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姓氏文化

中国姓氏是怎么来的?据说姓氏来源有七种途径!

2022-06-0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702
转发:0
评论:0
中国姓氏文化博大精深,而姓氏的起源从最开始的图腾,到现在的百家姓,姓氏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很多,而后我们去深究一个姓氏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每个姓氏都有它的出处,根据其出处,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脉络,追其溯源,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远祖,找到姓氏的发祥地,那么中国姓氏是怎么来的?据说姓氏来源有七种途径!今天就由做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图源自网络一、以封国、邑、居住地为姓以封国为姓的这类姓氏起源是比较早的,主要是来源于夏朝,在夏朝的时候,主要实行的分封制,所以当时以封国为姓氏的现象是比较常见的,比如在春秋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宋、郑、吴、黄、越、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曹、胡、许等等,都是以封地为姓,并且到了如今成为了常见的姓;有以封邑为地的,这个跟封国不同的是,邑一般是一国君王分封给贵族的田地,而这些贵族的后裔就用邑为姓,据统计,以邑为姓的大概有200个,如尹、魏、韩等;另外还有以...

中国姓氏文化博大精深,而姓氏的起源从最开始的图腾,到现在的百家姓,姓氏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很多,而后我们去深究一个姓氏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每个姓氏都有它的出处,根据其出处,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脉络,追其溯源,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远祖,找到姓氏的发祥地,那么中国姓氏是怎么来的?据说姓氏来源有七种途径!今天就由做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


中国姓氏是怎么来的?据说姓氏来源有七种途径!


图源自网络


一、以封国、邑、居住地为姓


以封国为姓的这类姓氏起源是比较早的,主要是来源于夏朝,在夏朝的时候,主要实行的分封制,所以当时以封国为姓氏的现象是比较常见的,比如在春秋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宋、郑、吴、黄、越、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曹、胡、许等等,都是以封地为姓,并且到了如今成为了常见的姓;有以封邑为地的,这个跟封国不同的是,邑一般是一国君王分封给贵族的田地,而这些贵族的后裔就用邑为姓,据统计,以邑为姓的大概有200个,如尹、魏、韩等;另外还有以居住地为姓的,相传上古时代,虞舜出于姚墟,便以姚为姓,还有春秋时期的齐国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所以就用东郭、南郭等为姓。


二、以官职为姓


以官职为姓的起源还是挺多的,在先秦时期,很多官职都是世袭的,就算后来失去了官职,但是他们的后代也是会用这些官职的名称来称呼这个家族的,以表示他们的社会地位,例如西周时期的官职: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每一种官职都是由一个家族世代相传的,自然这五种官职的后代就以这些官名当作姓了。


中国姓氏是怎么来的?据说姓氏来源有七种途径!


图源自网络


三、以职业为姓


以职业为姓算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了,因为在古代,除了官职是可以继承外,一般人的手工业和技艺也是家族世袭的,主要是为了使技艺不被失传,并且还能够提高技艺水平,到后来就成为了一个姓氏的来源,例如陶姓,就是来自很古老的制陶技术,还有巫、卜、匠、屠等都是一种职业。


四、以氏族图腾为姓


姓氏最初就是源于图腾,那个时候人们会把某种动物,植物或者物体当作自己的亲属、祖先或者保护神,例如马,龙,凤,山,水,花,叶等等都是与古代的图腾信仰有关系的。


中国姓氏是怎么来的?据说姓氏来源有七种途径!


图源自网络


五、以先人的的字、名、谥号为姓


以先人的的字或名作为姓是比较多的,据统计大概有五六百个,其中复姓将近有200个,例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以林姓传世;还有以谥号为姓的,不过谥号是在周代才有的,就是帝王、贵族在死后等到的称号,在秦朝时期废除过,到了汉代又重新恢复了,一直到清代,例如文姓就是来源于周文王姬昌,文就是姬昌的谥号。


六、赐姓与改姓


赐姓一般是帝王为了赏赐有功之臣的一种手段,例如唐代会赐给立有大功的大臣们以李姓,明朝时期帝王就赐以朱姓;而改姓,除了因为赐姓而改外,还有因为避讳而改的,主要是为了避讳帝王的名,不能与皇帝有相同的字,例如汉文帝名刘恒,凡恒姓因避讳改为常氏,除此之外还有因为避祸而改姓的和少数民族改汉姓的。


七、以兄弟次第为姓


一个大家庭,人数肯定很多,所以就会有按兄弟顺序排行取姓的,例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后代相沿为氏,表示在宗族中的顺序。(族谱网:www.zupu.cn


中国姓氏是怎么来的?据说姓氏来源有七种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国古代的姓氏都是怎么来的?有哪些姓氏来源?
我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丰富且具有传承。从古至今我国姓氏已发展到几万个,那么,它们都是怎么来的,有哪些来源呢?1、以祖先的图腾崇拜物为姓氏有些专家、学者认为,中国的百家姓,有些是由图腾演变而来的,如:熊、马、牛、羊、龙、凤、山、水、花、叶等。《国语?晋语》记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2、以祖先名字中的字为姓氏《国语·晋语》云:“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后多认为黄帝的后裔,后来陆续分支成为不计其数的其他姓氏,构成中华民族的主流。黄帝二十五子得姓十二:姬、酉、祁、已、滕、箴、任、荀、僖、姞、儇、依。3、以封地名和国名为姓氏宋:出自子姓。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公元前十世纪周公平定了武康叛乱之后,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受封于宋国,建都商丘(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南)。公元前28...
· 姓氏来源有七
姓氏来源]编辑米(mǐ)姓源出有以下几种:源流一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官吏舍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舍人,亦称米史、粟史,为西周之始即设置的官位,长官为舍令,官称舍人,俗称米史令、粟史令,下属有丞二人,史二人,徒六人,役若干人。主要职责就是掌管国库的九谷六米之出入,归地官府司管辖,为周王朝时期的重臣之一。在典籍《周礼・地官》中记载:“舍人掌米粟之出入。米粟,九谷六米。九谷六米者,九谷之中,黍、稷、稻、粱、、大豆六者皆有米,麻与小豆、小麦三者无米,故云九谷六米。”米姓在舍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米氏、粟氏,世代相传至今,如开国大将粟裕就是。源流二源于姚姓,出自远古舜帝,属于以先祖学名为氏。舜帝,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因为他的眼睛有两个瞳仁,因此又称重华,因为舜帝出身于有虞氏部落,是黄帝支系的一个大族,以后逐渐南迁至山东地区,分衍出许多支族。庠,亦入学有成之人。春秋时期的鲁国...
· 梁姓氏的来源
一梁姓的老祖宗是黄帝族在炎黄子孙的姓氏当中,梁姓的人数不算少,人才也辈出,在新加坡就有两个注册的梁姓宗亲团体:南洋梁氏公会与星洲梁氏总会。南洋梁氏公会的会员以福建人占多数,星洲梁氏总会则以广东人居多。其实,不论是福建人、广东人、海南人或任何籍贯的梁氏族人,他们几乎都是都是伯益的后人,他们的始祖是叔鱼公。如果再追溯上去,梁姓的老祖宗是黄帝族的“赢”姓,这个姓氏已经有将近5000年的历史。黄帝的后裔颛顼帝,别号高阳氏,他继承叔叔少皋族的金天氏而得天下。他的后人伯益擅长畜牧狩猎,后来帮助禹治水有功,舜帝封他为侯爵,他在“赢”这个地方居住,所以赐封“赢”姓。二春秋时代的晋国有个地方叫“解梁城”(今山西临猗西南)。晋惠公用5个城贿赂秦国,解梁城就是其中之一。解梁城被秦国并吞后,解梁城居民的后人就以“梁”为姓。此外,也有一些少数民族融合到梁姓来的,那是在公元前400多年,中国古代的少数民族当中,有个叫...
· 姓氏来源
■源流一出自姬姓,为颛顼后裔吴回生陆终,陆终长子曰樊,樊为已姓,封于昆吾,为昆吾氏,尧舜时期昆吾氏首领许由为当世大贤,死后葬于箕山,后人多以许由为许氏始祖。夏之昆吾为商汤所伐灭,后人迁徙至河南许昌。■源流二出自姜姓,以国为氏,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许氏与齐氏同祖,为上古四岳伯夷之后。"四岳"(尧舜时四方部落首领)是由姜姓发展出来的四支胞族,他们和姬姓部落结成联盟,跟"子姓"商族平行发展。以姬姓和姜姓部落为主的盟军打败了商纣王,建立了姬姓国--西周。周成王时,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其中商的旧地也分封了一些姬姓诸侯国和姜姓诸侯国,许国正是被周分封的姜姓诸侯国之一,其始祖为文叔,也称为许文叔。春秋时,许国称为楚国的附庸,战国初期被楚所灭。许国亡国后,子孙以国为氏,称许氏,史称许姓正宗。■源流三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文公之子姬其许,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
· 源流-韩的姓氏来源
“韩”,古时又作“涵”,《说文解字》解释为井垣(yuán)之意,就是水井周围的栏圈。韩的姓氏来源,有以下几种说法:韩姓是韩荒氏族的族称,韩荒又作韩流。韩荒氏的远祖最早驯化野猪,所以以此为图腾。韩荒是合婚的新族,是五帝之一颛顼(zhuān*xū)的祖先。韩荒族继承句芒氏发明的勾股定理观测太阳的运行。“韩”字的左边部分代表太阳的周天运行,“十”字代表太阳运行的阶梯,共有六个“十”字,因为当时的历法是六合历,野猪的肚子上有个太阳纹,证明它是太阳的氏族,下面是一个城郭的象形,而且周围有人巡逻,说明韩荒时代已经有了城和军队。辽宁和内蒙古红山文化是韩荒氏族的文化,其中还有黄帝族文化。北方民族改“汗”为韩。这是韩姓起源各种传说中最古老的一种。黄帝时代是我国父系氏族社会的鼎盛时期。黄帝族从陕北的黄土高原开始,沿渭河黄河向东发展势力,与炎帝族合二为一,消灭东夷族首领蚩尤,建立了以黄帝族为首的部落联盟,黄帝因...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