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佛说文陀竭王经

佛说文陀竭王经

《佛说文陀竭王经》,由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收录于乾隆大藏经小乘阿含部 54册之第600部。
佛说文陀竭王经简介资料
子部
佛说文陀竭王经相关文献
佛陀波利
参考资料
查看全文
佛说四十二章经
题解据传永平七年(一说永平三年),汉明帝夜梦金人,召群臣解梦说金人为佛,于是派遣使者前往天竺。于月支国遇摄摩腾,写得“佛经四十二章”并获画像。永平十年,使者携摄摩腾和竺法兰返国,获汉明帝接见。后于雒阳立白马寺,译出《四十二章经》。《四十二章经经序》说:“遣使者张骞、羽林中郞将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二人至大月支国写取佛经四十二章”,惟张骞当时早逝世许久,此说有误。吕澂认为“四十二”为其章数与某些经论的记载均以四十二之数有关,而印顺认为“四十二”在印度为根本数,为佛教众所熟悉,因而用以叙述菩萨行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共为四十二位,象征成佛的四十二个阶段)。民间讲经则传有:“佛成道后,外道比丘的四十二人,将他们所不懂的、疑难的,说出来请佛解释,所以全部共分四十二段”。传译《佛说四十二章经》东汉时,佛教从西域传入中原,《四十二章经》也随之从大月氏传入。《后汉书》中记载襄楷在延熹...
查看全文
佛陀耶舍
生平佛陀耶舍出生于世代信奉印度教的婆罗门家庭。年幼时,他父亲怒打前来行乞的佛教沙门,然后手脚痉挛,不能行走。在询问巫师,而向该位沙门忏悔而痊愈后,便令佛陀耶舍出家为其弟子。到十九岁时,能诵大、小乘经,数百万言。不过,耶舍为人简傲,认为堪做己师的人不多,因此,不为同处僧人所重。至二十岁时,仍犹为沙弥。于是从舅舅学五明诸论和世间法术。直到二十七岁,才正式受比丘戒。弘法经历之后,耶舍来到沙勒国(疏勒国,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疏勒县一带),得到该国太子达摩弗多的尊敬,而留在宫中,接受供养。不久,鸠摩罗什来到此处,从他受学《十诵律》等。鸠摩罗什后随母亲回龟兹,耶舍则续留沙勒国。尔后,苻坚派兵攻打龟兹,鸠摩罗什被俘,消息传到耶舍耳中,不禁感叹不知何时可再得见?在沙勒国居留十几年后,耶舍东去龟兹国,受到龟兹人的尊崇。此时在姑臧的鸠摩罗什写信邀请他前去弘法,等耶舍一行人到了姑臧,鸠摩罗什已入长安。耶舍
查看全文
阿弥陀佛
名号释义在梵语中,无量光(अमिताभ,Amitābha)与无量寿(अमितायूस्,Amitāyus)都来自同一个字根अमिता(Amita,音译阿弥陀)。अमिता(Amita)来自梵文动词字根मा(mā-,源自原始印欧字根*meh₁-,意为“测量”),mā的过去分词形态mita(弥陀),加上否定词头अ(a-,阿),意为“无量、无法测量”。后缀ābha是“光”的意思,意译为“无量光”,音译阿弥陀婆或阿弥多婆。另一个梵文名Amitāyus,后缀āyus是“寿命”的意思,意译为“无量寿”,音译阿弥陀庾斯。巴利文三藏中未记载阿弥陀佛。在汉传佛教中,最早译出的净土经典《般舟三昧经》将其名号译为阿弥陀佛。鸠摩罗什译本《阿弥陀经》,也使用阿弥陀佛译名,成为最通行的说法。经中说,因为他寿命无量、光明无量,故名为“阿弥陀”。玄奘译本中,没有“阿弥陀佛”这个名称,而是使用“无量光佛(Amitābha,...
查看全文
王龙村陀罗尼经幢
历史经幢是一种出现于唐代的佛教石刻,其上所刻多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辽、金时期,佛教兴盛,各地流行兴建陀罗尼经幢。王龙村陀罗尼经幢建于辽代,原为寺庙附属,明嘉靖十年(1531年)、崇祯四年(1631年)重修。1976年,经幢被重新发现,并于1982年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建筑形制王龙村经幢高6米,汉白玉制,由座、身、顶三部分组成。幢座下有青砖铺砌的八角形基底,上有石质八角覆莲基座和盘状石雕。幢身共四层,各层均为等边八面柱体,各角雕刻有衔环兽头,并以幔帐相连,各面雕刻有乐伎、飞天、瑞乌和祥云图案,最上层为八角攒尖式,上雕瓦垄。幢顶部为葫芦形刹。刻画内容经幢最下层八棱形石柱以楷书阳文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第二层正南面刻着楷书大字:“神赞天辅皇帝万岁,齐天彰德皇后,储君亲王公主千秋,特建消灾报国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其他各面刻《佛说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查看全文
佛说文陀竭王经相关标签
佛教
宗教
佛藏
大藏经
经藏
阿含部
东方古籍
家族谱大览
王氏宗谱 [43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孝友堂, 约民国32[1943]. 合39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1 : 本谱卷首仅含光绪19[1893]年三修王宜杰撰谱序; 及王思旻, 王文学等公传略. 最后记事日期约至民国32[1943]年止. 修谱日期, 修谱人员等资料不详. 注2 : 卷首后附载卷一, 版心注 ”黄冈升分伯祥公下世系”. 但版心题破损不全,内容与其他卷无法衔接,不知是否为王氏. 注3 : 各甲世系从第9世起记载, 始祖资料取自民国36[1947]修之王氏宗谱 [48卷,首6卷] . 始祖 : (明初) 王省三,原讳舜二,字尧卿. 由江西乐平迁楚之黄冈. 派祖 : 王德甫 ; 王明甫 ; 王圣甫. 皆省三公之子. 德甫派传二子 : 王宗三 ; 王宗十. 明甫派传一子 : 王宗八. 下传五子 : 王仲贤 ; 王仲彬 ; 王仲德 ; 王仲先 ; 王仲贵. 圣甫派传二子 : 王宗七 ; 王宗九. 一甲支祖 : 王思聪 ; 王思诚 ; 王思富. 德甫公之3世孙. 六九甲支祖 : 王仲贤. 明甫公之孙. 五甲支祖 : 王思忠. 仲彬公之长子. 八甲支祖 : 王思恭. 仲彬公之次子. 子孙析置河南经扶县等地. 三甲支祖 : 王思旻. 倅泰州. 仲彬公第三子. 十一甲支祖 : 王思瑀. 仲贵公之子. 联宗一分祖 : (明) 王清一. 与子王宝泗于洪武初自江西饶州瓦薛坝迁至湖北黄冈伍重乡,即今上五乡,辟居铁炉窊. 宝泗公复迁杨家河(亦名枫树窊)创业. 联宗三分祖(3世) : (明) 王宗. 于洪武25年迁黄冈县还和乡,后迁枫云桥龙王墩一带. 子孙析置卾城, 华容, 三山, 黄冈堵城等地. 联宗四分经扶远祖 : 王在中 ; 王在志. 迁河南经扶县小界岭,为王家山始祖. 四分原派语 : 在时者启惟 道文学之礼 承猷斯于贞 光大永垂以.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河南省经扶县, 安徽省金寨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经管户房三修族谱.
浏览:0
王氏宗谱 [43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孝友堂, 约民国32[1943]. 合39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1 : 本谱卷首仅含光绪19[1893]年三修王宜杰撰谱序; 及王思旻, 王文学等公传略. 最后记事日期约至民国32[1943]年止. 修谱日期, 修谱人员等资料不详. 注2 : 卷首后附载卷一, 版心注 ”黄冈升分伯祥公下世系”. 但版心题破损不全,内容与其他卷无法衔接,不知是否为王氏. 注3 : 各甲世系从第9世起记载, 始祖资料取自民国36[1947]修之王氏宗谱 [48卷,首6卷] . 始祖 : (明初) 王省三,原讳舜二,字尧卿. 由江西乐平迁楚之黄冈. 派祖 : 王德甫 ; 王明甫 ; 王圣甫. 皆省三公之子. 德甫派传二子 : 王宗三 ; 王宗十. 明甫派传一子 : 王宗八. 下传五子 : 王仲贤 ; 王仲彬 ; 王仲德 ; 王仲先 ; 王仲贵. 圣甫派传二子 : 王宗七 ; 王宗九. 一甲支祖 : 王思聪 ; 王思诚 ; 王思富. 德甫公之3世孙. 六九甲支祖 : 王仲贤. 明甫公之孙. 五甲支祖 : 王思忠. 仲彬公之长子. 八甲支祖 : 王思恭. 仲彬公之次子. 子孙析置河南经扶县等地. 三甲支祖 : 王思旻. 倅泰州. 仲彬公第三子. 十一甲支祖 : 王思瑀. 仲贵公之子. 联宗一分祖 : (明) 王清一. 与子王宝泗于洪武初自江西饶州瓦薛坝迁至湖北黄冈伍重乡,即今上五乡,辟居铁炉窊. 宝泗公复迁杨家河(亦名枫树窊)创业. 联宗三分祖(3世) : (明) 王宗. 于洪武25年迁黄冈县还和乡,后迁枫云桥龙王墩一带. 子孙析置卾城, 华容, 三山, 黄冈堵城等地. 联宗四分经扶远祖 : 王在中 ; 王在志. 迁河南经扶县小界岭,为王家山始祖. 四分原派语 : 在时者启惟 道文学之礼 承猷斯于贞 光大永垂以.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河南省经扶县, 安徽省金寨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经管户房三修族谱.
浏览:0
王氏宗谱 [43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孝友堂, 约民国32[1943]. 合39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1 : 本谱卷首仅含光绪19[1893]年三修王宜杰撰谱序; 及王思旻, 王文学等公传略. 最后记事日期约至民国32[1943]年止. 修谱日期, 修谱人员等资料不详. 注2 : 卷首后附载卷一, 版心注 ”黄冈升分伯祥公下世系”. 但版心题破损不全,内容与其他卷无法衔接,不知是否为王氏. 注3 : 各甲世系从第9世起记载, 始祖资料取自民国36[1947]修之王氏宗谱 [48卷,首6卷] . 始祖 : (明初) 王省三,原讳舜二,字尧卿. 由江西乐平迁楚之黄冈. 派祖 : 王德甫 ; 王明甫 ; 王圣甫. 皆省三公之子. 德甫派传二子 : 王宗三 ; 王宗十. 明甫派传一子 : 王宗八. 下传五子 : 王仲贤 ; 王仲彬 ; 王仲德 ; 王仲先 ; 王仲贵. 圣甫派传二子 : 王宗七 ; 王宗九. 一甲支祖 : 王思聪 ; 王思诚 ; 王思富. 德甫公之3世孙. 六九甲支祖 : 王仲贤. 明甫公之孙. 五甲支祖 : 王思忠. 仲彬公之长子. 八甲支祖 : 王思恭. 仲彬公之次子. 子孙析置河南经扶县等地. 三甲支祖 : 王思旻. 倅泰州. 仲彬公第三子. 十一甲支祖 : 王思瑀. 仲贵公之子. 联宗一分祖 : (明) 王清一. 与子王宝泗于洪武初自江西饶州瓦薛坝迁至湖北黄冈伍重乡,即今上五乡,辟居铁炉窊. 宝泗公复迁杨家河(亦名枫树窊)创业. 联宗三分祖(3世) : (明) 王宗. 于洪武25年迁黄冈县还和乡,后迁枫云桥龙王墩一带. 子孙析置卾城, 华容, 三山, 黄冈堵城等地. 联宗四分经扶远祖 : 王在中 ; 王在志. 迁河南经扶县小界岭,为王家山始祖. 四分原派语 : 在时者启惟 道文学之礼 承猷斯于贞 光大永垂以.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河南省经扶县, 安徽省金寨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经管户房三修族谱.
浏览:0
王氏宗谱 [43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孝友堂, 约民国32[1943]. 合39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1 : 本谱卷首仅含光绪19[1893]年三修王宜杰撰谱序; 及王思旻, 王文学等公传略. 最后记事日期约至民国32[1943]年止. 修谱日期, 修谱人员等资料不详. 注2 : 卷首后附载卷一, 版心注 ”黄冈升分伯祥公下世系”. 但版心题破损不全,内容与其他卷无法衔接,不知是否为王氏. 注3 : 各甲世系从第9世起记载, 始祖资料取自民国36[1947]修之王氏宗谱 [48卷,首6卷] . 始祖 : (明初) 王省三,原讳舜二,字尧卿. 由江西乐平迁楚之黄冈. 派祖 : 王德甫 ; 王明甫 ; 王圣甫. 皆省三公之子. 德甫派传二子 : 王宗三 ; 王宗十. 明甫派传一子 : 王宗八. 下传五子 : 王仲贤 ; 王仲彬 ; 王仲德 ; 王仲先 ; 王仲贵. 圣甫派传二子 : 王宗七 ; 王宗九. 一甲支祖 : 王思聪 ; 王思诚 ; 王思富. 德甫公之3世孙. 六九甲支祖 : 王仲贤. 明甫公之孙. 五甲支祖 : 王思忠. 仲彬公之长子. 八甲支祖 : 王思恭. 仲彬公之次子. 子孙析置河南经扶县等地. 三甲支祖 : 王思旻. 倅泰州. 仲彬公第三子. 十一甲支祖 : 王思瑀. 仲贵公之子. 联宗一分祖 : (明) 王清一. 与子王宝泗于洪武初自江西饶州瓦薛坝迁至湖北黄冈伍重乡,即今上五乡,辟居铁炉窊. 宝泗公复迁杨家河(亦名枫树窊)创业. 联宗三分祖(3世) : (明) 王宗. 于洪武25年迁黄冈县还和乡,后迁枫云桥龙王墩一带. 子孙析置卾城, 华容, 三山, 黄冈堵城等地. 联宗四分经扶远祖 : 王在中 ; 王在志. 迁河南经扶县小界岭,为王家山始祖. 四分原派语 : 在时者启惟 道文学之礼 承猷斯于贞 光大永垂以.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河南省经扶县, 安徽省金寨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经管户房三修族谱.
浏览:0
王氏宗谱 [43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孝友堂, 约民国32[1943]. 合39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1 : 本谱卷首仅含光绪19[1893]年三修王宜杰撰谱序; 及王思旻, 王文学等公传略. 最后记事日期约至民国32[1943]年止. 修谱日期, 修谱人员等资料不详. 注2 : 卷首后附载卷一, 版心注 ”黄冈升分伯祥公下世系”. 但版心题破损不全,内容与其他卷无法衔接,不知是否为王氏. 注3 : 各甲世系从第9世起记载, 始祖资料取自民国36[1947]修之王氏宗谱 [48卷,首6卷] . 始祖 : (明初) 王省三,原讳舜二,字尧卿. 由江西乐平迁楚之黄冈. 派祖 : 王德甫 ; 王明甫 ; 王圣甫. 皆省三公之子. 德甫派传二子 : 王宗三 ; 王宗十. 明甫派传一子 : 王宗八. 下传五子 : 王仲贤 ; 王仲彬 ; 王仲德 ; 王仲先 ; 王仲贵. 圣甫派传二子 : 王宗七 ; 王宗九. 一甲支祖 : 王思聪 ; 王思诚 ; 王思富. 德甫公之3世孙. 六九甲支祖 : 王仲贤. 明甫公之孙. 五甲支祖 : 王思忠. 仲彬公之长子. 八甲支祖 : 王思恭. 仲彬公之次子. 子孙析置河南经扶县等地. 三甲支祖 : 王思旻. 倅泰州. 仲彬公第三子. 十一甲支祖 : 王思瑀. 仲贵公之子. 联宗一分祖 : (明) 王清一. 与子王宝泗于洪武初自江西饶州瓦薛坝迁至湖北黄冈伍重乡,即今上五乡,辟居铁炉窊. 宝泗公复迁杨家河(亦名枫树窊)创业. 联宗三分祖(3世) : (明) 王宗. 于洪武25年迁黄冈县还和乡,后迁枫云桥龙王墩一带. 子孙析置卾城, 华容, 三山, 黄冈堵城等地. 联宗四分经扶远祖 : 王在中 ; 王在志. 迁河南经扶县小界岭,为王家山始祖. 四分原派语 : 在时者启惟 道文学之礼 承猷斯于贞 光大永垂以.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河南省经扶县, 安徽省金寨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经管户房三修族谱.
浏览:0
王氏宗谱 [43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孝友堂, 约民国32[1943]. 合39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1 : 本谱卷首仅含光绪19[1893]年三修王宜杰撰谱序; 及王思旻, 王文学等公传略. 最后记事日期约至民国32[1943]年止. 修谱日期, 修谱人员等资料不详. 注2 : 卷首后附载卷一, 版心注 ”黄冈升分伯祥公下世系”. 但版心题破损不全,内容与其他卷无法衔接,不知是否为王氏. 注3 : 各甲世系从第9世起记载, 始祖资料取自民国36[1947]修之王氏宗谱 [48卷,首6卷] . 始祖 : (明初) 王省三,原讳舜二,字尧卿. 由江西乐平迁楚之黄冈. 派祖 : 王德甫 ; 王明甫 ; 王圣甫. 皆省三公之子. 德甫派传二子 : 王宗三 ; 王宗十. 明甫派传一子 : 王宗八. 下传五子 : 王仲贤 ; 王仲彬 ; 王仲德 ; 王仲先 ; 王仲贵. 圣甫派传二子 : 王宗七 ; 王宗九. 一甲支祖 : 王思聪 ; 王思诚 ; 王思富. 德甫公之3世孙. 六九甲支祖 : 王仲贤. 明甫公之孙. 五甲支祖 : 王思忠. 仲彬公之长子. 八甲支祖 : 王思恭. 仲彬公之次子. 子孙析置河南经扶县等地. 三甲支祖 : 王思旻. 倅泰州. 仲彬公第三子. 十一甲支祖 : 王思瑀. 仲贵公之子. 联宗一分祖 : (明) 王清一. 与子王宝泗于洪武初自江西饶州瓦薛坝迁至湖北黄冈伍重乡,即今上五乡,辟居铁炉窊. 宝泗公复迁杨家河(亦名枫树窊)创业. 联宗三分祖(3世) : (明) 王宗. 于洪武25年迁黄冈县还和乡,后迁枫云桥龙王墩一带. 子孙析置卾城, 华容, 三山, 黄冈堵城等地. 联宗四分经扶远祖 : 王在中 ; 王在志. 迁河南经扶县小界岭,为王家山始祖. 四分原派语 : 在时者启惟 道文学之礼 承猷斯于贞 光大永垂以.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河南省经扶县, 安徽省金寨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经管户房三修族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