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恋轩
2021-07-14
88代黎政,黎瑞之子。唐昭宗光化三年庚申(900年)举孝廉,官拜散骑常侍,由四川避地来居江西新喻县递步村。至今常侍坛旧迹存焉。娶张策公之女张氏,生子:植。 五代十国时代(907至960年) 89代黎植,黎政之子。生子:嵩。 宋朝、元朝、明朝时代 90代黎嵩,黎植之子。北宋太祖建隆二年辛酉(961年)由江西迁回四川戎州(今宜宾市),后迁居广安府渠江县。公从商兴家,致巨富,广施舍,生性仁慈,赈济乡里。娶高氏,生子:文万。 91代文万,字学陶,处士,黎嵩之子。北宋太祖开宝二年己巳(969年)吕蒙正荐举贤良方正。娶冯囗公之女冯氏,生子:明达。 92代明达,文万之子。处士,迁居四川广安府渠江郡宝城区宋场乡黎家山寨(后改名状元村),性至孝,自力耕樵营生,隐居不仕。娶妻黄氏,贤淑端庄,有孟母之风,严教有方,生子:錞。 93代黎錞,字希声,明达公之子,四川广安府渠江郡宋场乡黎家山寨(即今四川省渠县宝城区宋场乡状元村)人,精通理学,于北宋仁宗赵祯庆历三年癸未科(1043年)状元及第,官拜朝议大夫,旋告终养。北宋英宗赵曙治平三年丙午(1066年),欧阳修为中书令,皇上(英宗皇帝)向他询问: “蜀中(四川)有何名士? ” 欧阳修对曰:“文学有苏洵,经术有黎錞。二子皆名载一时也。”帝征之“善”,溢眉宇曰:“如洵之文学,黎之经术,诚盛世之名也。”同年,下诏召黎錞入翰林院,以备顾问,辟为侍讲学士,掌制诰兼太常礼院。世称“黎錞以经术扬名于世”,即此。 北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戊申(1068年),王安石当国(担任左丞相)。黎錞反对王安石变法,与之言论不合,力求外放为官,以“龙图阁侍制”的身份岀任四川眉州太守(“眉州”:唐宋时代州名,辖境相当于今四川省乐山地区峨眉县、夹江县、洪雅县、丹棱县、青神县、眉山县、彭山县等地)。公刚而仁明,正而不阿,政绩卓著,惠洽民心,民皆信服。既满将代,民相卒请,又留任三年,民益信服。黎錞公主持修建“远景楼”于眉州州治北面的北塘,楼上刻有他所著的《远景楼赋》流传于世。苏东坡为此而作《远景登楼记》,并传于世。公曾筑雪于台前,与民偕乐。 北宋熙宁九年丙辰(1076年),王安石变法失败,被迫辞职。黎錞公蒙诏擢升为“直宝谟阁学士、签书枢密”。而公志在传学,故逾岁即告老致仕(退休)。渠江郡是公之故乡,元丰四年辛酉(1081年),黎錞以“金紫光禄大夫司空兼侍中观文殿大学士”的身份归隐渠江(即今四川省东部渠县)讲学,后转锡州(今江苏省无锡市),遂南迁于常州府(今江苏常州市),建经术坊于常州市珠玑五巷。卒,赐葬祭。妣苏氏夫人,封“广安郡君”,乃知邑州军事苏灵公之女、兄苏明公从妹(堂妹)也。公之墓,俱有陇西李忠定缮写墓志铭。妣韩氏生二子:建、沛。 附:希声公远景楼记(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着,黎开文加现代标点符号断句) 吾州之俗,有迁古者三:其士大夫贵经术而重氏族;其民尊吏而畏法;其农夫合耦而相助。盖有三代(夏商周)汉唐之遗风,而他郡之所莫及也。 始(宋)朝廷以声律取士,而“天圣”(天圣:北宋仁宗皇帝赵祯1023至1032年所用年号)以前,学者循袭五代之弊。独吾州之士,通经学古,以西汉文词为宗师。方是时,四方指以为迂阔,至于郡县胥吏,皆狭经载笔应对,进退有足观者。而大家显人,以门族相上推次甲乙,皆有定品,谓之江乡。非此族也,虽富且贵,不通婚姻。其民事太守县令,如古君臣;既去,辄画像事之。而其贤者,则记录其行事,以为口实,至四五十年不忘。商贾小民,常储善物而别异之,以待官吏之求,家藏律令,往往通念而不以为非。虽薄刑小罪,终身有不敢犯者。 岁二月,农事始作。四月初,吉谷稚而草壮,耘者必岀数十百人为农,立表下漏,鸣鼓以致,众择其徒,为众畏信者二人,一人掌鼓,一人掌漏,进退作止,惟二人之听。鼓之而不至,至而不力皆有罚。量田计功,终事而会之,田多而丁少则岀钱以赏众。七月既望(十五日),谷艾而草衰,则仆鼓决漏,取罚金与赏众之钱,买羊豕(猪)酒,礼以祀田祖作乐,饮酒醉饱而去。岁以为常,其风俗盖如此。盖其民皆聪明才,知务本而力作。易治而难服。守令始至,视其言语动辄了其为人,其明且能者,不复以事试。终日寂然,苟不以其道,则陈义秉法以讥切之,故不知者以为难治。 今太守黎侯希声公,轼先君子(苏洵,苏轼父亲)之友人也。简而文,刚而仁,明而不苟,众以为易事。既满将代,不忍其去,相卒而留之。上(皇上)不夺其请,既留三年,民益信。遂以无事,因守居之北墉而增筑之,作“远景楼”,日与宾客僚吏游处其上。轼方为(岀任)徐州,吾州(眉州)之人,以书相往来,未尝不道黎侯之善,而求为文以为记。嗟夫!夫轼之去乡久矣,所谓“远景楼”者,虽尝见其处而不道其详矣。然州人之所以乐斯楼之成,而欲记之者,岂非上有易事之长,而下有易治之俗也哉? 孔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是仁者于道,未有大损益也,然且录之。” 今吾州近古之俗,独能累世而不迁,盖耆老昔人岂弟之泽,而贤守令抚循教谕不倦之力也,可不录乎? 若夫登临览观之乐,山川风物之美,轼将归老于故乡,布衣幅巾,从邦君子于其上,酒酣乐作,援笔而赋之,以颂黎侯之遗爱,尚未晚也。 大宋元丰岁君戊午(北宋神宗皇帝赵顼元丰元年戊午即1078年)七月望日(十五日) 尚书礼部员外郎直史馆权知徐州军事(四川)眉山人苏轼记 94代黎建,黎錞长子,生子:梁。 94代黎沛,黎錞次子。 95代黎梁,黎建之子,生子:献。 96代黎献,黎梁之子,生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