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书法

书法

书法是一种书写的艺术。书法纵向穿透两个层面:“使用”与“审美”;横向跨越文字两个层面:“文字”、“绘画”。书法也是一种研究书写者心理与性格的工具。当代对实践书法的定义有:

  • “一种辅予符号有和谐协调、富表情、灵巧孰练风格的艺术”
  • “笔迹的经历是美学的演变,受人、时、地的技巧、物料、传播速率所局限”
  • “笔迹的风格可说成“手迹”、“手艺”、“字母””

现代书法范围很广,从功能性题字及刻字设计,到精致艺术的抽象手写标记,文字可能易懂,也可能不考虑其易读性。古典书法有别于字体排印学和非古典的手写字,不过书法家可能也熟悉这些部分。

书法仍常使用在喜帖及邀请函、字型设计及字体排印学、原创手写字母或字的标志设计、宗教艺术、公告、图案设计英语Graphic design及书法艺术、石刻题字及纪念文献等。书法也常用在电影及电视的道具或动态图像、推荐信、出生证明书、死亡证明书、地图等场合

书法相关文献
书法
书法,
查看全文
书法之乡—名家书法—智永
书法之乡—名家书法—智永,智永僧法极,字智永,王右军七世孙,右军第五子徽之之后,号永禅师,山阴人。智
查看全文
书法之乡—名家书法—名家书法
书法之乡—名家书法—名家书法,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唐会稽人,自号“四明狂客”。年轻的时候就以
查看全文
书法
东亚书法中国知名文人梁启超的书法作品东亚书法的典型概念是“蘸墨、握毛笔、写汉字”,讲求线条挥洒中透露出来的那股书卷气。书法被认为是东亚的重要艺术和最优雅的写字形式。写好汉字,历来都是一种素养,它源自中国书法,受东亚文明社会敬重并被广泛实践,包括:中国、日本、越南、朝鲜。中国书法是东亚书法中最典型的代表,也是东亚书法的统称,因为书写的字体大多是中国的文字汉字,所有的东亚书法也是最早由中国传过去而演变出来的。除传统文房四宝外,近来因书写工具的革新,更有硬笔书法的兴起。蒙古书法蒙古帝国御玺上用的即为蒙古书法,这是在贵由寄给教宗依诺增爵四世的信上找到的蒙古书法(英语:Mongoliancalligraphy)是蒙古的书法,和东亚书法类似,蒙古书法主要也是用毛笔写成。蒙古书法使用传统的蒙古字母,在2013年,蒙古书法列名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南亚书法尼泊尔书法尼泊尔书法主要是由兰札文所写...
查看全文
书法大师颜真卿
颜真卿是唐朝著名书法家,创立“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出身书法世家,勤奋练习,形成独特风格。苏轼曾高度评价其书法。颜真卿不仅书法造诣深厚,还性格正直勇敢,为官清廉,安史之乱时固守平原,大破敌军。唐朝藩镇制据时,他挺身而出劝导叛军,最终因坚守原则而被害。
查看全文
书法相关标签
排版
书法
家族谱大览
4.馀氏宗谱, 4, 卷4: 谱例,谱论,世系书法等, 194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笃厚堂, 民国34[1945].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一世远祖 : 由余. 系出姒姓. 世居西戎.为秦上卿,封于祁下. 余姓始祖 : 余晋. 由余次子. 因秦内乱,遂就封邑,乃以父字为氏. 海康始祖(11世) : 余全. 自雷州转徙海康. 江西始祖(45世) : 余补,原名道潜 ; 余稔. 相偕迁居江西瓦屑坝. 江西瓦屑派一世祖 : 余敬二. 德隆公次子. 补公之后. 晋公之51世孙. 黄冈始迁祖 : (宋) 余克勤,字思济. 元明公三子. 稔公之后. 由江西瓦屑坝迁居湖北黄冈孔夫子河. 余家河立祠祖(16世) : (明) 余圣二. 黄冈柳林余家大塘湾祖(16世) : 余圣三. 英山始祖(21世) : (清) 余修复 ; 余修恒. 光魁公之子. 相偕自黄冈孔夫子河迁居安徽英山东乡东中河. 英山县现属湖北省. 黄土岗支祖(23世) : 余昌位. 世德公长子. 顾岗支祖(25世) : 余有松. 必升公长子. 明誉公之后. 由余家河迁居顾岗. 江西瓦屑派行第(1-7世)似为 : 敬福维贵宗彦阙 黄冈派行第(1世起)似为 : 克召安华 正友兴宗国 玉成龙文列 圣大(廷)明修光 化世昌必有 荣佑启承天. 英山派行第(20-26世似为) : 光修世昌必有荣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英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余氏族谱
浏览:100
海曲郑氏诗抄郑培义书法集
海曲郑氏诗抄郑培义书法集
浏览:0
1.法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锦晖堂, 民国年间[19--?]. -[12]双叶 谨存余庆录一册 散居地 : 江苏省武进县等地
浏览:100
1.法氏家乘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锦晖堂, 清年间[19--?]. -2册 : 世系表 谨存卷3, 4 版心题 : 法氏宗谱 第一世祖 : 法若正(明) 散居地 : 江苏省武进县等地
浏览:100
利川书氏派谱
1899年发行。 国立中央图书馆 写李天书一家行装的书。 收集了从1899年到1899年的伊川一家的传记。
浏览:0
王氏
王氏
浏览:17228
书法导读知识
王羲之兰亭序
王羲之兰亭序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会聚兰亭,赋诗饮酒,王羲之将诸人名爵及所赋诗作编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序》。《兰亭序》不论是文学价值还是书法艺术价值,都有很高的成就。从文学角度而言,全文三百二十四字,语言清新优美,行云流水般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如画的景致,袁行霈先生主编《中国文学史》对《兰亭集序》分析说:“此序的前半记述这次盛会概况,写山川之美,饮酒吟咏之乐,后半由眼前之乐想到人生之短促,以感慨作结,令人遐思无限”。从书法艺术角度而言,作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是中国书法古典美之标准,也是我国书法艺术高度成熟的标志。虽然真迹无存,现世只是唐摹本,但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承认其至高无上的地位,成为书法人心慕手追的法帖。也正因为《兰亭序》是书法艺术之瑰宝,从而奠定了王羲之的书圣地位。
浏览量:832次
王羲之书法作品
王羲之书法作品
王羲之是东晋书法家,有“书圣”的称呼,其擅长隶书、草书、楷体、行书等。王羲之自幼喜爱书法,在父亲王旷、叔父王廙的教导下启蒙,后来又跟着姨母卫夫人学习书法。王羲之的字并不是沿袭某个老师的风格,而是将其全部融会贯通。“羲之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比见李斯、曹喜等书;之许下,见钟爵、梁鹄书;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从这可以看出,王羲之的字其实是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的。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可以草书、行书、楷书分类。草书:《十七帖》、《初月帖》、《行穰帖》、《龙保帖》、《上虞帖》、《长风帖》、《贤士帖》、《飞白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奉橘帖》、《孔侍中帖》、《寒切帖》、《都下帖》;楷书:《黄庭经》、《乐毅论》、《曹娥碑》、《佛遗教经》。
浏览量:1138次
董其昌书法
董其昌书法
董其昌是明朝后期的大臣和书法家,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董其昌擅长山水画的创作,师承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他的画笔触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他在画中多喻以佛教禅宗思想,被誉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董其昌的画作代表主要有《岩居图》《明董其昌秋兴八景图册》《昼锦堂图》《白居易琵琶行》《草书诗册》《烟江叠嶂图跋》等。董其昌除画作上有所成就,在书法上也颇有造诣。董其昌的书法可以说是集古法之大成,其中以行草书造诣最高。董其昌处于赵孟頫、文徵明书法盛行的时代,除这两位书法大师的影响外,他的书法还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其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笔画园劲秀逸,平淡古朴。用笔精到,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拙滞之笔;在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力追古法。用墨也非常讲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他的书法被评为兼有“颜骨赵姿”之美。董其昌的书法作品有《戏鸿堂帖》。据说,康熙还曾亲自临写董其昌的书法,使得董书风靡一时,甚至出现了满朝皆学董书的热潮。
浏览量:1318次
蔡襄书法
蔡襄书法
蔡襄,字君谟,北宋名臣,书法家、文学家、查学家。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等职,在朝为谏官时,以直言著称。 蔡襄一生中最大的艺术成就莫过于书法,其书学虞世南、颜真卿,并取法晋人。书法诸体皆精,尤以行书、楷书、草书最为精要。正楷端重沉着,行书温淳婉媚,草书参用飞白法。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为“宋四家”。代表作有《自书诗帖》《山堂诗帖》《纡问帖》《人睿帖》《百幅帖》等。《自书诗帖》是蔡襄行书中的精品,运笔飘逸,风神妍媚。
浏览量:1144次
王羲之的故事
王羲之的故事
王羲之从⼩练字,七岁已经写得很好了。后来虽然继续练了四五年,但总感觉自己进步不⼤。有次,他在⽗亲的枕头⾥发现⼀本名叫《笔谈》的书,⾥⾯讲的都是有关写字的⽅法,他如获⾄宝,偷偷地阅读起来。正当读得起劲的时候,⽗亲来了,问道:“为什么偷我的书?”羲之笑⽽不答。母亲想给他打圆场,插了⼀句:“你是在揣摩⽤笔的⽅法吗?”⽗亲认为他年纪太⼩,未必能够读懂,就把书收了回去,对他说:“等你长⼤了再教你读。”王羲之不⾼兴地说:“如果等我长⼤了才讲究笔法,那我这⼏年的时光不就⽩⽩浪费了吗?还是让我现在就学吧,免得不懂⽅法瞎摸索。”⽗亲听他说得有理,就把书给了他。于是,王羲之按照书中所讲⽅法天天苦练起来,不久,他的书法有了显著进步。但是,他并不满⾜已有的进步。在他看见东汉书法家张芝的书迹时,爱不释⼿,⾃叹不如。王羲之不仅爱慕他的字,更钦佩他苦练书法的顽强精神。在给朋友的⼀封信⾥,王羲之写道:“张芝就着池塘的⽔练书法,连池⽔都变⿊了,如果⼈们也下这么深的⼯夫去练习,未必会赶不上张芝。”从此,王羲之每天挥笔疾书,写完字后就到家门⼝的⽔池去涮笔。久⽽久之,池⽔都染⿊了,⼈们把这个⽔池称作“墨池”。根据记载,王羲之居住过的绍兴兰亭、江西临川的新城⼭、浙江永嘉积⾕⼭,以及江西庐⼭归宗寺等处,都有他的墨池。
浏览量:107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