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男生和女生初四相亲初八直接订婚,古人是怎么相亲的?

2023-02-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063
转发:2
评论:0
近日,在广西有这样一对男女,从见面到最后订婚只用了四天时间,两人相亲见完面后,初五就互相到各自家里进行拜访,然后在初六初七的时候培养了一下感情,觉得还挺不错的,各方面都合得来就决定在初八订婚。相亲是我国历来的传统,现代的相亲也许相看很快,但也有可能要相看好几次的,那么古人是怎么相亲的?今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说。图源自网络现代人可能会谈恋爱然后结婚,但是古人很少有自由恋爱的机会,当然并不是没有,只是很少,大部分人都是相亲结婚的,那么古人是怎么相亲的呢?古人相亲的方式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尴尬,在《周礼》中记载,当时国家为了解决男女婚恋的问题,会在每年2月份的时候举办大型的相亲会,如果说到了30岁还没有结婚的男子,以及20岁还没有嫁人的女子也是可以参加这个相亲会的。要是在这个相亲会上遇见自己心仪的人,古人的表达方式也很直接,会互相赠送芍药花,以此表达自己的心意;如果没有收到花,也不会感到尴尬,...

近日,在广西有这样一对男女,从见面到最后订婚只用了四天时间,两人相亲见完面后,初五就互相到各自家里进行拜访,然后在初六初七的时候培养了一下感情,觉得还挺不错的,各方面都合得来就决定在初八订婚。相亲是我国历来的传统,现代的相亲也许相看很快,但也有可能要相看好几次的,那么古人是怎么相亲的?今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说。


男生和女生初四相亲初八直接订婚,古人是怎么相亲的?


图源自网络


现代人可能会谈恋爱然后结婚,但是古人很少有自由恋爱的机会,当然并不是没有,只是很少,大部分人都是相亲结婚的,那么古人是怎么相亲的呢?古人相亲的方式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尴尬,在《周礼》中记载,当时国家为了解决男女婚恋的问题,会在每年2月份的时候举办大型的相亲会,如果说到了30岁还没有结婚的男子,以及20岁还没有嫁人的女子也是可以参加这个相亲会的。要是在这个相亲会上遇见自己心仪的人,古人的表达方式也很直接,会互相赠送芍药花,以此表达自己的心意;如果没有收到花,也不会感到尴尬,多少都会给男女双方留点面子的。


后来随着时间的发展,就很少有这么欢乐的相亲了,当时逐渐流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就是说如果不经过父母的允许,媒人的引荐,即使男女双方相互倾心,两人也不能见面,而且婚嫁是必须要严格按照“六礼”进行的,也就是纳采、问名、纳吉、纳证、请期、亲迎。


男生和女生初四相亲初八直接订婚,古人是怎么相亲的?


图源自网络


而到了唐宋时期,民间也开始流行相亲了,不过那个时候谈婚论嫁会更讲究门当户对,虽然注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其中的仪式感还是不会少的。他们也会组织相亲大会,每年几乎都是有三个固定的节日,分别是象征团团圆圆的元宵节,被称为“新科状元”相亲节的“同年大会”以及举行“祓除畔浴”的三月三上巳节。


其中三月三上巳节,就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每到这个时候,平常不出门的女子以及小伙都会出门踏青,然后在一起玩耍,并且还会进行曲水流觞,男子们坐在河沟两旁,在河流上游放酒杯,酒杯就会顺流而下,如果酒杯停在一个女子前面,女子倘若中意这名男子,就会拿起酒杯饮下。要是两个人都看对眼,就可以一起散步,并且拿折柳相赠,风雅又含蓄。


男生和女生初四相亲初八直接订婚,古人是怎么相亲的?


图源自网络


到了明清时期,又发展出了一种特殊的“相亲”方式,那就是在相亲当天,媒人会带着男方来到女方家中,女方会在闺房中悄悄观察男方的行为举止,这个时候的相亲方式的选择权就落到了女子手中,如果女子满意,就会出来给男方倒茶,这就意味着相亲成功;如果女子不满意,就不会出来,也就表示这次相亲失败了,这种做法也能够避免双方的尴尬,总比面对面拒绝好。


总而言之,在相亲方面,古人的经验还是很多的,而且都会用比较含蓄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意。不过无论古今,婚姻都是人生大事,婚嫁之事当然不能马虎,一定要想清楚是否合适,再进行下一步。(族谱网:www.zupu.cn


男生和女生初四相亲初八直接订婚,古人是怎么相亲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相亲
常见形式通常是以外出吃饭为主要形式,有些是由家人、亲戚、朋友介绍,除了常见的到酒楼饮茶、吃晚餐或者西餐厅外,相亲地点还有公园、教堂等公众地方。有些是通过婚姻介绍所找符合指定条件的对象,当中包括找来自东南亚或东欧等地外籍配偶的人。也有一些相亲作为一种认识结婚对象的方式,还是比较简单直接的。现代相亲也逐渐演变为以多对多方式为主的联谊相亲活动,不少人喜爱参加一次相亲,就可以认识到好几位对象,可以省时又快速筛选是否有心仪的对象。也因为社会慢慢转变成这种型态的相亲,所以早期的红娘也开始成立公司,以婚友社名义举办大型相亲联谊的活动。特点相亲的特色很符合想于短时间内结婚的人士。不过由于互相之间缺乏一种较长时间的交往,只是凭短时间里的谈话交流所形成的感觉而决定是否继续交往,未必足以产生爱情,双方亦可能不够了解就结婚,婚后不久感情就产生裂痕,甚至离婚。但也有相亲结婚者婚后感情维持比自由恋爱成婚者更为亲密长久...
· 大爷大妈“硬核相亲”火爆出圈,古代会相亲吗?是如何相亲的?
近几月以来,一批中老年相亲节目火爆全网,大爷大妈们耿直不忸怩的姿态、坦率犀利的言语交锋,为这类节目增添了不少看点。相比于年轻人崇尚逐渐深入的恋爱,大爷大妈们单刀直入、直切要害地表达自己的诉求。那么古代又是怎样相亲的呢?让族谱网的小编为你解答吧。在我们传统的观念里,古代的婚姻讲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其实古代的婚姻并不是完全依照父母的意思去强组或强拆,父母会给子女一定的选择空间。这个选择的过程就类似于现在相亲,古代相亲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图源网络一、踏青古代的农历三月三上巳节,又称“女儿节”“情人节”,这一天年轻男子和闺阁贵族女子纷纷外出踏青,在河畔嬉戏、赏花、插柳。杜甫曾言“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男子一般分坐河畔两旁,行曲水流觞之雅观以吸引意中人。若双方都满意,则折柳相赠、同行漫步。图源网络二、相亲会宋代理学兴起,封建礼教影响力逐渐增大,女子地位日渐降低。而在周朝以前,女...
· “奚氏”相亲原则
如果你是个女孩子,前些天朋友给你介绍了个男友,你们素未谋面,约定今天见面。你精心打扮了一番,正准备出门,碰巧室友也有空,你盘算着是否要带室友一起去,好让她帮着参谋参谋。下面让我们来想像4种情形:(1)你美,室友丑;(2)你丑,室友美;(3)你和室友都美;(4)你和室友都丑。对于前两种情形,很容易得出答案:如果你美她丑,那就带她一起去,因为在比较评价的过程中,你的优势要比单独评价(即你一人去)时更突出;但是如果你丑她美的话就不带她去,免得你在她面前相形见绌。但是对于(3)和(4)的情况如何是好呢?我曾经和我的同事做过类似的研究,结果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规律。整体质量不相上下的两个选择,在单独评价和比较评价时会有不同的效果。具体而言,对于“你们俩都美”的情况,应该选择一个人去,因为男士在单独评价时,会将你和他日常见过的其他女孩子比较,这样一来,漂亮优雅的你就比较有优势;而如果带了美丽的室友同去...
· 相亲相爱
相亲相爱【成语意思】:互相之间十分亲爱。形容关系密切;感情深厚。【用法分析】:相亲相爱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夫妻间。【成语来源】:明王世贞《鸣凤记拜谒忠灵》:“与严家大相自幼往往来来,嘻嘻哈哈,同眠同坐,相亲相爱,就是一个人相交,不放下怀。”【褒贬解析】: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使用程度】:常用成语【成语年代】:古代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成语拼音】:xiāngqīnxiāngài【英语翻译】:bekindtoeachotherandloveeachother【成语声母】:XQXA【相亲相爱的近义词】:如鱼得水、如胶似漆【相亲相爱的反义词】:反目成仇【近似成语】:爱憎分明:憎:恨。爱和恨的界限十分清楚。爱屋及乌:乌;乌鸦。喜爱那所房屋;连房屋上的乌鸦也一并喜爱。比喻由于喜爱某人也连带地喜爱与…爱莫能助:爱:一说通“爰”;隐蔽貌;指隐而不见;另说解为同情怜惜。①原意指德之举...
· 32岁女生相亲角因条件高被男子怼哭,古人有什么样的择偶标准?
近日,在某地一名91年出生的女子在相亲角相亲,结果因为条件高被男人怼哭,该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少争议。自古以来,婚姻就是人生中的头等大事,特别是到了成婚年纪,还不结婚的,父母就会让他们去相亲,而现代人相亲有相对应的要求条件,也就是择偶标准,在古代虽然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这并不代表古人没有她们的择偶标准,那么古人有什么样的择偶标准?今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讲。图源自网络自古以来,门当户对就是结婚的第一标准,古代就是指男女双方家族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经济状况不相上下的,适宜通婚结亲。门当户对,最早起源于西周时期,当时贵族为了保持血统纯正,限制通婚,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候士族门阀制度强盛,规定士族与庶族之间禁止通婚,虽然到了唐朝,士族制度消失,但是这种说法并没有什么消失。图源自网络其次,才能也是古人的择偶标准之一,像是在汉代的时候,对于女子而言,男子的才能要重于相貌,即使男子出身低微,若是...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