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代儿童学些什么书”的回答
关注问题
畅莺瑛
2021-07-15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又叫“三家村”,是我国传统开蒙教育的第一书,知名度极高,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

  “三百千”之中以《三字经》为首,称为“经”,以《千字文》垫底称为“文”。当然,在文字难度、知识水平、文学素养等诸方面,《千字文》要求高。没有一定的文字学基础和文化素养,对《千字文》是既读不懂,也欣赏不了。从时间上来说,《千字文》成文于六朝时期,出现的最早;《三字经》成文于南宋末年,直到元朝才开始流通,明清时期才流传开

  在教学的顺序上是《三字经》第一,《千字文》最末。其中的 道理,一是先简后繁,这很好理解;二就是“经”与“文”的根本区别。经者经舆大道,是 天下 车马行人经行的必由之路,引伸义就是 规律、 原理、 原则与方法。自古以来, 圣人的书叫做 经典,因其讲述的是恒常不变的 宇宙真相,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真理,所以有 四书、 五经等经典。《三字经》既敢称为经,而且被 千古传颂,这就非常耐人寻味了。

  《千字文》是用一千个不重复的 汉字编纂而成的一篇 韵文,词藻华丽,语言优美, 文学价值极高,历来受到 文人墨客的喜爱。《三字经》则不然,它“字有重复,词无藻彩”,即不讲究 对仗,语言也不甚优美。但《三字经》朴实无华,用极简洁通俗的 白话讲出了 亘古不变的 大道理,这就非常难能可贵了。因此“三百千”中最难理解的是《三字经》,最难讲的也是《三字经》,没有丰富的 学识、没有自己的感悟和体会,仅仅凭借文字是绝对无法理解 经义的。相反,随着阅历的增加与人生经验的积累,对《三字经》的理解会越来越深,以至越到 晚年越喜欢《三字经》,这也是为什么来听《三字经》 讲座的 老年人很多

  与《千字文》同理,《三字经》也是 一部高度 浓缩的中国 文化史,但《三字经》不受文字限制,用通俗的文字将经史子集等各部类的知识揉合 在一起,真正是“淹贯三才,出入经史”,全文用典极多, 全篇充满了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清人王晋升就称《三字经》是“蒙求之津逮,大学之滥觞”;清人贺兴思称其是“一部袖里《通鉴纲目》也”;近人章太炎也称赞《三字经》“其启人知识,过之《 急就章》与《 凡将篇》之比矣 …… 今之 教科书,固勿如三字经远甚也”。

  在《三字经》出现之前,几乎所有的 蒙学 读物都是 四言的,也就是 四个字一句,例如《千字文》《百家姓》都是四言,四个字读起来不上口, 小孩子不容易唱颂。《三字经》则以 三言形式出现, 三个字一句,四句一组,读起来轻松愉快,更符合 儿歌的特点,所以 明朝赵南星称其“句短而易读,殊便于开蒙”,故此为蒙学第一书。
  《三字经》很早就传到了 日本与韩国,清朝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三字经》被译成 俄文流传到 俄国,此后陆续被译成英、法等多种文字。 1990年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三字经》选入《 儿童 道德 丛书》,向全世界发行。可见这部书早已不属于 中国人专有,它已经 走出国门,成为 世界文化遗产了。我们作为《三字经》 故乡的同胞,今天不但不会背诵《三字经》,有人甚至一辈子都没读过《三字经》,为此你将给自己下一个什么样的 评语呢

  此次我们讲解《三字经》的形式不同于以往的《千字文》。《千字文》讲座是讲者 解字 说文, 学者 随文入观,体会 文义。《三字经》讲座则是直剖经义,辅以文字,以经义为纲, 文理为目,纲举目张,文义也就 自然现前了。
  《三字经》全篇内容分为六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一个独立的中心,但六个部分又合成一个整体,似江河之水风气浪涌,层层推进,在编排顺序上极有 章法,体现了 作者一以贯之的学术思想,这是我们在学习之中应该加以注意的。

  弟 子 规

  弟子规 拼音版
  弟子规易解
  弟子规 英文版
  弟子规读诵
  弟子规 动画
  二十四孝图
  蔡礼旭老师讲座
  弟子规论坛

  《弟子规》 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弟子规》原名《 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 秀才。以「 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 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 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 守则规范。后来清朝 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 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子孙虽愚, 经书不可不读。废经废伦,治安败坏根由。 贪瞋痴慢,人心堕落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须从根本着手。图挽犯罪狂澜,唯有明伦教孝。误根本为 枝末,认枝末为根本。为求 解决问题,反倒制造问题。 君子唯有务本,本务 邦国自宁。 俗云:「教儿初孩,教妇初来」,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凡为人父母者,在其 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读诵经典,以培养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晓以因果报应之理,敦伦尽分之道;若幼小时不教,待其长大,则 习性已成,无能为力矣!
  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之道,贵以专。」,而非博与杂;故一部经典,宜读诵百至千遍,苏东坡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现在教学,坏在博与杂,且不重 因果道德及学生 读经、定力之培养,至有今日之苦果。企盼贤明父母 师长,深体斯旨;此乃中华文化之命脉所系, 中华子孙能否长享太平之关键,有慧眼者,当见于此。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又叫“三家村”,是我国传统开蒙教育的第一书,知名度极高,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三百千”之中以《三字经》为首,称为“经”,以《千字文》垫底称为“文”。当然,在文字难度、知识水平、文学素养等诸方面,《千字文》要求高。没有一定的文字学基础和文化素养,对《千字文》是既读不懂,也欣赏不了。从时间上来说,《千字文》成文于六朝时期,出现的最早;《三字经》成文于南宋末年,直到元朝才开始流通,明清时期才流传开。[
  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涉及社会伦理、道德、法律、 姓氏、自然 常识等。
  由于《千字文》 字数多,又被大家广泛知道,所以在古代还经常被用做仓库、监狱、书籍(如佛经)及刻印书刊的 书版等 建筑、物品的编号,所以古代小说有“天字一号”等字眼。
0条评论
取 消 确 定
相关问题互动
沈姓的祖先是谁?
锺文懿
赞0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