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本营象棋

本营象棋

本营象棋相关文献
宝应象棋
规则马同古印度象棋的马走法,走的是2*3格的对角线。有六种棋子,合称六甲。同时代的棋戏也用此词,如柳宗元〈龟背戏〉:“八方定位开神卦。六甲离离齐上下。”、道宣《量处轻重仪》:“谓蒲博、博弈、投壶牵道、六甲行成,并所须骰子、马局之属。”开局第三著进车,可知车不像香车,否则这时前进等同废著,并且第二横排有空间能让车横移他处,进车才有意义。表示初始布置可能同东南亚象棋,是棋子摆于第一、三横排,以及兵的升变线提前。第一著的马则是斜移到第二横排以保护第二著前进的兵。可能同泰卢固象棋、高棉象棋等东南亚象棋,王可以走马的走法。宝应象棋棋盘可能同在八条盘碁、恰图兰卡,在棋盘角画X记号、称为城堡。
查看全文
象棋
历史中国象棋起源于战国时期;根据公元前第一世纪的文本,说苑记载,它是孟尝君的兴趣爱好。《说苑·卷十一》北周武帝在公元569年写了一本书,名叫《象经》。它描述了一个天文学主题的游戏的规则称为象棋或象戏。这个词象棋象棋通常翻译成“大象游戏”或“图形游戏”,因为汉字“象”意味着“象”和“图”。由于这些原因,Murray认为,在中国,国际象棋(Chess)取代了“天文游戏”意义上的“象棋”棋盘和游戏名称。它代表了在夜空中肉眼可见的天文物体的明显运动,而中国最早的“象棋”指的是天文学游戏而不是中国象棋。之前的象棋游戏可能是基于天空物体的运动。然而,天体和天文学之间的联系是边缘的,并且是由于星座在天文学中被称为“figures”,而“figure”的其他含义不太可能出现。这种用法可能导致一些中国古代作者推测,游戏象棋开始模拟的天文学。为了支持他的观点,Murray引用了一个古老的中国象棋资料,说在更古...
查看全文
国际象棋史
内容介绍象棋类游戏的缘起,国际象棋如何从恰图兰卡演变、以及各类欧亚各国古象棋类,如波斯象棋、中国象棋、日本将棋、西班牙大象棋、短兵象棋、信使象棋、本营象棋、帖木儿象棋等,并收录许多中世纪时的印度象棋、波斯象棋等古棋谱。参考Hooper,David;Whyld,Kenneth,TheOxfordCompaniontoChess2,OxfordUniversityPress,1992,ISBN0-19-866164-9
查看全文
蒙古象棋
历史蒙古象棋形制与名字与波斯象棋类似,但近代时走法已如同国际象棋简化版。起源蒙古象棋和国际象棋同出一源。关于它的历史,一般说法是来自波斯象棋,然后传入蒙古。蒙古象棋的将军音可叫“夏剌”,也同于波斯象棋的沙阿,此词来自波斯语ShāhMāt。有关蒙古象棋的来源有人说是源于西藏,之后随佛教传入蒙古地区的。据考证,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首先在西藏并无此棋的流行。再从蒙古象棋名称分析,可以说是波斯象棋棋名沙特兰兹的转音。其次蒙古象棋的子路运行法,在蒙古民间部分地区至今仍保留着波斯象棋的旧制,即象走田字但无塞象眼,卒子只能一格一格前进,以及王在左边等旧制。因此,此棋传入蒙古草原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元13世纪,也就是中西文化交流频繁之际,从古代波斯传入蒙古地区,并在蒙古民间广泛流行起来,只是由于过去几百年停留在原始阶段,其招法毫无改进,连专门着法记录和评论符号都还没建立起来,渐渐地就落后了。记载关于它的起
查看全文
象棋史
中国象棋起源于战国时期;根据公元前第一世纪的文本,说苑记载,它是孟尝君的兴趣爱好。《说苑·卷十一》北周武帝在公元569年写了一本书,名叫《象经》。它描述了一个天文学主题的游戏的规则称为象棋或象戏。这个词象棋象棋通常翻译成“大象游戏”或“图形游戏”,因为汉字“象”意味着“象”和“图”。由于这些原因,Murray认为,在中国,国际象棋(Chess)取代了“天文游戏”意义上的“象棋”棋盘和游戏名称。它代表了在夜空中肉眼可见的天文物体的明显运动,而中国最早的“象棋”指的是天文学游戏而不是中国象棋。之前的象棋游戏可能是基于天空物体的运动。然而,天体和天文学之间的联系是边缘的,并且是由于星座在天文学中被称为“figures”,而“figure”的其他含义不太可能出现。这种用法可能导致一些中国古代作者推测,游戏象棋开始模拟的天文学。为了支持他的观点,Murray引用了一个古老的中国象棋资料,说在更古老的...
查看全文
本营象棋相关标签
波斯象棋类游戏
娱乐
家族谱大览
营氏家族
营氏家族
浏览:0
吴氏族谱
吴氏族谱
浏览:0
中华谢氏族谱
谢姓发源于河南,楚灭申后,把谢姓人一部迁到淮河上、中游一带,后又把其中部分再迁今湖北武当山东南的荆山,楚亡,谢姓一部南迁潇水流域,一部入重庆涪陵。汉魏时期,原潇水谢姓的谢夷吾发迹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一带,后裔谢嫁女于孙权,使自己的家族变为皇亲国戚;而中原的谢缵与其子孙均显贵于曹魏。两晋南北朝时期,以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谢衡为代表的谢姓人(谢缵后裔)从北方渡江南下,东山会稽派始祖谢衡迁会稽始宁,其子谢鲲迁豫章(今江西南昌),谢鲲弟谢褒,因担任会稽郯县令而迁居郯县(今浙江嵊县),这支谢姓显贵于东晋南朝,侨居于江浙三吴,以谢安、谢石、谢玄、谢琰为代表,并且使得原分为南北的谢姓获得了新的交流,同时阳夏还有一支谢姓迁康乐(今江西万载东),又有谢姓北上西迁至陕西冯翊郡,南迁居四川成都、彭水、云南永昌一带。隋唐五代时期的谢姓在以前的基础上又有了较大发展,其中谢夷吾和谢缵的后代都在东南沿海地区或中原一带进一步繁衍播迁,唐僖宗时,谢衡后人中还有一支迁江西宁都。宋时,有会稽山阴谢夷吾之后迁居福建长乐,以及嵊县、上虞等地。至元明清时,南方各省的谢姓人,发展势头远远超过北方,并诞生了许多知名人物和著名家庭,江西宁都的谢新(谢衡后裔)随文天祥收复梅州后,任梅州令,谢新之子谢天佑,定居梅州福乡,成为谢姓在闽、粤之地的开基始祖。谢姓入台,始于明末,同时也有谢姓人迁吕宋(菲律宾)等东南亚各地,清同治年间,有广东南海丹山谢姓迁美国旧金山……,至此,谢姓人广布全国各地。如今,谢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广东、江西、四川、湖南等省为多。目前谢姓人口列全国第二十四位。 湖南娄底市娄星区扶州谢氏大宗流派班行歌: 惟汉政应 祖宗必达 思彦敏永 通文元武 显添顺再振 兴仁征国瑞 合续肇南方 惠直声闻远 蕃宣世泽长 佐时毓哲辅 立学茂贤良 尚冀光先德 用期久发祥 宽容和济颖 敦厚坚毅强 博大高深智 钟灵秀丽煌 谢姓郡望:   陈留郡 西汉置郡,治所在陈留。相当于今河南东至民权、宁陵,西至开封、尉氏,北至延津,南至杞县。   陈 郡 秦始置郡,西汉时改为淮南国,东汉章和二年改为陈国,治所在陈县。献帝时改变郡,隋开皇初废。   会稽郡 秦始皇二十五年于原吴、越地置郡,治所所在吴县。西汉相当于今江苏长江以南、茅山以东、浙江大部及福建全省。顺帝时移至山阴。此支谢氏为陈郡谢氏分支。   冯诩郡 汉武帝太初元年设置同名行政区。三国魏在此置郡,治所在临晋。 谢姓堂号:   安晋堂 因谢安命名。晋朝时的谢安名望很高,朝廷屡次请他做官他都不干,一直到了40岁那年才当了司马。在作官的过程中表现了高风亮节,拜为尚书仆射加后将军。在淝水之战中携其侄谢玄大败苻坚,使晋朝转危为安,得此堂号。   宝树堂 相传晋朝孝武帝驾临谢安官邸,见其庭园中有一株大树,长得青翠茂盛,当时孝武帝指着大树对谢安言道:“此乃谢家之宝树。”谢氏以“宝树”为堂号,由来在此。另有一说,出自《晋书·谢玄传》:“与从兄朗俱为叔父安所器重,安尝戒约子侄,因曰: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玄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后来唐代文人王勃撰《滕王阁序》,文中就有“非谢家之宝树”之句。 祥凤堂(湖南邵东斫嘈十字路)   其它堂号:①郡望堂号:陈留、陈郡、下邳、会稽、冯翊。②自立堂号:哲经、存著、敬业、阁老、起风、乌衣、宣城、威怀、永思、承仁、葆光、世德、承德、聚德、同德、新燕、奕要、式南等。   河南光山、新县、罗山、息县、固始、商城一带谢氏派字:中耐成联芳,绍复焕其章;汝克昭明德,慎守尔彝常;雍熙延祖宪,启迪寿炽昌;国家资屏翰,勋名耀前光。   福建闽侯谢氏行字:喜添元世一文廷,国君兆仲仕日向。   江西弋东案山谢氏字行:余烈暖林野,众芳揖兰荪;德晖映岩足,胜赏延高原;远水昭匹练,因晴见吴门;器有成形用,功资造化元。   湖北随州谢氏辈行:懋修伦常,昭训万纪,兰玉长荣,贤才济美,诗书流传,家泽永远。   湖南醴陵屈塘门村谢氏名派:谢之祖宗,玉树世逢,本立枝高,家庭万象。   湖南醴陵南田谢氏派语:祖德绍光远,嗣英世泽承,人文继晋代,荣显振家声。   湖南长沙谢氏派语:成京起先,斯文人必,子崇松南,映之后敦。正大光远,洪开世典。新派歌:克兴承祖业,锡尔元有常,舒华以应运,玉树定延芳。   湖南湘潭南田谢氏派语:天地元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晨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润余成岁,律吕调阳。   广西横县谢氏班次:宏植基绪,锡履南邦;根本孔固,技业蕃昌;培成宝树,蔚为栋梁;文经武纬,家国之光;克承前烈,长发其祥。   董家坊谢氏仁甫公支下原派语:镇仁骊远,伯文仲世。广本时大,必登上国。三修派语:道学传宗祖,名贤光万邦,芳兰钟秀瑞,贵显定荣昌。六修派语:忠信为家宝,诗书绍翰香。谦恭敦礼让,正直立纲常。   平远差干谢氏派语:乐观新仕,谢世英国,汝惟成文,用光兹绪,彩凤长扬,芬兰远继,载咏诜绳,遹征师济,克绍嶶猷,善承燕诒,盛也而衍,焕然亦然,皇哉令图,以昭来许。   台湾叠山公派谢氏字辈:奠贤益朴友,振腾天福文;亭凤日朝阳,锦龙从清云;上致立久光,科甲仕鸿恩。   台湾兴公派谢氏字辈:弘开景运长,韶文祖德光;贝振蜚声烈,燮世有书香。   台湾宏献公派谢氏字辈:承继南邦曾孙恢祖德,栽植宝树兰桂发天香。 邵阳庆丰门谢氏 始迁祖宗仁、宗贤、宗寿三公,明洪武7年(1374)由江西迁入。宗寿无后,宗仁迁居大东乡石灰冲及上车桥。 邵阳江北谢氏 始迁祖三益、三清二公,明洪武17年(1384)自江西迁入。后裔分居槐树边、大坪铜盆塘、临津门、莫家冲等处。 邵阳郁溪谢氏 始迁祖忠茂公,元至正年间迁居北来溪,即今之郁溪。 邵阳白竹山谢氏 始迁祖俊公,江西泰和人。明时居邵阳县墨溪白竹山。后裔编洪仁十都九甲。 邵阳谷洲谢氏 始迁祖栋梁公,明正德间自江西吉安府金田迁邵南谷洲乡大塘冲。九公桥谢吴氏出此源。后裔分析邵东仙槎桥、祁东等处。 邵阳大田谢氏 始迁祖恭秋公,元季自江西泰和迁邵南扶田村。 邵阳楼底谢氏 始迁祖汉臣公,江西泰和人,明洪武初授宝庆卫指挥,居云路街打信巷。弟汉杰、汉寿随兄来湘,汉杰后回原籍,汉寿迁邵东黑田铺。汉臣子六:源信、源禄、源聪、源福、源佐、源兴。长子源信明洪武5年(1372)受父命于邵北沙子田沉山底建立福神寨,遂于沉山底山前筑室,曰"楼底",余五子迁武冈。 邵阳黑田铺谢氏 始祖惟兴公,宋绍兴间由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千秋乡迁居邵阳。子汉三,生政一、政二,政二生太和,太和生安贵,宋宝祐5年(1257)由界牌铺田下冲紫云山迁黑田铺。明成化11年(1475)始修族谱,清干隆2年(1737)、乾隆57年(1792)、道光24年(1844)、光绪21年(1895)、1926年续修。派语:宣应梦再世,添子邦吉定,友仁嘉尚志,永宜继宗荣。显耀光祖德,忠孝启嗣贤,文武守道义,诗礼万代传。 邵阳界岭谢氏 始祖惟兴公,行十八,宋绍兴间由江西吉安泰和县千秋乡水北保梅子坡迁居湖南宝庆府邵阳县界牌(今属邵东)。其子汉三居界牌紫云山田下冲,生有三子:政一公裔徙居黑田、长塘各地;政二仍居界牌紫云山下;政三公失考。政一、政二共衍为贵、文、华、禄、海、玄六支。族谱始修于清嘉庆7年(1802),同治3年(1864)续修,1934年三修,1994年四修。班行:欣仁征家瑞,合续盛南方,惠直声闻广,蕃宣实泽长,佐时毓哲辅,立学茂贤良,尚冀光前德,用期久致祥。 邵阳坪上谢氏 始祖惟兴公,于南宋高宗绍兴间自江西吉安迁宝庆。传十一世至通、经兄弟,于元顺帝至正13年(1353)迁梅城坪上,今属新邵。 邵阳新田铺谢氏 始迁祖近道、健道二公,江西安福人,明嘉靖间同徙邵阳之北乡新田铺。今属新邵。 谢姓名人:   谢安(320-385),东晋大臣。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少有盛名,任司徒府佐著作郎,称疾辞,隐居会稽东山。年四十余始复出仕。孝武帝初,力阻桓温九锡之请。后位至宰相。时前秦强盛,他使弟石与侄玄为将领,加强东线防御。太元八年(383)前秦军南下,江东大震,他任征讨大都督,指挥石、玄等力拒,获淝水之战大胜,继又北伐收复洛阳及青、兖、徐、豫等州会稽王司马道子执政,受排挤,出镇广陵,不久回京病死。   谢石(327-388),东晋将领。字石奴,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安弟。太元八年(公元383年),任都督,统兵御前秦,赖侄玄率北府兵力战,获淝水之战大捷。他以门第高贵、建有战功而自居。因聚敛无厌,为时人所讥。   谢玄(343-388),东晋名将。字幼度,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安侄。安为宰相,任他为广陵(今江苏扬州)相,拜建威将军,组织北府兵以御前秦。受命援襄阳,屡破秦兵,以功进号冠军将军,加徐州刺史,封东兴县侯。太元八年(383),与前秦苻坚战于淝水,以少胜多,获淝水大捷。后又率军收复徐、兖、青、豫、司、梁六州,进至黎阳。会稽王司马道子忌谢氏功业,使还镇淮阴。后以病改授会稽内史,卒于官。   谢道韫,东晋女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位淮阴县北)人谢安之侄女,王凝之之妻。聪慧且有才辩尝在家遇雪,谢安曰:何所似也?”安侄朗曰:“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安大悦,世称“咏絮才”。她作品留存很少,原有集,已佚。   谢灵运(385-433),南朝宋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玄孙。幼寄养于外,因名客儿,人称谢客。袭封康乐公,又称谢康乐。文章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仕晋为秘书郎。入宋,初为太子左卫率,出为永嘉太守,日游山水,不理政务后辞官返会稽祖居,经营园林产业。元嘉初,文帝召为侍中,因昼夜饮宴游乐免官。与谢惠连、羊璿之等以文章赏会,共为山泽之游驱役奴僮及门生义故凿山浚湖。屡与郡守冲突,被诬谋反,遂被杀。擅长山水诗赋,为山水诗派创始人。曾作《辨宗论》以折中儒、佛。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谢瞻(387-421),南朝宋诗人。字宣远,一名檐,字通远。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晦兄。曾任参军、中书侍郎、豫章太守等职。善诗文,有盛名,曾作《喜霁诗》,由谢灵运手书,谢混朗诵,时人称为“三绝”。原有集三卷,已佚。今存《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张子房》、《答灵运》等五首诗,见《文选》。《宋书》有传,《南史》传附谢晦。   谢混(?-412),东晋诗人。字叔源,小字益寿,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安孙,孝武帝女婿。历任中书令、中领军,官至尚书左仆射。因党附刘毅,为刘裕所害。其诗较清新,工于写景,始革东晋玄言诗风,以《文选》所录《游西池》较著名。《宋书·谢灵运传论》云:“仲文始革孙(绰)、许(询)之风,叔源大变太元之气。”原有集五卷,已佚。传附《晋书·谢安传》。   谢惠连(407或397-433),南朝宋文学家。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灵运族弟,世称“小谢”。幼聪敏,十岁能属文,灵运深相知赏。文帝时任司徒彭城王刘义康法曹参军。工诗赋,才思富捷,文辞清绮高丽,但内容较贫乏。以《文选》所录《泛湖归出楼中玩月》、《西陵遇风献康乐》、《秋怀诗》、《捣衣诗》及《雪赋》较著名。原有集六卷,已散佚,明人辑有《谢法曹集》。   谢庄(421-466),南朝宋文学家。字希逸,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幼聪慧,七岁能文。始为随王刘诞后军谘议,领记室。元嘉二十九年(452),任太子中庶子。时南平王刘铄献赤鹦鹉,文帝命群臣作赋,袁淑文冠当时,见庄所作,叹道:“江东无我,卿当独秀;我若无卿,亦一时之杰。”孝武帝即位,升任侍中,迁吏部尚书,领国子博士。明帝时为寻阳王师,加中书令、散骑常侍,进位金紫光禄大夫。工诗赋,格调飘逸,文笔清丽,但内容较狭窄,好堆砌典故,伤于繁密。其文以《文选》所录《月赋》为代表作,“白露暧空,素月流天”,“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等,向称名句;《宋孝武宣贵妃诔》亦以辞藻美赡著称。其诗以《北宅秘园》、《游豫章西观洪崖井》、《山夜忧吟》、《怀园引》较好。本传称其曾著诗文四百余篇,《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十九卷,已散佚,明人辑有《谢光禄集》。   谢脁(464-99),南朝齐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字玄晖。少好学。历任诸王属官。与沈约、王融同为竟陵王萧子良“西邸八友”。明帝辅政以为记室,掌文翰出为宣城太守。建武五年(498),告发岳父王敬则谋反,迁尚书吏部郎。后江祐谋废东昏侯,立始安王萧遥光,他不从,被祐等构陷下狱死。善草隶,长五言诗,世称“小谢”。为当时及后世所推重。后人辑有《谢宣城集》。   谢良佐(1050-1103),北宋学者。字显道,蔡州上蔡(河南上蔡)人。人称上蔡先生。元丰进士。徽宗时,因召对忤旨,废为民。受学于二程,与游酢、杨时、吕大临并称程门“四先生”。程颐尝问其所进,答曰:“但去得一矜字尔。”强调“穷理”、“居敬”为入“圣德”之门。为后世学者称道。著有《论语说》、《上蔡语录》等。   谢太后(1210-1283),南宋理宗皇后。名道清,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开庆元年(1259)理宗欲迁都避蒙古,她以为不可而止。度宗尊为皇太后;咸淳十年(1274)恭宗立,为太皇太后,主国政。德祐二年(1276)遣陈宜中等使元军乞降。后元兵破临安,遂递降表,至大都(今北京),受封为寿春郡夫人。   谢枋得(1226-289),南宋诗人。字君直,信州弋阳(江西弋阳)人。宝祐进士。德祐元年(1275),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次年,失信州,更名流亡建阳。至元二十三年(1289),程文海荐宋臣,以为首,辞不起。魏天祐迫送大都,绝食而死。门人私谥文节。其诗沉痛苍凉、悲愤感伤,辑为《叠山集》。   谢翱(1249-1295),南宋诗人。字皋羽,号晞发子。浦城(今属福建)人。曾投文天祥军抗元,宋亡不仕。工诗文。其诗多表达作者对宋朝灭亡的悲痛心情,满腔悲愤感人至深。他的诗注重精思苦炼,风格沉郁,受孟郊、李贺等人影响较深。其散文《登西台恸哭记》是为哭祭文天祥而作,表达了他痛悼文天祥的悲愤心情。著有《晞发集》、《晞发遗集》、《遗集补》等,编有《天地间集》。   谢迁(1449-1531),明臣。浙江余姚人,字于乔,号木斋。成化十一年(1475)会试第一,授修撰,累迁左庶子。孝宗即位,进少詹事兼侍讲学士。弘治八年(1495)晋詹事兼侍读学士入内阁。十一年晋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秉节直亮,处事明敏。武宗即位,请诛刘瑾不听,引疾告归。刘瑾矫旨夺其诰命。瑾诛复职,致仕。有《归田稿》。   谢榛(1495-1575),明文学家。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明史》称其“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终生不仕。嘉靖时曾赴京师救昌黎、卢柟出狱,为朝臣敬重。初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以榛为首。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列朝诗集小传》)。其诗以律绝见长。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其他谢姓名人有十六国前凉大臣谢艾;东汉学者谢该;三国吴史学家谢承;西晋大臣谢鲲;东晋大臣谢尚,将领谢琰,文学家谢万;南朝陈大臣谢伷,文人谢贞、谢嘏,宋大臣谢朏,文学家谢庄,宋齐间文人谢颢,齐梁间画家谢赫,文人谢览、谢征,梁大臣谢举,文人谢微、谢绰;唐文学家谢偃;宋大臣谢绛、谢涛、谢伋,诗人谢炎、谢逸;元大臣谢端;元明之际学者谢应芳;明文学家谢肇淛;清航海家谢清高,诗人谢咸,文学家谢菼等。近当代谢姓名人有革命家谢觉哉、谢子长、谢非,解放军将领谢富治,国民党政客谢东闵,水文学家谢家泽,气象学家谢义炳,医学家谢观,临床放射学家谢志光,地质学家谢家荣,作家谢婉莹(冰心),画家谢稚柳,电影导演谢铁骊、谢晋、谢添、谢飞,电影演员谢芳、谢园,梨花大鼓演员谢大玉,木偶艺术表演家谢祯祥,象棋棋手谢侠逊,国际象棋选手谢军等。
浏览:16265
侯氏家谱
侯氏家谱
序言 参天大树必有其根,万里江河必有其源。普天之下炎黄子孙,一脉相传。说世系、道宗族、辨亲疏,以延宗亲之道。国有史、县有志、家有谱,同为一理,此为侯氏家族修谱之初衷。 相传我辈先祖于前清顺治八年(1651年),移民大搬迁,迁入今盖州东北乡定居,距今已有300余年历史。先祖们在社会生产力极度落后,自然条件极端恶劣的情况下,世代繁衍生息,代代相传至今,可谓历经艰辛。从先祖侯来(宝珍珠)三人始,今已传至第十四代人,在世人囗多达数千,辽宁省各地均有分布,不乏有识之士。我们不能忘记他们,更不能不知道我们从何而来。思修家谱之大事,上可告慰祖先在天之灵,下可使子孙后代有寻根之本,可谓千秋之功德。因未能找到祖籍地考证,又无更老家谱考查,致使家谱中侯来(宝珍珠)以上祖先字辈谱缺失,无法考证。实为吾族之遗憾。 同时,让我们欣慰的是,我们祖祖辈辈、代代相传,却能记住三百多年来的家族及宗亲支系关系,足以说明侯世家族尊长辈,重宗亲之美德。现今可用字辈谱剩四十余辈,为使侯来(宝珍珠)后裔情亲永续,世代相传,侯宝连联系大石桥老家共商重修家谱事宜。家谱不修,寝食难安,无家谱可查之遗憾不能再留给后辈,这是侯氏要人之共识——重修新谱刻不容缓。2021年清明前,联系老家侯宝群兄弟等人,再一次召集侯氏五福亲属,下定决心,商议修谱大事。幸得十二世宝字辈宝钱妻高彩霞珍存家谱副本由侯宝群、侯宝连、侯锡勇、侯锡捷、侯丽丽、等人组成修编委员会,负责家谱修编事宜。 在无考查的情况下,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已不在人世,资料收集全凭在世亲人回忆记叙,修谱之难可想而知。编委会长辈们,皆年过七旬,为了收集完整资料,他们不计个人花费,遍访家门。在此我们向他们深表敬意!由于时间跨度大,涉及人员众多、整理编撰、电脑排版,工程之繁、任务之重,非参入者难以想象。历尽艰辛,终重修此谱,上可告慰祖先在天之灵,下可安侯氏族人之心,实感欣慰。 愿先祖神灵庇佑:侯氏家族安居乐业,兴旺发达,人才辈出!此书凝聚侯世家族几辈人之心血,也必将成为后续侯氏家谱第一手珍贵资料。一旦丢失,不可复得,悔之晚矣。望持谱之人妥善保管,并郑重嘱托后辈代代相传,使侯氏族门亲情永续。 希望续修家谱能成为一种惯例,宜不超过30年续写一次。时间过长,会使很多信息遗望,造成续谱困难。不明己之祖宗是谁,不知己之何来,不免上愧对列祖列宗,下贻笑于子孙后辈。凡移居他省应携带谱书以备查考,侯氏有责任心之人士,都要把续写家谱看作己之责任——代代相传,方能使侯氏家族团结一心、情亲永续。 由于历时久远,涉及人员多、分布广,又无资料考证,加之部分人员已多年失去联系,存在纰漏之处恐在所难免。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宝连 二零二一年 序言 参天大树必有其根,万里江河必有其源。普天之下炎黄子孙,一脉相传。说世系、道宗族、辨亲疏,以延宗亲之道。族谱家谱乃寻根问祖之根本,乃后世繁衍之衣钵。今日我是祖先裔孙,明日我即裔孙之先祖。姓氏是一种标识,家谱是个一载体,传承是一种力量,我们每一个人都将成为一代祖先,作为一代祖先,要尽到一代人的责任。一个国家不可无史,一个地方不可无志,一个宗族不可无谱,一个家庭不可无家训。一个普通人的存在,只有家谱能证明。老祖宗云:礼莫大于尊祖敬宗,典莫大于修续家谱,代代风流写春秋,千秋万载耀荣先”,“树君子之风,行仁义之举,开万世基业”家谱是记载各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然,自我辈起,均忙于生计,无人续写家谱,虽有既往,而无开来,实乃上愧对列祖列宗传世之功德,下有负后继子孙延续之孝行,毕竟,可口授之先辈渐去渐远,可续写之家谱渐隐渐无,能补录之后生亦渐轻渐淡。后辈虽有续写之心,亦恐无详实史料可循。虽子孙生生不息,然家谱难续辉煌。有祖可祭,续写无据,有悖于先祖之遗训,实乃我辈之不孝,实乃后辈子孙之大憾矣!追念先祖之何来,思传后世之广布。国有史、县有志、家有谱,同为一理,思修家谱之大事,上可告慰先祖在天之灵,下可庇佑后世永享太平,可谓千秋之功德。此为侯氏家谱续补之初衷矣。 相传先祖于前清顺治八年(1651年),移民大搬迁,迁入今盖州东北乡定居,距今已有300余年历史。先祖们在社会生产力极度落后,自然条件极端恶劣的情况下,世代繁衍,相传至今,可谓历经艰辛。从先祖侯来(宝珍珠)三人始,今已传至第十四代人,在世人囗多达数千,辽宁省各地均有分布,其中不乏有识之士。而更让吾辈引以为傲的是,我们祖祖辈辈、代代相传,却能记住三百多年来的家族及宗亲支系关系,足以说明侯世家族尊长辈,重宗亲之美德。现今可用字辈谱剩四十余辈,为使侯来(宝珍珠)后裔情亲永续,世代相传,2021年清明节前,侯宝群,宝连,宝利,宝钱等会同庆德堂之后人,共商续补家谱事宜。家谱不续,寝食难安,无家谱可查之遗憾不能再留给后辈,故续写家谱刻不容缓!此乃侯氏家人之共识!因未能找到祖籍地考证,又无更老家谱可参阅,致使家谱中侯来(宝珍珠)以上先祖字辈谱缺失,无法考证。实为吾族之遗憾。然幸甚,张官十八堂口之一,庆德堂十二世宝字辈宝钱妻高彩霞处,尚存侯氏家谱善本一份,可供查阅,由侯锡勇,侯锡捷(屹林),侯丽丽等共同商榷,侯锡捷主笔,负责家谱续写事宜。由于众多资料无据可查,全凭在世亲人回忆记叙,加之地广人多时间久,整理编撰、电脑排版,工程之繁、任务之重,整理之难可想而知!然,历尽艰辛,终重续此谱,上可告慰祖先在天之灵,下可安侯氏族人之心,实感欣慰。 愿先祖神灵庇佑:侯氏家族安居乐业,兴旺发达,人才辈出!此书凝聚侯世家族几辈人之心血,也必将成为后续侯氏家谱第一手珍贵资料。一旦丢失,不可复得,悔之晚矣。望持谱之人妥善保管,并郑重嘱托后辈代代相传, 望后世子孙,续修家谱能成惯例,宜不超过50年为宜,时间过久,恐有遗误,造成续谱困难。以至于不明己之祖宗是谁,不知己之何来,不免上愧对列祖列宗,下贻笑于子孙后辈矣。凡移居他省应携带谱书以备查考,凡侯氏有责之士,都要把续写家谱看作己之重任,代代相传,方能使侯氏家族团结一心、情亲永续。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总该给后世留点什么,叹,我辈才疏学浅,且资力有限,只能续补我庆德堂一支之后续子孙,无能补录本堂以外各分支之后人,更无力考证顺治更远之先贤,甚憾!盼有后辈杰出者,可追溯自侯来珍更远之先祖,亦可延续更广之后续子孙,我辈心愿足矣!存在纰漏之处,乞望先祖宽恕。 锡捷(屹林,小野沢翔太) 二零二一年 侯姓来源 1.出自姒姓。是夏禹的后代,相传夏后氏的后裔有的被封于侯,子孙以地为氏,称为侯氏。 2.直接传自黄帝至轩辕氏姬姓的后代。我国历史上三千多年前的晋国,是周成王小弟唐叔虞的封国。而侯氏正是出自晋国的公族。春秋时期晋国的公族晋哀侯和他的弟弟被晋武公所杀,他们的子孙便迁居他国,而且以祖先的爵位为姓,是为侯姓。 3.来自叔段。春秋时,郑国的叔段因要谋反的动机被哥哥庄公发觉而讨伐他,他逃到共这个地方,被称做共叔段,他死后,郑庄公赐其子孙共仲为侯氏。 4.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将复姓改为侯姓。北魏代北鲜卑族复阳的少数民族中,有侯莫陈氏改为单姓侯氏。 先世考 最早的一支是上古时期仓颉的后代,据《汉上谷长史侯相碑》所记载「侯氏,出自仓颉之后。」仓颉,即苍颉,史书中说他是黄帝的史官是汉字的创始者。相传他是今河南南乐县人。《周地记》说:「仓颉姓侯冈氏,名颜」。他的后代有一支住在冯翊衙县(今陕西白水县),简称为侯氏。 侯氏虽源出多支,但早期主要是在今河南、山东省境内,在其发展聚衍过程中,很快就播迁到河北等地。秦汉之际,在今河北省的中部、西部地区,已有侯氏,并很快成为当地的盛族。西晋至南北朝时期,侯氏有迁至今贵州、四川、广东,内蒙,辽宁等地,唐代的《元和姓篡》中记载上谷、丹徒、三水、绎郡(今山西新绎)、河南(今河南洛阳)为侯氏郡望,侯氏还分布于今陕西、福建的一些地区。到了宋、明时期,侯氏的聚居点已遍布今湖南、湖北、江苏、江西、浙江、广西、北京、上海等省市。从清初开始,福建、广东的侯氏陆续有人迁至台湾,此后,又有移居海外者。 历史上,侯氏的表现不俗。侯姓人物在二十四史中单独立传者57人,被收入《中国人名大辞典》者121人。战国时魏国人侯赢,70岁时任大梁(今河南开封)夷门的守门小吏,后被信陵君(魏公子无忌)迎为上客,曾献计信陵君。胜秦救赵,为时人推重。西汉高帝时有酷吏侯封。东汉初有河南人侯霸,熟知旧制,官至大司徒,封关内侯。南朝人侯景,先属北魏,继归高欢,又降梁,受封为河南王,后举兵叛变,攻破建康(今南京),于551年废梁帝自立,国号汉,到处烧杀掠夺,次年被梁将陈霸先等所破,侯景逃亡时被部下杀死,史称侯景之乱。隋代的侯白,性滑稽,善说讽刺诙谐的话,后世遂称诙谐的演员为候白。唐初有大将侯君集,太宗时曾任宰相。唐代还有侯固,文宗太和中登第,官至鄜坊灵武节度使同平章事。北宋有治水专家侯叔献。辽末有农民起义首领侯棨。明代有宦官、航海家侯显,当时名望仅次于郑和;还有兵部侍郎侯恂,其子侯方域,明末与方以智等称「四公子」,后入清,能诗文,有才名,著有《庄悔堂文集》、《四忆堂诗集》。明代孔尚任所作传奇剧本《桃花扇》,就是描写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清代有女文学家侯芝。近现代有化学家侯德榜,病理学家、医学教育家侯宝璋,艺术家侯俊山,相声大师侯宝林、侯涵 在当今以人口多少为序的中国百家姓氏中,侯姓排名第82位。 《姓氏考略》说:「侯氏出自姒姓。夏后氏之裔封于侯,子孙因以为氏。」这里的「夏后氏」,即古部落名,相传禹是其领袖。姒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代表了源自夏禹的家族和世系。 据《史记·晋世家》记载,晋国是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分封的她姓诸侯国,建都于唐(今山西翼城西),至春秋初期,晋昭侯分封叔父成师于曲沃,造成分裂局面,历孝侯、鄂侯、哀侯、小子侯,至晋侯缗,于公元前678年被曲沃武公(即晋武公)杀死,其子孙逃难到其他诸侯国,以祖上原来的爵号「侯」为姓氏,又形成一支侯氏。 侯姓还有一支也出自姬姓,据《金乡长侯成碑》记载,春秋初期,郑庄公的弟弟叔段因谋反,为郑庄公所伐,先逃到鄢,又逃到共(今河南辉县),故又称共叔段。共叔段死后,郑庄公赐他的儿子共仲姓侯,从而又形成一支侯氏。 侯氏中还有一支是少数民族姓氏所改,《通志·氏族略》所记,鲜卑款中有一支部落,原为复姓「侯莫陈氏」,北魏孝文帝于494年迁都洛阳后,由于其后裔逐渐被汉族同化,于是将姓氏省略为单姓,将其改为侯氏。由此可得知,侯姓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姓氏。 河南省汝州市裙楼村侯氏始祖在洪武初年,由山西洪洞县迁居河南省汝州翟楼定居,迄今已六百余年,历代名人 侯时鹿:大清开国特等功勋,浩封议政王,大清开国十王之首。明末清初侯家军将领首领始祖侯安,明朝嘉靖年,任山两总兵,封万户侯。晚年迁居东北——析木城,投奔其子候时虎将军。 侯时虎,明朝万历年任辽东东宁卫都指挥史,皇封骑骑将军。 侯朝忠,明朝万历皇帝封为软差大臣,与其兄侯朝阳为官,晚年回故居析木城,卒于万历42年,万历皇帝亲赐九眼透笼功名碑,立于皇瓦窑西山祖坟。侯振举九兄弟随清太祖发祥于长白,创业于东土,清太祖封侯氏兄弟20人为开国元勋,为汉八旗之首。奉清太祖之命改建缸窑岭瓦窑琉璃瓦厂,没动国币,兴建沈阳故宫及三陵。侯氏独创的疏璃瓦及督建沈阳故宫等古典建筑,为华夏民族历史写下不朽篇章。 侯振举三朝皇封,三朝元老。世袭八世直到清末,统称侯三老爷。皇封家宅半坡琉璃瓦及下马石,海城公园的疏璃影均可佐证。振举墓碑沿存,在析木红土岭村侯家隅子。 侯天成、天宝、天荣、侯英、侯都等14人,随清太祖收复东北,驻防燕京,均封为将军。时称侯家军。 侯登龙、登风、登明、之龙等兄弟21人,顺治至康熙年,关内驻防,封将军级,南方平乱,后裔驻防辽西,三辈封镶兰旗。 侯三奇,皇封奉政大大,侯君德、君友、君义等73人为将官级,仍驻防辽西。 侯珂,侯昌、侯世库、世仁等兄弟123名将官,雍正年均驻防小黑由等地。 侯功跃、功羊、进平、进安等兄弟175人侯家军。仍驻防辽西闾阳驿,中前后所等地。 四百之众将领率5000人充军史,为大清江山社稷,百年征战,战功卓著,乾隆三十年,太平盛世,卸甲归田。明、清两朝江山基业,侯氏先祖的历代功名业绩,永载中华历史史册,作为侯氏后裔,倍感荣耀鼓舞…… 三千年侯氏人物 第一节称皇帝的侯氏 侯景-南朝时称汉皇帝 第二节封王侯的侯氏 侯景-南朝封河南王 侯仲庄-唐朝封上谷郡王 侯希夷-唐朝封淮阳郡王 侯逼-宋朝封节义都王 侯霸-东汉封则乡衰侯 侯瑱-南朝陈封太尉 侯安都-南朝陈封司空 侯刚-魏朝封司徒公 侯希夹一唐朝封司空 侯益-来朝封中书令 第三节封三公的侯氏 侯霸-东汉时封大司徒 侯景-南北朝封司徒公 侯瑱-南朝陈封太尉 侯安都-南朝陈封司空 侯刚一魏朝封司徒公 侯希夷-唐朝时团空 侯刚-魏朝封司徒公 侯希夷-唐朝封司空 侯益-宋朝封中书令 侯拱晨-明朝封太尉 第四节当元帅的侯氏 南北朝-侯填 南北朝-侯深 唐朝-侯君集 唐朝-侯希夷 唐朝-侯仲庄 宋朝-侯益 宋朝-侯章 明朝-侯进 明朝-侯恂 民国-侯镜如 第五节当总兵的侯氏 侯铖-明朝山东总兵 侯国弼-明朝遵义总兵 侯良柱-明朝四川总兵 侯继高-明朝浙江总兵 洪洞大槐树移民事件 洪洞大槐树移民是明朝洪武、永乐年间发生的事情。元朝末年,由于十几年的战乱,加上自然灾害和瘟疫流行,北方地区尤其是河北、河南、山东一带百姓,死亡相继,十室九空。然而兵乱及各种灾疫却很少波及山西。同邻省相比,山西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丁兴旺。明朝开国后,为了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采取移民恳田的政策,将地狭人稠的山西农民迁移到地广人稀的河北、河南、山东等地。 家乡月明,故土难舍。谁不留恋生养自己的家乡?任凭官府怎样催逼,人们依然纹丝不动。官府无奈只好四处张贴广告,说是「不愿迁移者,速到洪洞大槐树下集合,须在三天内赶到。愿迁移者,可在家里等待。」人们知道这个消息后,纷纷赶往古大槐树树下。晋北人来了,晋南、晋东南人也来了。第三天,古大槐树四周聚集了十几万人,他们拖家带口,熙熙攘攘,心中默默祈求上苍保佑。突然,一大队官兵急驰而来,团团围住了手无寸铁的百姓。数员武将簇拥著一个官员来到人群中间,大声宣布:「大明皇帝救命,凡来大槐树下者,一律迁走。」这道命令好似晴天霹雳,人们惊呆了,但随即又省悟过来:受骗了。于是破口大骂的、呼儿唤女的、哭爹叫娘的声音连成一片。但这一切都无济于事,官兵强迫人们登记并发给凭证。为防逃跑,每登记一个,官兵就让被迁者脱掉鞋袜,用刀子在脚小趾甲上拉一刀作为标志。从此以后,移民后裔的脚小趾甲便成复形了。 数百年来,很多家族代代相传自己的祖先是山西洪洞古大槐树人。因为洪洞县移民的标志是脚小趾甲复形(即俗称的双指甲),至今在很多地区有脚小趾甲复形的人,所以他们又称洪洞人。官兵强迫百姓登记后,为防止逃跑,把他们背著手反绑起来,押解著移民上路。人们一步一回头,大人们看著大槐树告诉小孩,「这里就是我们的老家」。至今移民后裔不论家住何方何地,都云古大槐树处是自己的故乡,就是这个道理。由于移民的手臂长时间被捆著,胳膊逐渐麻木,不久,也就习惯了,以后迁民们大多喜欢背著手走路,其后裔也沿袭了这种习惯。这就是背手的来历。 在押解过程中,绑著两只胳膊行动起来很不方便,又改为小绑,每人绑一只胳膊,然后用一根长绳把几十人联结成一串,一人要动,就要牵动别人,谁也跑不脱。由于长途跋涉,路上就经常有人要小便,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手,我要小便」。押解的官兵就把他们捆在胳膊上的绳子解开。次数多了,这种口头的请求也趋于简单化,只要说声:「老爷,解手」,就都明白是要小便。此后,「解手」便成了小便的代名词。一路如此,天天如此,解手之声,充斥耳鼓,大家也就习惯了。 到了目的地,差人给大家送了绑,按路上的编队安居下来,在新的家园开始了新的生活,这时候,他们手已经没有绳索捆绑了,但迁徙路上的那段生活,给他们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大家都忘不瞭解手的习惯说法,久而久之,解手就成了大小便的代名词。 辽宁大石桥侯氏支系族谱 1651年(顺治八年)侯氏从关里永平府乐亭县(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至奉天盖平县张官屯(今大石桥市张官屯)落户以来在张官屯一股,在海邑温家沟一股,在侯家油房一股,始祖之孙芝字辈兄弟六人家道小康土地七百余亩九十六晌地,十四处房产兄弟分时每人两间,老五家人多故多给两处房产, 三世祖四太爷芝明之子腾瑧之孙思之孙一位捐从九品,三世祖四太爷芝明之子腾琯之子侯怀安带着三个孩子(俭,恒,昌)经数年奋斗 长子死后,昌恒兄弟二人于干隆年间五百余晌,道光四年,恒之子侯维相欲为后人捐贡生,虽有想法,但家不可无人治理,最终终老家乡,留地六百余晌房产十余间,维相之子尔位捐例贡生有加捐内阁中书,尔位之子殿(孝憅)捐武生贡生,侯昌之子维常捐贡生、维四从九品,之孙侯受位例捐三品都司,追封二代武翼都尉,纵然有志登龙,但亦无力最终三品都司。受位之子殿(诏抡)又捐贡二武生,乐守田园。昌之子侯维寕登任仕郎,侯维常太学生,侯赞位捐监生,侯余位捐日本功牌,侯懋廷捐监生,侯象九例捐贡生,侯万之镇议员又区长。侯银田镇议员,自此以后吾愿后人之大有为者,增增日上,予窃有厚望焉。上为象九记。(三人名讳无从考证,我辈不敢善作删减一一登上) 新中国成立后 由于当时政治原因,祖坟被平, 我辈不得已 ,祖产尽失 ,家谱一时中断 ,以至国字辈以上祖坟无依 ,形成断代,呜呼哀哉! 自此以后愿我辈后人之大有为者蒸蒸日上 注1:1651年(顺治八年),清廷颁布《辽东招民开垦条例》,规定:「凡移住之农民,每月供给食粮一斗,每垧垦地给种子六升,垦民每百人贷与耕牛二十头,其中食粮、种子于秋收后,如数归偿.......凡招来新民,归部遣官偕同县官,城中每丁给地基绳,永为民业。」这是顺治八年的东北移民事件。 注2:一晌地等于大地十亩小地十五亩 侯氏宝字辈以后排辈行字 锡汝景福连升云廷本立有耀际守其名德建尔宗家业克成学道尊贵孝顺延龄鸿祉天授永世恩荣思念公正圣贤心同
浏览:19
刘氏宗族
刘氏宗族
浏览:0
贵州兴义黄坪营黄氏家谱
籍 由 三 楚 派 黔 中 , 奋 武 随 戎 百 战 功 , 虎 帐 施威三点月。柳营 击马五更风,烟波海阔龙吟 水,赋势天高凤舞空。世袭举安延昱 祚,聊芳 百 代 子 孙 丰 。 盖 我 老 安 章 黄 氏 派 , 由 黄 坪 营 所 分者,乃 黄宗仁公第四子黄科,第五子黄甲二 支之源流者也 河清祖生有二子,长曰文龙,次曰文凤, 龙祖 亦 生 二 子 , 长 曰 国 举 , 次 曰 国 安 。 然 凤 祖 子 孙 随 征 至 罗 平 , 后 则 落 业 彼 郊 , 子 孙 故 未 列 于 谱。惟我龙祖, 长曰国举,次曰国安。安祖妣 曰王氏,生一子曰黄清, 后裔住在上丸戞。国 举祖则生我昱公诗公弟兄二人,固 明朝太祖自 壬辰年末,候布倡义于十七载戎马之劳,遂 逐 元 顺 帝 于 彼 国 。 及 戊 申 之 岁 , 太 祖 始 建 大 统 即 位于南 京。改元洪武,因是天下初安,遐荒未 服,是特有元梁 王把匝刺瓦尔密,尚据滇南未 服,太祖遣诏,先使王帏 招谕,被伊所杀,乃 命 傅 友 德 为 征 南 将 军 , 蓝 王 沐 英 为 副 帅 , 我 昱 公爵赐游府,令为前部先锋之职,一同出师 讨 之 , 适 出 祥 勤 功 , 被 三 郎 即 郎 克 郎 彪 郎 豹 后 擒 陇者勒 平之后,改为归顺,即今归顺营也。 贵州土司之兴义黄氏土司 也称兴义黄坪营黄氏土司,是位于贵州兴义市黄草坝的一支贵州土司, 该土司家族历明清两朝400余年,对明清两朝可谓忠心耿耿,从无二心。 明洪武年间黄昱率军平定黄草坝这一带之后,因军功世袭黄坪营营长,改名黄坪。 首任黄坪营长黄光嵩因参与平定马乃土目有功受到朝廷嘉奖而得以世袭; 黄坪营土司从明初开始统治黄草坝,清初“改土归流”, 又在黄草坝设立州判,派驻重兵,削掉了他们大部分权力; 后被迫迁到鱼龙,又经兴义建县,土司已是名存实亡,走向末日。 到咸丰、同治年间,兴义土司的势力更是消失殆尽,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兴义的历史上,黄氏土司大约存在450余年。 明初,在黄草坝及其附近,除黄坪营外,还设有布雄营、捧乍营。 黄坪营营长在明、清两代皆为黄姓世袭,其内部从未内讧,父死子袭,或兄终弟袭; 而布雄营和捧乍营,其内部曾多次发生争斗,时而龙姓、陇姓,时而沙姓。 该两营营长皆为彝族。 贵州黔西南兴义市黄坪营土营长黄氏 江夏人,明洪武十六年随傅友德入黔授职。 洪武十六年(1383年),傅友德任命其部下黄昱屯兵于黄草坝。 黄昱是湖北武昌江夏县人,随傅友德征战云贵,累有战功,官至游击(从三品武官)。 黄昱以59岁病殁。朝廷追授其为镇南都督,赐予“黄平侯”封号。 黄昱长子黄光嵩被任命为黄坪营长,并世袭。 01世 黄光嵩 首任黄坪营长,因参与平定马乃土目有功受到朝廷嘉奖而得以世袭; 02世 黄琼芳 黄琼芳于永乐十四年(1416年)协助贵州布政使孟骥平息普安安抚使兹长之乱, “与慈长力战”,因功被朝廷封为副将(从二品武职),连任黄坪营长; 03世 黄来章 04世 黄 溆 05世 黄宁远 06世 黄 荣 07世 黄 辉 08世 黄 ? 09世 黄世武 10世 黄 锐 11世 黄宗仁 12世 黄 登 13世 黄汝桂;第十四任黄坪营长 天启三年(1613年),普安州境内土司叛乱,贵州布政使谢存仁用黄汝桂为向导, 进攻马乃营。黄汝桂先烧毁叛乱土司后方粮草,后解安南(今晴隆)之围, 并为朝廷收复新兴所城(今普安)和普安州城(今盘县)。 “存仁嘉黄汝桂忠义,厚赉之,叙功,授汝桂参将(正三品武职),仍世袭黄坪营长”; 崇祯十五年(1642年),黄汝桂又与普安土判官龙祖烈平定毛口(今属六枝)的土司叛乱。 14世 黄金鼎 15世 黄  璧;第十六任黄坪营长 清军入关后,黄璧见风使舵立即归顺清廷。 顺治十六年(1659年)被清廷授予原职。 16世 黄 栎 17世 黄正炳、黄正炜、黄正? 18世 19世 黄极中 20世 黄启元 乾隆三年(1738年),黄极中的儿子黄启元,怀着无限惆怅与失落的心情, 灰溜溜地离开黄氏居住了355年,历经20代人的黄草坝, 迁移到15里以外的下五屯鱼龙。土司衙署则让予觊觎已久的游击将军。 21世 黄承恩 22世 黄天应     黄坪营黄氏土司统治黄草坝历明清两朝400余年,对两朝可谓忠心耿耿,从无二心。     首任黄坪营长黄光嵩因参与平定马乃土目有功受到朝廷嘉奖而得以世袭;其子黄琼芳于永乐十四年(1416年)协助贵州布政使孟骥平息普安安抚使兹长之乱,“与慈长力战”,因功被朝廷封为副将(从二品武职),连任黄坪营长;天启三年(1613年),普安州境内又发生土司叛乱,贵州布政使谢存仁用第十四任黄坪营长黄汝桂为向导,进攻马乃营。黄汝桂先烧毁叛乱土司后方粮草,后解安南(今晴隆)之围,并为朝廷收复新兴所城(今普安)和普安州城(今盘县)。“存仁嘉黄汝桂忠义,厚赉之,叙功,授汝桂参将(正三品武职),仍世袭黄坪营长”;崇祯十五年(1642年),黄汝桂又与普安土判官龙祖烈平定毛口(今属六枝)的土司叛乱。     清军入关后,十六任黄坪营长黄璧见风使舵立即归顺清廷。顺治十六年(1659年)被清廷授予原职。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二月,清云贵总督吴三桂起兵反叛,西南诸省尽在其掌控之中。为拉拢各地方势力,吴三桂特授黄璧总兵衔。黄璧头脑还算清醒,认定吴三桂最终成不了气候,不会有好下场,因此不为吴所赐予的高官厚禄所动心。吴三桂收买不了黄璧,又以大军压境相威胁,逼迫黄派土兵参与对清军作战。黄璧又以各种理由推托,拒不从命。     由于当时吴三桂忙于与朝廷作战,无暇顾及到偏远地区一个“不听话”的蕞尔土司,认定小小泥鳅掀不起大浪。因此处于夹缝中的黄坪营得以风平浪静,未遭兵燹之害。几年后清军反攻,吴三桂叛军支持不住,从湖南败退到贵州。吴三桂部下将军何继祖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十二月,在安笼所城外石门坎被清军打得大败,退守新城(今兴仁)。但新城不是用兵之地,不能有效阻击清军进入叛军的大本营云南,于是何继祖屯兵黄草坝,企图在此抗击入滇清军。     黄坪营长黄璧先在马别河上建造桥梁,然后又与普安土州同龙天佑为清军作向导,清军大队人马得以顺利渡过马别河。     康熙二十年(1681年)二月的一天,清军与何继祖叛军在今桔山坝子展开大战。这是有史以来在黄草坝这块土地上发生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双方投入的兵力近万人。     何继祖所列阵势以若干头大象排在最前头,马队紧随其后;清军在平南大将军、都统赉塔指挥下,以副都统宏世禄为前队,都统希福和玛奇为左右队,赉塔居中指挥,其大队人马作后队,黄璧和龙天佑的土兵则紧密配合。     激烈的战斗从卯时(早上5、6时)开始,一直到未时(下午2、3时),双方进行你死我活的拼杀。战场上军旗翻飞,战鼓如雷,大象狂奔,战马嘶鸣,军士呐喊,刀枪剑戟相互碰击,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满地,尸横遍野。毕竟吴军士气不高(吴三桂已于康熙十七年在湖南衡阳病逝,继位者其孙吴世璠还是一个十多岁的未成年人),何继祖最终败下阵来,带领残兵败将仓皇逃往云南。清军乘胜追击,战果颇丰,“夺营二十有二,斩级千二百,获象、马无算”。     此战黄璧表现不凡,他和他的土兵活捉了吴军5名将官。此后,黄璧“又与天佑导大兵平滇。仁皇帝(康熙)予天佑左都督、总兵衔,仍袭土州同;命璧世守黄坪营,为土目”(以上引文均见《兴义府志》)。     这是黄坪营土司在明清两朝的鼎盛时期。     土司政权是半独立的地方政权,具有浓厚的割据性。“世其土,即世其民,蝉联而蔓衍,争夺而战,故苗蛮之患,率酿于土司”(《黎平府志》)。各土司之间,经常为争夺土地而发生战争,拢乱地方;同时,由于土司所居之地边远偏僻,“天高皇帝远”,经常不听朝廷号令,不交或少交钱粮赋税,对朝廷稍不如意就起兵反叛;对土民更是任意盘剥,生杀予夺,都是土司一人说了算。清朝统治者入关之初,在动荡局势下,仍保存了明代的土司。到了康熙时期,就开始实行削弱和裁革土司的政策。雍正皇帝在大臣的一份奏章上批示说:“朕闻各地土司鲜知法纪,每于所属土民,多端科派,较之有司征收正供不啻倍蓰,甚至取其马牛,夺其子女,生杀任情,土民受其鱼肉,敢怒而不敢言……”(《清世宗实录》)。统治者意识到土司势力如此猖狂,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所以在雍正四年到九年(1726—1731年),采用云贵总督鄂尔泰的建议,在贵州实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采取的策略是“先改土司,次治土目”。清政府将土司原有田地酌留一部分外,大部分没入官府;有的由原耕土民耕种,承担政府赋税;有的征招外地农民耕种。这为各省客民大批涌入贵州创造了条件。     兴义境内三个土司却安然无恙,未被裁革。但朝廷为了加强地方统治,行政上,于雍正五年(1727年),在黄草坝设普安州判;军事上,则在黄草坝和捧乍派驻重兵。带兵官为左营游击(从三品武职)和千总、把总等。两地常住弁兵350名,并在捧乍所属的白云屯、法岩、歪染设汛。     这样一来,三个土司权力被大大削弱,政治上军事上都受到了朝廷的严格控制和监视。     雍正六年(1728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巡查各地时来到黄草坝。他在土司府衙署当面嘉奖黄氏土司从清朝立国以来,至今近70年间对朝廷的忠心。虽然在贵州进行大规模“改土归流”,但也并非“一刀切”,并不触动黄草坝及其附近“安分守纪”的土司们。为了稳定地方,给这些整天提心吊胆、担心被裁革的土司以安抚,鄂还当面授予时任黄坪营长的黄极中“土舍”(最低一级土司)关防印信。     但这都是虚职。黄草坝大军压境,行政上有普安州黄草坝州判钳制,因此,土司的日子并不好过。朝廷流官的卧榻之侧,土司岂能安心酣睡?乾隆三年(1738年),黄极中的儿子黄启元,怀着无限惆怅与失落的心情,灰溜溜地离开黄氏居住了355年,历经20代人的黄草坝,迁移到15里以外的下五屯鱼龙。土司衙署则让予觊觎已久的游击将军。     土司大势已去。昔日的辉煌,已成残梦中的记忆。     兴义境内三大土司,捧乍土司最先消亡,“乾隆末,捧乍陇氏绝,知州别委汉人为土目”。这个汉人土目姓甚名谁,未见史料记载。     嘉庆三年(1798年)兴义建县后,土司的日子更是每况愈下。虽然在嘉庆六年(1801年)清廷“升黄坪营土舍黄天运为土守备”,“以沙氏为布雄营土目”,均为名义上的土司,已无实际意义。《兴义府志》是这样记述这些土司们当时的境况:“今各土目、土弁皆不司征赋税,与平民等”。各级大小土司们已失去了原先占据的大部分土地,又没有了征收钱粮赋税的权力,自己占有的土地还要向官府交纳赋税。政治上不能发号施令,经济上已失去了来源。那他们靠什么生存?就只有大量抽卖田地。     黄坪营土司的一个支系,早在明朝成化四年(1468年)即落业于今则戎乡安章。到清嘉庆年间,世守马目黄明经生计日蹙,零星抽卖自己土地,然后灭公为私,“以报赋多田少”,将自己田地应交的赋税转嫁给其他人家。土民百姓不服,一纸诉状告到兴义县衙。经知县王永祜审断,“除将黄明经研究惩办之外,合行出示晓谕”,“示仰奄章平寨民苗知悉”。土民们打赢官司后还将知县告示刻石立碑,让子孙后代人人知晓。这就是至今还竖立在村中的“永远遵照例碑”。     黄氏土司从黄草坝县城搬迁到鱼龙前,当地土民已在此“协力开垦成熟水田陆地”若干亩。但在嘉庆十七年(1812年),“黄姓子孙欲占卖此田”。此时的土司已是“落地的凤凰”,土民岂还买你的帐?也将黄氏子孙告到县衙。经知县杜友李审判,“永为百姓之业,黄姓不得沾染丘角”。到道光六年(1821年),黄姓子孙们“仍复妄生枝节”,挑起事端。土民们再次申告到县。土司的后代见土民们动了真格,“自知情愧,无敢升堂对质,央请绅耆私地和息”。县官立有字据“具结在案”。可是到道光十九年(1839年),这些人又不甘心,“复捏词妄控”,真成了市井无赖。经知县廖大闻审结,当庭告诫这些无事找事的土司后人“永不得妄自霸占”。该村土民鉴于土司数十年间几次三番纠缠不休,于是将几次打官司的情形勒石立碑。牛皮写的狗会嚼,现在刻在石板上,看你土司还敢否认?此碑为“拒控碑”,至今仍竖于鱼龙村寨中,使我们今日得以知晓当年土司及其后人的状况。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黄坪营土司从明初开始统治黄草坝,清初“改土归流”,又在黄草坝设立州判,派驻重兵,削掉了他们大部分权力;后被迫迁到鱼龙,又经兴义建县,土司已是名存实亡,走向末日。到咸丰、同治年间,兴义土司的势力更是消失殆尽,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在兴义的历史上,黄氏土司大约存在450余年。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