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族谱知识

中国传统家训的三个发展阶段你知道吗?

2021-06-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76
转发:0
评论:0
在古代,每一个家族都有特定的家训,但家训是在家族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的。中国传统家训有三个发展阶段,你知道是哪三个阶段吗?第一个时期,是先秦到两汉时期。它以先秦儒家经典为源,以两汉时期人们依据儒家经典阐发治家做人道理作为其流。在先秦儒家经典那里,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圣贤,从他们所设计的社会理想和伦理道德标准、行为举止规范出发,对那个时期具有普遍意义的家训所进行的提炼,反映在《易》、《礼》《诗》《书》、《春秋》和《论语》、《孟子》、《孝》、《大戴礼》等典籍中。通过儒家圣贤对话这种形式所反映出来的先秦家训,又成为中国传统家训中的经典,直接成为两汉及其以后人们作为治家教子的价值标准,而被效法并得到阐扬。两汉时期家训作为先秦家训的流,反映在当时人的家庭对话中,直接引用先秦圣贤的语录,在阐释中体现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在当时是十分普遍的。两汉时期,人们在家训中,是将儒家经典作为格言、准则、信条来看待...

  在古代,每一个家族都有特定的家训,但家训是在家族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的。中国传统家训有三个发展阶段,你知道是哪三个阶段吗?

  第一个时期,是先秦到两汉时期。它以先秦儒家经典为源,以两汉时期人们依据儒家经典阐发治家做人道理作为其流。在先秦儒家经典那里,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圣贤,从他们所设计的社会理想和伦理道德标准、行为举止规范出发,对那个时期具有普遍意义的家训所进行的提炼,反映在《易》、《礼》《诗》《书》、《春秋》和《论语》、《孟子》、《孝》、《大戴礼》等典籍中。通过儒家圣贤对话这种形式所反映出来的先秦家训,又成为中国传统家训中的经典,直接成为两汉及其以后人们作为治家教子的价值标准,而被效法并得到阐扬。两汉时期家训作为先秦家训的流,反映在当时人的家庭对话中,直接引用先秦圣贤的语录,在阐释中体现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在当时是十分普遍的。两汉时期,人们在家训中,是将儒家经典作为格言、准则、信条来看待的。它反映了先秦两汉时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和形成时期的文化特征。

中国传统家训的三个发展阶段你知道吗?

  第二个时期,是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中国宗法专制社会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指导传统社会发展的理论。另一方面,在社会发展中,已经建立起了全社会所普遍遵循的伦理道德体系,行为规范标准,理想追求价值,社会体制,以及深蕴于中华子民心中的文化心理结构。因此,在家训中,一方面以作为文化主轴的儒家文化为指导,另一方面以社会既存的文化价值体系和尺度作为家训的内容,如宣扬已经在社会生活中建立起来的人生哲学和处世哲学,宣扬儒家文化所崇尚的理想人格和文化信念,宣扬宗法专制社会所认同的伦理道德风尚、节操,鼓吹传统社会的家庭观,鼓励人们依照时代的价值标准进行自我完善,勤奋好学,立志成才。这就意味着,由先秦两汉以来迄于魏晋隋唐,人们由主要遵循儒家经典进行家庭教育,转而以儒家文化价值观念为依据,主要以现实社会体制及其文化内涵作为家训的主要内容。这样,魏晋隋唐时期的家训就具有了更为广阔的文化意蕴和文化现实感。它也反映出那时人们已进入到自觉的家庭文化建设阶段。当然,这种家庭文化建设依然是以传统社会统治阶级所张扬的文化观念和信念为主轴的。作为魏晋隋唐时期反映家训文化内容的典型和代表之作的,就是南朝北齐人颜之推所撰的《颜氏家训》。

  中国传统家训的三个发展阶段你知道吗?

  魏晋隋唐时期的家训,反映了传统文化欣欣发展的景象,反映了中国文化在那个时期一体多元化发展的体貌。在那时,文化的内涵虽以儒家文化为主体,但其他文化内涵或勃兴一时,或渗透其间,或交互影响而互相吸纳,呈现出一种开放的文化态势。这种文化走向也自然反映到了那时的家训中。

  第三个时期,是宋元明清时期。经过第二个时期对孔孟圣贤重视家庭教育的弘扬,在这时,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对于家庭文化的建设,已经成为一种自觉的文化活动。它虽继续张扬作为文化主体精神的儒家文化,但它也以每一时代的文化内容作为家训的依据。因此,在这个时期的每一时代,家训著作层出不穷。对后世卓有影响者,如袁采的《袁氏世范》、司马光的《居家杂仪》、陆九韶的《居家正本制用篇》、朱熹的《蒙学须知》、陆游的《放翁家训》、倪思的《经锄堂杂志》、温璜的《温氏母训》、许衡的《许鲁斋语录》、吕本中的《童蒙训》、高攀龙的《忠宪公家训》、张履祥的《训子语》、霍韬的《渭涯家训》、焦循的《里堂家训》、曾国藩的《曾文正公家训》、邓浮的《家范辑要》等等逾百种。它是在中国传统社会由盛世向衰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反映了-种定型形态和臻(zhen)于完善的文化形式和内容。因此,它所宣扬的文化内容更为精细,涉及忠孝节义、礼义廉耻、信爱和平、经世应务、为人处世的各个方面,涉及个人、家庭、国家的各个领域,涉及到自我、人我、物我关系的各个环节。总之,它反映的是在一种社会发展已经处于鼎盛并向衰世发展的文化状态,社会体制已经定型和完善以后,如何修身,如何齐家,如何治国、平天下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你家的家训是啥?你知道吗?
提到“家风、家训”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书香世家和贵族豪门,觉得家训家风一定是跟家境联系在一起的。其实不然,不管是贫寒人家还是小康、中产,我们都能发现说话做事有教养、懂分寸的知礼之人,也能看到毫无礼仪、满口脏话的熊孩子、熊家长。而这两种类型的人背后都跟家风、家教的传承程度密切相关。古时候每一族都有每一族的家训、家规,而且严格执行,现在,好多家庭也一直以优良、严格的家教教育子弟。01汉代以来,家训著作随着朝代的演变逐渐丰富起来,一大部分家训都是记录在祖辈家谱中的,里面治家教子的名言一代代传承下来,逐渐成为后辈们的治家良策。记忆中,老家正房两侧常年刻着一对字: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以前不知出处,只是在父辈的教导下了解了它的意思,然后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节俭、勤奋的人生品德并践行至今。后来才发现,这句话出自《高氏家训》《高氏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
· 你一生必须原谅的三个人
古文里有一段很有名的对话。寒山子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如何处之乎?”拾得笑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这样的话语中其实包含了人生的许多哲学,而宽容则是一种很重要的人生哲学。人的一生至少要用宽容心原谅三个人。1你必须原谅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没有完美,人都有犯错和所不能及的事,也不可能得到每个人的认可。当你长久沉浸于自责之中时,人生会变得悲观,同样的错误不但不会消失,而且会在你的人生现得更加频繁,所以你要时常保持微笑,宽容自己。2你必须原谅你的敌人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你不知何时就会多了一个敌人。特别是当今社会工作压力越来越大,难免会有人与你想法不一样,他可能会在背后议论你、诽谤你,把你当做敌人。即使你是一个与世无争的人,可麻烦偏偏会找上你,这时你要怎么办?是让自己和敌人变得一样心胸狭...
· 这三个典故你都知道吗?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历史故事典故自然数不胜数。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下这三个典故。典故一:“人生贵得适志”历史出处《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诗文引用(宋)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现代人的语义表达后人借用张翰传及其用语,表达人生贵得“适志”,随缘而归,不须求田问舍、不须刻意追求功名利禄。是作者欲摆脱尘俗之累,寻求自我精神解脱的方式与自在心态。】典故二:“君无救世之意,何但上下床之间耶?”历史出处《三国志·魏志·陈登传》:‘许汜与刘备共论天下人,许汜说自己昔日见陈登时,陈登‘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刘备对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王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
· 中国传统家文化的魅力我们都知道吗
中国具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孔子、老子传统文化,事实5000多年前中华大地就是文明于世、地上没有的、超出世界的──神州。“道”这个字也有信息、语言的意思。老子那个时候非常奇妙地体会到,宇宙背后是有真理的信息存在。《老子》说:天地之母,万物之根,众妙之源,从无中生有,乃天地之始;《庄子》说: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圣经》说:太初有道,道就是上帝,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是人的光。中国最早文化的古经《尚书》和《诗经》记载着:中国人来自上帝。早在老子古经中便记载旧约《圣经》预言中的“耶稣”。而且两千多年来,举凡太平盛世,竟无一不是遵循了老子之学说。顺天道治国的皇帝,囊括了仅有的几百年辉煌时代。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之治等等。孔子倾注毕生心力宣扬敬天爱人的忠恕之道,当代多个皇帝均尊纯了老子“天道”的统治方式,那么老子的神学知识是那里来的呢?就目前世界不管任何一种...
· 塔的起源及发展阶段
原塔的建筑形式源于古代印度,称作窣婆坡(梵文STUPA),原是佛教高僧的埋骨建筑。随着佛教在东方的传播,窣婆坡这种建筑形式也在东方广泛扩散,发展出了塔这种极具东方特色的传统建筑形式。塔在中国古代称之为“浮屠”、“浮图”。中国化的佛塔平面形状以方形、八角形居多,层数一般为单数。通常由地宫、塔基、塔身、塔刹组成。中国古塔从建筑形态上来分,大体可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式塔、亭阁式塔、金刚宝座塔等。楼阁式塔是我国古塔的主流建筑,是我国现存数量最多的古塔类型。密檐式塔的数量仅次于楼阁式塔。二者加起来则占了我国现存古塔的绝大多数,其体量高大,用料多样,在不同的地区,地质条件不同,建塔技术也不同。对塔的建筑学研究涉及了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壤学、地质学等诸多方面。古塔建筑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东汉到唐朝初年,是印度佛塔与我国建筑形式不断磨合的时期,是我国古塔发展的第一阶段。从唐朝经两宋到辽金时期,是我国古塔...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