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和女生初四相亲初八直接订婚,古人是怎么相亲的?
近日,在广西有这样一对男女,从见面到最后订婚只用了四天时间,两人相亲见完面后,初五就互相到各自家里进行拜访,然后在初六初七的时候培养了一下感情,觉得还挺不错的,各方面都合得来就决定在初八订婚。相亲是我国历来的传统,现代的相亲也许相看很快,但也有可能要相看好几次的,那么古人是怎么相亲的?今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说。
图源自网络
现代人可能会谈恋爱然后结婚,但是古人很少有自由恋爱的机会,当然并不是没有,只是很少,大部分人都是相亲结婚的,那么古人是怎么相亲的呢?古人相亲的方式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尴尬,在《周礼》中记载,当时国家为了解决男女婚恋的问题,会在每年2月份的时候举办大型的相亲会,如果说到了30岁还没有结婚的男子,以及20岁还没有嫁人的女子也是可以参加这个相亲会的。要是在这个相亲会上遇见自己心仪的人,古人的表达方式也很直接,会互相赠送芍药花,以此表达自己的心意;如果没有收到花,也不会感到尴尬,多少都会给男女双方留点面子的。
后来随着时间的发展,就很少有这么欢乐的相亲了,当时逐渐流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就是说如果不经过父母的允许,媒人的引荐,即使男女双方相互倾心,两人也不能见面,而且婚嫁是必须要严格按照“六礼”进行的,也就是纳采、问名、纳吉、纳证、请期、亲迎。
图源自网络
而到了唐宋时期,民间也开始流行相亲了,不过那个时候谈婚论嫁会更讲究门当户对,虽然注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其中的仪式感还是不会少的。他们也会组织相亲大会,每年几乎都是有三个固定的节日,分别是象征团团圆圆的元宵节,被称为“新科状元”相亲节的“同年大会”以及举行“祓除畔浴”的三月三上巳节。
其中三月三上巳节,就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每到这个时候,平常不出门的女子以及小伙都会出门踏青,然后在一起玩耍,并且还会进行曲水流觞,男子们坐在河沟两旁,在河流上游放酒杯,酒杯就会顺流而下,如果酒杯停在一个女子前面,女子倘若中意这名男子,就会拿起酒杯饮下。要是两个人都看对眼,就可以一起散步,并且拿折柳相赠,风雅又含蓄。
图源自网络
到了明清时期,又发展出了一种特殊的“相亲”方式,那就是在相亲当天,媒人会带着男方来到女方家中,女方会在闺房中悄悄观察男方的行为举止,这个时候的相亲方式的选择权就落到了女子手中,如果女子满意,就会出来给男方倒茶,这就意味着相亲成功;如果女子不满意,就不会出来,也就表示这次相亲失败了,这种做法也能够避免双方的尴尬,总比面对面拒绝好。
总而言之,在相亲方面,古人的经验还是很多的,而且都会用比较含蓄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意。不过无论古今,婚姻都是人生大事,婚嫁之事当然不能马虎,一定要想清楚是否合适,再进行下一步。(族谱网:www.zupu.c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