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广东电白人的由来”的回答
关注问题
怀沐安
2021-07-15
电白县是 广东 省辖县,现在由 茂名市管辖,位于广东西南沿海。据《今县 释名》,因“移县治神电卫”而得名“电白”。该县地势 背山 面海,山地、平原、沿海面积各占1/3,其中海岸线长220多公里,海域辽阔 据《今县释名》:因“移县治神电卫”而得名。—说此地多雷电而得名。电白县的原县城在 电城镇,电城镇在 明朝 洪武23年为了预防海盗而建城,因 当地的雷电多而叫神电卫城,电白县和神电卫城因当地的雷电多得名,而不是电白县因神电卫城而得名!电白地区人杰地灵,《 汉书·叙传下》:“上天下泽,春靁奋作。”电白也是南中国春节过后第一声春雷响起的地方。   电白县历史悠久。据 历代 县志,电白 唐虞时代属南交地,三代时是 杨州之 南裔。 秦朝设 南海郡,电白属其 西境。 春秋战国时代为 百越地。秦末, 赵佗盘踞越地,自称 南越王,电白为其辖境。 三国时,地属吴国。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吴黄武五年(公元226年)吴国把交州的南海、苍梧、 高凉、 郁林四郡分出来,设置 广州。电白隶广州 高凉郡高凉县地。 南北朝时从高凉郡析置 海昌郡。海昌郡辖地在今电白电城镇北部 树仔镇。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合并电白、海昌二郡置电白县,电白自此以县称。从唐到清,电白基本隶属高州。县治所在今高州的长坡,明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因受山贼骚扰,县治迁往神电卫(今电城),卫、县同治。 民国属广东南路行政专员公署。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为避日机轰炸,县治迁往霞洞镇。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迁回电城。1949年以后,隶属 湛江地区。1950年12月县治迁往 水东。1983年湛江地区撤销,电白县属茂名市。[2]  流行方言  电白县流行的方言主要有海话(或黎话)(属闽方言,主要来自于闽南方言莆田话)、涯话(属客家方言)、白话(含其他不称为白话但同属粤方言的支系方言,如阳江话)三种。民国《电白县志稿》:电白语言,比诸他县,较为复杂,确而论之,亦可分为三系,一曰海语系,二曰客 语系,三曰粤语系。   海语系:沿海之语言,属 闽语。闽语在电白分为“黎话”和“海话”。还包括在马踏的“福建话”、“饶平话”。闽语是现电白县的第一大方言,讲闽语者达八十多万。电白县的海话主要分布在东部及南部沿海的 爵山、马踏、电城、大榜(岭门)、麻岗、 龙山、 旦场等镇,另外,陈村、林头、观珠、望夫等镇也有少量分布。黎话主要分布在西部及西南部的水东、陈村、南海、 沙院、小良、 七迳、坡心、 羊角、林头、霞洞等镇,另外,大衙、观珠、 黄岭、旦场、麻岗、 龙门有少量分布。海话以电城为代表,黎话以霞洞为代表。       客语系:客语,又称“涯话”,因其“我”曰“涯”,故名。客家话有“大涯”和“细涯”(电白地区以大涯为主)之别。大涯指那些受其他方言影响较少的客家话,细涯指那些地处分散,受其他方言影响较多的客家话。分布在东北部山区的那霍、 罗坑、望夫、黄岭、沙琅、观珠等镇,西部霞洞,中部大衙、马踏、林头也有较多分布;岭门、麻岗、旦场、曙光场有少量分布。客家话以沙琅话为代表, 全县讲客家话的有30万左右。 客家人因多住在山区,故客家话在清光绪《电白县志.卷三》中被称为“山话”,是相对于“海话”说的。   粤语系:现电白人把粤语叫“白话”。粤语有羊角白和咸水白等不同 名称,还包括分布在曙光场的 四邑话,分布在 马踏镇的淡水阳江话。粤语主要分布在羊角、七迳等镇,另少数分布在各地。全县讲粤语(白话)的人有十六万。清光绪《电白县志·卷三》没有提到粤语,概因粤语进入电白县比较晚,在当时可能还没有进入或影响不大。   另外,电白县城,原为 明代之电卫,由中原调来归都指挥所统领之兵,称曰卫兵,其子孙繁殖于城内,其语言因其地而言“城语”,因其时(为明代)而言曰“旧时正”(即旧时正话),即明代之 正音,因其语言与今之普通话相近,故称“旧时正话”。清光绪《电白县志》把“旧时正话”放在第一位置,而民国《电白县志稿》把“旧时正话”放在“三大语系”之外“附述之”。说明“旧时正话”已从优势方言变成弱势方言。(现南海、沙院、小良、七迳、坡心、羊角等六个镇以划出为茂港区)。 黎话,是闽语支方言,属于 闽南语雷州片,主要分布在茂名(主要分布在电白、茂港两地)、湛江(分布在雷州半岛、廉江等地)、阳江(主要分布在阳西县)等地区。黎话,在雷州地区被称作 雷州话。一般外界人认为雷州话等同于黎话,只是“雷州话”过于地域化,雷州以外的黎话人不认同“雷州话”这个称谓。 黎话,是中国七大方言闽语的一支,属于闽南语雷州片,主要分布在茂名、湛江、阳江等 粤西地区,广西沿海(如北海市)也有少量分布。   在茂名地区,电白县大半部分地区(除沙琅、黄岭、那霍、观珠、罗坑、望夫、霞洞小部、大衙小部、林头小部讲涯话)、茂港区、茂南区(鳌头、袂花等镇)主要讲黎话,普遍认为电白霞洞、林头一带最标准可当作电白黎话的标准。当然,现在居民也都兼讲白话的。电白黎话跟湛江本地话(也属于黎话,又称雷州话)、海南话(莆田话)很相近。   吴川地区,黎话又称 东话、 雷话,分布在兰石、 王村港、覃巴等镇的部分地区。吴川黎话与电白黎话连成一片,故与电白黎话差不多。   雷州半岛是黎话的主要分布地区,在雷州半岛,黎话又称雷州话。相关情况可查看“雷州话”词条。   廉江的黎话主要分布于河堤、龙湾、 横山3镇,新民镇大部及石城、良垌、新华、 营仔等镇部分地区,跟海康的雷州话的语音、 词汇大抵相同,一些口语有高低音之别。 相近的话   此外,还有“海话”和“地獠话”。这些方言与黎话关系密切。   海话,旧石城县志称做“海獠话”。现代语言学者认为廉江的海话与电白的海话不同。故称廉江西部的海话为“廉江海话”。它主要分布于西部沿海 车板镇的名教、南垌、多浪、坡心、龙头沙等乡村, 高桥镇的德耀、红寨等乡村, 营仔镇的下洋村等。   海獠话属于粤方言糸。廉江海话的语音比较接近廉江白话的语音,讲海话的人讲书面语言,讲廉江白话的人大抵能听懂。讲海獠话的居民有4万左右人。   讲地獠话的有 石城镇的那良村、吉水 梧村垌和 那楼寨等乡村的居民,约一万人。 本地人之间交谈才讲地獠话,与 外地人交谈,也是讲廉江白话。   廉江人在日常交往活动中,以讲廉江话为主,也就是本地人常称的“讲客”为主。   其中茂名电白、雷州讲黎话的人要多,黎话已经流传几千年。  据1982年全县文物普查考证,电白县境内远在7000年前已有人类活动。 秦汉时 百越族 先民在此生息繁衍。 隋唐时县东部、东北部、中部一带主要是 瑶族人聚居,西南部至西北沿海, 沿江地区则主要是 俚族和壮族人活动。至于 汉人最早于何时徙入已很难考证,不过汉人大批移民入境当从 宋代开始。宋徽宗年间(1101-1125年) 至明 洪武年间(1368-1398年),中原时有战乱和福建人多地少,大批汉民从福建的 莆田、 晋江、 闽县、 福州、 汀州等地和广东的东北部地区徙入。此外,还有神电卫驻军官兵(多为 浙江人)的 后裔及到此经商贸易的商贾人留居的,有到高、雷、廉、琼等 州县任职的 仕官退职后在此择居的——他们先后在此繁衍,于是境内的汉人数量越来越占优势,而原来的 土著民族只得远徙广西和 海南等地,部份则与汉人同化。   移民成份的复杂,使电白方言呈纷繁多样状态。福建 莆田人徙入较早,他们占据了比较肥沃的沙琅江中下游和南部沿海的平原地带,包括今之霞洞、羊角、林头、坡心、七迳、小良、沙院、南海、水东、陈村、旦场、龙山和 博贺等地。这一带主要由福建莆田人移民来的 后代所讲的方言,本地人称为“黎话”。   同时,另有一部分福建渔民,迁至电白沿海打渔为生。后来逐渐在 东部沿海地区定居下来,并且有一部分人弃渔从耕。他们的后代分布在现在的麻岗、树仔、电城、爵山、岭门、马踏等地。他们所讲的方言本地人称为“海话”。海话与黎话可以通话,同属于闽方言。 闽南语系方言   电白黎话是闽南语系方言,主要分布在电白县的霞洞、林头、陈村、水东、旦场、龙山,茂港区的羊角、坡心、七迳、南海、沙院和小良等镇,以及茂南区 袂花镇大部分地区,各地语音略有差异。据粗略统计,讲黎话的人口近100万。   在志书及各类专著中,“黎话”一词时有不同。民国三十五年(1946)《电白新志稿》将电白方言分为海语系、客语系及越语系三类,黎话归为海语系,不单列;2000年版《电白县志》将 县内的方言分为雷话、啀话(即涯话)、白话等11种,其中雷话分为黎话、东话两种;《旧时正话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将电白方言分为闽语、客家话(即涯话)、粤语及正话四大类,其中又将闽语分为黎话、海话两种 涯话,为广东西部及广西南部等地区的一种汉族地方语言。“涯话”的“涯”,拼音为Ngai, 阴平调,正式写法应为“亻厓”;“涯话”根据发音还写作“崖话”、“哎话”、“埃话”等,其中涯话写法最普遍。在粤西、 桂东南地区操涯话者超过500万。另外,其他也有自称“涯话”的地区,如 云浮、博白等地往北一些地区(例如清远)乃至江西部分地区。    因该语言第一人称为涯,所以叫涯话。(当然,关于“涯话”称呼的起源问题,下面会作更详尽的探讨。)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证实了博白、电白、信宜等地涯话就是 两广客家话,梅州惠州 河源 深圳韶关赣州龙岩 台湾的客家话第一人称都是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客家话(如陆河等地)第一人称是Ngoi(阳平调),因此不能由客家话得出客家话第一人称都是Ngai(阳平调)。当然, 梅州客家人与博白等地涯话人基本可以做到 无障碍的交流。   第一人称论   这种汉族地方语言为什么被称为涯话呢?有人认为因该语言第一人称为涯(仅声调不同)而得名。对于这个 说法,有两种解释,如下:   1、涯话先民初迁新地方,与当地先迁之民或 土著交流时,总是“涯涯声”,于是所操语言被称为涯话。源于他称,后来他称惯了,便用于自称。   2、涯话先民在原居住地并没有用一个称谓称呼自己的语言,但是迁入新地方后,与操另外不同分支的汉语(如白话、黎话)的人交流时,必须用一个称谓加在自己语言上以示 区别,于是自称涯话。源于自称,后来推广了,也用于他称了。   需要注意的是,有人认为第一人称为涯的都可以叫涯话,这实际上是一个误区。广州近郊有部分土白话的第一人称亦为涯,江西北部有些 赣语的第一人称也是涯。而且,涯话的涯,实际上是借用字,其拼音为Ngai,阴平调,与第一人称的Ngai(阳平调)有出入。   雅语论   关于涯话的来源,还有一种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涯(ngai)话本来叫雅(nga)话(即雅语),讲涯即讲雅。只不过由于后来传承中发生了 读音上的变化,雅(nga)话成了涯(ngai)话。   涯话和雅话(雅语)关系到底怎么样, 没有人作过相关研究,目前也只是一个大胆的假设罢了。但是很多讲涯话人知道ngai话的ngai不一定和第一人称发生联系。这种解释也符合情理,缺的只是论证   操涯话的移民主要是 宋朝以后来自福建西部旧 汀州府和 粤东旧 嘉应州的客家话地区。虽说是宋后,但是大规模的迁徙还是发生在明朝期间。客家人从中原辗转南迁,又往 闽西、粤东迁到西南。 客家移民始终不忘自家的宗族 渊源,他们到了新的居住地,勤奋拓荒,扎下根基后,有了条件都要修建 姓氏宗族 祠堂,祭祀 祖先,承先启后,世代相传。更为重要的是,在白话等强势方言的夹缝中,讲 涯人将涯话留传至今,精神可嘉。虽然涯话受到当地的其他方言的深刻影响,但是仍旧坚守自己的特色。
0条评论
取 消 确 定
相关问题互动
沈姓的祖先是谁?
锺文懿
赞0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