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山岳日到了,中国名山五岳是指哪五座山
每年的12月11日是国际山岳日,这是为了促进世界各地的人们对山岳生态系统的保护的认识而设的日子,在这个节日中的另外一个目的还在于为了了解山区居民的生存,以及唤起社会中对各地山区环境的重视。
说到山岳,阿族就想起了我们中国的三山五岳,很多人都不了解里面“五岳”具体是指哪五座山?其实我们常说的五岳通常是指我国的中岳嵩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这五座,很多人还会问,这五岳之首到底是那座山,这里阿族告诉大家,其中这五岳名山中的泰山便是五岳之首,泰山在我国的山东地区,同时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同时也是我国的5A级旅游景区,有着大量的人文历史痕迹和自然资源。今天族谱网小谱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下我们中国名山五岳中的这五座名山。
中国五岳之首 —— 东岳泰山
作为五岳之首的泰山自古人杰地灵,东岳泰山作为五岳之一也有着天下名山的称呼,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在山东省的中部,属于山东泰安市,泰山的最高处为主峰玉皇顶,海拔约为1532.7米。从历史文化上来看,泰山承载着太多的历史文化内涵在里面,在古代,人们常视泰山为“直通帝座”的天堂,也是帝王告祭的神山,历来有着“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从相关文献的记载来看,东岳泰山从秦始皇时期开始一直到清代大约先后有13代帝王亲自登临泰山封禅或祭祀,其中“泰山封禅”也是古代帝王封禅祭祀的礼仪,在泰山之上还有寺庙、宫、观等各类古建筑大于有29处,古代的遗址有128处,而对大大小小的摩崖石刻以及碑碣更是数不胜数。
中国五岳之 —— 西岳华山
华山在古代时便有“西岳”的称呼,是为五岳之一,也有着“太华山”的雅称。西岳华山地理位置在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自古以来对于华山的描述中最大的特点在于“险”,所以华山也有着“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从宗教层面来看,华山还是我国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被誉为“第四洞天”。华山的主峰是华山南峰,海拔为2154.9米,这也是华山,乃至五岳众山的最高。我们从一些古籍中寻找华山的线索,其实可以知道“华山”的名字在很早以前就出现在《山海经》和《禹贡》中,《书经·禹贡篇》载华山为“轩辕黄帝会群仙之所”,后人推测应该是黄帝在此与各部落酋长会盟。此后,华山声名日隆。而《水经·渭水注》载:“其高五千仞,削成四方,远而望之,又若花状。”古“花”、“华”通用,故“华山”即“花山”。
西岳华山的主要山峰除了上面讲到的最高峰南峰还有北峰(海拔1614米)、西峰(海拔2082.6米)、东峰(海拔2096.2米)、中峰(2037.8米)。
中国五岳之 —— 中岳嵩山
中岳嵩山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海拔约1491.71米,在地质上是属于秦岭支脉外方山的东延部分,在这里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计有十寺、五庙、五宫、 三观、四庵、四洞、三坛及宝塔270余座,从宗教层面来看也是历史上佛、儒、道三教文化荟萃之地,在2004年还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地质公园。
嵩山中最主要的景点可以分为大家所熟知的少林景区,也就是嵩山少林寺,此外还有中岳景区、嵩阳景区这几块,比较有名的应当是“少林寺、太室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法王寺塔、少室阙、启母阙、中岳庙”等。在其中还有北宋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也在这里。
中国五岳之 —— 南岳衡山
南岳衡山也是我国著名的道教、佛教圣地,而据战国时期甘德、石申两位人物所著《甘石星经》的记载来看,衡山因为位于星座二十八宿的轸星之翼,“变应玑衡”,“铨德钧物”,犹如衡器,可称天地,故名衡山,或许这就是衡山名字的由来吧。南岳衡山的地理位置位于衡阳市南岳区,主峰为祝融峰海拔1300.2米,除了有“南岳”的别称外,还有“寿岳、南山”的称呼,在衡山诸多主要山峰除了最高峰祝融峰还有回雁峰以及紫盖峰、岳麓山等。从人文故事和传说中有着火神祝融的传说以及南北朝时高僧慧思和尚的故事。
从古籍中的线索挖掘我们可以看到,南岳衡山中的“南岳”一词,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慎到所著《慎子外篇》,有云:“(舜)遂南巡,五月至于南岳;又西巡,八月至于西岳;又北巡,十有一月至于北岳。其礼皆如宗。归,反舍于外,次三日斋,亲告于祖祢,用特。命有司告郡庙、社稷及折内名山大川,而后听朝”。 此外,在《释例土地名》云:东岳,泰山,奉高县泰山也;南岳长沙湘南山也;西岳弘农华阴县西南华山也;北岳中山曲阳县西北恒山也。”
中国五岳之 —— 北岳恒山
北岳恒山从地理上来看,其实是太行山在山西省内的支脉,古称:“玄武山”,也称为“太恒山”,大约在明末清初被认为“五岳”之北岳,北岳恒山在地理位置上位于大同市浑源县东南郊恒山脚下,主峰 为天峰岭山峰海拔高度在2016.8米,名为“绝塞名山”,最高峰为馒头山,海拔2426米,恒山山势险峻,地理位置特殊,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不少古代的帝王以及名将,都有在这里打过仗,在这里,有不少古代历史中留下来的古代烽火台、关隘、城堡等诸多古战场的遗迹
在古籍在《风俗通》载:“恒,常也,万物伏北方,有常也。 ”,恒山位居北方为恒常之所,故曰恒山,而清代魏源在《释道北山条阳列二》篇中又说:“恒山以恒水所出得名。”横河古称恒水。从众多关于北岳的诗文中不难看出,恒山在历史中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