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姓祖先是谁,源自那里,谢谢。

2021-07-14
4
2637
提交答案
4个回答
陆逻器
2021-07-14
于姓 一、姓氏源流 于姓源出有三: 1、 出自姬姓,为周武王姬发的后代,以国为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周武王克商后,大举分封诸侯,其第儿子邘叔被封在邘国,即今河南省沁阳县北部西万镇邘邰村,后来,邘叔的子孙就以国为氏,有的姓了邘;有的则去邑旁姓于,是为河南于氏,史称于姓正宗。 2、 据《路史》所载,东海(大致相当今山东东南及江苏苏北以东地带)有于公裔孙,本为汉人,随拓拔珪迁徙至代北(大致相当今山西代县、繁峙、五台、原平一带),为万忸于氏(鲜卑复姓),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进行汉化改革时,恢复为于姓。 3、 为唐淳于氏避讳改姓。据《古今姓氏书辩证》等所载,淳于公子孙,以国名为氏。唐贞观年间所定皇族七姓,有淳于氏。至唐宪宗李纯时,为避讳(“纯”“淳”同音),复姓淳于氏改为于氏。到了宋代,又有部分于姓恢复淳于姓。 二、迁徙分布 追溯起来,于姓的源流只有一个,既黄帝后裔。作为于姓的发祥地,最早是在今河南省沁阳县北部一带,而且发源于此地的于姓,后来成了于姓家族主要的组成部分。大致上,历代于姓主要是我国北方中原地区繁衍得最为昌盛。魏晋南北朝时,于姓才得以大举南迁。至隋唐时,于姓在北方相继形成了几处大的望族,后经过漫长岁月不断的繁衍迁徙,终成为我国的大姓之一。据统计,历代于姓是以今河南、山东、河北、河北、黑龙江、山西、陕西、内蒙古、江苏、安徽、新疆等十一个地区。可见历史上于姓也是我国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姓。 三、历史名人 于 谦: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明朝大臣,成祖年间进士,曾历任监察御史、巡 抚、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期间,平反冤案,赈济灾荒,颇得民心。 英宗时,宦官王振专权,朝廷腐败。蒙古瓦剌贵族也先率军来犯,明军出兵 阻击,全军覆没,英宗被俘,举国上下为之震动。一些朝臣主张南逃避敌, 于谦力排众义,誓死保卫京师,并拥成王为帝(景帝)。后瓦剌军破紫荆关 直逼京师,他亲自督战,击毙也先,大败瓦剌军。后官加少保,总督军务。 英宗被释放后,于景泰八年发动“夺门之变”,夺回帝位。于谦被捕下狱, 以“意欲谋逆”罪被叛处死刑,史称“行路嗟叹,天下冤之”。宪宗成化 时,于谦被复官并赐祭,葬于西湖三台山麓。 于慎行: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隆庆进士。万历初历翰林院修撰,充日 讲官。因劾张居正夺情,引疾归。后起官,历侍讲学士、礼部左右侍郎,累 迁至礼部尚书。万历三十三年(1605),起掌詹事府,后二年兼东阁大学 士,入阁,寻病卒。在史馆以读书为事,明习典制,贯通百家,与冯琦并为 文学名臣。其诗文弘丽,一时推为大手笔。有《读史漫录》、《谷城山馆诗 文集》。 于 公:东海炎(今山东炎城北)人,以善于决狱而成名,他所洗雪的“东海孝妇” 一案,更是千古美谈。
督萼营
2021-07-14
于姓起源参考之一   「于」源出 :   一 :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和《广韵》所载,周武王第三子受封於邘国,称为邘叔,其后去邑旁为于,有于氏。   二: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路氏》所载,东海于公裔孙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于」氏。   三:唐代淳于氏为避唐宪宗李纯之名讳(淳,纯同音)改为于氏。   家族名人   于譧(1398-1457) 字廷益,明代浙江钱塘人。历任官监察御史,兵部尚书等。正统十四年,土木桥之变,瓦刺首领也先侵扰大同,明英宗被俘,于譧反对放弃北京,拥立英宗弟为景帝,主君务,击退也先军队,接英宗回。英宗复辟后被杀,年六十岁,天下冤之。   于成龙(1617-1684)字北溟,清山西永宁人,康熙时,官至两江总督,以清廉著称,时称天下清官第一。   地望分布:河南河南郡,山东东海郡。   于姓起源参考之二   中国的于姓和其它许多姓氏一样,其姓源的出处并不是单一的。它既有于姓后人改为他姓后,经过100多年的时间, 又改回原来的于姓,又有因避皇帝名讳而改姓于姓的人。可以说,于姓的来源共有三支,但追本溯源只有两支。据《新唐书·宰相世系》所载,最早的一支于姓祖先是源自周文王的姬姓后人(于)叔,其姓源的发祥地在河南沁阳(于)邰村。   沁阳姓氏研究会副会长邓宏里:“武王姬发(公元前11世纪)封他的第三个儿子(于)叔,封到这里,成立了(于)国,(于)叔也就成了国君了。到了春秋战国的时候,邗国消亡了,(于)国消亡以后,国人为了不忘自己的祖根,不忘自己的国家,所以就以国为姓了。而原来的邗国有耳刀旁,作为姓氏的时候,就把耳刀旁去掉,只保留干勾就是于,这就是于姓的来源。”   另据《姓氏考略》记载,唐朝元和初年,复姓淳于氏因避宪宗皇帝李纯的名讳,就改为姓于,从此就形成了又一支于氏族人。   最初,源自姬姓的于姓人氏主要在其发祥地一带发展繁衍,后因战乱及自然灾害等原因,在战国后期的时候,开始向外地迁移,其中迁到山东郯城的一支于氏发展很快,到西汉时就有一位叫于永的在朝廷做御史大夫,所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于姓一直是郯城的名门望族。   东汉末年,于永的后代有一支随着鲜卑族拓跋氏离天中原,并改姓万忸于氏,后来拓跋氏在我国北方建立北魏,这一支万忸于氏又重返中原,在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后,又将万忸于氏恢复为原来的于姓。   在于姓的发祥地西万镇(于)邰村我们了解到,村中现已没有于姓村民了,在与村民的谈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世事的久远和历史的沧桑。   (于)邰村村民:“姓于,这村没姓于的。”   记者:“现在没有过去呢?”   (于)邰村村民:“过去也没有,过去也没有姓于的。(于)邰,这是个地名,它不是姓于的。”   记者:“于姓就是从咱们这里迁出去的?”   (于)邰村村民:“那咱可不知道,那咱可不知道。”   岁月悠悠,沧海桑田,在(于)邰村的旁边有个志岭村,村民于兴国的家中,至今还保留着明代时的族谱。   志岭村村民于兴国:“这是我们保存下来的于姓族谱,是从明朝万历年间到现在的,有25代了,这上面记载的是19代,后边的没记。到现在25代? 到现在25代。”   据谱牒资料记载,于姓自得姓之初到现在,已经由原来的两个主要支脉发展繁衍成18个主要分支。其中山东、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浙江等省的于姓族人,大部分都是历朝历代从河南和陕西逐渐迁移过去的。据史料记载,在唐朝初期的时候,就有于姓族人迁移到广东和福建定居。   在中国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于姓名人当属明代兵部尚书于谦。于谦在明朝英宗皇帝被俘,国家面临严重困境之时,拥立新皇帝,反对迁都,并调集重兵奋勇作战,最终,保持了当时国家的稳定。而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原国民党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在从政之余,博采众家之长,自成一格、创造了于体书法,从而成为中国书法艺术屈指可数的大师级人物。   台湾的于姓族人是明朝末年从福建迁入的,目前,台湾的于姓族人大部分生活在台南和嘉义等地。   于姓起源参考之三   于姓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二十八。于姓出自姬姓,是西周王族的后代。西周初期,周武王姬发把自己的第二个儿子封在于,称作“于叔”,建立了于国。于叔的子孙,就用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从此姓于。于姓的一支,曾经在十六国时跟拓跋部落北迁,融入了鲜卑族,并且改姓为勿忸于氏。直到北魏时期,孝文帝迁都洛阳,才又改成于姓。另外,于姓还有一支是出自淳于氏。唐宪宗李纯时,为了避讳,淳于氏被改成了于姓。于姓早期主要在他的发源地发展,西汉时,发展到山东,十六国时,发展到山西和内蒙古,北魏时期,发展到陕西,现在,已经分布在河南,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新疆,内蒙古,黑龙江,辽宁,湖北,江苏,浙江,安徽,广西等地。于姓的主要聚居地有:东海,河南,河内,平城,京兆,沁阳,济源,通许,尉氏,杞县,西峡,方城等。姓纂:周武王第二子邗叔之后,子孙以国为氏,其后去邑为于,亦有不去邑者。又淳于氏避唐讳改于氏,见路史。
封乔译
2021-07-14
于姓起源参考之一 「于」源出 : 一 :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和《广韵》所载,周武王第三子受封於邘国,称为邘叔,其后去邑旁为于,有于氏。 二: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路氏》所载,东海于公裔孙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于」氏。 三:唐代淳于氏为避唐宪宗李纯之名讳(淳,纯同音)改为于氏。 家族名人 于譧(1398-1457) 字廷益,明代浙江钱塘人。历任官监察御史,兵部尚书等。正统十四年,土木桥之变,瓦刺首领也先侵扰大同,明英宗被俘,于譧反对放弃北京,拥立英宗弟为景帝,主君务,击退也先军队,接英宗回。英宗复辟后被杀,年六十岁,天下冤之。 于成龙(1617-1684)字北溟,清山西永宁人,康熙时,官至两江总督,以清廉著称,时称天下清官第一。 地望分布:河南河南郡,山东东海郡。 于姓起源参考之二 中国的于姓和其它许多姓氏一样,其姓源的出处并不是单一的。它既有于姓后人改为他姓后,经过100多年的时间, 又改回原来的于姓,又有因避皇帝名讳而改姓于姓的人。可以说,于姓的来源共有三支,但追本溯源只有两支。据《新唐书·宰相世系》所载,最早的一支于姓祖先是源自周文王的姬姓后人(于)叔,其姓源的发祥地在河南沁阳(于)邰村。 沁阳姓氏研究会副会长邓宏里:“武王姬发(公元前11世纪)封他的第三个儿子(于)叔,封到这里,成立了(于)国,(于)叔也就成了国君了。到了春秋战国的时候,邗国消亡了,(于)国消亡以后,国人为了不忘自己的祖根,不忘自己的国家,所以就以国为姓了。而原来的邗国有耳刀旁,作为姓氏的时候,就把耳刀旁去掉,只保留干勾就是于,这就是于姓的来源。” 另据《姓氏考略》记载,唐朝元和初年,复姓淳于氏因避宪宗皇帝李纯的名讳,就改为姓于,从此就形成了又一支于氏族人。 最初,源自姬姓的于姓人氏主要在其发祥地一带发展繁衍,后因战乱及自然灾害等原因,在战国后期的时候,开始向外地迁移,其中迁到山东郯城的一支于氏发展很快,到西汉时就有一位叫于永的在朝廷做御史大夫,所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于姓一直是郯城的名门望族。 东汉末年,于永的后代有一支随着鲜卑族拓跋氏离天中原,并改姓万忸于氏,后来拓跋氏在我国北方建立北魏,这一支万忸于氏又重返中原,在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后,又将万忸于氏恢复为原来的于姓。 在于姓的发祥地西万镇(于)邰村我们了解到,村中现已没有于姓村民了,在与村民的谈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世事的久远和历史的沧桑。 (于)邰村村民:“姓于,这村没姓于的。” 记者:“现在没有过去呢?” (于)邰村村民:“过去也没有,过去也没有姓于的。(于)邰,这是个地名,它不是姓于的。” 记者:“于姓就是从咱们这里迁出去的?” (于)邰村村民:“那咱可不知道,那咱可不知道。” 岁月悠悠,沧海桑田,在(于)邰村的旁边有个志岭村,村民于兴国的家中,至今还保留着明代时的族谱。 志岭村村民于兴国:“这是我们保存下来的于姓族谱,是从明朝万历年间到现在的,有25代了,这上面记载的是19代,后边的没记。到现在25代? 到现在25代。” 据谱牒资料记载,于姓自得姓之初到现在,已经由原来的两个主要支脉发展繁衍成18个主要分支。其中山东、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浙江等省的于姓族人,大部分都是历朝历代从河南和陕西逐渐迁移过去的。据史料记载,在唐朝初期的时候,就有于姓族人迁移到广东和福建定居。 在中国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于姓名人当属明代兵部尚书于谦。于谦在明朝英宗皇帝被俘,国家面临严重困境之时,拥立新皇帝,反对迁都,并调集重兵奋勇作战,最终,保持了当时国家的稳定。而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原国民党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在从政之余,博采众家之长,自成一格、创造了于体书法,从而成为中国书法艺术屈指可数的大师级人物。 台湾的于姓族人是明朝末年从福建迁入的,目前,台湾的于姓族人大部分生活在台南和嘉义等地。 于姓起源参考之三 于姓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二十八。于姓出自姬姓,是西周王族的后代。西周初期,周武王姬发把自己的第二个儿子封在于,称作“于叔”,建立了于国。于叔的子孙,就用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从此姓于。于姓的一支,曾经在十六国时跟拓跋部落北迁,融入了鲜卑族,并且改姓为勿忸于氏。直到北魏时期,孝文帝迁都洛阳,才又改成于姓。另外,于姓还有一支是出自淳于氏。唐宪宗李纯时,为了避讳,淳于氏被改成了于姓。于姓早期主要在他的发源地发展,西汉时,发展到山东,十六国时,发展到山西和内蒙古,北魏时期,发展到陕西,现在,已经分布在河南,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新疆,内蒙古,黑龙江,辽宁,湖北,江苏,浙江,安徽,广西等地。于姓的主要聚居地有:东海,河南,河内,平城,京兆,沁阳,济源,通许,尉氏,杞县,西峡,方城等。姓纂:周武王第二子邗叔之后,子孙以国为氏,其后去邑为于,亦有不去邑者。又淳于氏避唐讳改于氏,见路史。
相关问题
给祖先上坟有什么禁忌吗
有的。首先,上坟时忌穿颜色鲜艳的衣服,清明节在扫墓的时候,不宜穿得过于显现,因为扫墓本来就是一件比较严肃的事情,所以着装尽量淡雅一-些, 大红大紫的颜色,在中国具有喜庆的意味,所以不适合在这样的场合出现,当然,清明节除了扫墓以外的时间,比如和亲人一起踏青什么的,衣着倒是没有太多的讲究,主要是看具体的场合吧。 另外,忌嬉笑打闹除了衣着上的讲究,言行举止也要有所讲究,不要在扫墓的时候嬉笑打闹,或者做一些不严谨的举止,因为按照老人的说法,这会惊扰了先人,也是对先人的不尊重的行为。所以扫墓的时候,尽量要恭敬和严谨些,以表达对先人的尊敬。 最后一点就是要注意上坟时的贡品。一般上坟都会带贡品吧,这些贡品是用来祭献祖先的,在没有给先人祭献之前的,人是不能先食用的。而是等_上供之后,大家回到家,再一起分享。如若不然,也是对先人的一种不尊重。没有先人,就没有后人,没有先人辛苦的付出,也就没有后人幸福的现在。所以我们对于先人的尊重,也是需要在清明节的时候体现出来的。
沈姓的祖先是谁?
沈姓在百家姓中排列在十四位,目前来说,其人口是有600万人左右,排列第37位。 其源流很多,但是说的最多的一个源流,大概是出自于嬴姓。沈姓的先祖叫实沈,是黄帝的后裔帝喾之子。实沈氏族后来因与少昊氏部落杂居而东夷化,故为嬴姓。后来,他们建立了沈国。周昭王南征时,嬴姓沈国被灭,其子孙就以国为姓。 夏朝时,夏人建立了姒姓沈国。至周初,蒋国灭了姒姓沈国,沈人南迁到楚地的沈鹿,其子孙也改姓沈。 西周初年,文王的第十个儿子季载被封于沈(今河南平舆北)。公元前506年,姬姓沈国被蔡国吞并,沈国的后人就称为沈氏。 目前沈姓是江浙地区最常见的姓氏之一。
周氏有哪些字辈?
周姓,是中国第九大姓氏,也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之一了。周姓最初是发源于今陕西渭河平原地区。而到今天,周姓主要是分布在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形成了沿长江省份、豫鲁两块高比率的分布状况。 周氏的字辈: 1、山东周氏族谱山东省周氏字牌辈序:~隆、茂、庆、传、长、广、生(升)忠、厚、嗣(世)、志、永远、祯(元)、正、方。后又续序:志德开宏运达孝毓富祥教礼培家训信义作保章。 2、四川成都(现湖北恩施自治州)周氏字辈:太祖应朝忠,永远世代兴,丕振仙仁月,长源玉厚坤。 3、益阳大泉周氏字辈:贵文祖志一,永兴万代天,仁学宏宗益,世守绍前贤,继述声名显,由来达孝全,振起三以让,令德庆悠绵。 4、重庆市永川区邓家坳周氏(尚书公后裔)字辈:尚梦应康世,孙宗道仕友,子均仲忠万,以自时大章,华先维继述,裕后乐英贤。秩序本天定,彝伦在人全,谟烈由今绍,奕叶谱相传,家乘恪遵守,祥发永绵延 你还知道周氏有哪些字辈吗?
每年12月10日出生是什么星座?有哪些名人
想问一下每年12月10日出生的人是属于什么星座?在历史上有哪些人是这个星座的啊大概?
出生于12月10日的古今名人有哪些?
在198年前的今天,1815年12月10日 (农历冬月初十),计算机科学先驱爱达·勒芙蕾丝出生。奥古斯塔·爱达·金,勒芙蕾丝伯爵夫人(Augusta Ada King, Countess of Lovelace,1815年12月10日-1852年11月27日),原名奥古斯塔·爱达·拜伦(Augusta Ada Byron),通称爱达·勒芙蕾丝(Ada Lovelace),是著名英国诗人拜伦之女,最著名的事迹为翻译意大利人查尔斯·巴贝奇早期的程式设计书《分析机概论》(analytical engine),爱达对翻译查尔斯·巴贝奇的《分析机概论》所留下的笔记,被认为对现代电脑与软件工程造成了重大影响。 你还知道哪些12月10日出生的名人?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