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春分有哪些传统习俗?又该如何调理养生?

2021-03-1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17
转发:0
评论:1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春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即《节气歌》中的第二个春。春分一般都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这一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其后太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直到夏至。春分过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会进入明媚的春天。春分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流传下来的习俗也很多。春分习俗知多少1春祭春分,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首先祭拜开基祖和远祖坟墓,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在南方客家地区,春祭扫墓一般在春分之前就开始了,最迟到清明结束。2送春牛春分要送春牛图。春牛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和农夫耕田图样。送图者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俗称“说春”。3粘雀子嘴春分这天农村每家每户都要吃汤元,还要做几十个不...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春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即《节气歌》中的第二个春。

  春分一般都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这一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其后太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直到夏至。

  春分过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会进入明媚的春天。

  春分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流传下来的习俗也很多。

春分有哪些传统习俗?又该如何调理养生?

春分习俗知多少

1
春祭

  春分,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首先祭拜开基祖和远祖坟墓,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在南方客家地区,春祭扫墓一般在春分之前就开始了,最迟到清明结束。

2
送春牛

  春分要送春牛图。春牛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和农夫耕田图样。送图者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俗称“说春”。

3
粘雀子嘴

  春分这天农村每家每户都要吃汤元,还要做几十个不包心的汤元,煮好后用细竹叉扦着放到室外田边,名曰粘雀子嘴,以免鸟雀来破坏庄稼。

4
放风筝

  春分是放风筝的好时节。大人孩子都可参与,相互比赛看谁的风筝放得最高。

5
吃春菜

  不少地方有“春分吃春菜”的习俗。“春菜”是一种野苋菜,又名“春碧蒿”。春分那天,人们会把采回来的春菜与鱼片一起“滚汤”,名曰“春汤”:“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6
春分立蛋

  俗话说,春分到,蛋儿俏。

  春分这一天最好玩的莫过于“立鸡蛋”:选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鸡蛋,轻手轻脚在桌上把它立起来。

  春分立蛋的传统起源于4000年前的中国,以庆祝春天的到来。传说在春分这天最容易把鸡蛋立起来。因为春分正值春季的中间,春暖大地,万物生长,气候舒适,人们心情舒畅,自然动作敏捷,更容易立蛋成功。

  为什么要在春分这一天立鸡蛋呢?

  “立蛋”中的立可以引申为“立刻”、“马上”,而“蛋”,则有“后代”、“添丁”的意思;立蛋,就寄托了人们祈祷人丁兴旺,代代传承的美好意愿。

  立蛋的方法:

  鸡蛋的表面高低不平的,仔细看会发现有许多突起的“小山”,“山”高0.03毫米左右,两山间的距离在0.5—0.8毫米。根据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的原理,只要找到三个大体在一个平面上的支点,就能让鸡蛋立起来。

  此外,出生后4—5天的鸡蛋,由于蛋黄素带松弛,蛋黄下沉,重心下降,更容易被立起来。

春分有哪些传统习俗?又该如何调理养生?

春分养生早知道

1
不要过早减衣

  “春不减衣,秋不戴帽”。

  立春后气温还未转暖,不要过早减掉冬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2
早起早睡以养肝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

  意思是说立春开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人们应当顺应自然规律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身体,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违背了这种方法,就会损伤肝。

3
防止旧病复发

  古谚语:“百草回芽,旧病萌发。”

  立春后是疾病多发的季节。春天的多发病有肺炎、肝炎、流脑、麻疹、腮腺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因此肝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别注意春季调养,早预防,多健康。

4
每天梳头百下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

  因为春天是阳气生发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随之向上向外发散,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春天梳头正符合这一自然规律,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所以春季每天梳头是很好的养生方法。

5
少吃补品和盐

  一年四季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很多人崇尚冬季进补,但进入春天后就要控制进补了。不论是食补还是药补,进补量都要逐渐减少,以便逐渐适应春季生发、舒畅的季节特点。同时还要控制吃盐的量。因为咸味入肾,吃盐过量易伤肾气,不利于保养阳气。

6
多吃韭菜香菜

  春季阳气初生,饮食的调养除了配合升发阳气外,还要可以适当多吃些辛温发散的东西,如葱、香菜、花生、韭菜、虾仁等,不宜多吃辛辣和酸味。因为酸味入肝,具有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

春分有哪些传统习俗?又该如何调理养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头伏吃什么养生?头伏有哪些传统习俗?
??头伏也称之为初伏,意思是三伏天迎来的第一个阶段。三伏分为头伏、中伏、末伏。头伏和末伏是固定10天,而中伏有些年份是10天,而有些年份是20天。头伏是一年中开始热起来的第一天,头伏养生很重要。想要安度三伏,头伏养生最重要。那么,头伏吃什么才养生呢???1、头伏吃饺子??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入伏这天吃饺子,是希望能平安度过夏季,祝愿祈福之意。??2、头伏萝卜二伏菜??从传统意义上讲,北方冬季的主要蔬菜是储存的大白菜和大萝卜,所以种植秋菜大白菜和大萝卜就显得很重要。所谓的头伏萝卜二伏菜是指入伏以后,第一个10天称为头伏,这个季节就要种萝卜了,第二个10天称为二伏,这时就要种白菜了。??3、给牛改善饮食??山...
· 春分的习俗有哪些
每年公历3月20日左右,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为春分。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几乎昼夜等长(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与晨昏蒙影)。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长夜短(一日中白昼长于黑夜),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一日中白昼短于黑夜)。故春分也称升分。竖蛋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这一被称之为“中国习俗”的玩艺儿,何以成为“世界游戏”,尚难考证。不过其玩法确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竖立起来的蛋儿好不风光。竖蛋的奥秘春分这一天为什么鸡蛋容易竖起来?虽然说法颇多,但其中的科学道理真不少。首先,春分是南北半球昼夜都一样长的日子,呈66.5度倾斜的地球...
· 惊蛰有哪些传统习俗
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波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打小人”驱赶霉运  惊蛰象征农历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山东地区惊蛰吃烙饼在山东的一些地区,农民在惊蛰日要在庭院之中生火炉烙煎饼,意为烟熏火燎整死了害虫。陕西惊蛰吃炒豆在陕西,一...
· 谷雨都有哪些传统习俗?
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开始回升,雨水增多,这时期雨水对谷类作物的生长发育很有作用,故称“谷雨”。那么谷雨时节一般都有那些习俗呢?一、祭海谷雨时节正是下海捕鱼的好日子。渔民们为了能够出海平安并获得丰富的收益,在谷雨这天都要举行祭海仪式,以祈祷海神的保佑。我国北方沿海一带,这一习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如今山东荣成的渔民在谷雨时节仍会祭海。村村都有海神庙或娘娘庙,祭祀时刻一到,渔民便抬着供品到海神庙、娘娘庙前摆供祭祀,场面十分隆重。二、走谷雨“走谷雨”就是穿上体面的衣服走村串门,回来后品上一杯谷雨茶,养生的同时祈祷风调雨顺。谷雨时节阳光照晒,能起到补阳气的作用,可驱除脾胃寒气,还能疏通背部经络,对心肺大有裨益。三、喝谷雨茶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南方有谷雨摘茶的习俗,茶农们认为真正的谷雨茶就是谷雨这天采的鲜茶叶做的干茶,而且要上午采的。四、赏牡丹谷雨前后...
· 中秋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也叫女儿节、兔爷节、八月节、拜月节、祭月节、团圆节等,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那么中秋节有哪些习俗呢?吃月饼中秋节最广的传统风俗就是中秋节吃月饼,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赏月在中秋节之夜,除了吃月饼,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记载“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祭月中秋节祭月,是我国古代重要祭礼之一。《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在周朝,帝王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随着时间的推移,祭月逐渐...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