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霍元甲:以武强国的一代大侠
万里长城永不倒
千里黄河水滔滔
江山秀丽叠彩锋岭
问我国家哪像染病
冲开血路挥手上吧
要致力国家中兴!
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电视剧《大侠霍元甲》成为大陆引进的第一部港剧,播出时万人空巷,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随之传遍大江南北。
早在1972年,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龙就用电影《精武门》把霍元甲和他徒弟陈真的故事搬上了大银幕。
和方世玉、黄飞鸿、叶问等功夫传奇人物一样,霍元甲的故事也一次次被搬上荧幕,成为家喻户晓的一代大侠。
1868年1月18日(清同治七年),霍元甲出生在天津静海县。
彼时彼刻,比霍元甲整整大了一轮、同样生于龙年的黄飞鸿一边跟着父亲黄麒英在街头卖艺为生,一边苦练武术。
半个月前,明治天皇颁布“王政复古”诏书,拉开了明治维新的序幕。
霍元甲青年时代一直在老家生活。霍家秘宗拳出自少林,在霍元甲的祖父霍旭武手中发展成独门绝技为“霍氏练拳七十二式”。霍元甲的父亲霍恩第更是秘宗拳高手,且行侠仗义。霍恩第有三个儿子,霍元甲是次子,字俊卿,家族排行第四,成名后被人尊称为“霍四爷”。
少年霍元甲体弱多病,霍恩第担心他强行习武会伤到身体,起初不想传他拳法。霍元甲不甘心,在父兄练武时从旁偷学,在枣林中练习,还打败了前来挑战的对手。在父亲的逼迫下,霍元甲保证不与人比武,不给霍家丢脸,才允许继续习武。霍元甲天资聪颖,毅力惊人,武功进步飞快,很快就在兄弟中脱颖而出,之后行侠仗义,逐渐在天津一带有了名气,还将秘宗拳改进为“迷踪艺”。
28岁时(光绪二十二年),霍元甲武功有所小成,独自闯荡津门,来到码头靠扛大包谋生。霍元甲的天生神力抢了不少人的饭碗。很快脚行(码头搬运工组织)中人就来找他麻烦,来收他的保护费,被他打得七荤八素。脚行掌柜觉得他是个人才,就主动拉拢他,还让他当工头。谁知霍元甲不但没被“收买”反而自作主张废除了各种保护费。脚行因此排挤霍元甲。霍元甲也看不惯他们的行径,一怒之下离开码头,来到天津城北门外怀庆药店打工。在药店干活期间,他一人挑动千斤药材,力推两个大青石碌轴(一种石碾农具),得了个“霍大力士”的外号,还结识了药店掌柜农劲荪。
农劲荪经常给他讲一些留学日本时的经历和故事。霍元甲大开眼界之余更明白了不少道理。
也就是在这一年,一个名叫刘振声的13岁少年随母亲来到天津。刘振声自幼武艺超群,江湖人称“闪电手飞燕子刘”。他听说霍元甲在江湖上行侠仗义的“威名”后,经义父刘老板引见,就想拜霍元甲为师。
霍元甲见刘振声为人正直,且嫉恶如仇,便破了霍家拳“传内不传外”的传统,将刘振声收为大弟子。刘振声尽得霍家拳真传。
津门大侠霍元甲
两年后,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等六君子在北京遇害。谭嗣同的好友大刀王五(王正谊)逃到天津。王五是霍元甲父亲霍恩第的故交,却与足足比他小了两轮的霍元甲一见如故。霍元甲还通过王五结识了奇人刘鹗。
对,就是那个出身中国最后一个儒学学派——太古学派,精通数学、医学、水利、金石、音乐,开烟草店倒闭、开药店倒闭、开书局倒闭,喜欢收藏文物,疯狂研究甲骨文,还随手写了本《老残游记》的那个刘鹗。
晚清奇人刘鹗
为了替谭嗣同报仇,王五多次潜入北京行刺,此后又与义和团拳民并肩作战,在北京顺源镖局被清兵包围被捕,最后被八国联军在前门枪杀,时年56岁。
大刀王五
王五被杀后,头颅被挂在城门上,家人无法给他收尸。霍元甲听说后带着刘振声赶到北京,来到住在王五隔壁的刘鹗家中,坦言想要夺回王五首级。
刘鹗打通各方关系,拿到了前门楼附近的地形布防图。霍元甲趁夜色潜入前门城楼,神不知鬼不觉地盗走装有王五头颅的木笼。
第二天,霍元甲、刘鹗、刘振声一起将王五头颅和尸身合在一起,郑重下葬。
一腔热血,慷慨相酬。
义和团运动失败了,霍元甲和众多武者认识到盲目排外并不能挽救中国,但他们仍坚信习武有用: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
1909年,41岁的霍元甲经农劲荪介绍来到上海。
这一年,黄飞鸿53岁,一边在宝芝林中济世助人,一边舞狮以壮民心。
从天津到上海,农劲荪的出现改变了霍元甲的后半生。农劲荪比霍元甲年长6岁,通外语,有学问,也爱好武术,早在日本留学期间就结识了孙中山等革命者,是最早的同盟会员。他在天津开办怀庆药栈,实际上是以此来掩护革命,并结交一些武术名家,为推翻满清统治作准备。他不仅在经济上资助霍元甲,更用切身经历和革命思想来唤醒霍元甲的爱国之心,促成了霍元甲从传统武者侠义向武术救国的转变。
农劲荪(1862-1953)
同年,英国大力士奥彼音在上海摆下擂台,讥讽中国人是“东亚病夫”。上海民众十分不满,但又无人敢应战。
农劲荪得知后就向革命党人陈其美推荐了霍元甲。
陈其美和农劲荪一样都是同盟会员,既是孙中山的得力助手,也是上海滩赫赫有名的青帮大佬。他意识到依靠黑帮闹革命没有出路,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与此同时,清政府也在推行改良,从中央到地方,很多朝廷大员都是革命的理解者和支持者。同盟会自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霍元甲在江湖上名头响亮,又是农劲荪推荐的,陈其美当即发动一切力量来为这次对决造势。“十年内训练出千万名既有强健体魄,又有军事技能的青年以适应大规模革命运动和改良军事的需要。”(陈其美语录)。
霍元甲一到上海,上海各大报纸用大号字体刊登霍元甲挑战辱华大力士奥彼音、约期在张园公开比赛的消息。霍元甲也在报上高举爱国主义的大旗:“世讥我国为病夫国,我即病夫国中一病夫,愿与天下健者一试”,并宣称“专收外国大力士,虽铜筋铁骨,无所惴焉!”
霍、奥之战俨然成为事关中华民族尊严与脸面的巅峰对决。
然而这场“巅峰对决”最后却因为奥皮音的弃赛而没能上演。霍元甲“不战而屈人之兵”,大涨了国人志气。
此后,上海掀起了习武热潮,各大学校纷纷邀请霍元甲及其弟子去讲习武术。
霍元甲希望能够打破门派之间的隔阂,建立起一个能够“包容江湖”的组织,实现“体育救国”的理想。
1910年农历六月初一,陈公哲、陈铁生、农劲荪在上海发起并组织集资成立精武体操会,聘请各方武林人士任教,总教师就是霍元甲。
中国第一个民间体育团体就此诞生。
霍元甲以武强国的理想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精武体操会背后是广大爱国社会名流,如陈公哲、卢炜昌、姚蟾伯,并称“精武三杰”,是精武会第一批学生,也是商人和社会活动家。精武体操会后来重组改名为“上海精武体育会”,常简称为“精武会”,是民间组织和武术体操学校,而不是影视剧中类似武林帮派的“精武门”。
至此,在以武强国的道路上,南有黄飞鸿,北有霍元甲。
黄飞鸿虎鹤双形,威震香江;霍元甲力挫洋人,名震津沪。
并称南北双侠。
1910年9月,日本柔道会得知霍元甲勇挫俄、英两国大力士,今又创立了“精武体操会”,很不服气, 特从国内选派十几名柔道高手,由柔道会长亲自率领来华,以研究为名,请霍元甲等人来技击馆比武,双方各自择定公证人。
霍元甲先让大弟子刘振声上场,刘以静制动,连胜对方五人。日领队非常恼火,自恃武技高强,点名与霍元甲较量。双方刚一交手,日方领队就意识到霍元甲不好对付,企图下黑手伤人。霍元甲当场识破,用手肘将其臂骨磕断。日方队员见此情形蜂拥而上,当即被中方公证人制止。
影片中,李连杰用刀、枪、棍、剑力挫四国高手
比武之后,日本人宴请了霍元甲师徒,声称要化干戈为玉帛。席间听闻霍元甲患有呛咳症,身上也有外伤,就介绍了一个名叫秋野的医生为他治病。
霍元甲丝毫没有怀疑,欣然接受并前往虹口白渡桥的秋野医院治疗。秋野为霍元甲开了几剂仁丹药方。霍元甲服用药物后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快速恶化。
精武会得悉后想要接霍元甲出院,遭到秋野百般阻挠。后经多方周旋,霍元甲才得以离开,由精武会同仁陈子正救治,但因中毒太深抢救无效,于9月14日在上海精武体育会去世,时年42岁。
精武会弟子悲痛之余,拿霍元甲后来服用的仁丹药物去检查,发现里面有一种慢性烂肺药的成分。霍元甲之死真相大白。
1989年,修建霍元甲陵园时,后人又对霍元甲遗骨进行化验,证实他确实是中毒而死。
霍元甲逝世后,精武会弟子和上海武术界爱国人士为霍元甲举行了隆重葬礼,安葬于上海北郊。
次年,大弟子刘振声扶霍元甲灵柩返回天津老家,葬于小南河村南。
后人不甘一代宗师就此冤死,便塑造出陈真这一人物(霍元甲的五徒弟)来替他报仇。影视中的陈真和刘振声一样带艺拜师;性格如陈其美一般敢想敢做、不畏强权,且有留日经历;武功则是取自陈公哲和陈铁生等武术大家。
霍元甲曾说:“一人强大无大用,全民强,才有希望 !”
孙中山也对霍元甲“以武保国强种”的精神给予了很高评价。
霍元甲逝世后一年,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
1920年,精武体育会成立10周年之际,孙中山亲临大会,题写了“尚武精神”四个大字以示对霍元甲的纪念。
此后精武三杰及霍元甲之子霍东阁继承霍元甲遗志,将精武体育会发展壮大,促进了日后无数个武术团体的诞生。
尽管武术挡不住枪炮,精武会等诸多武馆也没能成为武装革命的中坚力量,但尚武精神却始终激励国人砥砺向前,终成民族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