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姓氏文化

文成公主给吐蕃带去了什么?她为什么能名留青史?

2021-08-1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27
转发:0
评论:0
从玉树藏族自治州首府结古镇溯巴塘河南行约十多公里,便是唐代文成、金城两公主结姻吐蕃(音:波)在此小憩时留下的民族团结的历史见证——大日如来佛雕像和它的庙宇,俗称“文成公主庙”。传说,当年文成公主在江夏王李道宗护送下,远嫁吐蕃时,路经这里,被美丽如画的自然景色迷住了﹔东有滔滔通天河,西邻滚滚巴塘曲,南北两侧怪石突兀,峭壁高悬,山谷温泉奔流,雾气弥漫,青松古柏,黄花绿草,交相辉映,对此良辰美景,公主流连不舍,竟在这里逗留了一个多月。在此期间,公主亲自制定了佛像的尺寸、格局和图案,令随从工匠在座北朝南的峭壁上凿刻了九尊浮雕佛像,又亲笔题字摩柯·毗卢遮那(梵语。藏名为昂巴昂泽,汉名为大日如来)。其中高七点三米的主佛大日如来栩栩如生,神态端庄稳重,娴静慈祥,两手交叉腹前,双腿盘坐在刻有双狮拱抬的莲花宝座上。顶端刻有六字真言,头顶后部则是象征光明普照,佛慧无量的五彩光一尘不染。主佛两侧是八尊高约四米的...

  从玉树藏族自治州首府结古镇溯巴塘河南行约十多公里,便是唐代文成、金城两公主结姻吐蕃(音:波)在此小憩时留下的民族团结的历史见证——大日如来佛雕像和它的庙宇,俗称“文成公主庙”。

文成公主给吐蕃带去了什么?她为什么能名留青史?

  传说,当年文成公主在江夏王李道宗护送下,远嫁吐蕃时,路经这里,被美丽如画的自然景色迷住了﹔东有滔滔通天河,西邻滚滚巴塘曲,南北两侧怪石突兀,峭壁高悬,山谷温泉奔流,雾气弥漫,青松古柏,黄花绿草,交相辉映,对此良辰美景,公主流连不舍,竟在这里逗留了一个多月。

  在此期间,公主亲自制定了佛像的尺寸、格局和图案,令随从工匠在座北朝南的峭壁上凿刻了九尊浮雕佛像,又亲笔题字摩柯·毗卢遮那(梵语。藏名为昂巴昂泽,汉名为大日如来)。其中高七点三米的主佛大日如来栩栩如生,神态端庄稳重,娴静慈祥,两手交叉腹前,双腿盘坐在刻有双狮拱抬的莲花宝座上。顶端刻有六字真言,头顶后部则是象征光明普照,佛慧无量的五彩光一尘不染。主佛两侧是八尊高约四米的侍立佛像,分上下两层,他们分别是普贤、文殊、金刚手、除盖障、虚空藏、观世音、弥勒、地藏等菩萨。这八大随佛子脚踩莲花,形象逼真,神态各异,相互之间排列有序,对称协调。佛像两旁,从上至下,刻有三尺宽的藏式花边图案,雕刻精致细腻,独具匠心,与整个佛像群构成一幅完美的艺术体,充分体现了我国唐代雕刻艺术的高超技艺,是藏汉文化互相交融的结晶,也是唐蕃道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文成公主给吐蕃带去了什么?她为什么能名留青史?

  公元710年,唐中宗景龙四年,唐蕃第二次联姻,金城公主嫁藏王赤德祖赞。途经此地时,见这寄托文成公主心愿,精心雕刻的佛像受到风雨剥蚀,乃令侍从工匠和当地匠人一起修盖庙宇,并对佛像进行加工粉饰,赐名为“文成公主庙”。踏进庙门,走廊左侧是手持刀械,面容威严的武士,右侧是身空武功服,头戴八角帽的骑虎壮士,映壁小墙则是飘然欲飞的骑鹤仙子。一座外表三层实为一层藏式建筑,底层大门幽谧古雅,中层窗棂交错典朴,顶层则收进庙墙,直抵岩石,并一排六扇天窗。殿内三间经堂,高敞幽深,堂前两根一尺见方的木柱直撑庙顶,另有两根木柱支撑着正面主佛像下的莲花宝座。而另外几根主柱却都镶嵌在庙墙之内。这些建筑既有藏传佛教寺院的神韵,又有唐朝宫庭的风格,实为古代藏汉建筑艺术之精华。

  多少年来,藏族人民敬仰这两位公主的功德,怀念他们传播农耕、编织、技艺的情谊,不断徒步至此,顶礼膜拜;就连西藏、四川、甘肃等地藏族群众也不远千里,到此朝拜,使这座镶嵌于山峦峭壁间的古老庙宇,香火不断,昼夜灯火通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谁在吐蕃的地位更高?
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谁在吐蕃的地位更高?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的和亲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虽然说和亲公主大部分结局都不怎么样,但是人们也一定还是期待一个,虽然是政治联姻,但是却能够有真情实感的爱情故事吧。不过,松赞干布当时并非只娶了文成公主一个人,或者说这一个和亲公主,另外还有一位尼泊尔的尺尊公主,这两位公主当时究竟谁的地位要更高一些呢?松赞干布是吐蕃的英雄,他统一了西藏,是藏族人们心中的神话,而其与文成公主的联姻更是为藏汉两地的文化交流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近些年来,有关于松赞干布的两个妻子,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在吐蕃地位高低问题的争论一直屡见不鲜,很多人都说来自泥婆罗(尼泊尔)的尺尊公主比大唐送去和亲的文成公主地位要高,说尺尊公主才是松赞干布的正妻,可真的如此吗?事实上,尺尊公主是一个连是否存在都充满争议的人物。在吐蕃的史料,敦煌文献以及汉史中都没有松赞干布迎娶尺尊公主的记载,甚至于尼泊尔...
· 文成公主和亲的起因是什么?唐太宗为什么同意与吐蕃的和亲?
文成公主和亲的起因是什么?唐太宗为什么同意与吐蕃的和亲?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其实古时候,历朝历代都有和亲的事情发生,唐朝的实力肯定在吐蕃之上,但为了两国更多利益还是会选择和亲。就像汉朝同样要比周边的国家更强大,但也会采取和亲来稳固邻国之间的关系。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就远嫁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也正是通过这次和亲唐蕃从此结好,两国在百年间都保持了不错的关系。虽然有些人对于和亲的理解会觉得是在示弱,但从结果来看似乎也找不到更好的等效办法了。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册封一名宗室之女为文成公主,并诏令江夏王李道宗为主婚使,持节护送文成公主远赴吐蕃(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嫁给吐蕃赞普(国王)松赞干布,这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文成公主进藏”事件。“文成公主进藏”对唐朝和吐蕃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两国保持了和平稳定关系,边境百姓得以休养...
· 为什么弘化公主没有文成公主那么有名呢她明明是唐朝第一个和亲的公主
今天要讲的就是弘化公主的生平简介,还有为什么弘化公主没有文成公主那么有名?说起文成公主,我相信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尤其是在初中的历史课本上,上面都说唐朝文成公主为唐朝和藏的和平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可以说因为文成公主一个人让两国的人民都牢记于心,千古流芳,也造成了非常大的功绩,所以很多人都以为唐朝只有一位和亲公主。就是文成公主,其实不是这样的,在唐朝第一个和亲的公主不是文成公主,而是比她早一年要出嫁的弘化,弘化公主在历史上其实是特别不出名的,她是唐朝第一个和亲的公主,是棕淮阳王李道明的女儿也是被唐太宗赐婚,最后嫁给了当时的吐谷浑,在唐朝外出和亲的十几个公主当中,弘化公主唯一一个回长安的公主,可以说她的一生是非常传奇的,据说她的容貌长的特别的好看,非常的出众,而且为人特别大方,聪慧,胆识也是非常的大的,可以说是一点都不输,文成公主的,但是历史上为什么就没有太多记载这位公主呢?还有为什么大多都...
· 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谁在吐蕃的地位更高?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文成公主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中原的封建等级思想一直很严重,以至于现代人还经常爱谈论在意古代的等级问题,问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谁在吐蕃的地位更高?这问题,就涉及两个男人,两个女人。正面战场是松赞干布和唐太宗,背后的就是两个女人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松赞干布是吐蕃王朝第33任赞普,实际上是吐蕃王朝立国之君。在位期间(629—650年),迁都逻些(今拉萨),平定吐蕃内乱,降服羊同,统一,正式建立吐蕃王国。松赞干布是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其后代也一直是地方上的土司,如我们以前介绍的藏族土司杨复兴,他娶的内蒙古达王女儿,岳母也就是达王妻子,是载涛的女儿韫慧。这么说来爱新觉罗家族也与松赞干布后代有联姻关系。具体可看我们1月12日文章《涛贝勒的外孙女婿藏族土司杨复兴》唐太宗的地位跟松赞干布类似,虽说唐朝开国皇帝是他老爸李渊,但他发兵变夺了权,唐朝的很多基业是他开的...
· 文成公主风光嫁到吐蕃,最后结局如何?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文成公主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和亲在我国古代非常常见,因为统治者们无力抵抗强敌的入侵,所以不得不将许多女子远送他乡,选择通过和亲的方式来维护边境的稳定。这一政策最早出现是汉朝时,刘邦因为匈奴的强大铁骑不得不出此下策,和亲一直是耻辱的象征,一个国家的稳定竟然要靠女子们出卖自己实现,而且统治者们为了安抚民众还编制了许多美丽的谎言来欺骗大家。典型的就是文成公主的和亲了,解这段历史的朋友都会对文成公主非常肯定,所有的史书也都在竭力美化这段历史,那么历史真的如此吗?唐朝时的中国不论是经济还是军事都达到了巅峰,当时周遭的国家都竭力恭维唐朝,希望能够得到唐朝的肯定,其中就有吐蕃。当时吐蕃对唐朝的态度非常谦卑,但是愿意像唐王朝进行供奉,但是狂妄的唐王朝自然是不会搭理这样的小国家的,所以对吐蕃的态度也是爱答不理的,而像吐蕃提出的和亲等提议直接被回绝了,自此吐蕃就怀恨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