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历十月一的又来”的回答
关注问题
多五妹
2021-07-15
“十月一,送寒衣”。农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十月朔”,又称“祭祖节”、“烧衣节”、“寒衣节”。农历十月一日与 春季的 清明节、 秋季的 中元节,并称为中国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

夏秋冬往复循环,十月为 孟冬。十月一日是进入 寒冬 季节的 第一天。民间在十月一日,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如果此时 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由生者的御寒加衣,想到死者的防冷需要。于是产生了“十月一,送寒衣”的风俗。主要 习俗就是 烧纸钱。



中国传统节日的设置与 节气和亲情有着密切的联系。祭祖节是由于节气变化,于生者的御寒需要,而想到故去的亲人所产生的一个 节日。为故去的亲人烧衣送衣只是个形式,它反映了生者对亡人的哀思与崇敬。更深层的意义是让生者在对亡人的祭奠中,引导人们尊老敬老,从而形成一种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



三、“十月一,送寒衣”的风俗是起源于 孟姜女哭长城这个 传说故事



民间传说,孟姜女新婚燕尔,丈夫就被抓去服徭役,修筑长城。 秋去冬来,孟姜女千里迢迢,历尽艰辛,为丈夫送衣御寒,谁知丈夫却屈死在工地,还被埋在城墙之下。在农历十月初一这天,孟姜女寻到埋葬丈夫的那段长城,长城脚下哭祭丈夫,并把带来的棉衣烧掉。后来,人们就有了送寒衣的风俗。



孟姜女哭长城这个传说是我国 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形成于 唐朝。这个故事的蓝本是流传于春秋战国时的“杞良妻”的故事。



四、烧纸钱的来历



说起祭祖节的来历,这里面有蔡伦造纸和蔡莫烧纸的故事。



蔡伦发明了纸,解决了写字困难。当纸刚发明出来的时候,人们争着购买,很能赚钱。这时,蔡伦的嫂子慧娘心想,造纸有利可图,就让丈夫蔡莫去找蔡伦学造纸。蔡莫去到蔡伦那里,学了 三个月,就回来开起了造纸厂。因为蔡莫造的纸,质量不高,卖不出去,堆了满屋,夫妻二人望着纸捆,非常发愁。后来慧娘想出了一个办法,她在丈夫耳边嘀咕一阵,就让丈夫按照她说的办。



三更半夜,突然,蔡莫放声哭了起来。邻居们不知蔡莫家出了啥事,都关心地过来看望。蔡莫跟邻人们说,因他和妻子吵了几句嘴,她就上吊死了。他怕 天明 娘家来了人,闹个地覆天翻,求乡亲们行个好,万一她娘家问起,就说是得急病死的。邻人们听后,觉得 有道理。



第二天,蔡莫在慧娘的棺材前哭得悲哀不止,死去活来。娘家来的人听说慧娘是得急病死的,又看到蔡莫那个悲哀劲,想到她夫妻俩平日和睦相处,也就不怀疑了。这时,蔡莫当着众人的面,越哭越痛,滚来滚去,哭得乡亲们也都掉了泪。他哭了一阵,抱来一捆草纸,在棺材前点火烧了起来,边烧边诉说着:“我跟弟弟学造纸,不用心,没学好,造得纸 不象样子,没人要,竟把你气得生了病。这草纸气死了你,我要把它烧成灰,解解心头恨。”他哭着烧着,烧完了又去抱,抱来又烧。烧着烧着,只听见棺材里有响声,他却好象没听见,只管烧,只管哭。又停了一阵,只听慧娘在棺材里喊:“把门开开,我回来了。”这一下,可把人们吓呆了,只听慧娘一直在喊叫,人们才无可奈何,只好壮着胆子把棺材的盖子揭开。



只见慧娘坐了起来,装腔作势地唱道:



阳间钱能行四海,

阴间纸在 做买卖。

不是丈夫把纸烧,

谁肯放我回家来?



慧娘唱了一遍又一遍,唱了一回又一回。接着说:“刚才我是鬼,现在 我是人,亲戚邻人别害怕。我到了阴间,阎王就让我推磨受苦,丈夫给我送了钱,小鬼们 为了钱,争着帮我推磨,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三曹官知道我有了钱,也向我要,我把丈夫送的钱全给了他,他就暗暗地开了地府后门,把我放了回来。”蔡莫听了妻子的话,装作不明白地问:“我没有给你送钱啊!”慧娘指着那燃烧的纸灰说:“那就是你给我送的钱,咱们阳间拿铜当钱,阴间以纸当钱。“蔡莫一听,又跑去抱了两捆草纸,边说边烧:“三曹官,你把我妻子放回来了,我感恩不尽,我再给你老送两捆钱,你在阴间还得宽待我那爹妈呀,可别叫他们受苦。没钱花了,我还给你送。”说着,又去拖了两捆草纸烧了起来。



在场的人们一听,知道烧纸有这么大的好处,都掏钱向蔡莫买纸。慧娘不要钱,慷慨地给亲戚邻人们备送了一捆草纸,他们都拿着草纸去各自的祖坟上烧了起来,这烧纸的奇妙作用立刻传开了。远近的人们都知死去的亲人手中无钱,在阴间受苦,争着来蔡家买纸。不到两天,堆积满屋的草纸,购买一空。慧娘还阳的那天,正是农历十月初一,因此,后来的人都在十月初一祭祖,上坟烧纸,以示对先辈的怀念。
0条评论
取 消 确 定
相关问题互动
沈姓的祖先是谁?
锺文懿
赞0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