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姓氏文化

“文章太守”方浚颐后人重聚扬州 《家谱》首次揭秘方浚颐生卒年

2017-04-1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67
转发:0
评论:0
“文章太守”方浚颐后人重聚扬州《家谱》首次揭秘方浚颐生卒年,   上海《新民晚报》记者、作家、摄影家方毓强带着他收藏的《重修炉桥方氏家谱
  

    上海《新民晚报》记者、作家、摄影家方毓强带着他收藏的《重修炉桥方氏家谱》(以下简称《家谱》)来扬,与扬州方浚颐后人,扬州文化学者一起解读《家谱》中的“扬州文章太守”方浚颐。方毓强感慨地说:“清代扬州是精彩而辉煌的,为国库贡献了一半的财政收入,动关国计,无可替代,上世纪90年代,我曾走访大运河沿线城市,之后便与扬州结缘,今年是扬州城庆2500周年,我将拍摄"徽班进京"、"方浚颐与扬州"两个题材纪录片,为扬州城庆献上一份礼物。”
《家谱》揭秘
  明确记载方浚颐生卒年、祖籍
  “我是在网上看到扬州晚报关于方浚颐的报道后,与扬州方家取得联系,并告知我这里藏有一套《重修炉桥方氏家谱》的。”方毓强告诉记者,这套《重修炉桥方氏家谱》是从拍卖会上偶然购得,全套共6册,清代光绪二十九年由方汝绍修编。
  在百度上查阅方浚颐史料,会出现“生卒年不详”字样,一些学者的论著文章也比较模糊。而方毓强收藏的这本《家谱》中,对方浚颐的生卒年、祖籍有准确的记载。
  《重修炉桥方氏家谱》卷四中记载:“方浚颐,字饮苕,号子箴,又号梦园,行一,优廪生,道光甲辰科翰林,由科道京察一等外放,官至花翎布政使衔,四川按察使,生于嘉庆乙亥年三月初六日亥时,卒于光绪戊子年九月二十七日申时,娶商城周氏,赠一品夫人,合葬合肥西乡朱家石桥申山,寅向兼庚甲。”也就是说,方浚颐出生于1815年4月15日,卒于1888年10月31日。
  关于方浚颐的籍贯,一说休宁,一说定远,方浚颐以“定远方氏”自称。方浚颐第六世孙方大荣告诉记者,方氏家族最初由安徽祁门赤桥迁至休宁鄣源,后又迁至定远炉桥,到方浚颐以后在江苏扬州定居。这种说法在《重修炉桥方氏家谱》得到了证实:“始祖遊,北宋神宗熙宁四年由祁门赤桥迁休宁鄣源。始迁祖景蕃,清顺治八年由鄣源徙居凤阳府定远县西乡北硄镇。”
寻访遗迹
  后人带来方浚颐“长生禄位”牌
  方毓强与扬州方家一同寻访方浚颐在扬州的遗迹。
  “方是值得钦敬的"文章太守",他为扬州的同治战后重建工作,付出了满腔心血和无限辛劳,成绩卓著。”方毓强说,方浚颐同治八年授两淮盐运使,主持重修了平山堂、盐宗庙、天宁寺等诸多名胜古迹,在扬州平山堂可见到方浚颐亲笔所书“平山堂”匾额,以及他为平远楼、谷林堂、洛春堂、晴空阁等题联。
  昨天,方浚颐第五世外孙李勤传还带来了他们珍藏的方浚颐“长生禄位”牌,牌位为上好木材制作而成,长约1米,宽约30厘米,蓝色背景,四周雕刻花纹,上书“钦加布政使衔总理两淮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方大人官印浚颐长生禄位”。“方浚颐为扬州做了很多好事,扬州人感念方浚颐的恩德,才会立此牌位。” 方毓强说。
学者观点
  扬州应加强宅门文化研究
  昨天,扬州学者顾风、曹永森和魏怡勤等人也参加了方氏后人座谈会。他们一致认为,扬州文化的研究应该从地理风貌建筑的研究转向人物历史的研究,尤其是名门望族的传达室承,扬州的大宅门同样是风光无限,光彩照人。
  顾风说,清代扬州的内涵极其丰富,它可以让一个人一个家族迅速崛起,也可以让一个人一个家族迅速衰败,所以一个家族没有传家的东西,是不可能持久的。
  曹永森也认为,现在扬州对名门望族的研究还是一个空白,不能仅局限于遗迹、典故,应该更深入一步,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像吴氏、何氏、方氏、李氏、张氏等家族都是非常优秀的。
人物简介
  太平天国战后
  扬州重建第一人
  方浚颐为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同治八年(1869)授两淮盐运使,来扬州任职。当时的扬州经历了13年太平天国战乱,沦为破败的“芜城”。方浚颐到任后,迅速开始了“战后重建”。
  方浚颐到任的第二年,即兴建天宁寺和大明寺。虽然当年他只是批文签字,但要舍得在菲薄的预算项目中支出一笔巨大资金,这在当时很是难能可贵。他还亲自撰写匾额楹联,“平山堂”三个擘窠大字,苍劲有力,广受称颂。
  方浚颐曾到多处为官,但他对扬州的感情最深,退休后没有回定远老家,而是回到第二故乡扬州,在湾子街住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文章太守”方浚颐后人重聚扬州《家谱》首次揭秘方浚颐生卒年
上海《新民晚报》记者、作家、摄影家方毓强带着他收藏的《重修炉桥方氏家谱》(以下简称《家谱》)来扬,与扬州方浚颐后人,扬州文化学者一起解读《家谱》中的“扬州文章太守”方浚颐。方毓强感慨地说:“清代扬州是精彩而辉煌的,为国库贡献了一半的财政收入,动关国计,无可替代,上世纪90年代,我曾走访大运河沿线城市,之后便与扬州结缘,今年是扬州城庆2500周年,我将拍摄"徽班进京"、"方浚颐与扬州"两个题材纪录片,为扬州城庆献上一份礼物。”《家谱》揭秘明确记载方浚颐生卒年、祖籍“我是在网上看到扬州晚报关于方浚颐的报道后,与扬州方家取得联系,并告知我这里藏有一套《重修炉桥方氏家谱》的。”方毓强告诉记者,这套《重修炉桥方氏家谱》是从拍卖会上偶然购得,全套共6册,清代光绪二十九年由方汝绍修编。在百度上查阅方浚颐史料,会出现“生卒年不详”字样,一些学者的论著文章也比较模糊。...
· “文章太守”方浚颐后人重聚扬州《家谱》首次揭秘方浚颐生卒年
上海《新民晚报》记者、作家、摄影家方毓强带着他收藏的《重修炉桥方氏家谱》(以下简称《家谱》)来扬,与扬州方浚颐后人,扬州文化学者一起解读《家谱》中的“扬州文章太守”方浚颐。方毓强感慨地说:“清代扬州是精彩而辉煌的,为国库贡献了一半的财政收入,动关国计,无可替代,上世纪90年代,我曾走访大运河沿线城市,之后便与扬州结缘,今年是扬州城庆2500周年,我将拍摄"徽班进京"、"方浚颐与扬州"两个题材纪录片,为扬州城庆献上一份礼物。”《家谱》揭秘明确记载方浚颐生卒年、祖籍“我是在网上看到扬州晚报关于方浚颐的报道后,与扬州方家取得联系,并告知我这里藏有一套《重修炉桥方氏家谱》的。”方毓强告诉记者,这套《重修炉桥方氏家谱》是从拍卖会上偶然购得,全套共6册,清代光绪二十九年由方汝绍修编。在百度上查阅方浚颐史料,会出现“生卒年不详”字样,一些学者的论著文章也比较模糊。...
· 岳浚
清朝布政使、巡抚岳浚简介,岳浚刻印过哪本被世称珍本的书屡被参劾免官。乾隆十八年卒。刻印过《五经古注》96卷,即《相台五经》、《论语何晏集解附音义》、《九经传沿革例》、《孟子注》、唐李隆基的《孝经注》等。世称珍本。岳浚(?-1753)常州宜兴(今属江苏)人,清代名士。威信公岳钟琪之子。博学好义。积书万卷,对有求读其藏书者,任其检阅。一时名士,多游其门。初以二品荫生授西安同知,历官山东布政使、江西巡抚、广东巡抚。请免南昌浮粮。发帑修丰城江堤,行社仓,皆得准。
· 邱浚童年善对
邱浚7岁丧父,靠祖父邱普、母李氏顾复教诲,五六岁时便会吟诗作对。一日,邱浚随祖父到乡下探亲,半途下雨,只好在附近的一间村学塾里躲雨。学塾的老塾师和邱普是老相识,老塾师向邱浚说:今日避雨到此,我即景给你出一上联:细雨肩上滴。不料邱浚脱口应道:青云足下生。老塾师听了,竖起大拇指向邱浚的祖父夸耀:果然是个神童,出口超凡脱俗!有一天,知府奉旨巡视琼崖,年幼的邱浚得知后,等待知府到来时故意在路上玩耍,被知府官吏撞着,跌倒街心,挡住知府去路。知府问左右道:这孩子是谁?左右应道:邱浚。知府听罢立即令轿夫停轿,当场对邱浚出一上联:一脚踢倒小童子。邱浚说:大人叫我对对联,应先扶起我。知府便唤左右把邱浚扶起。邱浚道:他们扶我不行,非大人亲手扶我不可!知府便伸出右手扶起邱浚。邱浚仍拒绝道:这样不行,得两只手一齐来。知府细察颇觉奇异,心想:这小小年纪的孩子花样可不少,且步步深入,似作文章,确是独特。想着想着,知府...
· 颐
颐姓颐,中国罕见姓氏。起源不详。中文名颐姓概述中国罕见姓氏起源不详姓氏名人颐炅姓氏名人颐炅:隋朝象川人,学于郑译。(《奇姓通》)颐煚:隋朝象川人,与兄炅同学于郑译。(《奇姓通》)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