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觉明
2021-07-14
延陵吴氏族谱序
周之初,泰伯、仲雍封吴,子孙以国为氏,则自三代以来其为名世也。远矣,秦汉之时裂而复合,合而复涣,星罗棋布而不可纪。至唐太宗(时),奏收天下谱牒,退新门进旧望、左膏梁右寒微,合一百九十三姓,千六百五十一家,而吴之姓氏与首称焉。今自唐太史公奕世至宣公,遂为江南右族。而有谱牒以遗后世,吴氏之谱灿如也。当时海内钟鸣鼎食之家而皆莫之或过。嗟夫!士之名世也有二:人品与家世而已。家世旧而人品不足则替;人品伟而家世虽替尤足以振之。家世之于人品而无忝所生,吴氏子孙并有之,爰书以为序。
宋西山道人真德秀撰
吴氏续修族谱序
盛世修谱,清平撰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有数千年文化底蕴的吴氏家族,更是把修谱视为不朽伟业。早在东汉时期,先祖吴如胜,始创吴氏族谱,呈汉桓帝御览后,拍案叫绝。于是立吴如胜子孙为吴氏正宗,世代主持苏州吴泰伯庙祀。近代吴佩孚将军,曾以数千银洋聘岳阳同族吴獬撰修全国吴氏总谱。当今全国吴氏宗亲和海外吴氏宗亲在江苏无锡编写《中国吴氏大统宗谱》,他将惠及子孙,功垂后世。
修谱是祖宗的遗训,族人的嘱托,也是我们多年的夙愿。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岁月砥砺,人们的记忆早已淡漠如烟。要把千百年散落族间的族谱资料整理,编集,其间的艰辛、曲折不言而喻,数年来,我曾三次下大竹县查阅族谱。考查了相临的县、区、乡走遍了本乡的每一个角落,爬山涉水,挨门询问,逐户访查,广征博采。查阅那些残缺朽裂的族谱家书,考证那些依稀难辨的碑碣铭文,取得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为了全面系统地考证、收集资料。今年八月,我冒着酷暑,踏上了三百年前祖宗入川的路线去寻根,溯源。行程数千公里,到了祖藉江西省的赣州市信丰县,福建省的长汀县、上杭县、连城县。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族人的帮助下,到了祖居地,目睹了我们历代的族谱,拜揭了保存下来的先祖坟墓,特别是游览了位于连城县宣河乡培田的吴氏古庄园。瞻仰了数十座吴氏宗祠。它以“中华瑰宝,民间故宫”的美誉,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设计精巧,式样独特,工艺精湛,保存完好令世人惊叹。它既是中国建筑文化精髓的继承,也是我吴氏先祖匠心的发扬。从它珍藏众多的诗词、书画、散文、楹联、扁额更能体现我吴氏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让我领略到了中国古文化的深厚内涵和吴氏大家族的动人风彩。增添了对祖宗的崇敬和自豪感,对这次修谱增加了动力,添了光彩。
这次修谱跨越时代长,涉面广,我们为了达到能联系得上的本族宗亲尽量联系,因为在入川时,我们的祖先是前后分批来的,支分复杂,房派众多。落点分散,资料残缺,跟我们在收集中造成诸多难题,总算得益于族人的勇跃参与,通力协助。几易其稿,刊印成书,与族人见面,在此我们应向在本次修谱中积极参与的族人表示谢意,向为我们家族保存族谱资料的族人表示敬意。
当我们把这套族谱奉献给族人的时候,我们完全沉浸在成功与欢悦中,因为我们总算完成了一项不小的文化工程,做了一件对得起祖先,对得起后代的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当我们把这套族谱奉献于先祖灵前,并向已逝的历代祖先和亲人,庄重地送上思念与敬意,因为谱中记录着他们历代以来的悲欢聚散,和荣辱兴衰,再现了他们的辉煌业绩和创业历程。是他们智慧凝聚的宝贵财富,是他们永存的故事。望族人要以祖先的辛劳和奋斗作为继续前进的起点,承先启后,励精图治,奋发向上,顽强拼搏,为我们宗族能立于中华民族之林,为我们中华民族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作出贡献。
泰伯一百零八世慎庭公三十三世孙统昌敬撰
吴氏会修宗谱后序
万历戊寅年,谦奉玺书视芜湖,榷尝携旧家乘一帙,暇则辄检而细阅之,见其残缺已甚,因锐然欲重修辑,以成先大人志。时浯城方伯公近泉志亦与谦合,特遣其弟见崖持谱远谒,议会编焉。顾未抵湖而见崖竞有池州香口之变,欲会修得乎。迨乙酉春,谦自镇江奔先人讣归,方伯公遣其子与侄以吊,仍议再修,诺之。不谓本年终,方伯公且逝,无从如约一面,事竟寝时,则本宗独举之意已决。即盱抚间同我经公后者未敢相阙,此曷以故,则恐复如浯城故事,作舍道傍为大可鉴耳。幸赖宣公在天之灵,默启诸宗不谋而合,一时以会谱响应者如云,丙戌季秋,集议于谦之正义堂,择望台楼举事,历一年谱告成。噫!何神速哉,则以有族之特达奇彦。鹏田道溥、贺;彭泽天奎;厚山濂、椽;苦竹应轸;棠阴才美、玠、及余弟雍谦等,校编检次督率有道也。不侫藉以乐观其成,义无可言乎,谨拜手稽首曰,我族旧谱,大修于永乐丙戌,迄今有百八十年,其间周尝增修者,亦然亦不过合杨公守、仁公本支,为之何以有今日纠联一十八族之盛,且其纠而成也。又岁在万历丙戌,事之兴也,数固如此哉。顾其数未易值也,其谱之合亦未易言也,即以曾湾、浯城往事论之,一议修于戊寅弗果、再议修于乙酉弗果,己独举于丙戌之春,以诸族会修有命亦弗果,延格十年,事若有待,则其与诸族合而举此钜典也,可不谓难哉。知其举之难则必念其合之尤难;知其合之难,则所以长保其合,俾相联属以不失水木本源之初,人心日益兢兢,勿以视之矣。顾其道有二,一在分之明;一在情之洽。分何以欲明也,盖族有尊卑长幼,此天秩自然之序,原不待辩者。第族散支繁,其中不无显晦盈乏、众寡强弱之异,一有僭差便干伦次,欲久合得乎,愿勿挟贵、勿挟富、勿挟众、勿挟强,燕见公集,一循其自然之序,即称谓坐立间毫无逾越,然后成其为大。缘各支自明其分易,合众支共明其分难,此今日之分所以盖不容紊也。情何以欲洽也,盖我族星布棋列,子姓何啻千百计,而总之皆宣公一体所分,尚为其族处之异地视若秦越,致事体略不相关,则诸之修者迹也。如情,何谓有情不相孚而可以久合者,愿今伊始,通吊庆、问有无、急患难、严训诫、义庄义仓随力建置、祠宇学舍量资修举。凡族之孤者、贫者、愚者、弱者皆视这一体,不令饥寒失所之甚。至岁会西沱公督府各必以此数事为首问,而尤加意于婚丧不能举者,庶无负我祖宗厚望之意。况谱者普也,少长适均之义也,一悟普之义践普之实,藩篱自破、形骸自融,即古所称仁人孝子之用情当不过是,若徒藉此夸其门阀,耀人睹听,而于伦分情义之间毫无当焉,则岂其会修意哉。惟情洽见仁、惟分明见让,传称仁让风行,国人且有兴,矧我族乎。是在豪杰之士首倡而力行之,家有谱即国有史也。春秋经中之史,其义专取备于贤者,故谦敢附于春秋之意,以责望于族之贤人君子云。至于近宗聘君、远宗季子,列祖盖厚自树立以光斯谱,则有吉水邹先生言,永为吴世世龟鉴,何俟谦赘,是为序。
明万历十五年岁次丁亥九月二十八日吉旦
赐进士中宪大夫直隶镇江府知府前刑部山西清吏司郎中二十二世孙撝谦顿首谨书
0条评论
当前问题最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