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寻亲问祖

郭――郭姓起源有二 后世源远流长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97
转发:0
评论:0
郭――郭姓起源有二后世源远流长,这个十分有名的姓氏,是从三千年前的周朝王室分支出来的,追本溯源,也是最为光彩


  这个十分有名的姓氏,是从三千年前的周朝王室分支出来的,追本溯源,也是最为光彩的黄帝姬姓后裔。关于郭姓的来源,唐人所著的《姓纂》一书很明白地记载说:“周文王季弟虢叔,封于虢,或曰郭公,因以为氏。望出太原、华阴、冯翊。”另外,《公羊传》也指出:“虢,谓之郭,声之转也。”
  郭隗 史上放光芒
  然而,《姓氏考略》一书却有不同的看法,认为郭氏的历史还要更早,同时指出他们是以郭字的字义为氏。该书是这样说的:“夏有郭支,见抱朴子,商有郭崇,见三一经,此郭氏之始。风俗通,氏于居者,城、郭、园、池是也。”这么说来,郭姓是早在四千多年以前的夏朝就有了的,而他们的得姓,是由于“氏天居者”,因为郭字原本是代表外城或四周及外部的意思,换言之,郭姓的始祖是由于居住于外城才会以郭为姓的。
  以上两种对于郭姓姓源的考证,都是言之成理,所以都被历代的学者所同时采认,也就是说,大家一向认为郭姓至少有两种源流,较早的一支由于“氏于居者”而得姓,出现于周初的一支,则分自姬姓后裔太原郡的虢叔西虢,改号为郭,支子以郭为氏的郭。后世的郭姓人,不管是系出那一支,都可以当“源远流长”四个字而无愧。
  头一位在历史上大放光芒的郭姓杰出人物是郭隗,他以让燕昭王“筑台而师之”,为燕国召来许多奇人异士,终于使得燕国富强的故事,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传诵不绝。
  郭子仪 忠义好榜样
  郭子仪三个字,多年来在民间更是童叟皆知,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他的丰功传绩和八子七婿的显赫故事。
  这位深受人们敬仰的盖世英雄,是唐代的华州郑人,崭露头角于唐玄宗之时,然后一手平定几乎倾覆唐室的安史之乱,又在唐代时奇迹般地以数十骑说退来犯的回纥数十万兵,身系唐室的安危20年,凭着他手里的兵权,大可“取而代之”,而他却始终忠心耿耿,为后世塑造了忠义大臣的好榜样。难怪人们一谈到“郭令公”或“郭汾阳”,都会如此必恭必敬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万载姓郭氏起源
祠、绿阴公祠、达公祠、届公祠、烈公祠、瑞公祠、训公祠、爵公祠、德公祠、衡公祠、挥公祠、谦公祠。时至今日,保存有郭氏大祠、南轩公祠、绿阴公祠、烈公祠、瑞公祠、衡公祠、挥公祠、谦公祠等8个祠宇,其余各祠倾圯尽废。郭氏,乃万载大姓,而郭族最初的发源地当是今天的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先秦两汉时期,郭姓族人繁衍之地仍以山西、陕西、河南为主,“太原”郡望在这一时期形成,并成为后来郭姓人繁衍播迁的主要支源,逐渐在阳曲、冯翊、华阳、京兆(今陕西省西安附近)、中山(今属河北省)、彭城(今江省苏徐州)、馆陶(今属河北省)、曲沃(今属山西省)、河内、广平、邯郸、河东闻喜、敦煌等地形成望族。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为避战祸的大批南下迁徙者,郭姓人开始在浙江、江苏等地散居,南迁者尤以太原郭姓为多;隋唐时期,山西、山东以郭姓为第一大姓。这一时期,除战乱使得郭姓入居浙江、江苏、湖北等地外,还形成以华阴郭子仪为始祖的汾阳(今...
· 郭氏起源
姓氏:郭祖宗:姬姓后裔分类:系自姬姓姓氏起源:出自姬姓,古代“郭”与“虢”字相通,郭氏即为虢氏,为黄帝姬姓后裔。周武王时封文王弟虢叔(一说虢仲)于西虢,虢仲(一说虢叔)于东虢。周平王时,郑武公功灭郐和东虢,建立郑国,都今河南新郑,此时平王也不得不认可,并名正言顺地将虢叔之地分封给郑武公。周平王的作法引起了诸侯王的不满,于是,位于南方的楚国,从楚庄王时起不断发动对周的战争,兼并了周围许多国家。被分封给郑国的虢叔之地就是其中之一。周平王不得不将东虢叔的裔孙序封于阳曲作为补救。由此,号曰“虢公”。因虢、郭音同,又称“郭公”,其后代遂有郭氏。西虢,亦称成虢,在西周灭亡之后,也向东迁移,建都上阳,史称南虢。后被晋国所灭。西虢东迁时,还有虢国支族留居原地,史称小虢。后被秦所灭。这些虢国的后代,均以郭为姓。郡望:太原郡:战国时置郡。此支郭氏,为汉郭全之族所在。华阴县:汉时置。此支郭氏为太原郭氏分支。冯翊...
· 郭姓
来源一、“禹乘二龙,郭支之驭”,相传大禹有两个护卫驭手——郭哀和郭支,他们是有史记载的最早的郭姓。《姓氏考略》:“夏有郭支,见《抱朴子》。商有郭崇,见《三一经》,此郭氏之始。”郭姓在四千多年以前的夏朝就已经出现。二、以居处为氏。据《风俗通义》上记载:“氏于居者,城、郭、园、池是也。”郭,字义为外城,即因住在城外,而以郭为氏。在中国大多数的姓氏起源中,此种现象较少。三、来自黄帝,出自姬姓,古代“郭”与“虢”两字相通,郭氏即为虢氏,为黄帝姬姓后裔。周武王时封文王弟虢叔(一说虢仲)于西虢国(在雍地),虢仲(一说虢叔)于东虢国(在制地,今河南荥阳)。这两个国家起着周王室东西两面屏障的作用。周平王时,郑武公灭郐和东虢,周平王也不得不认可,并将虢叔之地分封给郑武公。周平王的作法引起了诸侯王的不满,于是,位于南方的楚国,从楚庄王时起不断发动对周的战争,兼并周围许多国家。被分封给郑国的虢叔之地就是其中之一...
· 郭氏古堡--天下郭氏的起源
位于太原阳曲县高乡村的郭氏古堡,一砖一瓦无不布满历史的尘迹,随处探究古堡的角角落落都能擦亮尘封的历史故事。阳曲县是天下郭氏的始祖之地,天下郭氏起于阳曲,郭家堡更是郭氏起源居住的地方。现在村中郭姓仍为第一大姓,全村800余口人中近半为郭姓,彰显着郭姓的姓氏辉煌。村中古建筑、黄土沟等无不散发着郭氏的韵味。村东至今遗存唐代修建的石砌堡门一座,额石上刻有“郭家堡”三字。沿着平坦的黄土道进入村东门,就能够瞧见那座唐代遗存的石砌堡门,“郭家堡”三字已饱受风雨的侵蚀,布满岁月的痕迹,不再清晰了。堡门对面还保留着一座清代中期的古戏台,那宽敞的舞台,褪色的雕梁画栋依稀能让人想起它当年的繁华模样。在一个角落里,我们找到了郭家老井,青石板上有两孔井眼,村里人称它“二五眼”,不过井边的辘轳早已不见了。青石板上的勒痕,不知是不是井绳多年的摩擦留下的?扔一块石子到井里,好半天才听到回声,仿佛井口下面非常非常幽深。在村...
· 万载郭氏起源
在万载县城南门,有田下古祠群闻名遐迩,其中曾有郭氏祠13幢,分别是郭氏大祠、孟牖公祠、南轩公祠、绿阴公祠、达公祠、届公祠、烈公祠、瑞公祠、训公祠、爵公祠、德公祠、衡公祠、挥公祠、谦公祠。时至今日,保存有郭氏大祠、南轩公祠、绿阴公祠、烈公祠、瑞公祠、衡公祠、挥公祠、谦公祠等8个祠宇,其余各祠倾圯尽废。郭氏,乃万载大姓,而郭族最初的发源地当是今天的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先秦两汉时期,郭姓族人繁衍之地仍以山西、陕西、河南为主,“太原”郡望在这一时期形成,并成为后来郭姓人繁衍播迁的主要支源,逐渐在阳曲、冯翊、华阳、京兆(今陕西省西安附近)、中山(今属河北省)、彭城(今江省苏徐州)、馆陶(今属河北省)、曲沃(今属山西省)、河内、广平、邯郸、河东闻喜、敦煌等地形成望族。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为避战祸的大批南下迁徙者,郭姓人开始在浙江、江苏等地散居,南迁者尤以太原郭姓为多;隋唐时期,山西、山东以郭姓为第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