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简介
北京 东红门外 曹氏族谱源流 国家不可无史,地方不可无志,家族不可无谱。史可知古今,志可明衍变,谱则可辩枝系、昭亲睦、别长幼。是故,凡家修谱,旨在弘扬家风,继传家训;承先人优良之传统,励后代奋发之志气。 御 赐 鱼 护 乾隆三十八年(1773),乾隆实施“通流济运”策略,即疏浚凉水河上游河道,以汇达运河,达到既可防洪、又能济运的效果。造水栅二,浚河三千余丈,又自栅口至马驹桥,浚河五千余丈,一共修河道八千余丈,修建桥闸凡九,新建闸五, 为表乾隆治理凉水河功绩,皇帝敕命在大红门外永胜桥头立了一座石碑,将御笔所作《凉水河》诗镌刻碑石之上,以作永久纪念。(此碑在文革中强拆)。 河道治理完成,敕命我曹氏先辈为凉水河鱼护,负责管理东红门海子墙外至张家湾段的治安,此段河内捕食鱼类权利由曹氏所有,并按月进贡皇宫。直至民国时期,凉水河仍然是我曹氏长辈负责捕鱼,管理治安。 即我先辈是乾隆十八年1773御封鱼护,迁入约在1710---1760年。 据曹文庆,曹文会,曹玉华,曹文忠,曹玉琪,曹玉林,曹文同等长辈,大哥们追思,张吉良贤弟大力支持,我曹氏先辈由山东,黄骅以南迁入,且以打鱼为生,故寻根追祖在与临近黄骅的临海,有河流的无棣县搜索,无棣县北有漳卫河,马颊河。两河之间有曹家庄,隶属小泊头镇。搜索电话号码无果,我找了小泊头镇派出所电话,请求支援,派出所副所长从寅枭帮忙找到了曹金平电话给我,汇报给曹文忠,曹文庆,曹文会,曹玉华等曹氏长辈。一起和曹金平沟通了解。虽然口音不同,但与长辈所说基本相近。为深入了解,征求长辈们意见,2020.4.15号,我自己亲赴山东省无棣县小泊头镇曹家庄。向镇派出所献书法,表示感谢。和曹金平书记,曹同星主任,曹培华(族谱主编)曹培胜(族谱编辑),曹同伦村民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曹培华主编介绍,曹家庄是永乐二年1404由山西迁入,为曹氏一代(一世)。距今600多年,现今族谱健全,祖坟完好。推算我东红门先辈为譜内十一至十二世(1710--1760)。 烈 祖之确认 烈祖在山东时以打鱼为生,临近海边,靠着卫河(建国后改称漳卫河),马颊河。 所以迁徙到了北京也是落在凉水河南岸北门口。后来因为隔教饮食习惯不同,在光绪33年迁到了凉水河北岸,落户壮丁屯。隶属于通州区马驹桥镇。 北门口村民信仰伊斯兰教。壮年男子喜欢舞狮子,有民间舞狮子的狮子会,狮子会的两只狮子头为木制。需要每年油漆,用猪血发酵, 伊斯兰教忌讳猪 。在北门口临走,受北门口族人委托,把民间狮子会的一对狮子和全套家伙什带到了壮丁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