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修建祠堂,外嫁的女儿需不需要出钱?
自古以来,在男女平等问题上一直争论不休。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平等?农村修建祠堂,外嫁女儿需不需要出钱?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是越来越好了。在南方地区,尤其是在农村或者说宗族观念比较强的城镇,很多人都有修祠问宗的想法。
但引起争议的,往往是女性在族谱和宗祠修建中的表现,或者说,是当地宗族对他们的要求。
其中很常见,争议也非常大的一点,就是“修祠堂时,外嫁的女儿是不是必须出钱?”。
回答这个问题,应该先从祠堂的意义说起。
祠堂的意义是什么?
祠堂是父系社会关系为主下,所产生的一种姓氏文化,祠堂的作用有很多。
一般来说有祠堂也必会有族谱,族谱会记载着自己姓氏各代的祖先。后人可以从族谱上追溯自己祖先来自哪里,在传统的祭祀节日,通过祭祀祖先,表达着对祖先的思念及感恩。
祠堂也有记载着家风、家训,有着相当的积极意义。
虽然在法制健全的现代农村,有些处罚可能已经过时,但良好的家风,有助于培养出三观正的族人。百千年传承下来的家风,旧则旧矣,总有其可取之处。
而由宗族家风带来的约束,使得后代族人心有敬畏,为人处世方针以遵纪守法,不违祖训为准则。祠堂也是族人举办结婚、丧事、过寿等重大酒席的场所,利于族人之间的感情维护,也利于族人团结、互助。
出嫁的女儿,也一定要出钱修建吗?
在传统的祠堂文化当中,是由男性为主导,祠堂里所放的先人牌位,都是属于同氏姓的男祖先,出嫁的女儿,她们在百年之后,是不入祠堂的,并且在族谱上也不会有过多的记载。
有人可能会问,这不是重男轻女吗?
其实并不是,出嫁的女儿,她们虽然不能入娘家人的祠堂,但她们可以跟随着自己的丈夫,受到后代的供奉。
虽然现在有些地方早已破除了,女人不能入祠堂、不能入族谱的封建讲究,但出嫁的女儿其实没有必要在娘家人入祠堂。
想想母亲的兄弟后代,一般也没有给自己姑姑祭祀的习俗。
另外,祠堂不单是体现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也代表着后代对祖先的情感表达,更是象征着亲情之间的团结。
再者
一个祠堂的修建,整个家族的男丁捐赠出来的钱,都不足于支撑修建所需要的费用,那就说明,这个家族的人丁并不兴旺、或族人普遍不富裕、或祠堂的修建盲目地攀比,追求豪。
这样的祠堂,有违传统祠堂所存在的意义,因为它已经给后代造成了经济上的压力。
祠堂的修建,或许该这样做
祠堂代表着整个家族曾经的荣耀辉煌,谁不是名门之后呢,往上数几代,自己家族肯定会有一个辉煌的人,是家族人的榜样。
但随时间长了,每个家族、每个家庭所面临的情况都不一样。
修建祠堂应该要量力而行,如果能力有限、却好大喜功大修特修,只会给族人增加经济上的负担,祖先也不需要自己的后人,用这种方式,修建祠堂。
不论后人条件如何,祠堂的捐钱金额方面,应该是要以自愿为主,而不是强制分摊,更不能连出嫁的女儿都不放过。很多地方都会为认捐设置红榜,设置排名,确实是个可取之法。
最后
现在农村祠堂的存在与迷信、重男轻女无关,祠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祠堂是国人对祖先敬仰的一种体现。想对祠堂进行修建,是要根据家族的情况,量力而行,而不是盲目去攀比。
同对其他族人的认捐原则一样,关于对于出嫁女儿的约束,没有必须性。女儿有心有力有富裕,随自己的意愿捐了便是;如果没有能力或者不愿意,那也不能强行道德绑架,强迫出钱出力。
有能力愿给便给,没能力不愿出就不给。自愿并不违背修建宗祠的本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