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简介
河南省虞城县城南七公里,大侯乡宋集村池氏宗族,源于江苏省邳州市燕子堡镇池氏宗族。 据说,200年前,今江苏省邳州市燕子堡镇,一池氏族人,因躲避战乱或生活所迫,带领居家老小,背井离乡,一路西行,在今安徽省萧县黄口镇刘楼村落户。由于池老汉夫妇一路挨饿受冻,积劳成疾,没几年便相继过世。 池老汉夫妇膝下有三个儿子,当时老大已娶妻成家,两个幼小的弟弟便与哥嫂一块生活。在当时生活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两小兄弟与哥嫂之间因生活琐事产生了一些矛盾。日积月累,矛盾越来越大。终于,有一天,两小兄弟与哥嫂大吵一架,然后卷起铺盖摔门而出。当时,两兄弟中哥哥有十五六岁,弟弟只有十二三岁。 两小兄弟轮换挑着行李,一路西行。靠乞讨和给人家打零工维持生计,数天后,走到今河南省虞城县大侯乡宋集村时,便在这里落下了脚,扎下了跟。 几年过去了,勤劳、憨厚老实的两兄弟渐渐长大成人,在本村好心人的帮助下,两兄弟在此娶妻生子,过着安稳的日子。 又过几年,有一天,两兄弟商量,现在我们兄弟俩个都已成家,而且有了儿女,我们是不是该请个有文化的先生帮我们立个家谱,两兄弟一拍即合,于是,就请本村最有学问的教书先生为池家立家谱。几天后,教书先生通过精挑细选,反复斟酌,选出了“凤、福、来、廷、文、星、吉、兆”八个字作为池氏家谱。并为哥哥取名池凤岐,为弟弟取名池凤山。从此,河南省虞城县大侯乡宋集村池氏家族历经200余年繁衍至今。 到了公元1985年,由于本族谱的八个辈序已经用完,经本族成员多次商议后,在本家族长者池文科先生主持下,又延续了“鲲、祥、朝、圣、武、运、明、道、思、宗、广、善、传、家、永、茂、济、民、昌、德、延、世、友、孝”二十四辈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