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姓氏寻根地往往是和古代的姓氏迁徙有关系,不少当时迁徙集散地也就是现在的一些寻根地,印象较深的有大槐树以及、瓦子街、珠玑巷、瓦屑坝等
中国有哪些姓氏寻根地?
中国姓氏、家族寻根地
【珠玑巷】
珠玑巷可谓南迁移民,鼎盛期在唐、宋时期,从地理位置上来讲,珠玑巷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县城北部偏东,地处梅岭与南雄县城之间,而从当地来看,珠玑巷也是广东仅有的宋代古巷古道,有“广东第一巷”之称,这也是中原南迁氏族的驻足地和发祥地,在岭南人文史上有重大影响。而在古代,这条古街巷是在中原人南下岭南、从江西跨越大庾岭进入南粤疆土的唯一交通要道。至今,珠江三角洲南雄珠玑巷在家谱的记载和民间传说中都流传着一个大同小异的故事,往往和以为姓苏的美貌妃子有关。目前,珠玑巷为AAAA级风景区,也是南雄县文物保护单位。
【大槐树】
大槐树一般指的便是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这边现在是一个姓氏文化园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具体的地方位于山西省洪洞县,这边也是山西当地的文物保护单位,有着大槐树祭祖习俗,在历史中大槐树这里曾经发生过很多的古代移民迁徙的活动,而大槐树祭祖习俗现在也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目前的大槐树景区内主要分为“民俗游览区”、“汾河生态区”、“移民古迹区”、“祭祖活动区”和“根祖文化广场”五大主题区域,我们从《山西通志》记载,洪武元年(1368年)到永乐十五年(1417年),被移之民以晋南为多,其次为晋东南、晋中数县。明代初年,山西省辖5府、3直隶州、16散州、79县。
【江西鄱阳瓦屑坝】
位于江西省鄱阳县莲湖乡的瓦屑坝可以说是中国八大移民圣地之一,而在明代时期是江右民系移民皖鄂两省的集散中心,北宁乐史所著《太平寰宇记》在“鄱阳县”下载:“莲荷山在县西四十里彭蠡湖中,望如荷叶浮水面”。此山即今之莲湖乡(莲荷谐音称莲湖),明代称立德乡。从历史文化上来说,关于瓦屑坝历史记载上有很多文字描述,不少是关于姓氏迁移的,而据魏僖所著的《日录杂说》上记载:"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盖自江北视之,江东在左,江西在右。"历史上有"江右王门学派"、"江右诗派"、"江右商帮"等流派。这和明初移民有着很多的联系,从瓦屑坝后人移民湖北的家谱上来看也有着很多关于瓦屑坝的记载。
【河北滦平小兴州】
河北滦平的小兴州的古代姓氏迁徙是明代洪武、永乐年间官方组织迁移的一个集散地,小兴州位于河北省承德市的滦平县境内,在现代来看是一处著名的寻根圣地,也是中国历史上八大移民基地之一和中国十大寻根圣地之一。而滦平话也是新中国普通话发音的标准,是新中国普通话标准音的主要采集地
【湖北麻城孝感乡】
麻城孝感乡是明代麻城县四乡区之一,在明代时期麻城县分四个乡区孝感乡是其中之一,在孝感乡这边在明清两朝的移民运动较多,也是我国古代姓氏迁移历史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被称为中国古代“八大移民发源地”之一,此外还是当时“湖广填四川”的起始地和集散地,从历史考证上,民国《南溪县志》称:“今蜀南来自湖广之家族,溯其始,多言麻城孝感乡。” 而清代光绪《麻城县志前编》之“疆域·乡镇” 载:麻城县在“明初分四乡,曰太平、曰仙居、曰亭川、曰孝感,统一百三十里。成化间并为九十四里,并孝感入仙居为三乡。嘉靖间析太、仙二乡二十里入黄安,止七十四里。”
【福建三明市宁化县石壁村】
宁化县石壁村是福建省宁化县的下辖村,具体位置是在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西,唐中叶更名为“石璧”,五代再改“壁”,后又改今用之“碧”,而在古代的时候“石壁”即指村落,而从姓氏文化的角度上来看,宁化石壁村是闻名海内的客家祖地,最原始的客家话从这里形成,每年的10月份定为“祭祖月”。祭祖大典期间(每年阳历10月15日-17日),众多海内外客家乡贤千里寻根,共聚石壁、虔诚谒祖,一起参加盛大的祭祖仪式。
【山东小云南】
山东小云南在很多族谱中都有相关的记录 ,可以说小云南是诸多山东族谱传称的祖籍地,而关于为什么在山东地区叫小云南说法一直众说纷纭,许多祖籍山东的家谱称“世传祖居小云南”,而根据近年史料的发掘整理,其实小云南并不特指某一地区。
【福建上杭瓦子街】
上杭瓦子街位于现在的福建上杭县,是海内外一些客家人族谱上记载的祖籍地,对于客家人来说是继客家民系宁化石壁之后的另一个“祖居地”。《上杭县志》和《上杭县地名录》等文献并无“瓦子街”的记载,但由于瓦子街是客家民系祖居地,“瓦子街”具体位置一直饱受观注。在据调查,这里现有温家祠、李家祠、周家祠、张家祠、丁家祠、王家祠、唐家祠、雷家祠、廖家祠、蓝家祠、邹氏家庙等20多个姓氏的祠堂。在现在这里有瓦子街历史文化街区,这边还和明代的王阳明有着很大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