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普遍存在的祠堂,其有哪些用途?
说到祠堂,大家可能都会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存在,一般古代的大家族都会自己建一个祠堂,而祠堂是一种纪念性的建筑,是具有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的,那么古代普遍存在的祠堂,其有哪些用途?今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讲。
图源自网络
关于祠堂,最早是出现于汉代,根据《汉书·循吏传》记载,“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及时祭礼不绝。”其主要的意思汉代的官吏文翁在蜀地去世,当地的官员和百姓们为他建立祠堂,每年都会在诞辰和祭日的时候去祭祀。
由此能说明祠堂最主要的用途就是祭祀,在祠堂内大都摆放了祖先的牌位,在待定的日子里,族长或者家里的长辈都会带着族里的子弟来此上香叩拜先贤,此时的祠堂制的前身就是古代的家庙制,而且在这个时候并不是所有家族都是能拥有祠堂的,能够修建家庙的都是家中有官爵的。
图源自网络
等到了宋朝,南宋杰出理学家朱熹作《家礼》,这个时候开始了立祠堂的制度,从此称家庙位祠堂,在《家礼》中提到:“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为四龛,以奉先世神主。”因而修建祠堂祭祀祖先被重视且大力践行,此时要注意的是,修建祠堂也是有等级限制的,民间不能自己立祠,直到明代嘉靖年间,民间才被允许联宗立庙,后来又演变成,做过皇帝或者封过侯的姓氏,才可称家庙,其余称宗祠。
随着祠堂的日益完善,祠堂的用途也是越来越多,一般大家族的祠堂的占地面积是比较大的,因此祠堂在古代还会被作为婚嫁丧寿的活动场所,一般新人举行婚礼的时候会在祠堂中跪拜高堂祖先,以此获得父母的认可和祖先的祝福;如果家族中德高望重的老人要过生日,也会在祠堂内设宴操办;还有就是在一些古代的电视剧中,祠堂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是族人违反族规的,就会在这里被教育和受到处理,如果说家族中有事情要解决,祠堂成为了族长和有议事权的人商量事情的场所,此外,一些世家大族会在祠堂中设立私学,以供族内子弟读书,也就是说,祠堂还被当做教育场所。
图源自网络
总而言之,在古代,祠堂随着时代的变化增加了很多功能,而到如今有些祠堂在历史的洪流中已经消失,而有的祠堂至今仍保存完整。(族谱网:www.zupu.c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