣(长支) ; 李世英(次支) ; 李世雄(三支,居澄迈潭土村) ; 李世奇,字季常,号朴齐(四支,居澄迈下坡村) ; 李世豪(五支,居屯昌久耐村) ; 李世杰(六支) ; 李世标(七支). 长支祖(2世) : 李世荣,字子发,号潜斋. 居琼山县潭青村. 嗣迁建江山内,琼山李家等地. 次支祖(2世) : 李世英,字子才,号明斋. 居定安县英湖村. 生二子 : 李有忠 ; 李有湖. 子孙析置彬彩塘,吉美,富郎,木棉,长来等村. 四支祖(2世) : 李世奇,字季常,号朴齐. 居澄迈县下坡村. 七支祖(2世) : 李世标,字立夫,号炳齐. 居澄迈县下寨村. 六支世杰公下房祖(3世) : 李有声(长房) ; 李有庶(次房) ; 李有塘(三房) ; 李有德(四房). 均居罗浮村. 世标公下房祖(7世) : 李关(长房,居澄迈天池村) ; 李阙(次房,居红墓村,下山,榜文村等地) ; 李戊,字癸合,改名厚(三房). 关公生二子(8世) : 李子祥 ; 李子端. 子孙析置加升池,北排山,河头村,桥头卜明村,潭烈村等地. 阙公生三子(8世) : 李子檇(未详) ; 李子榴(红墓岭支) ; 李子朴(下山,榜文村支). 戊公生五子(8世) : 李子惠(澄迈下寨支) ; 李子英(榜文村支) ; 李子昌(加升堂,乌石头支) ; 李子和(村头,仁格支) ; 李子茂(山心支). 子和公生二子(9世) : 李应秋 ; 李应魁. 嗣迁番丁村,石浮村头,仁格,山尾,群典等村. 子惠下分房祖(10世) : 李宣 ; 李参 ; 李华. 子孙析置北排山,彩云村; 屯昌县等地. 子茂公下二支祖(10世) : 李缵尧(泉水,龙江村,鸭塘村支) ; 李缵作,字知次(居澄迈山心西排村,屯昌县大颜村等地). 子榴公下四支祖(15世) : 李茂香(居澄迈红墓岭村) ; 李茂馨(居加头村,后迁大武村) ; 李茂秀(居南山村) ; 李茂实(居大武村). 派诗(21-40世) : 祖立开天业 家传道德经 创国光世泽 文章冠群英. 散居地 : 海南省澄迈县, 屯昌县, 琼山县, 定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17.刘氏宗谱, 17, 卷19: 世系 世传 三分 自永 10世应聘公起 自忠 10世应昌公起, 193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藜照堂重刊, 民国22[1933]年三修. 存18册 : 插图, 世系表. 修谱人员 : 刘基金,字清和 ; 刘绍铎,字金台 ; 刘绍焮,字步兴 ; 刘大鑫,字金品 ; 刘大四,字鸿儒 ; 刘炳南,字楚雄 ; 刘大远,字秀臣 ; 刘大吉,字惠臣 ; 刘廷念,字御卿.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11&16. 一世祖 : (明) 刘元弼,箓名道晟 ; 刘元魁. 兄弟自江西紫溪迁居黄冈永宁乡马鞍山之西土门㭰上屋湾. 元弼公下二分(5世) : 刘永昌(一分) ; 刘永科,箓名玄明(二分). 元魁公下一分(5世) : 刘永太, 刘永元(三分) . 永昌公下二支(8世) : 刘邦翰 ; 刘邦英(下二子 : 刘自俊 ; 刘自仲). 永科公下房祖(9世) : (明) 刘自唐,字愤生 ; 刘自敏,字鲁生 ; 刘自彻,字解生. 永太公下房祖(9世) : 刘自贤 ; 刘自和 ; 刘自永,字吉之(徙居吕杨城桂花庄) ; 刘自忠,字大生. 永元公下房祖(9世) : 刘自美 ; 刘自秀 ; 刘自贞. 皆邦启公之子. 邦翰公生四子(9世) : 刘自通(下一房 : 刘应鲁,字登儒) ; 刘自晓(止) ; 刘自长(下一房: 刘应高,字可升) ; 刘自青(止). 自唐公生五子(10世) : (明) 刘应煌,字伯亟 ; 刘应炜(子孙迁上巴河) ; 刘应灿(止) ; 刘应焻,字幼凾,号矩炎 ; 刘应𪸩,字只凾. 自敏公生四子(10世) : (明) 刘应琇,字公实(居刘栱屋) ; 刘应球,字序贻 ; 刘应琳,字友琰 ; 刘应琛,字友章. 自彻公生五子(10世) : (清) 刘应仁,字友德(居陶家山) ; 刘应义,字友宜 ; 刘应礼,字有和 ; 刘应智,字友达 ; 刘应信,字友实. 自和公生二子(10世) : 刘应鸣,字显甫 ; 刘应尚(随母居杜家坳). 自永公生三子(10世) : 刘应聘,字朋举 ; 刘应奇,字文举 ; 刘应祥,字容举. 自忠公生三子(10世) : (清) 刘应昌,字绪周 ; 刘应征,字希位 ; 刘应泰. 自美公生六子(10世) : 刘应泰,字期安 ; 刘应元,字圣三(迁麻城) ; 刘应达,字德扶(迁四川) ; 刘应举,字孝文 ; 刘应周,字纯希(迁四川) ; 刘应宗,字建先. 先字派行 : 应启宗士世 明基绍大廷 炳时宏尚道 光汉祚思承. 新字派行 : 礼乐从先进 诗书裕后昆 文章华帝国 忠孝达升平.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刘氏三修谱
浏览:100
春秋三传导读知识
春秋三传是哪三传
春秋三传是哪三传
春秋三传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1、《春秋左氏传》 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归为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左传》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史书的编纂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左传》为后世所提供的春秋及其以前阶段之大量的思想史、经济史、社会史以及其它学术史的重要资料,是此前或相同时期的任何其它一部史所难以企及和不能比拟的。它对于公元前八世纪至公元前五世纪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大事的可靠记载,填补了空白,有助于后人对中国古代文明进程的全面了解,弥足珍贵。 2、《春秋公羊传》 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其起止年代与《春秋》一致,即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其释史十分简略,而着重阐释《春秋》所谓的“微言大义”,用问答的方式解经。 3、《春秋谷梁传》 又称《谷梁春秋》,是为《春秋》作注解的儒家经典。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用这种方式来注解《春秋》,它是研究儒家思想从战国时期到汉朝演变的重要文献。其记载时间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体裁与《公羊传》相似。起初也为口头传授,至西汉时才成书。
浏览量:1782次
春秋三传是哪三传
春秋三传是哪三传
《春秋三传》指的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榖梁传》这三本书其实是对儒家典籍《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作品,被称为“传”。原本注释《春秋》的书非常多,但在汉朝时期其余皆已失传,只留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这三本供后世学者研读。《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是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时期散文著作的代表,是儒家经典之一。《公羊传》是战国时齐国人公羊高所著,书中释史十分简略,而着重阐释《春秋》所谓的“微言大义”,用问答的方式解经。同为儒家经典之一。《谷梁传》的作者是战国时期谷梁赤,书中主张严格对待贵贱尊卑之别,同时强调君王的权威,君王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是一部儒家著作。
浏览量:120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