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将巧克力当作“爱情礼物”赠与情郎的,是一位西班牙公主。
西班牙的玛丽亚·萨尔莎公主,在与法国的路易十四订婚时,将巧克力作为订婚礼物,送给了她的这位未婚夫。
当时正值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在带来奇珍异宝的同时,也带来了巧克力的原料:可可豆。
巧克力那种神秘而令人上瘾的味道,很快借法国的社交圈名扬整个欧洲王室。
而西班牙人则在之后一个多世纪里,垄断了巧克力从原材料生产到加工成型的整个生产链,并因此大赚一笔。
巧克力能成为“王室的订婚礼物”,并不空穴来风,早已有研究表明:巧克力能带来幸福。
巧克力吃起来入口即化,被誉为“神的食物”。
而“情人节送巧克力”与“圣诞节吃肯德基”,都是拜日本商家的【广告营销】所赐。
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一家叫 Morozoff(莫洛佐夫)的日本糖果公司,针对在日本的外国人做了一则情人节送巧克力的广告。
这是第一次将情人节和巧克力联系在一起的传播行为。
1936 年2 月12 日,在情人节的前两天,莫洛佐夫糖果公司在英语读物《The Japan Advertiser》上刊登广告:「将莫洛佐夫的精美盒装巧克力,作为情人节礼物,送给你的爱侣吧!」当时在日本的外国人苦于水土不服,情人节不知送何物给情人,莫佐洛夫巧克力强有力地填补了这一空缺。莫洛佐夫巧克力也因此大卖,重新定义了情人节。
日本友商看到莫洛佐夫的巧克力大卖,沉不住气了。他们决定也要分一杯羹:
1958年1月,日本知名巧克力公司Mary’s突发奇想,发起了将巧克力和留言卡片组合在一起,捆绑进行销售的情人节企划。
将巧克力与情书一起赠与心上人,成为了当时日本人的基本操作。
Mary’s的这个风潮,受到糖果巨头森永等公司的注意。
之后,森永也搞起了营销活动:买巧克力送抽奖机会,大奖有手表、钻戒等。
他们希望以此来刺激年轻女性消费,达到宣传情人节巧克力的目的。
在森永的情人节巧克力广告中,并没有出现任何关于情人节由来的介绍。
甚至把2月14日命名为“爱之日”、“巧克力之日”,含义也从爱意表示,转向互相送礼。
这些广告虽然没有言明针对女性,但指向非常明显。
其他巧克力制造商因此也纷纷跟进,采用同种宣传模式。
在日本众多巧克力商家的努力下,他们终于将情人节与巧克力捆绑了起来,每年的情人节都是他们赚钱的好时机。
90年代日剧进入我国,在剧里的日本年轻人影响下,我们也逐渐开始在情人节送起了巧克力。
自此,“情人节送巧克力”也作为某种共识,深深植入在我们的潜意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