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传统交际礼仪习俗礼尚往来涵义
礼尚往来,意为“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
是一种传统的礼仪观念。它强调在人际交往中,应当以诚相待,互赠礼物以表达尊重和友善。这种礼仪习俗体现了汉族文化中的互惠互利、和谐共生的价值观。
1. 什么场合需要送礼
需要送礼的场合往往有以下几种:长时间未见面的朋友相见时;受邀请吃饭时;朋友结婚时;节日或生日时,等等。
2.送什么礼物
(1) 送礼的基本原则: 适合场合;适合对方 (年龄、爱好等)。还有一般来说,送礼要送双数,即一种东西要有两个,像两瓶酒、两盒点心、两条鱼等。而且礼物的种类也最好是双数,比如两样、四样、六样、八样、十样等。
(2) 送什么礼物: 鲜花、水果最常见,红包在正式的宴请中都适合。一般来说,送礼要考虑对方的喜好和需求,适宜特定的场合。
比如说看望朋友时,朋友的父亲喜欢喝酒,那么带上两瓶酒就很不错而如果朋友的父母身体不太舒服,那么带上一些保健品、营养品等也很不错又如朋友过生日,一般送蛋糕、点心、寿面等。朋友结婚一般送床单台灯、被罩、红包等。送给有知识、会欣赏的朋友也可以是字画、收藏品等.送给小孩可以是零食、玩具、文具等,而过年时一般送压岁钱。送给外国朋友般是工艺品、纪念品等。看望病人一般送鲜花、水果、营养品等。
另外,送花也有讲究,不同的鲜花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千万不要表错了情。比如康乃馨一般是送给妈妈的; 红玫瑰是送给所爱的人的,男女之间尤其要注意不能乱送。百合代表的是“百年好合”,一般在结婚时用得最多新娘的头花和捧花也多用百合作点缀。菊花,尤其是“白菊花”和“黄菊花”是祭奠时用的,如果送错了,别人会不高兴,甚至引发不必要的误会。
由于民俗有着鲜明的地域性,同时中国有着七大方言区,各地方言在语音上差异较大,因此各地都有一些与谐音相关的民俗事象,一些送礼禁忌也与谐音民俗相关。比如看望病人,北方人可以买些苹果,但是上海人却禁忌带苹果看望病人,因为“苹果”用上海话读起来音如“病故”
在南方,“橘”谐音“吉”,因而成为吉祥物。在过春节时,很多广东人买一盆挂满果实的金橘摆在家中,而这也逐渐为北方人所接受,一到春节,南方金橘一盆盆地运到北方,黄澄澄的果实几十成百地簇满枝头,与碧绿常青的枝叶一起,令人赏心悦目,因而金橘也成为春节送礼之佳品。
3.是否当场打开礼物
(1) 送礼物时,一般不宜当着主人的面拆开礼物,除非一些字画、墨宝等。
(2) 收礼物时,中国人一般都要推辞一番,表示不敢接受。这实际上是一种礼节,不能误以为主人真的不要或不喜欢。在中国人看来,别人赠送礼物,如果不客气一番就加以接受,则会有贪图客人礼物之嫌疑。
象征吉祥的金橘树(王衍军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主人接过客人礼物后,不能迫不及待地打开礼物,特别是不能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物,应等客人走后再打开,否则就是不礼貌。礼物如果是食品,主人不能马上拿给客人吃,“来人吃来物”很不礼貌。同样一般来说也不要喝客人带来的酒。不过,现在一些城市的年轻人并非如此
结语:
在汉族的社交活动中,礼尚往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无论是亲戚之间的往来、朋友之间的聚会,还是商务活动中的交往,人们都会通过赠送礼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尊重。这种礼仪习俗不仅有助于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也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