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山水手卷

山水手卷

纸本,水墨,347.4x29.2cm,收藏不详。图绘山水相连、绿树成林的美景。画家以粗笔墨涂抹远处群山,以写意的手法浓墨晕染树木,以了了几笔勾画房屋轮廓,神形皆有。李流芳,字长蘅,一字茂宰,明代诗人、书画家,诗作多以描绘美景为主,清新自然;擅山水,工书法,为“画中九友”之一。
山水手卷简介资料
347.4x29.2cm
水墨
相关人物
山水手卷相关文献
当代启功书法手卷
当代启功书法手卷,藏品名称:当代启功书法手卷藏品特征:这幅书法作品横109厘米,纵34厘米
查看全文
朵云轩藏汪氏宗族文献手卷
朵云轩藏汪氏宗族文献手卷曝光,为580余万汪姓子弟揭开一段尘封千年的宗族历史人民网上海12月12日电(记者曹玲
查看全文
枯山水
历史平安时代(794年-1192年)-镰仓时代(1192年-1333年)、中国唐朝(618年-907年)水墨画传入日本。平安时代末期,世界第一部园林典籍《作庭记》中首次记录了枯山水。镰仓时代末期,与禅宗相应的以追求自然意义和佛教意义的写意园林发展固定为枯山水形式。南北朝(1333年-1392年)时代,枯山水的实践时期,一般与真山水(池泉部分)同存于一个园林中,以真山水为主体,枯山水为辅。室町时代(1393年-1573年),枯山水逐渐从寺社园林走入武家和皇家园林,并逐步与真山水分离开来。枯山水的颠峰时期,出现了枯山水的双璧大德寺和龙安寺。桃山时代(1573年-1603年),以茶道宗匠千利休所创立的草庵风茶室为代表的日式茶庭兴起。江户时代(1603年-1867年),多以小型枯山水为主,以枯山水、真山水和茶庭相互融合园林形式出现。形式枯山水的设计往往有着不同的表达形式和主题,诸如:以碎石作为海洋...
查看全文
山水画
技法山水画的技法包括“勾”、“皴”、“擦”、“染”、“点”五个步骤,先用墨线勾出山石的轮廓,再用各种皴法画出山石明暗向背,然后用淡墨渲染,进一步加强山石的立体感,最后用浓墨或鲜明的颜色点出石上青苔或远山的树木。独特的绘画技法,形成了中国画特有的语汇:毛、涩、苍、润等等。所谓运笔,就是指用带有水分的毛笔,在绢纸上擦出既毛涩、又苍润的痕迹。只有对笔性、墨性、水性、纸性都有着深刻理解的画家,才有可能下笔有力、点如坠石。这种力量,是艺术家内心和情感的表现,虽然不讲究透视,却力透纸背、意赋流形,从而对观者产生共鸣。特征不拘泥于物体本身的真实性,而重在其背后的主观真实,“山川使我为山川言”,这是中国山水画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从古代起,中国的山水画的特点是必须有人或建筑出现在画上,这幅画才显出生气;日本古代虽然也是学习中国画的技法,但日本的风景画始终没有人或动物出现,显示的是宁静的气氛;欧洲则直到文艺复...
查看全文
《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原文翻译赏析
《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原文翻译赏析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作者:李璟((916-961年8月12日),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第二位皇帝,943年嗣位。后因受到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即位后开始大规模对外用兵,消灭楚、闽二国。他在位时,南唐疆土最大。不过李璟奢侈无...译文:卷起珍珠做的帘子,挂上帘钩,在高楼上远望的我和从前一样,愁绪依然深锁。风里的落花那么憔悴,谁是它的主人呢?这使我越想越加茫然。信使不曾捎来远方行人的音讯,雨中的丁香花让我想起凝结的忧愁。我回头眺望暮色里的三峡,看江水从天而降,浩荡奔流。注释:⑴摊破浣溪沙:词牌名。又名“添字浣溪沙”“山花子”“南唐浣溪沙”。双调四十八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前后阕基本相同,只是前阕首句平脚押韵,后阕首句仄脚不押韵。后...
查看全文
山水手卷相关标签
中国山水画
山水
树木
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