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大公国(Grand Duchy of Lithuania,拉丁语:Magnus Ducatus Lituania,立陶宛语:Lietuvos Didžioji Kunigaikštystė),是一个约存在于13世纪至1569年间的欧洲君主制国家。
该国由立陶宛人所建立,而立陶宛人是起源于奥克什泰蒂亚的波罗的语族部落之一,信奉多神教。大公国后来向基辅罗斯故土与其他斯拉夫土地扩张,其国土涵盖现今的白俄罗斯、拉脱维亚、立陶宛、乌克兰,以及爱沙尼亚、摩尔多瓦、波兰和俄罗斯的西部地区。15世纪,该国领土达到顶端,是当时欧洲的最大国家。
在维陶塔斯统治时,立陶宛大公国处在最大规模的领土扩张时期,并在1410年格伦瓦德之战中挫败条顿骑士团。这个时期还标志着立陶宛贵族的崛起。维陶塔斯死后,立陶宛大公国与雅盖隆王朝时期的波兰王国的关系一度恶化。最终,波立双方在1569年确立卢布林联合,成立了新国家波兰立陶宛联邦。在联邦中,立陶宛大公国保留其政治独立性,拥有自己的政府、法律、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