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云南村民挖到5斤重“鸡枞王”,历史上有关于食用菌的记载吗?

2022-10-17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347
转发:0
评论:0
常年外出采菌子的王先生,从云南临沧的一个村民手中收购了一朵5斤重的“鸡枞王”,王先生表示已经将这个“鸡枞王”炸着吃了,口感上和平时的鸡枞没有什么区别。说到这“鸡枞菌”,也就是食用菌中的一种,而食用菌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食材之一,就我国而言,食用菌的种类多达350多种,那么历史上有关于食用菌的记载吗?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图源自网络据考证,我国吃蘑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不过我国关于食用菌最早的文字记载应该是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在庄子的《逍遥游》中也有“朝菌不知晦朔”,这句话表示的是菌类死亡的速度是比较快的,可能早上的时候还好好地,到了晚上就衰败了,这也就说明当时人们已经开始观察菌类的生长习性了,另外还有菌类生长的地方也有讲到,在列子的《列子·汤问篇》中说到:“朽壤之上有菌芝者,生于朝,死于晦。”其中朽壤是指有腐朽烂木的土壤,整句话就是说鲜美的...

常年外出采菌子的王先生,从云南临沧的一个村民手中收购了一朵5斤重的“鸡枞王”,王先生表示已经将这个“鸡枞王”炸着吃了,口感上和平时的鸡枞没有什么区别。说到这“鸡枞菌”,也就是食用菌中的一种,而食用菌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食材之一,就我国而言,食用菌的种类多达350多种,那么历史上有关于食用菌的记载吗?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


云南村民挖到5斤重“鸡枞王”,历史上有关于食用菌的记载吗?


图源自网络


据考证,我国吃蘑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不过我国关于食用菌最早的文字记载应该是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在庄子的《逍遥游》中也有“朝菌不知晦朔”,这句话表示的是菌类死亡的速度是比较快的,可能早上的时候还好好地,到了晚上就衰败了,这也就说明当时人们已经开始观察菌类的生长习性了,另外还有菌类生长的地方也有讲到,在列子的《列子·汤问篇》中说到:“朽壤之上有菌芝者,生于朝,死于晦。”其中朽壤是指有腐朽烂木的土壤,整句话就是说鲜美的菌芝生长的地方就是在腐朽烂木的土壤之上。


另外在《吕氏春秋·本味篇》中有讲到“味之美者,越骆之菌”,由此说明至少距离如今2200多年前,古人就已经开始吃了,而被古人视为美味珍馐的越骆之菌,其实就是现在餐桌上比较常见的香菇。


云南村民挖到5斤重“鸡枞王”,历史上有关于食用菌的记载吗?


图源自网络


古人对食用菌是比较珍视的,而且对于食用菌还专门发明了很多名称,比如在长在硬木上的称为“蕈”、长在田里的称为“菌”、带有香味的称为“芝”、颜色与茭白相似的称为“菇”。而在汉代的时候,古人是用“菰”指代一部分的食用菌的,另外还也会用“菇”表达,这在《玉篇》《唐韵》这些古籍当中,就出现过很多次。


到了元代以后,才出现“蘑菇”、“蘑菰”这些词语。在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讲到“蘑菰出山东、淮北诸处。埋桑、楮诸木于土中,浇以米泔,待菰生采之。长二三寸,本小末大,白色柔软。”再之后人们就将统称为“蘑菇”了。


云南村民挖到5斤重“鸡枞王”,历史上有关于食用菌的记载吗?

图源自网络


而关于食用菌的栽培,最早应该是在唐代,在初唐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以霉月断树,置深林中,密斫之,蒸成菌”的记载,只是因为有季节的限定以及杂菌的寄生,也就限制了食用菌人工栽培的发展。而最早有种植蘑菇的记载应该追溯到唐代韩鄂所著的《四时纂要》,这里面讲到“畦中下烂粪,取构木可长六七尺,截断磓碎。如种菜法,于畦中匀布,土盖。水浇长令润。如初有小菌子,仰杷推之,明旦又出,亦推之。三度后,出者甚大,即收食之。”从中我们也能看出人们在栽培食用菌时的方法,而且短短几个字,就涵盖了栽培食用菌技术的全部要素,可以说古人的高明。


总得来说,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关于食用菌的记载了,不过这食用菌虽然是很好吃的,但是有些没有见过的菌类最好不要去尝试。(族谱网:www.zupu.cn


云南村民挖到5斤重“鸡枞王”,历史上有关于食用菌的记载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历史上有舒难陀吗?骠国王子舒难陀的历史记载
历史上有舒难陀吗?《舞乐传奇》近日正在热播,剧中骠国之王雍羌派遣王子舒难陀带领骠国乐团,离开王都卑谬城,不远千里,远赴大唐献乐。在历史上确有舒难陀其人,关于其记载甚少,在看电视剧之前,先通过他的点滴记载来了解一下这个人物吧!据缅甸考古学家的研究,骠国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公元1—5世纪),骠国以毗湿奴城(今缅甸马圭县东敦枝镇西约20公里处)为中心,称为毗湿奴时期;后期(公元6—9世纪),骠国以室利差旦罗城(今卑谬东南8公里处)为其国都,称为室利差旦罗时期。作为联系前后两个时期的中介或过渡,则是汗林(今实阶省瑞波县委勒镇区)时期。在室利差旦罗时期,骠国与南诏、唐朝发生了更广泛、更直接的接触与交流。801年(唐贞元十七年),骠国王雍羌由南诏王异牟寻引荐,遣子舒难陀(Shwenadaw)率乐队和舞蹈家,献其国乐至成都。次年,才来到西安,所献十二曲,乐工三十五人,内容多半涉及释氏经义。...
· 项羽真的是重瞳吗?揭秘历史上有重瞳的大人物
重瞳,字面上理解就是一只眼睛里有两个瞳孔。很多人会觉得奇怪,世界上怎么会有重瞳这种怪异现象呢?重瞳这种特征,真实出现在历史中,而且还是大人物。但是拥有重瞳的大人物通常没有什么好下场。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重瞳和拥有重瞳特征的人物一生。网络配图据各家史料记载,目生重瞳者有十人以上。而其中最著名的重瞳子就是:上古帝王——舜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耳西楚霸王——项羽(本名项籍)历史上有名的词人:南唐后主——李煜这四个人,在重瞳子中应该算得上最出众的了。一个是上古的贤君,一位春秋时代的霸主,还有一位就是“霸王”一词的专属者,最后一位就是著名的词人了。不过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皆不是寻常百姓家,都做过帝王。据说,目生重瞳是返祖现象,眼睛里面有两个瞳孔,呈上下粘连。(也有一说是眼睛内,一个大的瞳孔里还有一个小的瞳孔。)据中医药史记载,这是一种病。称为“重瞳症”。不过更多的人相信,目生重瞳是帝王的象征...
· 男子买到奇葩山药外形酷似人脚掌,历史上有关于山药的记载吗?
近日,山东青岛一位男子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段视频,展示了他购买的一根“奇葩”的山药,从而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在视频内容中显示,这根山药上粗下细,上端有5个类似脚趾的分叉,整个轮廓看起来像极了人的脚。据了解,山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蔬菜,有一定的营养价值,那么历史上有关于山药的记载吗?今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讲。图源自网络山药又名薯蓣,是薯蓣科薯蓣属藤本植物,为多年生植物,在我国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在先秦古籍《山海经》中就有关于山药的文字记载:“景山,南望盐贩之泽,北望少泽,其上多草薯蓣”,并且在周朝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种植山药了。许多人对于薯蓣这个称呼可能会比较陌生,究其根本是因为这种叫法已经失传了很多年,在唐代以前,人们都不知道山药是什么东西,人们都是称为薯蓣的,不过根据《本草纲目》的记载:“薯蓣,因唐代宗名预,避忌改为‘薯药’,又因宋英宗讳署,改为‘山药’。”也就是说,薯蓣的“蓣”与唐代...
· 王宝钏的真实历史,真实的历史上有王宝钏吗?
历史上没有薛平贵,只有薛仁贵,薛仁贵,山西绛州龙门人,出身于穷苦的农民家庭,武艺高强,尤善骑射,惯使方天画戟(和三国吕布的兵器一样)。唐贞观年间,李世民征伐辽东,仁贵应募投军。辽军二十万拒战,仁贵身着白袍,腰悬两弓,骑马持戟,冲入敌阵,与之鏖战,“所向披靡,敌遂奔溃。帝召见叹异,迁右领军中郎将,”仁贵自此发迹。一次,高宗驾临万年宫,山洪突发,汹涌奔腾,仁贵发觉后,冒着生命危险,“登门大呼,帝遽出,乘高获免。嘉其忠,赐以御马。”显庆中(约公元658年前后),四十多岁的薛仁贵“屡破高丽及契丹,拜左武卫将军,击突厥于天山……先令骁骑来挑战,仁贵发三矢。杀三人,虏气慑服,遂降定以归。”当时军中有歌:“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后来他的儿子薛讷、薛慎惑、薛楚卿、薛楚珍和薛楚玉都是唐朝的大臣,薛楚玉的儿子薛嵩还被封为高平郡王。历史上李温是大唐皇帝,这千真万确,但是很很昏庸,完全没有治国才能。史...
· 历史上有记载项羽和虞姬是怎么认识的吗?
项羽真名是项籍。在《项氏宗谱》上有记载,项羽是项燕的孙子,而项羽的父亲并不是众人所认为的项仲,而是项燕的长子项超,母亲则是楚国的贵族,名字没有记载。但是项羽这个名字也算是项羽真名。图片来源于网络项羽的原名是项籍,字羽。一般来说,古人的名和字是有一定相关联的,但是项羽真名和字似乎没有什么联系。在楚国那个时候,籍的古读音和鹊是相近的,鹊是一种鸟类,所以项籍的字为羽便也解释的通了。至于项羽真名在历史上有记载,有据可查,所以也没有什么争议。项籍生活在乱世,在楚国灭亡之后,就跟着自己的的叔父项梁流亡吴中,也就是今天的苏州这一代。项籍在小时候并不是一个好学的孩子,通常是三分钟热度。在最开始的时候叔父项梁教他书法,但是没坚持;便又开始学习剑法,又不成。此时项籍立志要学万人敌,于是乎项梁开始教项籍学习兵法,但是项籍也只是学了个皮毛。并没有学下去。可见,如果真的要深究起项籍的真本领,可能都只是一般般,但是好...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