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洋彩瓷

洋彩瓷

洋彩之名称出自于督陶官唐英(1682-1756)的著作以及《活计档》、珐琅相关陈设档案及清宫木匣刻款的文献资料中。其在陶瓷分类上属珐琅彩类,是一种运用西洋绘画技法与装饰的彩瓷。洋彩瓷是由景德镇御窑厂烧造,专门上供宫廷使用,多为釉下青花款或釉上红彩款。洋彩瓷光泽透亮、釉色粉润,在乾隆时期十分受到重视,因此许多创新的制瓷工法在此时诞生,如“锦上添花”剔刻技术,在技术上为达乾隆对艺术之追求,更发展出了“玲珑转旋器”,在此类瓷器上也常可见乾隆御制诗或是其他款印,再再凸显了乾隆对洋彩瓷的喜爱。

洋彩瓷相关文献
岭南文化―南国艺术―广彩瓷器
岭南文化―南国艺术―广彩瓷器,    中国的外销瓷生产至少始自唐代,著名的唐三彩中的许多器形和纹饰都带有显明浓
查看全文
岭南文化—南国艺术—广彩瓷器
岭南文化—南国艺术—广彩瓷器,    中国的外销瓷生产至少始自唐代,著名的唐三彩中的许多器形和纹饰都带有显明浓
查看全文
珐琅彩瓷
工艺特点珐琅彩瓷所用珐琅,最初被用于金属胎珐琅器,即景泰蓝。其成分为含铝硅酸盐与铅、锡等重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所用原料多数来自天然矿石,釉料呈现带有光泽的不透明或半透明状。参与人员由于珐琅彩瓷祇生产过400件,并且全程在皇帝控制之下,所以参与人员可以考证。朱家缙整理如下烧炼珐琅料的人员:主管是怡亲王;经办人为郎中海望、员外郎沈喻和唐英;宋七格负责全部炼制工作;邓八格具体操作;胡大有吹釉;太监吴书也是主要的技术人员。画珐琅的画家:宋三吉、张琦、邝丽南、贺金昆、谭荣、林朝楷、郎士宁品种珐琅彩瓷一直收藏于故宫端凝殿左右屋内,全部造册登录。康熙分为10种,共计16件。另有宜兴胎画珐琅13种、18件,玻璃胎1种、1件。瓷胎画珐琅五彩西番花黄地大碗,康熙年制。(2件)瓷胎画珐琅五彩西番花红地茶碗,康熙御制。(2件)瓷胎画珐琅西番花红地盒,康熙御制。(1件)瓷胎画珐琅菱盘,康熙御制款。(1件)瓷胎画珐琅...
查看全文
洋彩瓷
历史“洋彩”是督陶官创新时所运用的名词,从里面的“洋”字,便可以知道是和与西洋有关,因在制作时都会运用了西洋绘画技法。督陶官唐英曾说:“洋彩器皿,本朝新仿西洋法琅画法”;“圆琢白器,五采绘画,摹仿西洋,故曰洋彩”;再释:“人物、山水、花卉、翎毛无不精细入神。所用颜料与法琅色同。”洋彩器上不同的御制诗、“乾隆辰翰”、“惟精惟一”、“乾隆”等款印都充分说明清高宗对洋彩的重视,或可解读为清高宗认为洋彩足以代表清朝盛世的创新工艺。纹样风格采用西洋绘画技巧及元素西洋明暗光点技法应用于圆形物体的绘制。花卉草叶绘制时,使用白色的釉料渐层效果,加强明暗对比,也制造出影效果。使用明暗阴影透视的绘画技法来描绘人物,增添人物立体感。花卉样式除传统的牡丹莲花外,开始出现西洋花卉,如:洋菊。另外草叶纹也有西洋藤蔓纹饰的应用。皇帝御制诗及款印此器上西洋元素及技法的运用颇为乾隆皇帝所偏好。“宫廷御制诗”为乾隆洋彩器之一...
查看全文
从各方面让你了解斗彩瓷器的历史变化
创烧于明朝成化年间,是釉下彩青花与的一种装饰品种。斗彩是预先在高温下烧成的釉下上,用矿物颜料进行二次施彩,填补青花图案留下的空白和涂染青花轮廓线内的空间,然后再次入小窑经过低温烘烤
查看全文
洋彩瓷相关标签
瓷器
陶艺
家族谱大览
泰州西洋庄周氏家谱
泰州西洋庄周氏家谱
古槐堂分支
浏览:0
郭洋翁氏宗谱 [8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六桂堂, 1990年重修(上饶黄市 : 叶身齐绣梓).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缺卷7(应含东山坞忠房16世起世系). 鼻祖(一世) : (明) 翁可远,行福十一. 自福建莆田迁江西上饶,居南乡郭洋. 注 : 此谱分文, 行, 忠, 信四房, 但房祖不详. 第一至第九世之祖先资料多有缺失不详, 之间关系亦多不确定. 文房支祖(11世) : 翁有瑞,行光四 ; 翁有征,行光八 ; 翁有球,行光六 ; 翁有琳,行光九 ; 翁有裕,讳文荣. 行房支祖(11世) : (清初) 翁有玉,行光三 ; 翁有兰,行光廿一. 忠房支祖(11世) : 翁有义,讳文祥,行光十六 ; 翁有信,讳文卿行,光十七 ; 翁有桂,讳文斌,行光二十. 皆为汝万公之子. 信房支祖(11世) : (清)初 翁有庆,讳吉臣,行光廿二. 行派 : 福寿康泰 丰豫恒临 盛德光辉 宣昭祥瑞 中和位育 崇高富贵 智谋策略 猛勇刚强 同心协力 振兴祖业 飞煌腾达 永远昌茂. 散居地 : 江西省上饶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四修郭洋前东山坞田墩高坂翁氏宗谱.
浏览:0
郭洋翁氏宗谱 [8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六桂堂, 1990年重修(上饶黄市 : 叶身齐绣梓).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缺卷7(应含东山坞忠房16世起世系). 鼻祖(一世) : (明) 翁可远,行福十一. 自福建莆田迁江西上饶,居南乡郭洋. 注 : 此谱分文, 行, 忠, 信四房, 但房祖不详. 第一至第九世之祖先资料多有缺失不详, 之间关系亦多不确定. 文房支祖(11世) : 翁有瑞,行光四 ; 翁有征,行光八 ; 翁有球,行光六 ; 翁有琳,行光九 ; 翁有裕,讳文荣. 行房支祖(11世) : (清初) 翁有玉,行光三 ; 翁有兰,行光廿一. 忠房支祖(11世) : 翁有义,讳文祥,行光十六 ; 翁有信,讳文卿行,光十七 ; 翁有桂,讳文斌,行光二十. 皆为汝万公之子. 信房支祖(11世) : (清)初 翁有庆,讳吉臣,行光廿二. 行派 : 福寿康泰 丰豫恒临 盛德光辉 宣昭祥瑞 中和位育 崇高富贵 智谋策略 猛勇刚强 同心协力 振兴祖业 飞煌腾达 永远昌茂. 散居地 : 江西省上饶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四修郭洋前东山坞田墩高坂翁氏宗谱.
浏览:0
郭洋翁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六桂堂, 1990年重修(上饶黄市 : 叶身齐绣梓).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缺卷7(应含东山坞忠房16世起世系). 鼻祖(一世) : (明) 翁可远,行福十一. 自福建莆田迁江西上饶,居南乡郭洋. 注 : 此谱分文, 行, 忠, 信四房, 但房祖不详. 第一至第九世之祖先资料多有缺失不详, 之间关系亦多不确定. 文房支祖(11世) : 翁有瑞,行光四 ; 翁有征,行光八 ; 翁有球,行光六 ; 翁有琳,行光九 ; 翁有裕,讳文荣. 行房支祖(11世) : (清初) 翁有玉,行光三 ; 翁有兰,行光廿一. 忠房支祖(11世) : 翁有义,讳文祥,行光十六 ; 翁有信,讳文卿行,光十七 ; 翁有桂,讳文斌,行光二十. 皆为汝万公之子. 信房支祖(11世) : (清)初 翁有庆,讳吉臣,行光廿二. 行派 : 福寿康泰 丰豫恒临 盛德光辉 宣昭祥瑞 中和位育 崇高富贵 智谋策略 猛勇刚强 同心协力 振兴祖业 飞煌腾达 永远昌茂. 散居地 : 江西省上饶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四修郭洋前东山坞田墩高坂翁氏宗谱.
浏览:100
郭洋翁氏宗谱 [8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六桂堂, 1990年重修(上饶黄市 : 叶身齐绣梓).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缺卷7(应含东山坞忠房16世起世系). 鼻祖(一世) : (明) 翁可远,行福十一. 自福建莆田迁江西上饶,居南乡郭洋. 注 : 此谱分文, 行, 忠, 信四房, 但房祖不详. 第一至第九世之祖先资料多有缺失不详, 之间关系亦多不确定. 文房支祖(11世) : 翁有瑞,行光四 ; 翁有征,行光八 ; 翁有球,行光六 ; 翁有琳,行光九 ; 翁有裕,讳文荣. 行房支祖(11世) : (清初) 翁有玉,行光三 ; 翁有兰,行光廿一. 忠房支祖(11世) : 翁有义,讳文祥,行光十六 ; 翁有信,讳文卿行,光十七 ; 翁有桂,讳文斌,行光二十. 皆为汝万公之子. 信房支祖(11世) : (清)初 翁有庆,讳吉臣,行光廿二. 行派 : 福寿康泰 丰豫恒临 盛德光辉 宣昭祥瑞 中和位育 崇高富贵 智谋策略 猛勇刚强 同心协力 振兴祖业 飞煌腾达 永远昌茂. 散居地 : 江西省上饶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四修郭洋前东山坞田墩高坂翁氏宗谱.
浏览:0
郭洋翁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六桂堂, 1990年重修(上饶黄市 : 叶身齐绣梓).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缺卷7(应含东山坞忠房16世起世系). 鼻祖(一世) : (明) 翁可远,行福十一. 自福建莆田迁江西上饶,居南乡郭洋. 注 : 此谱分文, 行, 忠, 信四房, 但房祖不详. 第一至第九世之祖先资料多有缺失不详, 之间关系亦多不确定. 文房支祖(11世) : 翁有瑞,行光四 ; 翁有征,行光八 ; 翁有球,行光六 ; 翁有琳,行光九 ; 翁有裕,讳文荣. 行房支祖(11世) : (清初) 翁有玉,行光三 ; 翁有兰,行光廿一. 忠房支祖(11世) : 翁有义,讳文祥,行光十六 ; 翁有信,讳文卿行,光十七 ; 翁有桂,讳文斌,行光二十. 皆为汝万公之子. 信房支祖(11世) : (清)初 翁有庆,讳吉臣,行光廿二. 行派 : 福寿康泰 丰豫恒临 盛德光辉 宣昭祥瑞 中和位育 崇高富贵 智谋策略 猛勇刚强 同心协力 振兴祖业 飞煌腾达 永远昌茂. 散居地 : 江西省上饶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四修郭洋前东山坞田墩高坂翁氏宗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