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阿育王寺

阿育王寺

(中国浙江)

阿育王寺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宝幢鄮山南麓育王岭上,是著名禅宗寺庙,南宋禅院五山之一。阿育王寺是中国国内现存唯一以印度阿育王命名的古寺。阿育王寺内舍利殿藏有“释迦牟尼真身舍利”。

阿育王寺现占地面积1241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400平方米。现存殿、堂、楼、阁600余间,依山坡构筑。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二山门、放生池、天王殿、大雄宝殿、舍利殿、法堂和藏经楼。右侧有云水堂、鄮峰草堂、拾翠楼、祖师殿、承恩堂、方丈殿、宸奎阁、寮房等361间;左侧有松光斋、钟楼、舍利单、先觉堂、大悲阁等264间。大雄宝殿系清康熙年间重建,殿上有乾隆书“觉行俱圆”匾。舍利殿始建于1678年,重檐,黄色琉璃瓦盖顶,石雕舍利塔一座,内置七宝嵌镶塔亭,塔身青色,五层四角,四面窗孔,每层雕菩萨神像,内顶悬宝磬,舍利珠挂在其中。寺内有浙江省仅存的两座元塔,砖木结构,仿楼阁式,六面七层,每层置腰檐、平座,底层四周有围廊。

阿育王寺...

阿育王寺简介资料
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29°50′57″N 121°44′20″E
现存
Ashoka Temple
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
阿育王寺相关文献
阿育王寺
历史据明万历《明州阿育王寺山志》记载,寺始创于西晋太康三年(282年)。南朝梁普通三年(522年),梁武帝命扩建殿堂房屋,并赐额“阿育王寺”。唐玄宗元宝三年(744年),鉴真第三次东渡失败在舟山后,曾住锡于阿育王寺。五代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寺遭火毁。宋开宝六年(973)修复。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阿育王寺被朝廷定名为“阿育王山广利禅寺”,拓为十方禅刹。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名僧宗杲受诏住持阿育王寺。嘉定年间定“禅院五山十刹”,阿育王寺被列为“五山”之第五山。南宋末,阿育王寺又遭火灾。元代,阿育王寺重修,规模进一步扩大,并建西塔。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赐名“阿育王禅寺”。清康熙元年(1662年),寺毁于火,康熙十九年(1680年)重修。宣统三年(1911年)重修大殿。1912年—1916年重修大悲阁、禅堂等,舍利殿、藏经楼全部覆以琉璃瓦。1930年天王殿失火...
查看全文
阿育王柱
参见德里铁柱
查看全文
阿育王
生平家世阿育王的祖父,乃孔雀王朝的开国君主月护王,其打败了亚历山大的军队,并获得了其后继者塞琉古帝国之承认,奠定其国孔雀王朝之大国地位。即位之初根据佛教文献记载,前273年频头娑罗逝世,阿育王在大臣成护的帮助下,与其兄苏深摩争夺王位取胜,并把王族政敌全部杀死,在统治初期被认为是一个暴君。佛教传说说阿育王脾气暴躁,性格邪恶。他建造了阿育王的地狱,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酷刑室,被描述为“天堂般的地狱”,因为它的美丽外表与他指定的刽子手Girikaa在其中进行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不久阿育王笃信佛教(有人说是受佛教徒的异母弟影响;也有说是受沙门的影响)。在约前261年征服羯陵伽国;有15万人被俘,10万人被杀,死伤数十万。继而,除迈索尔地区外,统一印度全境。其统治时期成为古代印度历史上空前强盛的时代。根据小摩崖法敕,阿育王在接触佛教后,曾经有两三年的时候不太积极,之后与僧团深入相处,约于即位后第七年皈
查看全文
阿育王经
外部链接阿育王经
查看全文
阿育王诏书
阿育王诏书,历史拓本
查看全文
阿育王寺相关标签
鄞州区
宁波文物保护单位
宁波佛寺
浙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全国⽂物保护单位
文化遗产
现存古迹
家族谱大览
福庆寺王氏
福庆寺王氏
2020年整理
浏览:0
16.汶邑王氏族谱志, 16, 卷16, 胜祖 贯祖 景仕 8世养惠支(迁居古台寺), 200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崇本堂, 2003年. 17册: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迁汶始祖(1世): (明) 王忠. 自山西太原府洪洞县野鹊窝迁居汶阳(今属济宁市汶上县), 卜居西城西八里西枣杭村. 忠公派下支祖(3世): (明) 王胜(守宗祠) ; 王玘(徙居梁山县鱼王庄) ; 王开(徙居汶邑城北二郎庙村). 派行(14世起) : 广作全维正 立身宜慕卿 传家须式敬 伦起向春荣. 续拟派行(与前20字并行): 鸿廷怀俊英 乔荫令德成 奇树年长裕 养锐寿康恒. 1986年续拟派行(每辈两字任选用之): 继业思先泽 兴华建勋功 同步金光道 举国乐升平 鹤龄延百世 劲松千代新 修竹永蔚茂 荟梅应时辉. 2003年续拟派行(每辈两字任选用之): 富居颂崇本 公彦贺焕章 吉祥明庆典 安宁念显扬. 锦添标炳增 著述振纲常 孝友则久远 仁智存隆昌. 注: 此书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山东省汶上县, 及梁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汶邑王氏族谱志
浏览:100
我的寺门前王氏飞鸿祖支族谱
我的寺门前王氏飞鸿祖支族谱
浏览:0
1.王氏宗谱, 1, 卷首: 目录 分甲世系考 分世系详考 派行 谱序 修谱名目 寺记 公产纪略等, 2002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孝友堂, 公元2002年八修. 27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以简体字编写. 受姓祖 : 宗敬公. 时人号曰王家子,遂以为姓. 琅琊郡始祖 : 王元. 宗敬公17世孙. 避难迁琅琊阜虞,后徙居临沂. 祁门始祖 : (唐) 王璧,字大献. 宗敬公47世孙. 由杭定居新安祁门苦竹港. 黄冈始祖(1世) : (明初) 王省三,原讳舜二,字尧卿. 璧公之18世孙. 由江西乐平迁楚之黄冈县后上伍重里久昌村,今新洲利子河. 派祖(2世) : 王德甫(一甲祖) ; 王明甫 ; 王圣甫. 皆省三公之子. 德甫公传二子(3世) : 王宗三 ; 王宗十. 下分四支(5世) : 王思聪 ; 王思诚 ; 王思富 ; 王思宪(子孙迁罗田,蕲水等地). 明甫公传一子(3世) : 王宗八. 下传五子 : 王仲贤(六九甲祖) ; 王仲斌 ; 王仲德 ; 王仲先 ; 王仲贵(十一甲祖). 圣甫公生二子(3世) : 王宗七(七甲祖) ; 王宗九(迁德安府). 宗七公生三子(4世) : 王仲清 ; 王仲和 ; 王仲义. 仲贤公生七子(4世) : 王思慧 ; 王思玉 ; 王思用 ; 王思让 ; 王思节 ; 王思雄 ; 王思豹. 慧公玉公用公让公等支后裔为六甲. 雄公豹公等后裔为九甲. 仲斌公生三子(5世) : 王思忠(五甲祖) ; 王思恭(八甲祖) ; 王思旻. 仲清公下支祖(5世) : 王思虎 ; 王思道 ; 王思海. 思忠公生四子(6世) : 王文道 ; 王文进 ; 王文述 ; 王文学,字师岩. 思恭公生三子(6世) : 王文通 ; 王文达(止) ; 王文暹,号晓庐. 思旻公生五子(6世) : 王文征 ; 王文瑞 ; 王文凯,号松坡 ; 王文宽,号菊坡(十甲祖) ; 王文奎,字时曜,号竹坡. 征公瑞公凯公奎公之裔为三甲. 思节公下房祖(8世) : 王廷栋 ; 王廷梓 ; 王廷柱 ; 王廷柳 ; 王廷格 ; 王廷采. 栋公柳公之裔为六甲, 梓公柱公格公之裔为九甲. 右系吏部南墩公派行 : 省甫宗仲思 文独廷同追 一封如养子 家世出尊师. 右系雪洲公续派行 : 性成元善资 品亨道化宜 保合太和中 含宏光大禧. 右系爚斋公续派行 : 德厚自培基 宣仁福履绥 燕翼昌言则 显佑令申之.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麻城县, 新洲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版心题, 及卷端题编目. 目录题 : 黄冈赤膊龙王氏宗谱
浏览:100
2.麻城李氏宗谱, 2, 卷1: 世传 季八 兴山 义一 李家山 6世和春公起 龙骨寺支 16世成斗公起, 193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青莲堂, 民国19[1930]续修. 11册 : 插图. 修谱人员 : 李先进,字耀廷 ; 李先达,字子尚 ; 李先举,字雨村 ; 李训礼,字焕云. 麻城始祖(1世) : 李季八. 由江右迁麻城西陵李家坝. 生二子 : 李谷中(留居坝上) ; 李玄中(此谱之祖). 龙骨寺祖(3世) : 李兴山. 玄中公之子. 迁居龙骨寺. 生二子 : 李义一 ; 李义二. 派祖(4世) : 李义一. 生六子. 此谱为次子本初公后裔谱系. 派祖(4世) : 李义二. 生四子. 此谱含长子景初公后裔谱系. 李家山支祖(6世) : 李和春(本初公之子,由龙骨寺迁义合区李家山) ; 李雍春(景初公之子,义合区三房基). 和春公下三支(8世) : 李渭 ; 李夏 ; 李泮. 皆文运公之子. 雍春公下一支(9世) : 李元太,字明宇. 下一子 : 李守文,字美玉,行一(居李家畈). 渭公生二子(9世) : 李元龙 ; 李元肇. 夏公生一子(9世) : 李元一. 下一支: 李守道,字楚若,行二(居河奈边). 泮公生一子(9世) : 李元二. 下三支: 李守忠(居邓家山) ; 李守信(居大塆) ; 李守诚(居阊家河). 元龙公生三子(10世) : 李守春(居大河边,熊家冲等地) ; 李守德(居红桃垇) ; 李守法(居大湾). 元肇公下二支(10世) : 李守明(居大湾,莺嘴岩等地) ; 李守选(居白果树塆). 龙骨寺支16世祖 : (清) 李成斗,字文斗,行一(士美公之子) ; 李成凤,字文凤行一 ; 李成学,字文学,行一 (皆士贤公之子). 系留居龙骨寺原址之希春公之后. 新编字派 : 成学宗先训 光明裕世昌 贻谋恒远绍 瑞庆锡腾芳.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书名页题及版心题 : 李氏宗谱 卷端题 : 李氏支谱
浏览:100
13.刘氏宗谱, 13, 卷11: 刘鄂寺 小序 传 名人录 坟图 世系 22世 绍怡公起, 1999
原书: [湖北红安] : 五和堂, 1999年重修. 17册 : 插图. 注 : 此谱主要含五大支派: 刘家洼派; 旺家田派; 刘家冲口派; 刘鄂寺派; 刘子河派. 许多祖先资料缺失. 源流 : 红安麻城刘姓明初洪武年间(1368-1398)由江西省浮梁县溪坝筷子巷迁来湖北省武汉市红安县(1952年前称黄安县). 宗祖 : 刘正甫 ; 率子刘本合. 自江西迁麻邑. 为允迪公之后. 刘家洼20世祖 : (清) 刘远谟 ; 刘远美 ; 刘远绍,字寿山 ; 刘远秀,字青山 ; 刘远来,字书香...等. 旺家田派始迁祖(1世) : (明) 刘本模,号明秋 ; 率子侄刘茂朝 ; 刘茂经(后又迁麻城). 洪武二年自江西迁红安. 旺家田六世玉柯公下20世祖 : 刘绪金(刘明秋支) ; 刘绪宗(桃家田支) ; 刘绪贵(吁刘垸支). 茂经公派21世祖 : 刘传珩 ; 刘传富,字如富 ; 刘传彰,字如彰 ; 刘传海,字如海. 刘家冲口远祖 : (元末) 刘麒 ; 刘麟. 二公自江西筷子巷瓦西坝迁至湖北黄陂团林埠. 刘家冲口始迁祖 : (明初) 刘琮 ; 刘环(清末转迁水分岭) ; 刘珏(转迁河南砖桥镇). 刘家冲口麒公派21世祖 : 刘本涛 ; 刘本学 ; 刘本元 ; 刘本礼...等. 刘家冲口琮公派17世祖 : 刘家栋. 生五子: 刘久仁 ; 刘久义 ; 刘久礼 ; 刘久志 ; 刘久信(止). 刘家冲口环公派下20世祖 : (清) 刘福进 ; 刘福楠 ; 刘福隆 ; 刘福恺...等. 刘鄂寺派22世支祖 : (清) 刘绍怡(大房) ; 刘汉章(二房) ; 刘绍德(三房) ; 刘绍进(四房). 刘子河派宗祖(1世) : (明) 刘国宝,号玉尺. 由江西迁湖北省麻城. 刘子河派始迁祖 : (明) 刘璋,号子河. 仲德公之子. 由麻城县宋埠迁至红安县子云乡刘子河. 新派行(25世起) : 荣华升瑞焰 盛纪兆开端 建业惟勤俭 财源涌玉泉. 刘家洼旧派行(9世起) : 泽述世绍光 金士渠火土 志远崇先学 心源佑复贤 忠君遵国宪 守典振清廉 立德维修职 登行在奉天 宏勋开鼎象 辉际绍恩绵. 旺家田旧派行(1世起) : 本茂 丹心百庆 玉洞高守 养之宗高 正大光明 令绪传家学 鸿文应运昌 维新辉汉鼎 道德震联邦. 刘家冲口旧派行(6世起) : 大铭宗远德 文柏单经行 存家久成福 本立振朝邦 忠厚传斯美 和风继世长 吉祥辉永绪 贤嗣发光昌. 刘鄂寺旧派行(19世起) : 高德安邦(绍)定 成全启厚坤. 刘子河旧派行 : 太平仁自康 XXXXX 有之一时光 志永长洪道 仕大定兴忠 先学希同绍 昌明世天开 万载维珍浩 建德必能崇 正业其思效. 散居地 : 湖北省红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