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什么是国学/”的回答
国学文化
手机版
关注问题
矫诗胤
2021-07-14
国学定义及《四库全书》   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大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掀起遂至今,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于今而言,则正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关于国学的定义,严格意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普遍说法如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19期)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但主要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编撰于乾隆年间,由当时的纪晓岚、王念孙、戴震等等一流学者完成。“四库”指经、史、子、集四部,“全书”指所收都是全本。 经部——经部分为“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群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石经类”、“汇编类”,主要是儒家经典和注释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其中儒学十三经:《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部——史部分为“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抄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汇编类”,重要书目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战国策》、《宋元明史纪事本末》等等。   子部——子部分为“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丛书类”、“汇编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耶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重要书目如:《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管子》、《尹文子》 、《慎子》 、《公孙龙子》、《淮南子》、《抱朴子》、《列子》、《孙子》、《山海经》、《艺文类聚》、《金刚经》、《四十二章经》等等。   集部——集部分为“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词曲类”、“闺阁类”,重要书目如:《楚辞、《全唐诗》,《全宋词》,《乐府诗集》、《楚辞》、《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等等。   [编辑本段]国学范畴   传统国学。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编撰于乾隆年间,由当时的纪晓岚、王念孙、戴震等等一流学者完成。“四库”指经、史、子、集四部,“全书”指所收都是全本。“国学”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当代文化中的精化相融的学术精髓简称。它是新一代应该了解的知识之一。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   大国学概念的衍生:国学、汉学、中国学。   “国学“,顾名思义,中国之学,中华之学。秦砖汉瓦,非秦(有英语China为证)即汉(Han Studies),自汉代以降,国力鼎盛,海外又称大汉民族之学为“汉学”,考据学虽然证实“汉学”一词至迟在南宋已较常见,狭义所指为两汉时期的经学学术思想,而汉代人研究经学着重于名物、于训诂,后世因称研究经、史、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为汉学;但海外所指汉学,或者又可理解为汉民族之学,即对中国的研究,尤特指关于对中国的语言文化、文学、历史和风俗习惯的研究,囊括中华六艺五术范畴。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五术指:山、医、卜、命、相等五术。(以上文章摘录自《南柯舟:国学热中谈国学》)   “国学“,更有宽泛的解释。如把百家之术,如儒、释、道、兵、法、墨等百家之说统统收于国学囊中,如此,则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都能统称为“国学”,其中除了佛教是外来宗教,基本全是诞生于中华本土,所以,国学又称为“中国学”、汉学。 (以上文章摘录自《南柯舟:国学热中谈国学》)   『论语』『孟子』   『论语』为二千来国人思想之总源泉,『孟子』自宋以后势力亦与相埒,此二书可谓国人内的外的生活之支配者,故吾希望学者熟读成诵,即不能,亦须翻阅多次,务略举其辞,或摘记其身心践履之言以资修养。   『论语』、『孟子』之文,并不艰深,宜专读正文,有不解处,方看注释。注释之书,朱熹『四书集注』,为其生平极矜慎之作,可读,但其中有随入宋儒理障处,宜分别观之。清儒注本,『论语』则有戴望『论语』注,『孟子』则有焦循『孟子』正义最善。戴氏服膺颜习斋之学,最重实践,所注似近孔门真际,其训诂亦多较朱注为优,其书简洁易读。焦氏服膺戴东原之学,其孟子正义在清儒诸经新疏中为最佳本,但文颇繁,宜备置案头,遇不解时,或有所感时,则取供参考。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乃戴氏一家哲学,并非专为注释『孟子』而作,但其书极精辟,学者终需一读,最好是於读『孟子』时并读之,既知戴学纲领,亦可以助读『孟子』之兴味。   焦循『论语通释』,乃摹仿『孟子字义疏证』而作,将全部『论语』拆散,标准重要诸义,如言仁,言忠恕……等,列为若干目,通观而总诠之可称治『论语』之一良法且可应用其法以治他书。   右两书篇页皆甚少,易读。   陈沣『东塾读书记』中读『孟子』之卷,取『孟子』学说分项爬疏,最为精切,其书不过二三十页,宜一读以观前辈治学方法,且于修养亦有益。   『易经』   此书为孔子以前之哲学书,孔子为之注解,虽奥衍难究,然总须一读。吾希望学者将『系辞传』、『文言传』熟读成诵,其卦象传六十四条,则用别纸钞出,随时省览。   后世说『易』者言人人殊,为修养有益起见,则程颐之『程氏易传』差可读。   说『易』最近真者,吾独推焦循,其的著『雕菰楼易学』三书(『易通释』、『易图略』、『易章句』)皆称精诣,学者如欲深通此经,可取读之,否则可以不必。   『礼记』   此书战国及西汉之“儒家言”丛编,内中有极精纯者,亦有极破碎者,吾希望学者将『中庸』、『大学』、『礼运』、『乐记』四篇熟读成诵,『曲礼』、『王制』、『檀弓』、『礼器』、『学记』、『坊记』、『表记』、『缁衣』、『儒行』、『大傅』、『祭义』、『祭法』、『乡饮酒义』诸篇,多游览数次,且摘录其精要语。   若欲看注解,可看『十三经注疏』内郑注孔疏。『孝经』之性质与『礼记』同,可当『礼记』之一篇读。   『老子』   道家最精要之书,希望学者将此区区五千言熟读成诵。   注释书未有极当意者,专读白文自行寻索为妙。   『墨子』   孔墨在先秦时,两圣并称,故此书非读不可,除『备城门』以下各篇外,馀篇皆宜精读。   注释书以孙诒让『墨子间诂』为最善,读『墨子』宜照读此本。   『经』上、下,『经说』上、下四篇,有张惠言『墨子经说解』及梁启超『墨经』两书可参观,但皆有未精惬处,『小取』篇有胡适新诂可参观。   梁启超『墨子学案』属通释体裁,可参观助兴味,但其书为临时讲义,殊未精审。   『庄子』   内篇七篇及杂篇中之『天下篇』最当精读。   注释有郭庆藩之『庄子集释』差可。   『荀子』   『解蔽』、『正名』、『天论』、『正论』、『性恶』、『礼论』、『乐论』诸篇最当精读,馀亦须全部游览。   注释书王先谦『荀子注』甚善。   『慎文子』『慎子』『公孙龙子』   今存者皆非完书,但三子皆为先秦大哲,虽断简亦宜一读,篇帙甚少,不费力也。『分孙龙子』之真伪,尚有问题。   三书皆无善注,『尹文子』、『慎子』易解。   『韩非子』   法家言之精华,须全部游览(其特别应精读之诸篇,因手边无原书,?举恐遗漏,他日补列)。   注释书王先谦『韩非子集释』差可。   『管子』   战国末年人所集著者,性质颇杂驳,然古代各家学说存其是者颇多,宜一游览。   注释书戴望『管子校正』甚好。   『吕氏春秋』   此为中国最古之类书,先秦学说存其中者颇多,宜游览。   『淮南子』   此为秦汉间道家言荟萃之书,宜稍精读。   注释书闻有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颇好。   『春秋繁露』   此为西汉儒家代表的著作,宜稍精读。   注释书有苏舆『春秋繁露义证』颇好。   康有为之『春秋董氏学』,为通释体裁,家参看。   『盐铁论』   此书为汉代儒家法家对於政治问题对垒抗辩之书,宜游览。   『论衡』   此书为汉代怀疑派哲学,宜游览。   『抱朴子』   此书为晋以后道家言代表作品,宜游览。   『列子』   晋人伪书,可作魏晋部玄学书读。   右所列为汉晋以前思想界之重要著作,六朝隋唐间思想界著光采者为佛学,其书目当别述之。以下举宋以后学术之代表书,但为一般学者节啬精力计,不愿多举也。   『近思录』朱熹著,江永注   读此书可见程朱一派之理学,其内容何如。   『朱子所谱·朱子论学要语』王懋竑著   此书敍述朱学全面目最精要,有条理。   若欲研究程朱学派,宜读『二程遗书』及『朱子语类』,非专门斯业者可置之。   南宋时与朱学对峙者尚有李东莱之文献学一派,陈龙川、叶水心之功利主义一派,及陆象山之心学一派,欲知其详,宜读各人专集;若观大略,可求诸『宋元学案』中。   『传习录』王守仁语,徐爰、钱洪德等记   读此可知王学梗概。欲知其详,宜读『王文成公全书』。因阳明以知行合一为教,要合观学问事功,方能看出其全部人格,而其事功之经过,具见集中各文,故阳明集之重要,过於朱、陆诸集。   『明儒学案』黄宗羲著   『宋元学案』黄宗羲初稿,全祖望、王梓材两次续成   此二书为宋元明三朝理学之总记录,实为创作的学术史。『明儒学案』中姚江、江右、王门、泰州、东林、戢山诸案最精善。『宋元学案』中象山案最精善;横渠、二程、东莱、龙川、水心诸案亦好;晦翁案不甚好;百源(邵雄)、涑水(司马光)诸案,失之太繁,反不见其真相;末附荆公(王安石)新学略最坏,因有门户之见,故为排斥。欲知荆公学术,宜看『王临川集』。   此二书卷帙虽繁,吾总望学者择要游览,因其为六百年间学术之总汇,影响於近代甚深,且汇诸家为一编,读之不甚费力也。   清代学术史,可惜尚无此等佳著。唐鉴之『国朝案小识』,以清代最不振之程朱学派为立脚点,偏狭固陋,万不可读;江藩之『国朝汉学师承记』、『国朝宋学渊源记』,亦学案体裁,较好,但江氏常识亦凡庸,殊不能叙出各家独到之处,万不得已,姑以备参考而已。启超方有事於『清儒学案』,汗青尚无期也。   『日知录』、『亭林文集』顾炎武著   顾亭林为清学开山第一人,其精力集注於『日知录』,宜一游览。读文集中各信札,可见其立身治学大概。   『明夷待访录』黄宗羲著   黄梨洲为清初大师之一,其最大贡献在两学案,此小册可见其政治思想之大概。   『思问录』王夫之著   王船山为清初大师之一,非通观全书,不能见其精深博大,但卷帙太繁,非别为系统的整理,则学者不能读,聊举此书发凡,实不足以代表其学问之全部也。   『颜氏学记』戴望编   颜习斋为清初大师之一,戴氏所编学记,颇能传其真。徐世昌之『颜李学』亦可供参考,但其所集『习斋语要』、『恕谷(李塨)语要』将攻击宋儒语多不录,稍失其真。   顾、黄、王、颜四先生之学术,为学者所必须知,然其著述皆浩博,或散佚,不易寻?,启超行将为系统的整理记述,以饷学者。   『东原集』戴震著   『雕菰楼集』焦循著   戴东原、焦裏堂为清代经师中有清深之哲学思想者,读其集可知其学,并知其治学方法。   启超所拟著之『清儒学案』,东原、裏堂学两案,正在属稿中。   『文史通义』章学诚著   此书虽以文史标题,实多论学术流别,宜一读。   胡适著『章实斋年谱』,可供参考。   『大同书』康有为著   南海先生独创之思想在此书,曾刊於『不忍杂志』中。   『国故论衡』章炳麟著   可见章太炎思想之一斑。其详当读章氏丛书。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冥著   有偏宕处,亦有独到处。   『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胡适著   『先秦政治思想史』梁启超著   将读先秦经部、子部书,宜鸹读此两书,可引起兴味,并启发自己之判断力。   『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著   欲略知清代学风,宜读此书。   乙 政治史及其他文献学书类   『尚书』   内中惟二十八篇是真,书宜精读,但其文佶屈赘牙,不能成诵亦无妨。余篇属晋人伪撰,一游览便足(真伪篇目,看启超所著『古书之真伪及其年代』,日内当出版)。   此书非看注释不能解,注释书以孙星衍之『尚书今古文注疏』为最好。   『逸周书』   此书真伪参半,宜一游览。   注释书有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颇好。   『竹书纪年』   此书现通行者为元、明人伪撰。其古本,清儒辑出者数家,王国维所辑最善。   『国语』『春秋左氏传』   此两书或本为一书,由西汉人析出,宜合读之。『左传』宜选出若干篇熟读成诵,于学文甚有益。   读『左传』宜参观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可以得治学方法。   『战国策』   宜选出若干篇熟读,于学文有益。   『周礼』   此书西汉末晚出,何时代人所撰,尚难断定,惟书中制度,当有一部分为周代之旧,其馀亦战国秦汉间学者理想的产物,故总宜一读。   注释书有孙诒让『周礼正义』最善。   『考信录』崔述著   此书考证三代史事实最谨严,宜一游览,以为治古史这标准。   『资治通鉴』   此为编年政治史最有价值之作品,虽卷帙稍繁,总希望学者能全部精读一过。   若苦干燥无味,不妨仿『春秋大事表』之例,自立若干门类,标治摘记作将来著述资料(吾少时曾用此法,虽无成书,然增长兴味不少)。   王船山『读通鉴论』,批评眼光,颇异俗流,读通鉴时取以并读,亦助兴之一法。   ......   今再为拟一真正之最低限度如下:   『四书』、『易经』、『书经』、『诗经』、『礼记』、『左传』、『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宋元明史纪事本末』、『楚辞』、『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其他词曲集随所好选读数种。   以上各书,无论学矿、学工程报……皆须一读,若并此未读,真不能认为中国学人矣。
0条评论
取 消 确 定
当前问题最新回答
相关问题互动
沈姓的祖先是谁?
锺文懿
赞0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