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家谱的下落

姓氏族谱
关注问题
回答
2021-07-14
2
787
谁知道,我给他追加分!(要真迹的下落) 我姓孔,我想找孔子的家谱的下落。是在博物馆还是在哪~望回答


请输入正文
提交答案
2个回答
旺瑜香
2021-07-14
山东曲阜孔子家谱修谱协会 ps: 上世纪30年代,山东曲阜孔府曾经修订过一次孔氏家谱,那次修谱由孔子第77代嫡孙孔德成先生主持,始于1930年,于1937年完工。当时国民党要员、后来成为“四大家族”之一的孔祥熙曾经对那次的修谱工作慷慨解囊,孔祥熙曾经一次性捐款1000大洋用于修订孔氏家谱。 按照孔府家规,孔氏族谱有一“六十年一大修,三十年一小修”的定约。1996年5月,经孔德成同意,由德字辈兄弟发起,开始进行孔子家谱续修筹备工作。1998年2月,香港成立“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此后,为加快孔子家谱续修工作,另成立71名孔氏著名人士组成的委员会,推举孔德成为名誉主席,展开孔氏族人登记工作。1998年6月1日,协会发表了续修《孔子世家谱》告全体族人书,主要是概略性地阐述了孔子世家谱的由来、此次续修的发起、资金的筹集等,同时号召族人参加这次续修。 山东曲阜孔子家谱修谱协会编辑孔德威先生已年过花甲,从1996年筹备新一轮修谱时开始,他就把退休后的所有时间用到了修谱工作上。按辈分算,孔德威是孔子的第77代孙,属德字辈。孔德威还有个哥哥,叫孔德宏,现在他们两人在曲阜负责主持修订孔氏家谱工作。据了解,在江苏和安徽还有两个修订家谱的分会,也是由孔子后人组成,曲阜的总会加上江苏安徽的分会,构成了孔子家谱修订的主力军。 历史上,孔子的家谱一共进行过4次大规模的修订,这次是第五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说到这次修订,孔德威颇有感触。因为规模大,注定了此次修订工作量的繁大,同时,还有一些工作量之外的因素在制约着此次族谱的修订。
融泽琼
2021-07-14
孔氏族人,子孙繁衍,氏族昌盛,延续至今,传裔八十代,历经二千五百年。居住以山东曲阜为中心,遍及全国和海外。据估计,现存世者已逾三百万人。在此二千五百年八十代间,上下传承均有谱牒详明记载以为据。故孔子世家谱以其延时之长,族系之明,纂辑之广,核查之实,体例之备,保存之全,堪称存世谱牒之冠,极具研究价值,且亦为儒学和谱牒学研究之重要基础资料。上述特点和意义之得以延续和发扬,全赖历代之不断修订。 自明以来,即有六十年一大修,三十年一小修之定约。末次修谱由七十七代宗子(历代称谓衍圣公)孔德成先生主持,始于一九三零年,成于一九三七年,成谱至今已六十年有奇;且孔氏族人中略知族谱之端倪者,多已年逾花甲,故再次修订已迫在眉睫。为此,由孔族近支(共五支,世称“五凝”)七十七代德字辈兄弟发起,经孔德成先生首肯,为便于与海外孔氏族人联系,特于香港成立“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主办续修事宜。 9月28日是孔子的诞辰日,自1999年3月起,孔子的后代就展开了历来最大的续修孔子世家族谱工作,目前孔氏第77代“德”字辈正在续修。据孔氏第76代孙孔龄金透露,与以往不同的是,孔氏女性后人首次可以入族谱了。被称为“天下第一家”的孔氏后人目前全世界大概有300多万。 孔子的族人传承2550年至今,已繁衍有82代。1999年开始至今是新中国第一次修谱,在民国期间还曾修过一次,但这次级别最高,是交由儒教联合会从研究的角度来修族谱。1999年就开始的续谱工作打破了昔日只有男性入谱的惯例,本着男女平等原则,只要经核实后是孔氏后代的都可以入族谱,但是对于女性后人仅仅注明是孔氏第几代,嫁往何处等简单的信息。 孔孟后人现在取名,正式订出行辈是在明朝: 明初朱元璋赐孔氏八个辈字: 公、彦、承、弘、闻、贞、尚、胤, 供起名用。后因洪武元年五十六代孔希学及洪武十七年五十七代孔讷先后袭封衍圣公。这样就把“希”和“言”旁加上去为十个字,即: 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 (后清代为避帝讳,将弘改为宏,胤改为衍)。明天启年间,这十个字已不够用,由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孔荫植)奏准。后续二十个字即: “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民国八年由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又立二十个字咨请当时的北洋政府核准公布。亦即第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 即 “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到现在为止已知最小辈是“钦”字辈。因此,不少孔孟后人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辈分大小。这并非是孔孟传人一直使用的,而是在清乾隆九年(1744年),由礼部调查整理,报皇帝钦定作为孔孟后裔行辈的顺序的。在此之前,孔子家谱非常繁芜,这个取字方法比先前大大简化,又经皇帝提倡,使得中国其他大家族谱系的也开始效仿这种方法。 在明代以前,孔氏后裔没有固定的行辈,那时人数尚少,各家取名很随意。从四十五代起,已注意订定行辈,但还不严格,同辈人多采用同一偏旁或同一字作行辈字。明代初年,太祖朱元璋先后赐给孔氏十字作为行辈字,从五十六代起排,此后孔氏族人不准随便取名。衍圣公府还专门颁布了《孔氏行辈告示》:“……今依所定吉字开列于后,凡我族人俱当遵照所开列行辈,取名训字。有不钦依世次随意妄呼者,不准入谱。”明崇祯年间,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报请皇帝,又立十字十辈。清同治年间,七十五代衍圣公孔祥珂经皇帝核准,又立十字十辈。1919年,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由中华民国内务部备案续立二十字二十辈。以上几次订定的行辈字计五十字五十辈,为五十六代到一百零五代,依次为: 希言公彦承弘(宏) 闻贞尚胤(衍) 兴毓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以上第六十五代本为“胤”字,衍圣公孔胤植为避皇帝庙讳,而将“胤”字改为“衍”字。 到20世纪90年代,曲阜当地的孔氏已传至八十代“佑”字辈,以下尚有25字可续。 曲阜衍圣公府的历代衍圣公,是孔孑嫡系后裔中的长子长孙,长子是诸兄弟中的老大,往往是长子已经结婚生子,而幼子却是年龄很小的孩童,长此以往,同辈之间的年龄距离越拉越远。从孔子算起到20世纪40年代,二千余年中,在曲阜的孔氏族人上下已相差到12代之多,当时辈份最大的是六十六代的“兴”字辈,最小的是孔子嫡裔孔德成之子孔维益,为七十八代。到 90年代,在曲阜孔氏族人中上下相差11代,最大的是六十九代的“继”字辈,最小的是八十代的“佑”字辈。因此,孔姓中人见面,有时不好称呼,因为按孔氏家规规定,同姓同宗不能乱称,晚辈见到长辈一定要按辈份来称呼。衍圣公府里面不用孔姓为佣人,主要的原因就是衍圣公往往比大多数同里同宗穷人辈份要低几辈,面对面时虽是主仆关系,但依家规又应按辈份称呼,彼此都易尴尬。但实际上,由于衍圣公府里做活待遇高,可以养家糊口,一些孔姓贫穷人家便改名换姓进府为奴,改姓一般是改成母姓 惟/戈温 *扌/纟昭/昌光仁 *宀/曰延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宗若端 *王 *扌/应元之/万 *氵思克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以下由中央政府颁布 希 言 公 彦 承 弘/宏 闻 贞 尚 胤/衍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兴 毓 传 继 广 昭 宪 庆 繁 祥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令 德 维 垂 佑 钦 绍 念 显 扬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建 道 敦 安 定 懋 修 肈 彝 常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裕 文 焕 景 瑞 永 锡 世 绪 昌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相关问题
给祖先上坟有什么禁忌吗
有的。首先,上坟时忌穿颜色鲜艳的衣服,清明节在扫墓的时候,不宜穿得过于显现,因为扫墓本来就是一件比较严肃的事情,所以着装尽量淡雅一-些, 大红大紫的颜色,在中国具有喜庆的意味,所以不适合在这样的场合出现,当然,清明节除了扫墓以外的时间,比如和亲人一起踏青什么的,衣着倒是没有太多的讲究,主要是看具体的场合吧。 另外,忌嬉笑打闹除了衣着上的讲究,言行举止也要有所讲究,不要在扫墓的时候嬉笑打闹,或者做一些不严谨的举止,因为按照老人的说法,这会惊扰了先人,也是对先人的不尊重的行为。所以扫墓的时候,尽量要恭敬和严谨些,以表达对先人的尊敬。 最后一点就是要注意上坟时的贡品。一般上坟都会带贡品吧,这些贡品是用来祭献祖先的,在没有给先人祭献之前的,人是不能先食用的。而是等_上供之后,大家回到家,再一起分享。如若不然,也是对先人的一种不尊重。没有先人,就没有后人,没有先人辛苦的付出,也就没有后人幸福的现在。所以我们对于先人的尊重,也是需要在清明节的时候体现出来的。
沈姓的祖先是谁?
沈姓在百家姓中排列在十四位,目前来说,其人口是有600万人左右,排列第37位。 其源流很多,但是说的最多的一个源流,大概是出自于嬴姓。沈姓的先祖叫实沈,是黄帝的后裔帝喾之子。实沈氏族后来因与少昊氏部落杂居而东夷化,故为嬴姓。后来,他们建立了沈国。周昭王南征时,嬴姓沈国被灭,其子孙就以国为姓。 夏朝时,夏人建立了姒姓沈国。至周初,蒋国灭了姒姓沈国,沈人南迁到楚地的沈鹿,其子孙也改姓沈。 西周初年,文王的第十个儿子季载被封于沈(今河南平舆北)。公元前506年,姬姓沈国被蔡国吞并,沈国的后人就称为沈氏。 目前沈姓是江浙地区最常见的姓氏之一。
周氏有哪些字辈?
周姓,是中国第九大姓氏,也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之一了。周姓最初是发源于今陕西渭河平原地区。而到今天,周姓主要是分布在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形成了沿长江省份、豫鲁两块高比率的分布状况。 周氏的字辈: 1、山东周氏族谱山东省周氏字牌辈序:~隆、茂、庆、传、长、广、生(升)忠、厚、嗣(世)、志、永远、祯(元)、正、方。后又续序:志德开宏运达孝毓富祥教礼培家训信义作保章。 2、四川成都(现湖北恩施自治州)周氏字辈:太祖应朝忠,永远世代兴,丕振仙仁月,长源玉厚坤。 3、益阳大泉周氏字辈:贵文祖志一,永兴万代天,仁学宏宗益,世守绍前贤,继述声名显,由来达孝全,振起三以让,令德庆悠绵。 4、重庆市永川区邓家坳周氏(尚书公后裔)字辈:尚梦应康世,孙宗道仕友,子均仲忠万,以自时大章,华先维继述,裕后乐英贤。秩序本天定,彝伦在人全,谟烈由今绍,奕叶谱相传,家乘恪遵守,祥发永绵延 你还知道周氏有哪些字辈吗?
每年12月10日出生是什么星座?有哪些名人
想问一下每年12月10日出生的人是属于什么星座?在历史上有哪些人是这个星座的啊大概?
出生于12月10日的古今名人有哪些?
在198年前的今天,1815年12月10日 (农历冬月初十),计算机科学先驱爱达·勒芙蕾丝出生。奥古斯塔·爱达·金,勒芙蕾丝伯爵夫人(Augusta Ada King, Countess of Lovelace,1815年12月10日-1852年11月27日),原名奥古斯塔·爱达·拜伦(Augusta Ada Byron),通称爱达·勒芙蕾丝(Ada Lovelace),是著名英国诗人拜伦之女,最著名的事迹为翻译意大利人查尔斯·巴贝奇早期的程式设计书《分析机概论》(analytical engine),爱达对翻译查尔斯·巴贝奇的《分析机概论》所留下的笔记,被认为对现代电脑与软件工程造成了重大影响。 你还知道哪些12月10日出生的名人?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