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与氏有什么区别?
上古时期,有姓有氏。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如姜、姬、姚、嬴(yíng)、姒(sì)等,多带女旁,反映早期社会存在的母系氏族形态。随着人口增长和分布扩散,一个姓下产生了多个分支,各自以氏作区分。如商人源自子姓,分化出殷、时、来、宋、空同等多个氏。姓作为古老的族号,氏则为后起分支的族号。《通鉴·外纪》中的“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阐明了两者间的联系与差异。周朝时期,姓氏制度与封建、宗法制度紧密相连,贵族拥有姓氏,而普通百姓一般无姓氏。贵族中女子称姓以辨婚姻,男子称氏以明贵贱。周王室及其姬姓封国有鲁、晋、郑、卫、虞、虢(guó)、吴、燕等,异姓封国中,齐是姜姓、秦是嬴姓、楚是芈(mǐ)姓、宋是子姓、越是姒姓等。上古时期,遵循同姓不婚原则。贵族女子未婚时,会在姓前冠以孟/伯、仲、叔、季表明排行。比如:孟姜、伯姬、仲子、叔姬、季芈(mǐ)等。婚后则以国名、夫君封国名、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