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日节的节日习俗

2021-07-14
6
3376
提交答案
6个回答
欧阳梁瑞
2021-07-14
社日节是古老的汉族传统节日,分为春社日和秋社日,春社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秋社是立秋后第五个戊日。这一节日习俗起源很早,是从上古时期汉族劳动人民对土地的崇拜中产生、发展而来的,并在南、北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汉族节俗文化(南方为社日,北方为龙抬头节)。 北方地区习俗 龙抬头 北方地区,“二月二”主要为龙抬头节,龙抬头节是我国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其节俗内容十分丰富,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内容: 1.引龙。引龙的方法大致有二:一是撒灰引龙。北方地区人们是日以灰(有草木灰、灶灰、糠、石灰不等)从大门外一直撒到灶间,绕水缸一周,叫“引钱龙”,说是可引龙出世,百虫慑伏。清咸丰《武定府志》载:“以(二月)二日为春龙节,到灶灰围屋如龙蛇状,名曰引钱龙,招福祥也。”宫景辉等《中国志·天津篇》载:“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按天津旧俗,要向河沿水边撒一条青灰做的龙,再用谷糠撒一条黄龙引到家中,取送走懒龙、引来钱龙之意。”总之,撒灰至井边(或河边)就是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二是汲水引龙。是指清晨汲水回家,谓之引钱龙回家。河北《怀来县志》载:“二月二日谓之龙抬头,以近惊蛰也。各家晨起汲水,有祓禊之意。” 2.除虫、薰虫。二月初在惊蛰前后,是春回大地、农耕开始之时,又是百虫出蛰、蠢蠢欲动之时,故汉族民间有许多采取清扫、拍打、撒灰等手段以除虫的岁时活动,其中除了引龙伏虫外,还有咬虫、摔蝎、薰虫、击梁等活动。旧时薰虫方法是以油煎食物,用油烟熏虫蝎,并食此物,俗称此举可免虫蛀,流行于华北一带。河北《永平府志》载:“用香油煎糕熏虫,则物不蛀,且以避虫蚁。” 3.剃龙头。北方汉族民间是日理发剃头称为“剃龙头”,俗以为有利于人生尊贵。内蒙古《绥远省调查概况·清水河县》云:“(二月)二日,为‘中和节’,俗以为‘龙抬头’之日……是日多剃发,谓之‘剃龙头’。”二月初二剃龙头的习俗在北方流传至今,人们多于是日剃发、理发。在河北,人们普遍认为如果是日不理发,则抬不起头做人,以后会没有出息。 4.食俗。传说龙主雨水,又可镇伏百虫,能保佑丰收,故二月二的食物也多与“龙”联系在一起,把煎饼做成龙鳞状,叫龙鳞饼;水饺叫龙耳、龙角;米饭叫龙子;面条叫龙须面;吃猪头称食“龙头”,人们俗以为吃猪头肉是吉祥的象征。 5.嫁女住春。北方农家有在二月初二日把已出嫁的女儿接回娘家小住的风俗。河北《滦州志》载:“(二月二)先期,俗必迎女归宁,谓之‘住春’。”山东《历城县志》载:“仲春月二日,打灰囤,逆女归宁。”有的地方在二月初二,新出嫁的女儿要带上用青布缝制的囊袋,内装百果五谷回娘家小住,俗称“送二月二”。 6.禁忌。为尊崇龙的恩赐,使其为民兴风作雨,保佑丰收,是日有许多忌讳,包括:(1)忌动针线。是日不能动针、刀、剪子,怕伤了“龙目”,招致灾祸。河北《张北县志》云:“(二月二日)妇女忌针黹,恐刺龙眼。”《中国志·天津篇》载:“妇女们在这天不动针线,怕扎坏了龙眼。”(2)忌担水。山西《永和县志》载:“早忌担水,俗谓恐担回龙子。”《中国志·山西篇》载:“把二月二这晚上说成龙出来活动,人们不要去井边、河边打水,也不要在水边弄出大的声响,以免惊动了龙,把好年景给破坏了。”(3)忌洗衣。是日有些地方还要停止洗衣,说是恐“伤了龙皮”。(4)忌磨面。河北《新河县志》载:“忌磨面,恐榨龙头也。” 二月正是农作物播种的季节,龙抬头节的节日活动与禁忌,绝大多数都与敬龙崇龙有关,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人们吃“龙食”、引钱龙、避龙忌等风俗活动,都是为了祈求龙神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都反映和体现了人们对龙的崇拜和信仰。 南方地区习俗 社日节 南方“二月二”仍沿用祭社习俗,如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此外就是形成了既有类似龙抬头节习俗,又以祭社习俗为主的新“二月二”习俗,如在桂东客家地区。 土地神古称“社”、“社神”,传说是管理一方土地之神。由于“地载万物”、“聚财于地”,人类产生了对土地的崇拜。进入农业社会后,又把对土地的信仰与农作物的丰歉联系在一起。我国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又称“土神”、“福德正神”,客家人称“土地伯公”,并有了祭社神(即土地神)的社日节。“二月二”社日习俗内容丰富,主要活动是祭祀土地和聚社会饮,借敬神、娱神而娱人。 祭社神先得设坛立庙。君王立的称“王社”,百姓立的叫“大社”。社坛还得有社主——社神。最早的社主是树木,如夏代在坛上种松树,商代种柏树,周代种栗树。后来,社主改为石头、木牌和堆土。如北京中山公园的社稷坛便以五色土为社主,并以东方青土、西方白土、南方红土、北方黑土、中央黄土,既代表天下土地,又蕴含了阴阳五行。只是为了祈求农业丰稔,增加了主宰五谷的稷神,故称社稷坛。这就是明清皇帝祭社的“王社”。 百姓立的社,如今多称土地庙。遍布各地城乡的土地庙有大有小:城镇多由居民捐钱建造庙宇;乡间则在村外头大树下,砌个一二米见方的小庙,或用四块石片,三块作墙,一块盖顶,还有捡块破缸片作盖的。如此“委屈”主宰土地、年成和人丁兴旺的尊神,却未闻土地神抱怨和报复的。 于是,汉族民间塑造的土地神像,多是留着长胡子的慈祥老者。后来有人觉得让他孤身独守小庙未免太寂寞,便按人间社会给添了俗称土地婆的夫人。不过,在福建、广东及西南地区,人们在土地庙里立一二块石头,上盖红布,便是土地神——这是以石头作为社主的古代遗风?农家还在厅堂正墙供奉了“天地君亲师神位”的墙根下,贴一张写有土地神位的红纸,摆个香炉,便请来了护家的土地神。 祭社是古代全民的盛大节日。帝王亲赴“王社”祭祀祈丰后,还要欢宴群臣。百姓则集体祭祀本村的社神。我们从古代诗文中可了解那时的社日情景:村民凑钱买来猪、羊,然后敲锣打鼓,抬着猪羊,提着酒壶和各种供品,聚集社神庙前,焚香祭拜,祈求五谷丰登,人丁兴旺,村寨安宁。祭毕,按户分肉,并在庙前野炊,聚餐欢饮,还有擂鼓、对歌、斗草等娱乐,日暮方归。宋代诗人张演在《社日》诗中写道:“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南北地区习俗差异原因 1,信仰上的不同:南方是土地神信仰,北方则是龙神信仰。这种不同的信仰,源自于南、北地区不同的地理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 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干旱少雨,地表水源短缺,而农作物的生长又离不开水,北方农耕人民渴求水和期待降雨的心理就折射反映在北方民众的生活习俗之中,许多习俗都直接或间接地表达着民众对水的渴求以及由此产生的信仰和崇拜。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拜的神灵,人们把它看作是会兴云布雨、主管雨旱之神,从而在北方产生了一套崇龙、敬龙的习俗,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突出表现在“龙抬头节”中的一切禁忌习俗中。 南方地区相对于北方来说,山多、江河多而土地少,因此对土地的崇拜也就更甚于北方。以土地为生的先民们认为土地负载、孕育万物,毁灭万物,因此很自然地将农作物收成的好坏归因于“地”对人类的赏罚,据此就产生了对土地的崇拜,敬土为神。于是自上古以来产生的祭社习俗在南方一直传承至今,并演变成南方现今的“二月二”社日的习俗。 2,文化传播,是指一种文化向其他范围转移或扩散,引起文化的互动、采借以及整合过程(林耀华:《民族学通论》)。土地神信仰起源甚早,其最早形成的地区已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地说最先是在某个地方产生,并向四周地区传播开来。钟敬文先生认为:“一种新的民俗在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形成,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完善之后,它的功能和价值被充分显现出来,它不仅为该民族、该地区的民众所接受,成为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而且开始向其他民族地区透。”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南方的“二月二”社日就是传承了自上古产生的祭土地神的民俗,土地神信仰能满足南方民众祈丰年、消灾祈福的心理需求,因此在南方奉祀土地神的习俗一直传承至今。 北方地区的“龙抬头节”习俗,据吉成名《龙抬头节研究》一文考证,最早形成于黄河中上游地区,随着居民的迁徙而向其他地区传播。因此,在江苏一带,也有龙抬头习俗,这应该是由北方汉人在南迁中传播过去的。南方本地人民也有一套自己的风俗,由于在共同的地域生产劳动,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定程度上的交流和影响,这必然就会产生文化传播,在传播中二者又有选择性地吸收或排斥对方的风俗文化,故而逐渐形成了将龙抬头习俗与当地祭社习俗结合起来的新“二月二”习俗。 当代文化人类学家莱斯利·怀特从传播的角度,把文化看作是纵向传播和横向传播流程的统一体, 并看到了文化传播行为的巨大影响:“人们逐渐认识到,文化是一个连续统一体,是一系列事件的流程,是一个时代纵向地传递到另一个时代,并且横向地从一个种族或地域播化到另一个种族或地域。” (怀特:《文化的科学》)传播可以对一种文化或风俗的形成和流变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二月二”习俗形成南、北差异的原因也是基于文化传播的发生。 节日文化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民族特色,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着我国的文化和民族精神,因此对一些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我们应加以重视。通过对南北“二月二”习俗的比较及其差异原因的分析,我们对南、北“二月二”传统节日文化的形成、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认识到民俗文化巨大的传承、传播和变异性,这对我们正确认识传统节日文化现象有着十分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
裴佳谕
2021-07-14
千寻古栎笑声中,此日春风属社公。割肉卜瓦馀风在,更喜畅饮治耳聋。 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是春社日。古时以村为单位祭祀社神,祈求丰收。祭社神先立社,在土坛上用石砌屋,无顶,上贴『社稷之神』红纸,祭祀后,撒肉四周以饷乌鸦。《荆楚岁时记》:『社日,四邻并结宗会社,宰牲牢,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享其胙』。宋梅尧臣有《春社》诗云:『年年迎社雨,淡淡洗林花。树下赛田鼓,坛边伺肉鸦。春醪酒共饮,野老暮相哗。燕子何时至,长皋点翅斜。』 龙抬头 北方地区,“二月二”主要为龙抬头节,龙抬头节是我国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其节俗内容十分丰富,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内容: 1.引龙。引龙的方法大致有二:一是撒灰引龙。北方地区人们是日以灰(有草木灰、灶灰、糠、石灰不等)从大门外一直撒到灶间,绕水缸一周,叫“引钱龙”,说是可引龙出世,百虫慑伏。清咸丰《武定府志》载:“以(二月)二日为春龙节,到灶灰围屋如龙蛇状,名曰引钱龙,招福祥也。”宫景辉等《中国志·天津篇》载:“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按天津旧俗,要向河沿水边撒一条青灰做的龙,再用谷糠撒一条黄龙引到家中,取送走懒龙、引来钱龙之意。”总之,撒灰至井边(或河边)就是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二是汲水引龙。是指清晨汲水回家,谓之引钱龙回家。河北《怀来县志》载:“二月二日谓之龙抬头,以近惊蛰也。各家晨起汲水,有祓禊之意。” 2.除虫、薰虫。二月初在惊蛰前后,是春回大地、农耕开始之时,又是百虫出蛰、蠢蠢欲动之时,故汉族民间有许多采取清扫、拍打、撒灰等手段以除虫的岁时活动,其中除了引龙伏虫外,还有咬虫、摔蝎、薰虫、击梁等活动。旧时薰虫方法是以油煎食物,用油烟熏虫蝎,并食此物,俗称此举可免虫蛀,流行于华北一带。河北《永平府志》载:“用香油煎糕熏虫,则物不蛀,且以避虫蚁。” 3.剃龙头。北方汉族民间是日理发剃头称为“剃龙头”,俗以为有利于人生尊贵。内蒙古《绥远省调查概况·清水河县》云:“(二月)二日,为‘中和节’,俗以为‘龙抬头’之日……是日多剃发,谓之‘剃龙头’。”二月初二剃龙头的习俗在北方流传至今,人们多于是日剃发、理发。在河北,人们普遍认为如果是日不理发,则抬不起头做人,以后会没有出息。 4.食俗。传说龙主雨水,又可镇伏百虫,能保佑丰收,故二月二的食物也多与“龙”联系在一起,把煎饼做成龙鳞状,叫龙鳞饼;水饺叫龙耳、龙角;米饭叫龙子;面条叫龙须面;吃猪头称食“龙头”,人们俗以为吃猪头肉是吉祥的象征。 5.嫁女住春。北方农家有在二月初二日把已出嫁的女儿接回娘家小住的风俗。河北《滦州志》载:“(二月二)先期,俗必迎女归宁,谓之‘住春’。”山东《历城县志》载:“仲春月二日,打灰囤,逆女归宁。”有的地方在二月初二,新出嫁的女儿要带上用青布缝制的囊袋,内装百果五谷回娘家小住,俗称“送二月二”。 6.禁忌。为尊崇龙的恩赐,使其为民兴风作雨,保佑丰收,是日有许多忌讳,包括:(1)忌动针线。是日不能动针、刀、剪子,怕伤了“龙目”,招致灾祸。河北《张北县志》云:“(二月二日)妇女忌针黹,恐刺龙眼。”《中国志·天津篇》载:“妇女们在这天不动针线,怕扎坏了龙眼。”(2)忌担水。山西《永和县志》载:“早忌担水,俗谓恐担回龙子。”《中国志·山西篇》载:“把二月二这晚上说成龙出来活动,人们不要去井边、河边打水,也不要在水边弄出大的声响,以免惊动了龙,把好年景给破坏了。”(3)忌洗衣。是日有些地方还要停止洗衣,说是恐“伤了龙皮”。(4)忌磨面。河北《新河县志》载:“忌磨面,恐榨龙头也。” 二月正是农作物播种的季节,龙抬头节的节日活动与禁忌,绝大多数都与敬龙崇龙有关,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人们吃“龙食”、引钱龙、避龙忌等风俗活动,都是为了祈求龙神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都反映和体现了人们对龙的崇拜和信仰。 社日节 南方“二月二”仍沿用祭社习俗,如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此外就是形成了既有类似龙抬头节习俗,又以祭社习俗为主的新“二月二”习俗,如在桂东客家地区。 土地神古称“社”、“社神”,传说是管理一方土地之神。由于“地载万物”、“聚财于地”,人类产生了对土地的崇拜。进入农业社会后,又把对土地的信仰与农作物的丰歉联系在一起。我国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又称“土神”、“福德正神”,客家人称“土地伯公”,并有了祭社神(即土地神)的社日节。“二月二”社日习俗内容丰富,主要活动是祭祀土地和聚社会饮,借敬神、娱神而娱人。 祭社神先得设坛立庙。君王立的称“王社”,百姓立的叫“大社”。社坛还得有社主——社神。最早的社主是树木,如夏代在坛上种松树,商代种柏树,周代种栗树。后来,社主改为石头、木牌和堆土。如北京中山公园的社稷坛便以五色土为社主,并以东方青土、西方白土、南方红土、北方黑土、中央黄土,既代表天下土地,又蕴含了阴阳五行。只是为了祈求农业丰稔,增加了主宰五谷的稷神,故称社稷坛。这就是明清皇帝祭社的“王社”。 百姓立的社,如今多称土地庙。遍布各地城乡的土地庙有大有小:城镇多由居民捐钱建造庙宇;乡间则在村外头大树下,砌个一二米见方的小庙,或用四块石片,三块作墙,一块盖顶,还有捡块破缸片作盖的。如此“委屈”主宰土地、年成和人丁兴旺的尊神,却未闻土地神抱怨和报复的。 于是,汉族民间塑造的土地神像,多是留着长胡子的慈祥老者。后来有人觉得让他孤身独守小庙未免太寂寞,便按人间社会给添了俗称土地婆的夫人。不过,在福建、广东及西南地区,人们在土地庙里立一二块石头,上盖红布,便是土地神——这是以石头作为社主的古代遗风?农家还在厅堂正墙供奉了“天地君亲师神位”的墙根下,贴一张写有土地神位的红纸,摆个香炉,便请来了护家的土地神。 祭社是古代全民的盛大节日。帝王亲赴“王社”祭祀祈丰后,还要欢宴群臣。百姓则集体祭祀本村的社神。我们从古代诗文中可了解那时的社日情景:村民凑钱买来猪、羊,然后敲锣打鼓,抬着猪羊,提着酒壶和各种供品,聚集社神庙前,焚香祭拜,祈求五谷丰登,人丁兴旺,村寨安宁。祭毕,按户分肉,并在庙前野炊,聚餐欢饮,还有擂鼓、对歌、斗草等娱乐,日暮方归。宋代诗人张演在《社日》诗中写道:“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1,信仰上的不同:南方是土地神信仰,北方则是龙神信仰。这种不同的信仰,源自于南、北地区不同的地理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 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干旱少雨,地表水源短缺,而农作物的生长又离不开水,北方农耕人民渴求水和期待降雨的心理就折射反映在北方民众的生活习俗之中,许多习俗都直接或间接地表达着民众对水的渴求以及由此产生的信仰和崇拜。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拜的神灵,人们把它看作是会兴云布雨、主管雨旱之神,从而在北方产生了一套崇龙、敬龙的习俗,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突出表现在“龙抬头节”中的一切禁忌习俗中。 南方地区相对于北方来说,山多、江河多而土地少,因此对土地的崇拜也就更甚于北方。以土地为生的先民们认为土地负载、孕育万物,毁灭万物,因此很自然地将农作物收成的好坏归因于“地”对人类的赏罚,据此就产生了对土地的崇拜,敬土为神。于是自上古以来产生的祭社习俗在南方一直传承至今,并演变成南方现今的“二月二”社日的习俗。 2,文化传播,是指一种文化向其他范围转移或扩散,引起文化的互动、采借以及整合过程(林耀华:《民族学通论》)。土地神信仰起源甚早,其最早形成的地区已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地说最先是在某个地方产生,并向四周地区传播开来。钟敬文先生认为:“一种新的民俗在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形成,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完善之后,它的功能和价值被充分显现出来,它不仅为该民族、该地区的民众所接受,成为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而且开始向其他民族地区透。”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南方的“二月二”社日就是传承了自上古产生的祭土地神的民俗,土地神信仰能满足南方民众祈丰年、消灾祈福的心理需求,因此在南方奉祀土地神的习俗一直传承至今。 北方地区的“龙抬头节”习俗,据吉成名《龙抬头节研究》一文考证,最早形成于黄河中上游地区,随着居民的迁徙而向其他地区传播。因此,在江苏一带,也有龙抬头习俗,这应该是由北方汉人在南迁中传播过去的。南方本地人民也有一套自己的风俗,由于在共同的地域生产劳动,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定程度上的交流和影响,这必然就会产生文化传播,在传播中二者又有选择性地吸收或排斥对方的风俗文化,故而逐渐形成了将龙抬头习俗与当地祭社习俗结合起来的新“二月二”习俗。 当代文化人类学家莱斯利·怀特从传播的角度,把文化看作是纵向传播和横向传播流程的统一体, 并看到了文化传播行为的巨大影响:“人们逐渐认识到,文化是一个连续统一体,是一系列事件的流程,是一个时代纵向地传递到另一个时代,并且横向地从一个种族或地域播化到另一个种族或地域。” (怀特:《文化的科学》)传播可以对一种文化或风俗的形成和流变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二月二”习俗形成南、北差异的原因也是基于文化传播的发生。 节日文化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民族特色,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着我国的文化和民族精神,因此对一些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我们应加以重视。通过对南北“二月二”习俗的比较及其差异原因的分析,我们对南、北“二月二”传统节日文化的形成、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认识到民俗文化巨大的传承、传播和变异性,这对我们正确认识传统节日文化现象有着十分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 族谱知识
扬怡刷
2021-07-14
社日节是古老的汉族传统节日,分为春社日和秋社日,春社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秋社是立秋后第五个戊日。这一节日习俗起源很早,是从上古时期汉族劳动人民对土地的崇拜中产生、发展而来的,并在南、北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汉族节俗文化(南方为社日,北方为龙抬头节)。 北方地区习俗 龙抬头 北方地区,“二月二”主要为龙抬头节,龙抬头节是我国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其节俗内容十分丰富,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内容: 1.引龙。引龙的方法大致有二:一是撒灰引龙。北方地区人们是日以灰(有草木灰、灶灰、糠、石灰不等)从大门外一直撒到灶间,绕水缸一周,叫“引钱龙”,说是可引龙出世,百虫慑伏。清咸丰《武定府志》载:“以(二月)二日为春龙节,到灶灰围屋如龙蛇状,名曰引钱龙,招福祥也。”宫景辉等《中国志·天津篇》载:“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按天津旧俗,要向河沿水边撒一条青灰做的龙,再用谷糠撒一条黄龙引到家中,取送走懒龙、引来钱龙之意。”总之,撒灰至井边(或河边)就是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二是汲水引龙。是指清晨汲水回家,谓之引钱龙回家。河北《怀来县志》载:“二月二日谓之龙抬头,以近惊蛰也。各家晨起汲水,有祓禊之意。” 2.除虫、薰虫。二月初在惊蛰前后,是春回大地、农耕开始之时,又是百虫出蛰、蠢蠢欲动之时,故汉族民间有许多采取清扫、拍打、撒灰等手段以除虫的岁时活动,其中除了引龙伏虫外,还有咬虫、摔蝎、薰虫、击梁等活动。旧时薰虫方法是以油煎食物,用油烟熏虫蝎,并食此物,俗称此举可免虫蛀,流行于华北一带。河北《永平府志》载:“用香油煎糕熏虫,则物不蛀,且以避虫蚁。” 3.剃龙头。北方汉族民间是日理发剃头称为“剃龙头”,俗以为有利于人生尊贵。内蒙古《绥远省调查概况·清水河县》云:“(二月)二日,为‘中和节’,俗以为‘龙抬头’之日……是日多剃发,谓之‘剃龙头’。”二月初二剃龙头的习俗在北方流传至今,人们多于是日剃发、理发。在河北,人们普遍认为如果是日不理发,则抬不起头做人,以后会没有出息。 4.食俗。传说龙主雨水,又可镇伏百虫,能保佑丰收,故二月二的食物也多与“龙”联系在一起,把煎饼做成龙鳞状,叫龙鳞饼;水饺叫龙耳、龙角;米饭叫龙子;面条叫龙须面;吃猪头称食“龙头”,人们俗以为吃猪头肉是吉祥的象征。 5.嫁女住春。北方农家有在二月初二日把已出嫁的女儿接回娘家小住的风俗。河北《滦州志》载:“(二月二)先期,俗必迎女归宁,谓之‘住春’。”山东《历城县志》载:“仲春月二日,打灰囤,逆女归宁。”有的地方在二月初二,新出嫁的女儿要带上用青布缝制的囊袋,内装百果五谷回娘家小住,俗称“送二月二”。 6.禁忌。为尊崇龙的恩赐,使其为民兴风作雨,保佑丰收,是日有许多忌讳,包括:(1)忌动针线。是日不能动针、刀、剪子,怕伤了“龙目”,招致灾祸。河北《张北县志》云:“(二月二日)妇女忌针黹,恐刺龙眼。”《中国志·天津篇》载:“妇女们在这天不动针线,怕扎坏了龙眼。”(2)忌担水。山西《永和县志》载:“早忌担水,俗谓恐担回龙子。”《中国志·山西篇》载:“把二月二这晚上说成龙出来活动,人们不要去井边、河边打水,也不要在水边弄出大的声响,以免惊动了龙,把好年景给破坏了。”(3)忌洗衣。是日有些地方还要停止洗衣,说是恐“伤了龙皮”。(4)忌磨面。河北《新河县志》载:“忌磨面,恐榨龙头也。” 二月正是农作物播种的季节,龙抬头节的节日活动与禁忌,绝大多数都与敬龙崇龙有关,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人们吃“龙食”、引钱龙、避龙忌等风俗活动,都是为了祈求龙神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都反映和体现了人们对龙的崇拜和信仰。 南方地区习俗 社日节 南方“二月二”仍沿用祭社习俗,如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此外就是形成了既有类似龙抬头节习俗,又以祭社习俗为主的新“二月二”习俗,如在桂东客家地区。 土地神古称“社”、“社神”,传说是管理一方土地之神。由于“地载万物”、“聚财于地”,人类产生了对土地的崇拜。进入农业社会后,又把对土地的信仰与农作物的丰歉联系在一起。我国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又称“土神”、“福德正神”,客家人称“土地伯公”,并有了祭社神(即土地神)的社日节。“二月二”社日习俗内容丰富,主要活动是祭祀土地和聚社会饮,借敬神、娱神而娱人。 祭社神先得设坛立庙。君王立的称“王社”,百姓立的叫“大社”。社坛还得有社主——社神。最早的社主是树木,如夏代在坛上种松树,商代种柏树,周代种栗树。后来,社主改为石头、木牌和堆土。如北京中山公园的社稷坛便以五色土为社主,并以东方青土、西方白土、南方红土、北方黑土、中央黄土,既代表天下土地,又蕴含了阴阳五行。只是为了祈求农业丰稔,增加了主宰五谷的稷神,故称社稷坛。这就是明清皇帝祭社的“王社”。 百姓立的社,如今多称土地庙。遍布各地城乡的土地庙有大有小:城镇多由居民捐钱建造庙宇;乡间则在村外头大树下,砌个一二米见方的小庙,或用四块石片,三块作墙,一块盖顶,还有捡块破缸片作盖的。如此“委屈”主宰土地、年成和人丁兴旺的尊神,却未闻土地神抱怨和报复的。 于是,汉族民间塑造的土地神像,多是留着长胡子的慈祥老者。后来有人觉得让他孤身独守小庙未免太寂寞,便按人间社会给添了俗称土地婆的夫人。不过,在福建、广东及西南地区,人们在土地庙里立一二块石头,上盖红布,便是土地神——这是以石头作为社主的古代遗风?农家还在厅堂正墙供奉了“天地君亲师神位”的墙根下,贴一张写有土地神位的红纸,摆个香炉,便请来了护家的土地神。 祭社是古代全民的盛大节日。帝王亲赴“王社”祭祀祈丰后,还要欢宴群臣。百姓则集体祭祀本村的社神。我们从古代诗文中可了解那时的社日情景:村民凑钱买来猪、羊,然后敲锣打鼓,抬着猪羊,提着酒壶和各种供品,聚集社神庙前,焚香祭拜,祈求五谷丰登,人丁兴旺,村寨安宁。祭毕,按户分肉,并在庙前野炊,聚餐欢饮,还有擂鼓、对歌、斗草等娱乐,日暮方归。宋代诗人张演在《社日》诗中写道:“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南北地区习俗差异原因 1,信仰上的不同:南方是土地神信仰,北方则是龙神信仰。这种不同的信仰,源自于南、北地区不同的地理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 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干旱少雨,地表水源短缺,而农作物的生长又离不开水,北方农耕人民渴求水和期待降雨的心理就折射反映在北方民众的生活习俗之中,许多习俗都直接或间接地表达着民众对水的渴求以及由此产生的信仰和崇拜。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拜的神灵,人们把它看作是会兴云布雨、主管雨旱之神,从而在北方产生了一套崇龙、敬龙的习俗,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突出表现在“龙抬头节”中的一切禁忌习俗中。 南方地区相对于北方来说,山多、江河多而土地少,因此对土地的崇拜也就更甚于北方。以土地为生的先民们认为土地负载、孕育万物,毁灭万物,因此很自然地将农作物收成的好坏归因于“地”对人类的赏罚,据此就产生了对土地的
相关问题
给祖先上坟有什么禁忌吗
有的。首先,上坟时忌穿颜色鲜艳的衣服,清明节在扫墓的时候,不宜穿得过于显现,因为扫墓本来就是一件比较严肃的事情,所以着装尽量淡雅一-些, 大红大紫的颜色,在中国具有喜庆的意味,所以不适合在这样的场合出现,当然,清明节除了扫墓以外的时间,比如和亲人一起踏青什么的,衣着倒是没有太多的讲究,主要是看具体的场合吧。 另外,忌嬉笑打闹除了衣着上的讲究,言行举止也要有所讲究,不要在扫墓的时候嬉笑打闹,或者做一些不严谨的举止,因为按照老人的说法,这会惊扰了先人,也是对先人的不尊重的行为。所以扫墓的时候,尽量要恭敬和严谨些,以表达对先人的尊敬。 最后一点就是要注意上坟时的贡品。一般上坟都会带贡品吧,这些贡品是用来祭献祖先的,在没有给先人祭献之前的,人是不能先食用的。而是等_上供之后,大家回到家,再一起分享。如若不然,也是对先人的一种不尊重。没有先人,就没有后人,没有先人辛苦的付出,也就没有后人幸福的现在。所以我们对于先人的尊重,也是需要在清明节的时候体现出来的。
沈姓的祖先是谁?
沈姓在百家姓中排列在十四位,目前来说,其人口是有600万人左右,排列第37位。 其源流很多,但是说的最多的一个源流,大概是出自于嬴姓。沈姓的先祖叫实沈,是黄帝的后裔帝喾之子。实沈氏族后来因与少昊氏部落杂居而东夷化,故为嬴姓。后来,他们建立了沈国。周昭王南征时,嬴姓沈国被灭,其子孙就以国为姓。 夏朝时,夏人建立了姒姓沈国。至周初,蒋国灭了姒姓沈国,沈人南迁到楚地的沈鹿,其子孙也改姓沈。 西周初年,文王的第十个儿子季载被封于沈(今河南平舆北)。公元前506年,姬姓沈国被蔡国吞并,沈国的后人就称为沈氏。 目前沈姓是江浙地区最常见的姓氏之一。
周氏有哪些字辈?
周姓,是中国第九大姓氏,也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之一了。周姓最初是发源于今陕西渭河平原地区。而到今天,周姓主要是分布在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形成了沿长江省份、豫鲁两块高比率的分布状况。 周氏的字辈: 1、山东周氏族谱山东省周氏字牌辈序:~隆、茂、庆、传、长、广、生(升)忠、厚、嗣(世)、志、永远、祯(元)、正、方。后又续序:志德开宏运达孝毓富祥教礼培家训信义作保章。 2、四川成都(现湖北恩施自治州)周氏字辈:太祖应朝忠,永远世代兴,丕振仙仁月,长源玉厚坤。 3、益阳大泉周氏字辈:贵文祖志一,永兴万代天,仁学宏宗益,世守绍前贤,继述声名显,由来达孝全,振起三以让,令德庆悠绵。 4、重庆市永川区邓家坳周氏(尚书公后裔)字辈:尚梦应康世,孙宗道仕友,子均仲忠万,以自时大章,华先维继述,裕后乐英贤。秩序本天定,彝伦在人全,谟烈由今绍,奕叶谱相传,家乘恪遵守,祥发永绵延 你还知道周氏有哪些字辈吗?
每年12月10日出生是什么星座?有哪些名人
想问一下每年12月10日出生的人是属于什么星座?在历史上有哪些人是这个星座的啊大概?
出生于12月10日的古今名人有哪些?
在198年前的今天,1815年12月10日 (农历冬月初十),计算机科学先驱爱达·勒芙蕾丝出生。奥古斯塔·爱达·金,勒芙蕾丝伯爵夫人(Augusta Ada King, Countess of Lovelace,1815年12月10日-1852年11月27日),原名奥古斯塔·爱达·拜伦(Augusta Ada Byron),通称爱达·勒芙蕾丝(Ada Lovelace),是著名英国诗人拜伦之女,最著名的事迹为翻译意大利人查尔斯·巴贝奇早期的程式设计书《分析机概论》(analytical engine),爱达对翻译查尔斯·巴贝奇的《分析机概论》所留下的笔记,被认为对现代电脑与软件工程造成了重大影响。 你还知道哪些12月10日出生的名人?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