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及
传统
民俗
客家人多处闭塞贫困的山区,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之俗语,非艰苦奋斗无以图存。在长期的迁移中,客家人养成一种刻苦耐劳,自立自强
建设家园的淳朴
民风。同时,又因为在历史上的多次迁移中,都是整个
家族集体迁徙,以封闭式的生活为主,因而家族
观念特别强固,保持着较多的从
中原到
江南的
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其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不同于广府人、
潮汕人的重商意识,而是崇尚读书,外出求学蔚为社会风气,有“文化之乡”之称。历史上客家人涌现了不少杰出人物。?
旧社会的客家
妇女较少缠足,客家妇女承担
田间和家庭的一切重活,富家女子也照样参加劳作。这与
潮汕地区的妇女负责 在家烹饪、
做针线,男人干重活成为鲜明对比。客家 妇女的勤劳
美德受到中外研究者所赞扬,英国人欧德里在所著《客家人种志略》中赞扬说“客家妇女是中国最优秀的劳动妇女的典型”。但在旧社会客家妇女在家族中
地位卑微,这种状况在建国后才得到改变。
客家人豪放、乐天,有多姿多彩的
山歌,有尚武的
风气,尚武的风气
在当代渐演变为各项群众性
体育活动,梅县就有“足球之乡”的誉称。
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主要流传于梅县、
兴宁、
五华、紫金、博罗等客家人
聚居地。
题材广泛,
意境含蓄,善用
比兴手法,语言生动通俗,讲究押韵。
客家山歌
曲调丰富,大致有
号子山歌、正板山歌、四句八节山歌、
快板山歌、叠板山歌、
五句板山歌等。客家山歌旋律优美,几乎所有曲调中都有颤音、滑音、倚音等
装饰音,因而使本来简单的旋律变得回环曲折、委婉动听。而且因为在
山地唱歌,旋律高亢、悠长,节奏自由。
汉剧是
客家地区流传较广的地方
剧种,有源于
湖北汉剧、
徽班、秦
戏班底,
湖南祁阳戏各说。客家汉剧
传统剧目据称有800多个,完整剧本有300多个,唱、做、念、打(舞)
表演艺术丰富,武打戏还把
南派武功融于其中。角色
行当分为生、旦、丑、公、婆、乌净、红净七行,
唱腔音乐有
二簧、
西皮、大板等各种
声腔,成为
广东地方一大剧种。客家地方
戏剧还有
采茶戏和
花朝戏,都是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来。客家
民间舞蹈品种繁多,多数为
风俗道具舞,较为著名的有
船灯、
鲤鱼灯、
采茶扑蝶、
席狮舞、杯花舞等。
客家菜称“东江菜”。口味偏于“浓重”,主料突出用肉类而少用
水产,其特色是“咸、肥、香”,重实惠,多吃熟食,喜吃
干腌菜。这些特点的形成,与客家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水平有很大关系。客家菜以
砂锅菜见长,造型古朴,保留较多的
古代中原烹调法。传统菜式有
盐焗鸡、
酿豆腐、
梅菜扣肉、
酒鸡、
肉圆以及各色
酿菜,特爱吃
狗肉。客家
风味
小食以
土产的大米、豆类、地瓜、芋等加工制成,将大米碾成粉或磨成浆后,或搅或蒸或煮或烤或炸等不同方法制作出来的各种各样的食品尤具特色。
[客家娶亲]
闽西客家人的迎娶婚礼别有风趣。男家的迎亲队抵达
女家,新娘出门站在画有八卦
太极图的
米筛中换上新鞋,称为“过米筛”象征留下娘家的活土(财气),到
婆家去重创业。接着背出家门,上车(古时用轿)时兄弟用一碗水泼到
车上,表示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此时,新娘放声恸哭。到达男家后,在一福命妇手捧盛着柑橘(寓甘甜,
吉祥的园盘)的牵引下跨过火红的木碳炉,以示“兴旺”。入门时,新娘跨鸡而过,称“拦门鸡”。进入厅堂拜堂后,即入洞房,
婚宴开始。深夜闹洞房,酣乐为止。
[迎春]是在
农历
立春日,州官
县尹亲赴郊外举行
迎春牛
仪式,由官员亲自扮
春官鞭打
纸扎春牛或
真牛下田犁田,以示重农勤桑。
农村则在神前祭祀,家家户户采摘冬青树枝和
桃李花,扎在竹竿上,制成“春把”,从天井伸向高空,
堂前摆上供品,“立春”时辰一至,焚香烛、放鞭炮,称“迎春接福”,祈求全家安居乐业,
稻菽丰收。有的地方,用土捏成春牛或纸扎春牛,分送各户,置于灶君之旁,以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客家民俗文化
2021-07-15
1
1120
请问客家人有什么风俗人情以及节庆有什么习俗?
提交答案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