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贪吃春笋后呕血又昏厥,古人也爱吃笋吗?古代怎么做笋?
近日,有人在竹林中挖掘大量春笋回家,在多日食用后出现呕血、晕厥的症状。医生表示,春笋中的粗纤维难以消化,不能大量食用,特别是肠胃不适的患者。古人会不会吃笋?小谱为你介绍古代的笋的制作方式。
古时候的竹笋一般是叫做竹萌、竹胎、毛笋、竹肉等。在古代有“居不可无竹,食不可无笋”的说法,所以在古代吃笋也是非常常见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笋都可以吃,常吃的就是冬笋和春笋,都属于鲜嫩可口的。
图源网络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笋在古代被当做为奇珍美味,我国吃笋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中有“加豆之实,笋菹鱼醢”、以及《诗经·大雅》“韩奕三章”里的“其籁维何,维笋及蒲”的诗句,“菹”指的是腌制的酸菜,“醢”则是用肉或是鱼制成的肉酱。
在整个历史历程中,很多朝代都对笋很钟爱。《周礼·天官·醯人》“七菹”郑玄注:“韭、菁、茆、葵、芹、箈、笋......凡醯酱所和,细切为齐,全物若艓为菹”,这也就是说至少在周朝的时候,古人已经学会了腌制笋的方式了。成书于战国秦汉时期的《尔雅》已经明确指出:“笋,竹萌也,可以为菜肴。”宋代赞宁编著的《笋谱》里总结了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笋的名称和形态、生长特性、产地以及产出时间,栽培笋的技巧,烹制笋的经验等等。《笋谱》也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竹笋专书。这也说明古人对笋的重视。
图源网络
到明清时期,笋行业的产出已经远超自给自足的分量。明代的浙江吴兴,城西楼贤岭一带,方圆十几里地专种竹笋,收获后大批量运往苏州、松江等地出售。乾隆年间,盐商童岳荐所编食谱《调鼎集》,收录鲜笋品种包括芽笋、毛笋等七种,笋干有雷笋、闽笋等五种,以及以笋为原料的各色菜肴30多种。
古代的很多名人也都偏爱笋。北宋时期,苏东坡任杭州通判是去了於潜县视察,吃到了本地时鲜菜“腌笃鲜”,也就是腊肉焐笋,对笋广发赞美。每到春笋出现的季节,唐太宗就会宴请群臣参加“笋宴”,平时也会用笋来赞美人才辈出,也就是“雨后春笋”。
笋不仅味道鲜美,适配诸多其他肉类,而且其对人体还有许多益处。《本草纲目》中对笋的记载是“诸竹笋,气味甘,微寒,无毒。主治消渴,利水道,益气,可久食。”,所以,传统中医认为竹笋具有“化热、消痰、爽胃”的功效。不过笋过量食用也是不好,大家吃笋季也要控制食用量哦。
(族谱网:www.zupu.c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相关资料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36a51b47-97ba-403b-9d73-1089700f3c78.png)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https://imgs0.zupu.cn/news/2020/10/19/938/0889111c-7fcc-4e53-9370-26648025050a.jpg)
![](https://imgs0.zupu.cn/jwh/747/591be57b-73b9-4c27-86dd-688595d96984.jpg)
关于我们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APP下载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