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姓堂号大全,你属于哪个堂号?
张姓有一支出周宣王时大臣张仲之后。张仲以孝养父母、友爱兄弟闻名,《诗经》说“张仲孝友”,因此“孝友堂”成为张氏家族的通用堂号。但大多数张姓人其实并非出张仲之后,以“孝友堂”作为张氏家族通用堂号并不合适。
汉张良封留侯,子孙以“留侯”为家族堂号。
汉武帝巡幸河东,得三箧失传之书,询问诸臣,无人能知,惟张安世识之。汉武帝奇其材,擢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其后人以“三箧”为家族堂号。
唐贞观中侍中张文瓘,有四子,父子五人皆官至三品,受封二千石,时人谓之“万石张家”,其后人因以“万石堂”为家族堂号。
唐代寿张(今属山东东平)人张公艺,善于治家,9世同堂。唐高宗封祭泰山,亲临他家,问其治家之道,他在纸上写了100个“忍”字呈献在高宗面前,受到高宗的称赞,其后人以“百忍” 为家族堂号;其后又分出“书忍”、“大忍”、“继忍”、“循忍”、“怡忍”、“义忍”、“绍忍”等堂号。张公艺家族九世同居,或以“九居”、“九裔”、“敦九”为家族堂号。
唐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张嘉贞官至工部尚书,封河东侯;弟张嘉祐,官左金吾将军。二人皆居高官,每每上朝,骑从众多,鸣珂里巷(马的玉饰行响,充满里巷),时人称其所居里巷为“鸣珂里”,其后人因以“鸣珂”为家族堂号。
唐睿宗、玄宗宰相张说,少时勤奋好学,乐于助人。传说有一老者为感谢其所,赠其绀珠一颗,言将珠藏于袖中,便能心神开悟。张说遂将此珠秘藏于身,终身携带,后果应其言,文经武纬,成为一代名相。其后人以“袖珠”为家族堂号。
唐书法家张旭,人称草圣,后人因以为为家族堂号。唐开元间,唐玄宗过生日,群臣多献奇珍异宝,惟张九龄(678-740)呈献《千秋金鉴录》5卷,详述古今兴旺之道,受到唐玄宗的嘉奖与褒扬,其族人引以为荣,以“金鉴”为家族堂号;后又分出“书鉴”、“宝鉴”、“绍鉴”等堂号。张九龄祖籍韶州曲江(今属广东),故其后人或以“曲江”为家族堂号。
唐小说家张鷟,才学高超,应八科考试,皆列入甲等,有如成色最好的青铜钱,万选万中,张鷟因有“青钱学士”之称,其后人以“万青”为家族堂号。
还有一支万青堂张氏出唐人张旌之后。张旌着有《万选青钱》一书,其后人以“万青”或“选青”为家族堂号。北宋太宗、真宗宰相张齐贤,宋太祖西巡洛阳时他指天画地,以布衣身份献富国强兵十策,其后人以“策枚”(意为“献策”)为家族堂号。
北宋理学家张载,人称横渠先生,其后人以“横渠”、“绍渠”为家族堂号。张氏宗亲点击进入全国张氏总群张载着有《东铭》《西铭》,后者被视作儒学经典,其后人或以“西铭”、 “二铭”、“两铭”、 “守铭”、“世铭”为家族堂号。张载两个曾孙随宋高宗南迁,后定居泰兴(今属江苏)。裔孙张羽、张翀、张羽惠,朝廷敕封“三凤”,其后人因以为家族堂号。
南宋理学家张栻,号南轩,其后人以“南轩”为家族堂号。
明代张姓出过三位榜眼,即洪武二十三年榜眼、福建宁化张显宗,嘉靖二十六年榜眼、江西新喻(今新余)张春,万历五年榜眼、首辅张居正次子、湖广江陵(今湖北荆州)张修嗣。古殿试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和第三名探花总称“鼎甲”,故张姓一支以“张鼎”为家族堂号。
明万历中首辅张居正,卒赠上柱国,其后人以“柱国”为家族堂号。
晚清大臣张之洞,任四川学政时于成都创尊经书院,其后人以“尊经”为家族堂号。
福建泉州鉴湖堂张氏,先祖张延鲁唐时居越州鉴湖,故自号鉴湖居士,其后人因以“鉴湖”为家族堂号。
浙江兰溪县三阜堂张氏,分为大阜、石阜、椒阜三支,因以“三阜”为家族堂号。
湖南华容青湖堂张氏,始祖张复,元末明初隐居邑东之青湖,其后人因以“青湖”为家族堂号。
湖南浏阳、长沙一带三田(浏阳膏田、茅田,长沙洞田)张氏,始祖名张宗道,后人以“承宗”为家族堂号。
江苏常州天王堂巷张氏,始迁祖名张怀义,其后人以“怀义”为家族堂号。
浙江嘉兴梅溪张氏,始居梅溪之南杨家桥,庭前植桂二株,里人谓之“双桂张”,其后人因以“双桂”为家族堂号。
台湾云林斗六镇张氏,始祖名张长源,因以“长源”为家族堂号。相传文昌星官本名张亚子,张姓一支托称出于其后,以“文星”为家族堂号。
你属于哪个堂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