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儿女起诉父亲还压岁钱1.68万,发压岁钱的习俗源于何时?
近日,某法院办理了一件孩子起诉父亲返还压岁钱的案件,父母离婚,两位孩子都是由母亲抚养,某天,父亲以保管名义将两名子女16000元的压岁钱拿走,而后子女多次要求父亲返还自己的压岁钱,但是父亲以各种理由多次拒绝返还,于是,两位孩子就向法院起诉,要求父亲返还两人的压岁钱。说到这压岁钱,是过年的习俗,一般是都是在新年的时候,长辈给晚辈的红包。那么你知道发压岁钱的习俗源于何时吗?今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
图源自网络
压岁钱,是过年习俗之一,其本真来由无考,传说是为了压邪祟,是除夕夜的时候吃完年夜饭,长辈要给小辈压岁钱,以此祝福晚辈平安读岁。压岁钱的起源是比较早的,现存文献记载的压岁钱最早应该是出现在汉朝。汉朝时期的压岁钱又被称之为压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而且那个时候的压胜钱还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一般都是为了佩戴玩赏而专门铸成钱币形状的辟邪物。
图源自网络
汉代的这种钱币形式,在上面是有很多文字和图案的,一般正面是有各种吉祥语,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背面就是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等等。到了唐代,宫廷里出现了春日散钱的习俗,当时的春节是“立春日”,是宫内相互朝拜的日子,不过在民间并未流传开来。另外在《资治通鉴》中还讲到当时贵妃生子,“玄宗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之事。这里面说的“洗儿钱”除了是贺喜之外,还有一个寓意就是长辈给新生儿的护身符。
图源自网络
不过到了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就取代了立春日,并且将正月初一称之为春节,因此在立春日的习俗移到了春节,春日散钱的风俗也就演变成了给小孩子压岁钱的习俗。而明清时期的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起来,然后给孩子的,这在清代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中就有记载:“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在有些地方,还将这个压岁钱称为“串钱”。
总得来说,最早的压岁钱并非是真正的钱,只是一种象征性的东西,是带有一定寓意在的,后来人们才把压岁钱实用性的意义强化了,变成了真正的货币。(族谱网:www.zupu.c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