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韦洋
2021-07-14
祭祀,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有很高地位,尤其是古代中国。所谓“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祭品的选择是祭祀活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孝经》疏曰:“祭者,际也,人神相接,故曰际也;礼者,似也,谓祀者似将见先人也。”而祭品是实现“人神相通”的重要道具。
古代祭祀中,动物类的祭品统称“牺牲”。“牺”指动物的毛色纯,“牲”指动物的完整无缺。“三牲”特指由牛、羊、豕(猪)这三种“牺牲”组成的祭品,往往用在祭祀天地和祖先等比较庄严隆重的祭典中。由于在祭祀之前,必须将牲畜在栏圈中畜养一段时间,所以经过畜养的“三牲”称为“牢”。春秋以后,牛、羊、豕三牲兼用称“太牢”(也叫大牢),是最高等级的祭献;仅用羊、豕二牲称“少牢’(也叫小牢);牛羊豕中单独用一牲称“特”。
祭祀用的“三牲”必须通过严格的占卜挑选和精心的饲养,在有些特别重大的祭典中,祭牲在祭祀前三个月就要在栏圈内专门喂养,而且非常讲究“牺牲”的毛色纯正和身体完整。《春秋·宣公三年》载:“春王正月,郊牛之口伤,改卜牛。牛死,乃不郊。”《春秋·成公七年》:“春王正月,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鼷鼠又食牛角,乃免牛。”“郊”就是“祭天”,文中的意思就是说,祭天用的牛,必须经过占卜来确定,如果在圈养的过程中,哪怕是牛角和牛口有了小伤,也要“改卜”更换,如果更换的牛死了或又伤了,则宁愿“不郊”,也不敢用有瑕疵的牛来祭祀。被挑选出来圈养的“三牲”,由于它们是用来供祖先和天地享用的,所以其地位非常高。平时必被穿上绣有图集的“衣服”,《史记·老庄列传》载:“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同时古籍中“君式齐牛”、“国君下齐牛”等记载,说明即使国君见到它们,也要对其致敬。由此可见,古人对于天、地、祖先怀有怎样的崇敬之情。
古代中国严格的等级制度,也显现在祭祀活动中。具体到祭品,则表现在对“牺牲”的选用和“分胙”上。根据周代礼仪,帝王、诸侯致祭宗庙,牛、羊、豕全备,用“太牢”,卿大夫致祭宗庙,用“少牢”,不得僭越。《礼器》上也说,大夫以上祭祀用“太牢”叫做“礼”,士祭祀用“太牢”就是“无礼”,这叫做“攘”。同时,应该有的礼数没有达到也不行,齐国的晏仲平祭祀自己的祖先,做祭品的猪腿小到了盖不住豆,穿着洗过的旧衣服参加朝会,君子说他太小气,称之为“隘”。“胙”指的是祭品中的祭肉,“分胙”就是分食祭肉。古人认为,祭祀用的“牺牲”可以通神,神灵和祖先享用之后,会把福祉寄寓在牲体之中。分食这些牲体,就会得到祖先和神灵的保佑。“分胙”由主祭者来掌握,既要求平均,又要根据等级尊卑确定受“胙”的次序和享用的部位。
在具体的祭祀中,不同朝代对祭牲的毛色和部位有不同的喜好。《礼记·明堂位》云:“夏后氏牲尚黑,殷白牡。夏后氏祭心,殷祭肝。”说明夏朝祭祀喜欢用黑色的祭牲,且爱用动物的心;商朝祭祀喜欢白色的公牛,且爱用动物的肝。而在周代天子祭天时,祭牲用骍,即黄赤色的牛。献牲时,天子要亲自牵牲。进入庙门,把牲系在石碑上。卿大夫坦开衣服宰牛,先取牛毛,以耳部的毛为好。再以鸾刀剖开牛腹,取出血和肠子间的脂肪,然后退下。等到生肉和熟肉都献上之后,天子才退下,以示对天的恭敬。同时,在不同的祭典中,对祭牲的处理方式也不同。比如,祭地时要把赤色小牛埋在坛下,祭四时之神时要把羊、豕埋在泰昭坛下等等。此外,对祭牲的生熟也非常讲究,一般来说,祭天用牲血,祭自然之神用生肉,祭祖先则用熟肉。但祭祀初祖则要用生肉,因为初祖生活在上古,而上古不熟食。
“三献”之礼,即三次进酒的意思,分为初献爵、亚献爵和终献爵。“三献”之礼是一项非常隆重的仪式。仪式开始前,要击鼓奏乐,主祭者要将手净、擦干。然后行初献爵礼,要在供桌上摆放筷子、盏碟等餐具。众人行三跪九叩之礼。叩首复位后,要读祝文。清代礼部颁发全国统一的《祝文》是:“维神迹著两垣,枢环北极。六匡丽曜,协昌运之光华;累代垂灵,为人文之主宰。扶正久彰夫感召,荐馨宜致其尊崇。兹届仲春、秋,用昭时祭。尚其歆格,鉴此精虔。尚飨!”读完祝文后,行亚献爵礼,上羹饭与肉等食物。众人再三跪九叩。终献爵时,上菜蔬、果品等时令食品。众人第三次行三跪九叩之礼。每次进献都要上香。三献完毕后,大家分食供品。
0条评论
当前问题最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