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热情好客,先客后主是白族待客的
礼节。家中来了
客人,以酒、茶相待。著名的“三道茶”就 是白族的待客礼。但白族人
倒茶一船只倒半杯,倒酒则需满杯,他们认为“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受到白族人热情的款待,应说声“挪卫你”(谢谢)来表示你的谢意和感谢之情。
尊敬长辈是白族的
传统美德。见到
老人要主动打招呼、问候、让道、让座、端茶、递烟。起床后的 第一杯早茶要先敬给老人。吃饭时要让老人坐
上席,由老人先动筷子。在老人面前不说脏话,不跷 二郎腿。一些
山区的白族,
家庭成员各有比较固定的座位,一般男性
长辈坐左上方,女性长辈坐右 上方,客人和
晚辈坐下方和左方。白族人家的
火塘是个神圣的
地方,忌讳向火塘内吐品水,禁止从 火塘上跨过。白族人家的门槛也忌讳坐人。男人所用的工具,忌
妇女从上面跨过。
家庭内忌讳戴着 孝帕的人进入,认为这样会给家庭带来不洁。
白族妇女怀孕后,以系合页双层围裙,并将头而对折别在腰间作为有喜的标志。外人见了,要懂得 注意重点保护。倘若误伤了孕妇,要担保到产后母子平安为止。有些地方的白族,怀孕妇女不能进 入新郎、
新娘的
洞房。婴儿落地后,谁第一个跨进产妇家的门,谁就是踩生。白族认为,谁来踩生 ,将来孩子的脾气就像谁。白族最忌讳戴孝的人来踩生,所以婴儿降生后,
家人要立刻用白石灰在 门口撒三道弧线,并在门槛上缠一道青蔑子。若是生男陔,还要在青蔑子下加一只
草鞋,有的还在 大门上钉一个甑笆底,以示
禁忌。不慎闯入产妇家者,必须送一碗新鲜稠米汤、红糖、鸡蛋、甜白 酒和一土锅猪蹄子炖韭菜根给产妇吃。产后第三天早上,产妇家要请“粥米客”或称“稀饭客”。 到白族人家做粥米客,要用竹蓝提前鸡蛋、红糖、小孩的衣帽等前往恭贺。
大理、剑川一带的白族 ,妇女产后,主人要请第一个进家的客人吃荷包鸡蛋汤圆,客人不能拒绝,否则主人会生气。
白族简介
白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
民族,历史悠久,
文化发达,人口148.2万,主要居住于大理白族
自治州,素有“文献名邦”之称。早在四千多年前,白族的
先民
在这块土地上
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
洱海文化,
唐代的
南诏国,
宋代的大理
国都曾在这里建都,延续了五百多年,一度成为云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留下了众多的
文物古迹。此外,丽江地区、保山地区、
怒江僳僳族自治州
等地也分布有少量白族。白族自称白子、
白尼、白伙、意为白人。
白族的历史悠久,经济文化发达,公元前二世纪就与
中原汉族有较为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受其影响较深,现在
习俗部分与汉族相同。白族使用
汉字书写,但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艺术丰富多彩。如优美动人的
民间传说《
望夫云》、《
蛇骨塔》、《
鸟吊山》、《慈善夫人》等。音乐舞蹈有“大本曲”、“白族调”、“霸王鞭”等。另有从古典戏曲“吹吹腔”发展起来的“白刷”,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白族的文化水准较高,各种人才辈出。
白族
民居建筑有着
独特的风格。住房多采取“三坊一
照壁”、“四合五天井” 格式。他们十分重视
门楼建筑和照壁、门窗
雕刻及
山墙
彩画的
装饰艺术。门楼装饰,通常采用
泥塑、
木雕、彩画、
石刻、大理石屏凸花砖和
青砖等组成串角
飞檐,花枋精巧,
斗拱重叠,雄浑稳重,美观大方,体现了白族
劳动人民的建筑才华和艺术创造力。
白族
人民偏爱白色,他们建房的总体色调是白色,白族
传统服装的色调也是偏白色,以白色为尊贵。大理
地区的男子通常穿白色的
对襟上衣,外面套一件黑领褂;海东地区男子则外套皮领褂,或数件皮质、
绸缎领褂,俗称“三滴小”,腰系皮带或
绣花兜肚,下着蓝色或黑色长裤。妇女是白上衣,再套一件蓝色、红色或黑色的
坎肩、腰上系着绣花的小围裙。
已婚妇女的
头饰一般是蓝色。
姑娘是把辫子和一根
红绳结
在一起,然后把一块五颜六色的手贴缠在头上,雷白的缨穗在头右边飘飘洒洒,很能显出姑娘的妩媚。
大理白族酷爱花,几乎
家家都
种药,当地有“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之说,姑娘的名字大部分都带有花字,如:金花、银花、德花、
美花、
春花等。
白族独特的节日有“绕三灵”、“石宝山歌会”、“本主节”“耍海会”和规模盛大、内容丰富的“三月街”、也有白族人自己的“火把节”等众多的节日。
白族的风俗习惯简介
2021-07-15
1
1035
提交答案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