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三国时期 讨伐董卓之战

讨伐董卓之战

讨伐董卓之战,是东汉末年,关东各地诸侯群雄组织地方联军对抗董卓的战役。中平六年(189年),掌政的董卓废少帝刘辩,拥立其弟陈留王刘协为帝,实行恐怖统治。关东各地方群雄见此,以讨董为名起兵,推举袁绍为盟主。但实际上只有曹操、孙坚等人与董卓实际交战,其他军队只驻军不加援助。在孙坚的不断打击下,董卓放弃洛阳,挟天子迁都长安。之后关东诸侯内讧,盟军决裂,形成群雄割据的局面。

由于朝廷名义上和实际上都已经被董卓控制,各地诸侯间公开的杀戮也已经无人能管束,甚至再也不需要假借任何名义,三国割据战乱弱肉强食从此全面展开。

讨伐董卓之战简介资料
关中
190年正月—191年二月
190 年 - 191 年
董卓挟天子迁都长安,地方军内斗加深,形成群雄割据的局面
讨伐董卓之战相关文献
董卓到底有多坏?董卓是个怎样的人?
汉末时期董卓这个人,不管是在史书中,还是演义小说中,能够用来形容他的词语非常多,但是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坏”。不管董卓做过些什么事情,在人们的眼中都是负面的,坏的
查看全文
董卓
董卓(132年-192年4月),字仲颖,性别男,陇西临洮(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官至太师、郿侯。早年为汉将,在西方平定少数民族叛乱,后来又参加讨伐黄巾起义,数次兵败,却依然升为前将军,掌管重兵。董卓拥兵自重,驻兵于河东,不肯接受朝廷的征召而放弃兵权,正逢京都大乱,何进被杀,董卓趁机进京,控制了中央政权。之后董卓废汉少帝,立汉献帝,关东诸侯联盟讨伐董卓,董卓放弃洛阳,移都长安。董卓生性残虐,当权后横征暴敛,激起了民愤,最后被王允和吕布谋杀。性粗猛而有谋断,从驻守边塞的地方官吏升迁为羽林郎,累迁西域戊己校尉、并州刺史、河东太守。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爆发后,奉命镇压响应起义的北地先零羌、湟中义从胡和金城人边章、韩遂,屡屡败北。灵帝病危时,他驻屯河东,拥兵自重,坐待事变。灵帝死后,大将军何进和司隶校尉袁绍合谋诛诸宦官,不顾朝臣反对,私召董卓入京。董卓引兵驰抵京城,势力大盛,废黜少帝,立陈留王为...
查看全文
郑泰给了董卓什么建议,让董卓取消军事讨伐关东联军?
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这是历史的魅力,一起来研究下“三国英雄记——潜伏的老党人”的话题,感受历史的心境。? 周毖和伍琼被杀,这是关东联军的一个重大损失,不过很快另一个卧底就补上了他们的位置。 这个人是郑泰,一个老资格的党人,时任朝廷参事室参事(议郎)。 鉴于关东联军不断壮大,董卓想调集重兵讨伐他们。郑泰想到联军组建时间
查看全文
联军讨伐董卓,曹操为什么要去占领敖仓?
沿着古长城徒步,仿佛行走于历史与现实之间。一边欣赏雄浑壮观的边塞景象,一边不断去怀想曾经发生在这片历史大地的过往。今天来讨论“联军讨伐董卓,曹操为什么要去占领敖仓?”的话题,一起感受历史的魅力。? 联军讨伐董卓,最先打起来的是北线。 在河内郡屯驻的袁绍、王匡离前线最近,他们的驻扎地在黄河北岸的怀县,与洛阳的直线距离不过100里左右,轻骑兵半天即可到达。 袁绍
查看全文
讨伐董卓打算关东联军为何最后分崩离析了?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这是历史带来的回忆。一起来了解下“讨伐董卓打算关东联军为何最后分崩离析了?”的相关话题,看看是否能解决您的疑惑。? 孙坚继续前进,攻下洛阳指日可待。就在孙坚准备指挥所部向洛阳发起总攻的时候,后方却出了问题。 孙坚一路高歌猛进,袁术心里不踏实了,他虽然是关东联军南线总指挥,但他靠的是孙坚,孙坚在前面打
查看全文
讨伐董卓之战相关标签
2世纪中国
三国战役
勤王
汉朝战役
三国历史事件
汉朝历史事件
190年
191年
全战争Allwar
家族谱大览
[河南林县迁台董氏家谱]
始祖 : 董兴和 台湾始迁祖 : 董建昭(民国) 散居地 : 河南省林县及台湾省台中县丰原镇等地 珍藏者 : 赵振绩 原书: 写本. 民国68[1979]. [18]面 : 世系表.
浏览:100
会稽旗收岭董氏族谱 [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光绪22[1896]刻本(板存粤东韶州德吉第官舍). 2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远祖 : (唐) 董晋,字混成. 新昌雪溪祖 : 董千五二. 会稽渔渡祖 : (明) 董君锡,名宁六. 旗收岭支祖 : 董佛冈. 散居地 : 浙江省绍兴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董氏家谱. 目录题 : 董氏家乘. 谱序题 : 会稽董氏家谱.
浏览:0
河南原阳大宾董氏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大宾董氏族谱编修委员会, 2013年. 全1册(约254页) : 插图, 地图, 世系表, 肖像. 注 : 谱内仅说明慎言公为始祖第10世孙, 无详细说明第2-9世间世系资料. 谱内派系众多繁复, 详请查阅影像号第21-82页. 受姓祖 : 董父. 服侍于舜,因驯鳄有功,受封董姓. 其后子孙遂以赐姓为氏. 迁原阳祖(一世) : 董士能. 原籍陕西西安,因避难迁至河南阳武(今原阳). 迁大宾祖(10世) : (清) 董慎言,字敬之. 由原阳迁大宾乡. 下有二子,分二大派祖. 此谱主要记录慎言公房下世系资料. 派祖(11世) : 董显祚 ; 董昌祚. 显祚公下三房祖(12世) : 董衍(下一子 : 董绍绪) ; 董珖,字君府(下二子 : 董继绪 ; 董缵绪,出嗣于叔) ; 董琮(下一继子 : 董缵绪). 昌祚公下三房祖 : 董璜(下一子 : 董宏绪) ; 董玙(下一子 : 董元绪) ; 董璠(下二子 : 董启绪 ; 董承绪). 支祖(16世) : 董枬 ; 董椐 ; 董梓 ; 董栻 ; 董杭 ; 董棫...[等]. 皆为慎言公之后裔. 旧字派(11-24世) : 祚玉绪长先 木金清书德 秉广英才 新字派 : 新彦锦宗 富良冠海 世荣绍俊 安民为怀. 散居地 : 河南省原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脊题编目.
浏览:100
衍庆堂董氏房谱禄 [全1册]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97年衍庆堂五修. 全1册 : 世系表. 收藏所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南康始迁祖 : (清康熙)十三世祖董茂彩公离开广东兴宁, 选择南康鹿鸣乡得俊里的长坑孜(今南康市平田乡的长坑村)落基。 三大房祖 : (清)董宇富(彩公三子)字盛德 ; 董宇文(彩公四子)字郁周 ; 董宇云(彩公五子)字凌汉. 书名据书名页题, 书脊题及书衣题编目. 散居地 : 江西省南康县等地.
浏览:0
上湘龍城董氏族譜 [7卷,首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正谊堂修, 民国15[1926]木活字本. 9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远祖 : 董仲舒. 原籍湖北麻城. 始祖 : (明) 董信忠,字善全. 因官善化,迁湘乡. 派祖(2世) : (明) 董孝扬,字显崇. 信忠公之子. 下分四房. 四大房祖 : (明) 董良俊,字世英,号恩溪 ; 董良杰,字世雄 ; 董良臣,字世佐 ; 董良翠,字世材. 俊公下六子 : 董传伦,字经宇 ; 董传化,字漍宇 ; 董传俸,字沂宇 ; 董传储,字文宇 ; 董传伟,字季宇 ; 董传任,字衡宇. 杰公下一子 : 董传作,字文宇. 臣公下一子 : 董传伸,字念庵. 翠公下一子 : 董传仲,字时中. 班序 : 儒雅期忠孝 良传仕有芳 尚应学绍先 方正辅家邦 大启声名远 宏开世泽长 鸿文昭盛治 华国迪前光. 散居地 : 湖南省湘乡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签题 : 上湘董氏族谱.
浏览:100
董氏五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策堂, 民国30[1941]. 21册 : 世系表. 不得复制. 本微卷缩小42倍率, 请用高度放大阅读机. 迁潭始祖 : (元明之际) 董秀兴. 散居地 : 湖南省湘潭县等地. 卷端题 : 湘潭三坪董氏五修族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