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礼》,即《仪礼》、《周礼》和《礼记》。此名称始于东汉郑玄。
在西汉初年“礼经”原本是对《仪礼》的专称,东汉郑玄把《仪礼》、《礼记》、《周礼》列为《三礼》,并对《三礼》进行注解,撰有《三礼注》,唐代时“《礼经》”为《小戴礼记》,后人才逐渐称《礼经》为《三礼》。
礼经向来难读,其语言古奥,文辞简略,素以难治著称,例如礼经中的许多宫室的建筑结构、尺度等往往未曾涉及,且“历代屡更,渐非其旧”,以致于读礼之时,想像天子及诸侯之宫室,往往形成空中楼阁。
乾隆初年下诏开三礼馆,以为“《礼记》一书,尚未修纂。又《仪礼》、《周礼》二经,学者以无关科举,多未寓目。”,随着清廷异族统治秩序的渐趋稳固,加强礼制建设成为迫切之举,至乾隆十九年(1754)《三礼义疏》定本刊刻,前后历时十九年,堪称一时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