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四大边塞诗人”岑参是怎么样的人
2021-08-26

0

1632
岑参是湖北荆州人,出身于一个官宦家庭,父亲当过刺史,但去世很早。所以岑参小时候的生活比较困苦,但他人穷志坚,刻苦好学,九岁就能赋诗撰文。30岁时考中进士,当了率府兵曹参军。

岑参的诗歌题材范围很宽泛,除了边塞诗,他的山水诗、抒怀诗、赠答诗也有不少佳作,但成就最高的还是边塞诗。六年边塞生活,使岑参的诗歌创作大气开阔、雄奇瑰丽,《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精品力作,大大开拓了边塞诗的艺术境界。在唐代“四大边塞诗人”中,岑参在边塞呆的时间最长。他曾两次从军出塞,戍边六年,写下了70多首边塞诗,是边塞诗人中的杰出代表。
胸怀报国之志的岑参不愿过按部就班的平庸生活,渴望到更广阔的天地去闯荡。所以他积极响应朝廷边塞建功的号召,先后两次出塞。第一次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幕府当书记(处理公文的官员),第二次给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当幕府判官,前后加起来在边关一线摸爬滚打了六年。
请输入正文
提交答案
0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