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侑佳
2021-07-14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镇北头村,旧称北疃。现有居民760余户,“都”姓占90%以上(村民原均姓都,近年迁入少数杂姓)。查元代以前,牟平境内原无“都”姓,全国各地姓“都”的也很少。“都”姓何自而来?现据有关史籍和地方史料,不揣浅陋,试作简析。
公元1209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建大蒙古国。1271年,忽必烈建元朝,因元朝版图最大,不易治理,直到至治元年(1321),行政区划始趋稳定。山东是直属中书省,称为“腹里”地区,省下又有路、府、州、县四等,大率以省隶路,以路领府、领州、领县。当时的宁海州(今牟平、乳山、文登、荣城一带)不隶属于路而直隶于省。元代统治者为了保证对各征服地区的控制,在当地官员(路、府、州、县)之上,都派出一个蒙族官员,名为达鲁花赤,对当地官员进行监督并掌握最后的裁夺权力。诸王、附马在自己统治的分邑,也分别派出陪臣,充任达鲁花赤。各路达鲁花赤,必须由蒙古人担任,蒙古人出缺,由色目人补充缺额。派驻宁海的达鲁花赤,名叫必里海。必里海还兼管本州奥鲁劝农事。奥鲁,蒙语为“老少营”。蒙古制度,男丁从军出征,家属和童仆,按千户组织在后方或随军队经营畜群或其它产业,供应前方。凡军户中迁发丁壮,替换老弱,供应军需,赡养出征人员老少,处理军户间纠纷等事,皆归各路奥鲁官府管理,不受地方官府管辖。以后因政出多门,不便统一领导。至元元年(1335)以后,逐步改由地方路、府、州、县兼领诸军奥鲁,管理军户。劝农,鼓励耕作之意。达鲁花赤必里海,既是宁海州军事、政治、经济以及军队家属的统治者,也是宁海州(现牟平)“都”姓的辈份最高的“老太爷”。
据焦希程撰《宁海州志》(明嘉清年间刻本)卷下“官守”部分记载:“元初有必里海,中统元年,海死,子抄儿袭;抄儿死,子不老赤袭。子孙遂家焉,子孙存姓曰‘都’。”又见北头村《都氏谱书》:都氏系皇元宗室,始祖系必里海公,元初为宁海州达鲁花赤兼本州诸军奥鲁劝农事。必里海公卒,讳抄儿袭;抄儿公卒,讳不老赤袭。嗣后,皇元鼎革,隐居于乡。明太祖存先代之后,赐姓曰‘都’,‘都’氏自此始而谱。”可证牟平“都”氏始祖为元初必里海,而“都”姓又是明太祖朱元璋赐予的。必里海及其子孙三代,都是世袭的达鲁花赤,历时89年。现北头村都氏宗祠,年年必写对联一付,以志本族之由来:
奥鲁劝农,在元朝总执州事
以官为姓,至昭代世处海滨
“都”姓系皇元宗室,蒙族后裔。蒙族原是蒙古高原上的游牧部落之一,世代以游牧射猎为生,“择水草而居”,没有一定的居住村落。来宁海以后,改朝换代,大权旁落,隐居于现牟平之东北隅。这些老前辈们,既不会种田,又不会捕鱼,更无广袤的草原可供放牧。蒙汉杂处,习俗各异,语言不通,当时的困难处境完全可以想见。环境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性,人们也可以改变和利用环境,使之适于自己的生活需要。元初必里海的后代,为谋生存,为求繁衍生息,他们凭自己的双手和大脑,靠兄弟民族的帮助,顽强拼搏,奋斗不已。“养牛习耕作,造船学捕鱼”,不知经过多少人、多少代的努力,才改变了原来游牧部落的生活习惯,逐步消除了蒙族与宁海当地的汉族的差别。
原于北头村定居的蒙族人民,经过17代人的努力和600多个春秋,除迁居外村外地者外,现已发展到760多户,2400余人,垦良田2500余亩,置机船50多只。既善耕种,又擅捕捞。年总收入600多万元,其中渔业收入172万元。林果丰美,五业兴旺。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北头村的两个文明建设,更出现了一日千里、万象更新之势。
摘自《都氏家祠》
0条评论
当前问题最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