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也叫做民族
扫墓节,是有来源的。相传在秦朝
末年,
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大战好几回合后,终于取得天下。他光荣返回
故乡的时候,想到父母亲的坟墓前祭拜,却因为连年的战争,使得一座座的坟墓上长满杂草,墓碑东倒西歪,有的断落,有的破裂,而无法辨认碑上的文字。刘邦非常难过,虽然部下也帮他翻遍所有的墓碑,可是直到
黄昏的时候还是没找到他父母的坟墓。最后刘邦从衣袖里拿出
一张纸,用手撕成许多
小碎片,紧紧捏在手上,然后向上苍祷告说:“爹娘在天有灵,现在风刮得这么大,我将把这些小纸片,抛向空中,如果纸片落在
一个地方,风都吹不动,就是爹娘的坟墓。”说完刘邦把纸片向空中抛,果然有一片纸片落在一座坟墓上,不论风怎么吹都吹不动,刘邦跑过去仔细瞧一瞧模糊的墓碑,果然看到他父母的名字刻在上面。刘邦高兴得不得了,马上请人重新整修父母亲的墓,而且从此以后,每年的清明节一定到父母的
坟上祭拜。
后来民间的
百姓,也和刘邦一样每年的清明节都到
祖先的坟墓祭拜,并且用小土块压几张纸片在坟上,表示这座坟墓是有人祭扫的。
农历
十月初一为
治酒、烧纸、焚香、祭奠亡灵和扫墓的
日子。这一
习俗一直延续下来,农村多于此日上坟
拜墓。
十月一日,为送寒衣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
寒衣。与
春季的清明节,
秋季的
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
民间传说,孟姜女新婚燕尔,丈夫就被抓去服谣役,修筑万里长城。
秋去冬来,孟姜女千里迢迢,历尽艰辛,为丈夫送衣御寒。谁知丈夫却屈死在工地,还被埋在城墙之下。孟姜女悲痛欲绝,
指天哀号呼喊,感动了上天,哭倒了长城,找到了丈夫尸体,用带来的棉衣重新妆殓安葬。由此而产生了“送寒衣节”。
春夏秋冬往复循环,
十月为
孟冬。十月一日是进入
寒冬
季节的
第一天。由
生者的御寒加衣,想到死者的防冷需要。
晋南地区送寒衣时,讲究在五色纸里夹裹一些棉花,说是为亡者做棉衣、棉被使用。
晋北地区送寒衣时,要将五色纸分别做成衣、帽、鞋、被种种式样。甚至还要制作一套纸房舍,瓦柱分明,门窗俱备。这些纸制工艺品除体积缩小之外,看上去比真房院还要精致漂亮。
凡属送给死者的衣物、冥钞诸物,都必须烧焚,只有烧的干干净净,这些
阳世的纸张,才能转化为
阴曹地府的绸缎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银铜钱。只要有一点没有烧尽,就前功尽弃、
亡人不能使用。所以十月一日烧寒衣,要特别认真细致。这种行动虽然看来好笑,却也反映了生者对亡人的
哀思与崇敬,属于
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民间送寒衣时,还讲究在十字路口焚烧一些五色纸,象征
布帛类。用意是救济那些无人祭祖的绝户
孤魂,以免给
亲人送去的过冬
用物被他们抢去。
焚烧寒衣,有的地方在亡者
坟前进行,讲究在
太阳出山前上坟。有的地方习惯在
门前焚烧祭物。
雁北许多地方及晋中的平遥等县,
傍晚妇女要在
门外放声大哭。临县
旧日传有一诗:“粘纸成衣费剪裁,
凌晨烧去化灰埃。御寒
泉台果否用?但闻悲声顺耳来!”既描述了送寒衣的情景,又对其传说效应提出了质疑。
儿女们守孝,穿三年孝服。孝满之年的十月初一日换穿常服。
先人的迁坟合葬等仪式,民间也总是习惯在十月一日进行。
民间在十月一日,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如果此时
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十月一日,妇女忌出行。民间改善生活,山区兴吃荞面、莜面。
上坟为何在早清明、晚十月一?
2021-07-15
1
420
提交答案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