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中国航展开幕,古人对太空的探索经历了哪些阶段?
从我们众所周知的盘古开天辟地、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古代神话故事来看,宇宙和太空是人们极为向往的所在。
近日,第十三届中国航站开幕,航空航天对于现在来说早已不是梦。今人对太空的探索也在科技的推动下不断深入。那么,你知道,古人是如何探索太空的吗?他们对太空的探索又经历了哪些阶段呢?
我们先来讲一个故事:万户的飞天梦
明朝初年,有个叫万户的人出生在一个还算富裕的家庭。万户从小喜欢抬头看小鸟和大雁飞,他学会说话的第一个字就是“飞”。
万户熟读诗书,但他从不考科举。唯一的爱好是钻研木工制造,梦想是研究出可以飞上天的飞龙。
长大后,发生战争,万户一边打仗一边改造兵器。由于执着于飞天的梦想,万户找到他的顶头上司。恰好上司也是一个喜欢制作研究武器的人。两人便一起研究。上司还出了一本《火箭书》。
后来,直性子的上司得罪人被贬,没等万户搭救就死在被贬的地方。只给万户留下一本《火箭书》万户为了完成他和上司共同的心愿,刻苦钻研,最后终于制造出射程有一千米的飞龙火箭。
在第一次乘坐飞龙火箭试行的时候,火箭爆炸,万户牺牲在了飞天的征途中。后来他的研究成果对制造当代的飞行火箭起了重大的参考意义。
月球上的环形山就以他的名字命名。
后来,大家才知道,万户不是他的名字,只是他的官职。
这个故事足以体现古人对太空和航天的热衷。
当然,中国古代对太空的探索,不仅仅表现在前面我们提到的盘古开天辟地等神话传说中,还有深刻的科学思考。
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前481)的墨子在《墨子·经上》中说,所谓“宇”是指包括一切的处所。战国(公元前480-前221)时的尸禧在《尸子》一书中进一步指出:“四方上下日宇,往古来今日宇。”后来的汉代古籍《淮南子·齐俗训》中也肯定了这种说法,即“宇”是指空间,“宙”是指时间,“宙”就是空间和时问的总和。这种对宇宙的超前认识,与爱因斯坦相对论四维时空(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的宁宙观完全一致。
东汉著名天文学家张衡(公元78~139)还指出:“之表无限,宙之端无穷。”前半句的意思是宇宙的空间表面是无限的。这也是非常超前的认识,与现代科学认为的宇宙空间“有限无边”完全吻合。后半句的意思是时间起点和终点无穷尽。这虽与现代认为时间有起点和终点有差别,但比宇宙起源于有限的某年的看法要科学待多。张衡还在《浑天仪图注》中指出大地是悬在空间的球体。他的“浑天说”实际就是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观。
古人的这些探索也对现代的研究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你还知道哪些古人对太空的探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见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