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姓氏文化

顾姓起源迁变、顾姓郡望堂号、顾姓名人有那些?

2024-03-2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308
转发:0
评论:0
顾姓源于夏朝昆吾氏子孙在顾地的受封,后商汤灭顾,王族改姓顾。汉朝时,越国国王后代被封于东瓯,其子孙以顾余侯为姓,形成南顾。顾姓逐渐由北向南迁移,尤其在南朝梁代后,浙江成为顾姓发展中心。会稽、武陵为顾姓主要郡望,会稽堂、三绝堂等为其堂号。历史上,顾姓名人辈出,如三国顾雍、东晋顾恺之、明代顾宪成、清代顾炎武等,他们在政治、文化、艺术等领域均有卓越贡献。近现代则有顾颉刚、顾维钧、顾仲彝等杰出人物。顾姓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杰出人才,为中华民族文化增添了丰富色彩。

顾姓起源

顾姓是中国的一个大姓。据史书记载,夏朝时,昆吾氏的子孙在顾(今河南范县东南)受封。

商初,商汤灭掉了顾,其王族便依国名改姓“顾”。

 

汉朝时,朝廷为了表示尊古敬贤,便将古代越国国王的后代摇封于东瓯(即今浙江温州一带),摇又封自己的儿子为顾余侯让他居住在会稽(今浙江绍兴)。

 

顾余侯的后代便以封号为姓。后人称上述两支分别起源于北方、南方的顾姓为“北顾”、“南顾”。 “北顾”的发展比不上“南顾”, “南顾”在汉魏六朝时与陆、朱、张三姓合称为会稽四姓。

 

顾姓起源迁变、顾姓郡望堂号、顾姓名人有那些?

顾姓迁变

南朝梁代时,顾氏子孙迁居到金华,继而又迁到天台。两地都属今浙江,顾姓便在此发展成了强宗大族。

 

到明朝时,江浙地区成为顾姓繁衍和活动的中心,会稽也成了顾姓的名郡之一。在此之后,这支顾姓中有部分人西迁至今湖南常德,并在此处生根发展。而顾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则主要是由北方迁移到东南地区。

 

郡望堂号

顾姓的郡望主要有会稽郡、武陵郡等。

顾姓的堂号有“会稽”、“三绝”等。

 

会稽郡:秦时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清时移治山阴(今浙江绍兴)。

武陵郡:汉时置郡,治所在义陵(今湖南溆浦南)。

 

顾姓名人录

江浙一带向来人杰地灵,顾姓在此繁衍成长,其名人也一直在史书上有所记载,《中国人名大辞典》便收入了历代顾姓名人275名。三国时期,有担任东吴相近20年、知人善任、深得百姓喜爱的顾雍;东晋时有创作了稀世之宝《洛神赋图》的顾恺之;南朝梁陈之际有训诂学家顾野王;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则有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传世;宋代顾姓画家辈出,比如顾大中、顾亮;明朝时则有主张改革腐败朝政的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清代有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近现代则有史学家顾颉刚、外交家顾维钧、戏剧理论家兼剧作家顾仲彝等。

 

顾姓起源迁变、顾姓郡望堂号、顾姓名人有那些?

“三绝”顾恺之

顾恺之是东晋著名的画家,他博学且富有才气,诗赋、书法、绘画都很有一手,被当时的人们称为“才绝、画绝、痴绝”,虎头“三绝”的名称即由此而来。

 

他的父亲顾悦之,曾经担任过无锡的县令、扬州别驾,最高官至尚书右丞所以,出生在江东名门望族的顾恺之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虽然出身门阀士族,他并没有成为一个大官,而是在盛行“玄谈清议”的时代中作了一位并不富有的“清客”(即幕僚或食客)

 

他拜卫协作为自己的老师,并且接受了汉代画像石的影响。他的作品大多是关于人物的、其他主体的作品,像关于山水、花草虫鱼,野兽猛虎,也是各有各的特点,自有自己的精妙之处。他刻画的人物,突破了汉朝和魏国时期的古拙风气,着重刻画人物神情心态。

 

画人物的时候,注重画龙点睛之笔。按照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他作画时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他和陆探微并称“顾陆”,号为“密体”,同南朝梁张僧繇、唐吴道子的“疏体”相区别。

 

顾恺之传世作品有文献可考的60余件。现存《女史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均为唐宋人摹本。《女史箴图》唐摹本在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被八国联军掠走,现收藏在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

 

他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个有绘画遗迹可考的大画家和最早的绘画理论家。人们之所以说他是一位伟大的画家而不是一个高明的画匠,就是因为他不但有高超的绘画技法,而且还有先进的绘画理论。

 

作为一代宗师,顾恺之对中国古代的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继承了秦汉以来的传统画法,集中地体现了魏晋的画风及时代特色,并开启了隋唐绘画高潮,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

 

南朝宋时著名画家陆探微就学习他的画法,此后六朝的张僧繇、郑法士、董伯仁、展子虔,甚至到了唐代的阎立本、吴道子等大名鼎鼎的画家也都临摹顾恺之的画,研习他的技法。他极大极深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

 

多才多艺的顾恺之非常自信。他曾经拿自己的《筝赋》与鼎鼎大名的嵇康的《琴赋》作比,认为自己毫不逊色。这是他的才绝的特点--自负。顾恺之很有幽默感,而且活泼:率真,洒脱。

 

他的画曾经被人偷走了,他不但不生气,反而得意扬扬地说,是他的画,太灵通了,化成神仙了,飞上天了。他甚至还天真地相信一些骗人的小把戏,“痴绝”的雅称由此而来。桓温常常说顾恺之身上是痴黠各半。

 

其实,他的痴呆是假的,他的狡猾是真的。这是魏晋的名人超脱凡事的表现,更是他在权贵之间周旋中得到了一条真理,一条明哲保身的真理。顾恺之的画自然就不用多说了,“画绝”的美誉实在是不为过的。

 

他能够集“三绝”于一身,而且还淡泊名利,倾心于艺术,这种献身艺术的精神才是超人的。如今,他的画已远传欧美及日本,成为人类共同拥有的艺术珍宝,这不仅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骄傲,而且是人类艺术史上的光荣。

 

在社会生活上,他先后成为大司马桓温和荆州都督殷仲堪的参军,后来又成为桓玄的门客。他的一生基本上就是在当时的豪贵名流之间周旋,只是到了晚年才得到了一个闲职,任职没有多长时间就去世了,终年62岁。

 

顾姓起源迁变、顾姓郡望堂号、顾姓名人有那些?

反清复明的顾炎武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思想家、经学家、史学家。原名绛,字忠清。明朝灭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学者尊为亭林先生。

 

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人,出身江东望族,其高、曾祖为明廷仕宣,明末年家道中落。顾炎武7岁入私塾,14岁取得诸生(秀才)资格后,与同里挚友归庄共入“复社”,极大地增强了他研究现实问题的兴趣。

 

顾炎武性情豪爽,敢作敢为,不拘于封建礼法。因屡试不中,自27岁起,他断然弃绝科举帖括之学,遍览历代史乘、郡县志书,以及文集、章奏之类,辑录其中有关农田、水利、矿产、交通等记载,兼以地理沿革的材料,开始撰述《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

 

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下江南,顾炎武与归等人以匡复故明为志,在昆山、苏州两地参加武装抗清斗争,失败后,与归庄等结为惊隐诗社,一边秘密从事反清活动,一边做学问,决意不与清廷合作。

 

顺治十二年(1655年),由于陆恩之狱,顾炎武被迫弃家北游。

康熙十七年(1678年),清廷议修《明史》,顾炎武拒不就荐;次年,更誓死不人《明史》馆。此后,即客居山西、陕西,潜心著述不再入都。康熙二十年(1681年)在山西曲沃病逝,与同时代的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被合称为清初三先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颜姓起源迁变,颜氏郡望堂号
颜姓起源周宣王时,邾国国君夷父伯颜助宣王讨伐自立为鲁君的伯御有功,赐为公爵,为颜公。其次子友被封至小邾国,以颜为姓,颜姓开宗。其后代颜回位列孔子之后,尊为“复圣”故颜姓族谱以颜回为一世祖。王俭说颜姓起于周公旦的后裔中采食于颜邑的一支。颜真卿否定了这种说法。因邾国弱小,依附于鲁国,故颜姓人多任职鲁国。颜回即生长就学于鲁国。后世所修颜子祀庙,亦在曲阜。历史上颜氏宗族有五次大的播迁。颜姓迁变东汉时关门侯颜盛为避战乱,举家东迁至临沂,为首位离开曲阜的颜氏子孙。东晋后,颜含、颜之推等大批颜氏后裔在江宁等地做官、生活,形成了第次大迁移。隋唐时,居高官的颜氏子孙中的一支云集长安,定居并修建宗庙,形成了第三次大迁移。这时颜氏最盛,名人辈出,见于史册者过百人。唐玄宗追封颜子为亚圣,在曲阜立专祀宗庙,颜姓后人有许多返回临沂的。至后周时,宗子归鲁,完成了第四次大播迁。北宋末,第五十代宗子颜尧随驾南迁,称南宗;颜...
· 梅姓起源迁变和梅氏郡望堂号
梅姓起源梅姓发源于湖北,之后大规模地迁往安徽、江苏和河南,十分活跃。秦汉之际,大部分的梅姓人开始向中原移居。魏晋南北朝时,梅姓人在河南发展得尤为昌盛,这一时期虽然史册上的梅姓人不多,但是可以看出在隋唐以前,梅姓人已经散居在湖南、湖北、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等江南地区隋唐之际,战火四起,硝烟四溢,河南等中原地区的梅姓迁入今四川,以躲避战乱。唐朝中后期,安史之乱的发生,使社会动荡不堪,有梅姓人进一步向南迁徙,进入广东地区。宋元之际,梅姓人在江南各地繁衍昌盛,并在甘肃定居。明朝初期,山西梅姓人迁至河南、山东、河北、江苏等地。明末清初,张献忠屠川,四川大批梅姓人逃至云南。清朝以后梅姓人有渡海赴台,继而远赴海外者。姓氏来源梅姓的起源主要有二:其一:出自子姓,以封邑为氏,为商汤后裔。根据《通志·氏族略》和《唐书·宰相世系表》等相关史料的记载,商朝时,商王太丁封其弟于梅,称梅伯。商朝末年,梅国的国君梅伯...
· 钟姓起源迁变和钟氏郡望堂号
钟姓起源钟姓最早出现在安徽凤阳东北部,后来称盛于河南颖川。钟氏的源流,可以直接追溯到春秋时期微子启所建立的宋国,为上古圣君商汤的后裔。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衍接管宋国,并将其发扬光大。由于钟姓祖先曾食邑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之地其子孙以邑为姓,分为两支,一支复姓钟离,另一支单姓钟。另外,与以邑为姓的钟姓同源同宗的子姓,为避亡国之乱,也改子姓为钟姓。还有周宫廷乐师中的钟师,在春秋时失去世代相传的职业,流亡各地,他们便以官名“钟”为姓散见于其他文献中的还有钟姓出自赢姓,为钟离氏改为钟氏楚昭王乐尹钟建封于钟吾,后人称为钟氏等。上述各支钟氏中,以邑为姓的钟姓,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成为钟姓的主流。其所居住的颖川郡被尊为钟姓郡望。钟姓郡望堂号钟姓的郡望主要有颍川郡和竟陵郡等颍川郡:秦时置郡,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禹县)。竟陵郡:秦时置郡,治所在今湖北潜江西北。西晋时封江夏郡置,治所在石城。钟姓的堂号有“颍...
· 林氏名人录:林姓起源与迁变与郡望堂号
林姓起源林姓是中国比较古老的姓氏之一,追宗溯源,其先祖是商纣王的忠臣比干。比干是商帝太子丁的儿子,商纣王的叔父。纣王杀成性,荒淫无道,比干冒死劝其改过,三天三夜不离官廷,纣王因此很愤怒,将比干杀死,并挖出了他的心。噩耗传到比千家中怀有身孕的夫人陈氏连夜出逃,在郊外树林中生下一子,取名坚。商朝灭亡,陈氏和坚作为名臣之后受到武王礼遇。武王认为坚生于树林之中,特赐姓林。这样,林姓便诞生了。林姓郡望堂号林氏的郡望主要有南安郡、西河郡、济南郡、下邳郡等。南安郡:东汉时置郡,治所在源道(今陇西渭水东岸)。此支林氏,其开基始祖应为林坚后裔。西河郡:战国魏初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内蒙古东胜县境)。此支林氏,其开基始祖为战国时赵国宰相林皋。济南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东平陵(今山东章丘西)。此支林氏,为西河林氏的分支,其开基始祖为汉平棘侯林挚。林氏堂号有“西河”等。林姓迁变林姓人自得姓之后,主要活动于黄河以北太...
· 何姓迁变、何姓的郡望堂号、何姓有哪些名人
一、何姓迁变-“何”衍变而来以外,另有不少是西北少何姓除了由江淮地区的“韩”一数民族在同汉族的融合过程中改为“何”姓的,还有从冒姓和赐姓而来的,这些同样是何姓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秦朝在江淮地区繁衍生息以来,何姓在此后的中国历史上经历了五次大的播迁,其中最主要的是隋唐五代时的南迁。据史料记载,西汉武帝时,治粟都尉何成从安徽迁居于陕西扶风,遂成大家望族。西汉哀帝时,何武位极人臣,权倾朝野,家族在四川兴盛发达,声名显赫。山东的何休,更是东汉大儒。大将军何进,也在东汉末年名噪一时。魏晋南北朝时期,何姓名人层出不穷,仅庐江何姓一门,正史记载的就有名人48人。到了隋唐五代时,一些何姓人渡江南迁,一支迁到广东、福建,另一支进入贵州、浙江、云南。此间,何姓出过皇后、节度使和不少文化、科技名人。而宋元时期,何姓更是人才济济,如两宋忠臣何灌等,文士何梦桂、何镐等。元代何姓多出虎将重臣,如何伯祥、何荣祖等。明清何...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